【專欄】川普的新戰場:清除深層政府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當「推土機」重返白宮
川普(Donald Trump)在2025年1月重返白宮後,美國政治再次陷入劇烈震盪。路透社形容,他以「推土機」的姿態橫掃體制,迅速拆除舊有的政治規範與權力平衡。川普的作風從來不是修補,而是重建;不是妥協,而是對抗。這次,他將矛頭指向他長期批判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並在政府內部形成一個廣泛的官員團體,以追查那些被視為「阻礙改革」的力量。
這場行動不僅關乎權力的重新分配,也揭示了美國制度內部的矛盾。從表面看,它是一次針對官僚體系的清理;從深層來看,則是一場關於忠誠與中立、民意與制度之間的拉鋸。當「深層政府」的指控成為行政行動的理由,川普所啟動的不只是政治風暴,而是一場延伸至國家治理根本的制度大戲。
深層政府的再定義
自2016年首次入主白宮以來,「深層政府」始終是川普政治敘事的核心詞彙。對他而言,這指一群長期盤據華府的官僚、情報與安全菁英,他們據稱利用體制力量抵制民選總統的決策。而在主流政治與學術界眼中,這更像是行政與專業體系間的結構摩擦,而非實際存在的「隱形政府」。
川普在第二任期重新啟動的行政改革計畫中,將這種對抗轉化為具體政策。他的顧問團重提「Schedule F」方案,企圖讓總統有權直接撤換數萬名聯邦文官。此構想雖曾於首任期末被法院阻止,但如今在重返權力的情勢下再度復活,並獲得部分共和陣營的支持。
追查小組與權力網路的形成
根據路透社報導,現今在華府體系中,已形成一個跨部門的官員團體,任務是追查前政府官員及現任文官中可能「抵制」川普政策的人員。這些人分布於司法部、國土安全部、情報社群與行政機構等單位,有些是川普首任期所任命的官員,也有新進政治幕僚。
他們的行動以「恢復政府公正與透明」為名,實際上卻具有強烈政治意味。內部文件顯示,調查焦點涵蓋曾參與「通俄門」特別檢察官行動的相關人員,以及過去在政策執行上對川普命令表現「不完全服從」的高層官僚。批評者指出,這些行動正逐漸模糊監督與清算的界線,使行政體系陷入忠誠與中立之爭。
IWWG:制度化的清查機制
這場行動的制度核心,是白宮近期成立的跨部會工作小組(Interagency Working Group, IWWG)。該小組由川普任命的高層政治顧問主持,成員橫跨司法部、情報體系、行政管理與安全部門,並直接向白宮幕僚長報告。官方說法稱,其目的是「防止政府官員越權干預民選總統的政策」,但外界普遍視之為一種制度化的政治清洗機制。
IWWG的設立,意味川普對「深層政府」的指控已從政治語言轉化為具體治理架構。小組據報已著手審查部分高階官員的人事記錄、溝通往來與決策歷程,以確認是否存在「對總統政策的不忠」。雖然白宮否認此舉具報復性質,但多位前官員警告,若將行政審查權限過度集中於政治幕僚之手,將動搖長期以來維繫行政中立的制度基石。
這項機制同時也改變了華府內部的權力生態。部分官員因擔憂被列入「觀察名單」而傾向自我審查;另一些人則選擇主動靠攏白宮,以確保政治安全。IWWG的存在,使行政部門在未明言的情況下形成新的權力層級,而這正是川普「重塑政府」策略中最具爭議的一環。
白宮內部的「重建秩序」論
川普及其幕僚堅稱,這場鬥爭並非破壞制度,而是「重建真正的民主秩序」。他們主張,美國長期被「永久官僚體系」所綁架,行政決策被專業菁英稀釋,導致政府脫離民意。川普在演說中宣稱:「我們不是在摧毀體制,而是在把它還給人民。」這種說法同時是動員口號,也是權力正當化的敘事。
在這種框架下,「深層政府」不再僅是陰謀論的標籤,而是一個政治象徵——既能激起支持者對舊秩序的反感,也為行政干預提供了道德授權。白宮內部人士透露,川普個人對清理官僚體系的熱情並非策略考量,而是根深柢固的信念。他認為唯有徹底打破舊結構,才能確保決策效率與忠誠統一。
