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光復」的商榷
文/洪三雄
今天是10月25日。日本二戰戰敗後,1945年的今天,「台灣地區」的同盟國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日方代表為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同盟國則由陳儀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主席蔣中正受降、接管台灣。
1946年10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陳儀自行頒佈命令,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後改為台灣光復節)。
一、「光復」的意義與「台灣光復」
「光復」也者,失而復得之意也。也就是所謂「物歸原主」的意思。
(一)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國」因甲午戰爭戰敗,和日本國在日本馬關港(今下關港)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割讓予日本。從此,台、澎主權從「大清帝國」轉而歸屬日本。
請注意,這個時候根本沒有「中華民國」,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後日本戰敗,若真的要論「台灣光復」,難不成要光復給「大清帝國」?
(二)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係「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正如同美國「接管」琉球,琉球的主權不會因此而歸屬美國一樣,中國政府也不會因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而取得其主權,其理至明。是以,中華民國並無「光復」台灣的事實與法律依據。
(三) 1949年1月5日陳誠就任台灣省政府主席。1月12日,蔣中正特致電陳誠,告誡他:
「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託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地!」(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檔案)
(四) 1949年3月,駐日盟軍總司令表示:「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公開表示,「台灣和庫頁島一樣」,其最後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此乃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示「台灣地位未定」。
(五)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
「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和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普世認定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正式起源於此。
根據以上說明,在同盟國與日本未簽訂對日和約以前,台灣主權的歸屬確屬未定,根本無法逕論其所屬。因此,所謂「台灣光復」也者,不過是當時國民政府希欲「先上車後補票」的藐視國際法行為而已。
二、《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同盟國與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確認領土主權之歸屬、並正式結束戰爭之前,台灣及澎湖群島毫無疑問都還是日本的領土。但是,戰爭結束之後,究竟台、澎主權的歸屬為何?人言言殊,其爭議自有待澄清。
(一) 1943年11月23~2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英國首相邱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中國政府委員長蔣中正在開羅會議,12月1日發表對日作戰的新公報,後世稱之為《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宣言中提及「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中華民國」。
(二)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期間,杜魯門、邱吉爾、蔣中正聯合發表聲明:「同盟國一起致力戰勝日本,履行《開羅宣言》戰後對日本處理方式的決定」。乃對日發出招降的最後通牒,是為《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三) 論者或謂,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台灣領土主權應歸還中華民國。殊不知,爭論的重點有二:
1. 這兩個宣言,都是二戰期間,主要同盟國間基於軍事需要而互相達成的「臨時性政治聲明」,並非戰勝國與戰敗國間正式協議簽署的和約,當然不足以決定日本領土之歸屬。
2. 依照國際法慣例,各個國家領土的轉移,必須以正式條約作為依據,方能發生領土移轉的法律效力。這也就是為什麼1951年9月8日大部份同盟國成員,還要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對日和約》,以規範彼此間的權利義務。
基於此,《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業已被後來正式簽訂的《舊金山對日和約》所取代。因此,欲論台灣主權歸屬,當然唯《舊金山和約》是問。
三、《舊金山和約》
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內的49個國家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對日和平條約》(Treat of Peace With Japan),通稱《舊金山和約》,並於1952年4月28日起生效。
和約第2條聲明:
「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群島的所有權利、權利根據和要求(Japan renounces all rights, title and claim to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和約第26條亦明文:
「日本將與未簽訂和約的國家,訂立與和約相同或大致相同之雙邊條約」。
大家有必要注意:
(一) 1951年初,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 1888~1959)受命擔任商定對日和約的美國正式代表,全面展開與世界各國間的協商。最後,他提出和約內容草案,採取「台灣地位未定」之方案。