菁英對抗與制度邊界
這場由IWWG推動的再整編,引發了體制內與外部的雙重焦慮。部分資深官員憂慮,若「忠誠」取代「專業」,行政體系將失去中立性,並使法律監督流於形式。民主議員批評這是「政治化的獵巫行動」,恐導致官僚機構功能失衡。
同時,部分共和內建制派也出現矛盾情緒。他們擔心長期的「內部鬥爭」將削弱的政策執行力,使政府陷入對抗與不信任的惡性循環。國際觀察者則指出,美國制度的穩定性正面臨考驗,若以清算邏輯治理國家,將削弱其作為全球民主典範的正當性。
民主的防線與群眾的幻象
然而,川普的支持者並不將此視為危機。對許多基層選民而言,「清理深層政府」象徵對抗腐敗菁英、恢復公義。社群媒體上,「Drain the Swamp(抽乾沼澤)」的標語再度流行,成為群眾心中的政治信仰。這種集體憤怒讓川普得以把制度鬥爭包裝為「民意革命」,並持續動員政治能量。
但學者警告,當權力運作以「忠誠」取代「能力」,當政治敘事以「陰謀」取代「事實」,民主制度將在熱情與懷疑的交錯中逐漸崩解。美國的行政中立原則正是避免個人意志凌駕法律的安全閥,一旦這層防線被削弱,民主體系將難以自我修復。
結語:制度大戲的下一幕
川普與「深層政府」的鬥爭,不僅是政治對抗的延續,更是美國制度演化的鏡像。這場戲的舞台在白宮,演員是官僚與政治顧問,而觀眾則是被兩極化輿論包圍的美國社會。當權力為忠誠所驅動、當體制因恐懼而屈從,民主的基石也在被一層層掏空。
如今,IWWG的成立讓這場鬥爭從象徵轉為現實,其後續走向仍難預測。川普的推土機或許能推倒舊牆,但能否在瓦礫之上建起穩定新秩序,仍是美國政治的終極考驗。這場陰影下的制度大戲,真正的結局,或許要等到制度本身決定它是否仍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時,才會揭曉。
其他人也在看




沒閃兵!賴清德談當兵抽中「金馬獎」 秘辛爆天冷到同袍遞絲襪給他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25日出現在YouTube「臺灣人不能忘記的日子:金門古寧頭勝利紀念日」影片。他接受專訪,談到過去當兵的日子,還是...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國民提前確定2028總統候選人「說不通」 郭正亮:盧秀燕沒經過中央級別考驗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握有2028總統候選人提名權的準國民主席鄭麗文說出「問鼎2028者不只一位」,已讓內原先最看好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氛圍完全...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百年大的「中國再認同」?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金融時報》:擔憂親中路線恐「激怒川普」
國民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贏得國民的主席選舉,成為台海地緣政治棋盤上的新變數。英國《金融時報》24日指出,鄭麗文的當選不僅預示這個百年政可能迎來劇烈轉向,更可能因為親中姿態激怒川普。在美中的權力競逐中,台灣恐怕走上更為顛簸的鋼索。 當國民的魁選舉結果揭曉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快發出賀電、拋出國共合作的橄欖枝,希望共同推動「推進國家......
風傳媒 ・ 3 小時前
副主席人事挨酸老藍男!藍委認「確實有意見」:全因鄭麗文缺乏務經驗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日前公布部分務主管名單,遭外界質疑沒有世代交替,4名副主席平均年齡是70歲,挨酸是「老藍男」。對此,國民立委黃健豪今(27日)受訪表示,副主席名單公布後確實引發了一些意見,鄭麗文過去在務方面的經驗較為缺乏,而這次副主席人選多為歷任主席的得力幫手與大選老將,在鄭麗文剛接任主席的情況下,先穩住務運作,等到局勢穩定後,再採取開創性的做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謝龍介、陳以信參選南市爭出線 徐巧芯:艱困選區應直接徵召
2026年地方選舉戰火逐漸升溫,前國民立委陳以信24日正式宣布參選台南市長,並表示將與現任立委謝龍介進行內初選的君子之爭。面對這項宣布,謝龍介回應表示「內頭角崢嶸,總是好事。初選我會贏,明年,台南政輪替。」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獨家/民進第2波6縣市長人選擬年底拍板 新北蘇巧慧、基隆童子瑋可望出戰
為迎戰2026縣市長選舉,民進中執會日前拍板首波提名縣市,包含宜蘭縣、台中市、嘉義市、台東縣。據《鏡報》掌握,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第2波提名人選,除了確認屏東周春米、澎湖陳光復續戰2026,另將討論基隆、新北、彰化、雲林等4縣市人選,其中綠委蘇巧慧出戰新北市長呼之欲出,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則有望出戰基隆市長。
鏡報 ・ 6 小時前
賴清德被稱「魯莽」外交部急回應!張競指先前不護蕭美琴:報應來得又快又猛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執政頻頻與中國隔空交鋒,使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時代》雜誌23日連續刊登3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一篇甚至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指出台灣已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我國外交部隨即回應,中國不斷進行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根源。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臉書提出對此事的看法。......
風傳媒 ・ 1 天前
選前喊世代交替!鄭麗文「老藍男」人事挨酸 朱立倫:給予祝福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近期公布兩波人事消息,只是選前喊出世代交替,選後名單一出爐,4位副主席平均年齡都是70歲,遭酸還是「老藍男」,更被質疑有化現象。國民現任主席朱立倫今(25)日出席學術研討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高嘉瑜不看好柯志恩選高雄 藍議員反酸「好樂觀」
前民進立委高嘉瑜日前在政論節目表示,國民立委柯志恩雖然正式宣佈參選2026年高雄市長,但她認為柯志恩要勝選的難度極高。然而國民台北市議員李柏毅聽後則直接反酸高家瑜「好樂觀」。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亞洲行前不忘以哈停火!川普見卡達領導人討論協議 以色列同日又炸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將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東協(ASEAN)峰會以及一系列的亞洲外交行程,265日中途過境卡達時,降落在該國美軍基地加油,同時也在空軍一號上接見卡達總理和總理。報導指,川普感謝卡達兩位領導人在中東和平上的努力,然而就在會面的同時,以色列又轟炸加薩釀1死4傷,聲稱是針對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武裝分子轟炸,顯現以哈停火之脆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嘉里大榮涉規避調查 高市府罰300萬元送法辦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6日電)嘉里大榮物流遭高市衛生局認定載運染疫豬肉卻規避調查,昨發聲明表示是誤會,將配合調查。但衛生局今天再強調業者延遲提供運送清單,將罰300萬元、營業所停業1週並移送法辦。
中央社 ・ 1 天前
新主席上任前花蓮搶先表態支持 傅崐萁辦活動團結挺鄭麗文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花蓮報導新當選國民主席的鄭麗文即將在週六走馬上任,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今(26)日在花蓮為鄭麗文舉辦盛大團結大會,包括...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南藍軍競爭!陳以信曝2022年原要徵召他 稱謝龍介選市長得票「未破基本盤」
國民不分區立委謝龍介2026年有意角逐台南市長,同前立委陳以信近日也宣布爭取初選,為地方藍營投下震撼彈;陳以信昨(25日)透露,其實上次市長選舉時,國民原要徵召他,謝龍介後來才要求初選,他選擇祝福才由謝出戰。他更點出,上次謝龍介選市長得到38萬票未破基本盤,顯示徵召並未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因此盼此次透過初選,讓更多台南市民認同並支持國民。
鏡報 ・ 1 天前
鄭麗文4副主席平均近70歲!黃暐瀚解析她「布局關鍵」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近日公布兩波新任務人事,不過其中4位副主席的平均年齡近70歲,遭質疑與選舉過程中喊出的「世代交替」背道而馳。媒體人黃暐瀚解析鄭麗文的人事布局,他說,團結的國民才有可能贏得勝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