他的理由是:「美國認為和約內容若交由聯合國大會處理,很可能會將台灣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外,也必須充分尊重『台灣住民的意願』」。
(二) 1951年5月3日至5日間,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出席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對於主席詢問「台灣地位是否已透過條約決定了?」麥帥的回答是:
「還沒有。在法律上,台灣仍是戰敗的日本的一部份」;「盟國將台灣的『治理』及『託管』職責交給了中國(中華民國),一如日本被交給了我們,而且現在仍處於這樣的狀態」。
(三) 英美兩國共同結論,不邀請任何中國政府(同盟國中的中華民國及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此一「多邊和約」,但也為這兩國保留日後加入多邊條約或單獨與日本簽署多邊和約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日後會有中華民國和日本間《中日和約》的誕生。
四、《中日和約》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政府,為結束兩國之間自二次大戰以來的戰爭狀態,在台北的台北賓館簽署《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同年8月5日雙方換文生效。
此和約第2條遵循《舊金山和約》的規定,載明:
「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台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依據與要求」。文中依然未表明「台灣主權」的歸屬或轉移對象。
《中日和約》簽訂前後,有幾件事值得注意:
(一) 1951年9月17日,美國駐華大使藍欽(Karl Lott Rankin, 1898~1991)於商議中日雙邊和約內容時,告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
「貴方須注意避免使用技術上之詞句,以暗示台灣已因該條約之簽訂而在法律上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二) 1952年3月20日,參與交涉《中日和約》的日本外務省亞洲局局長倭島英二,在東京約見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顧問陳延烔,請轉達中華民國政府:
「台灣之國際地位尚未明瞭」。「台灣人是否國民政府之人民,亦無法可據」。
(三) 《中日和約》簽訂之後,外交部長葉公超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明白表示:
「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
1952年5月1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日和約案卷第54冊更如此載明:
「《舊金山和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而未明定其誰屬,此點自非《中日和約》所能補救」。
五、結語
依照《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的主權後,台灣的歸屬未定,仍待解決,此即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
按照國際法的理論與實務,因戰爭而導致的領土主權轉移,必須經正式國際和約或條約的訂定才能確認。吾人當知,「軍事佔領」或「軍事戒嚴統治」,都不等同領土主權的轉移。「主權」與「治權」截然不同,有「治權」也絕不等同有「主權」。
進一步言之,二次大戰之後,迄今仍無任何國際條約,將台灣領土移轉給任何「中國政府」。因此,「台灣主權未定論」於法於史都有明確的記載,也就是說,台灣並無「光復」可言。
事實上,今年(2025)9月間,美國在台協會(AIT)罕見地發表聲明,駁斥中華人民共和國曲解二戰文件的主張,重申「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立場,並強調「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應非無的放矢,而是有感而發吧!
其他人也在看



批藍白修法配合中國制定光復節 姚嘉文:對台灣是個侮辱
中國人大昨表決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台灣基進、台獨聯盟以及台灣國家聯盟今天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周邊舉辦「台灣主權在我,破除光復謊言」遊行,主張10月25日是台灣的劫難日。受邀與會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致詞表示,台灣國會配合中國政府,強迫人民接受光復節,這個對台灣是個侮辱,也對台灣主權造成很大的危險
自由時報 ・ 1 天前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國民呼籲正視抗戰史實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25日電)中國人大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國民今天表示,嚴正呼籲當局,既然要紀念台灣光復,就應該正視歷史、尊重史實,承認是由國民領導的全中華民國軍民,艱辛抗戰才贏得最終勝利,台灣才得以光復回歸中華民國。
中央社 ・ 1 天前
徐國勇扯「沒有光復節」 蔣萬安:若沒補假會請勞動局關注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通過決議,將每年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25日)表示,「重點是我們中華民國自己有台灣光復節」;另外,民進祕書長徐國勇曾稱「根本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蔣萬安說,若昨天的光復節補假沒有放假,會請勞動局關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紀念台灣光復節兩岸不同調 朱立倫:不應因政或意識形態而靜悄悄
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對岸昨天也通過將今天設為紀念日,但民進政府卻低調應對。國民主席朱立倫上午受訪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紀念節日,不應該因為政之別或意識形態,而去扭曲歷史或靜悄悄。
太報 ・ 1 天前
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時力轟:又在掠奪台灣歷史
中國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24日表決通過,將10月25日設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舉行相關活動。時代力量認為,1945年10月25日是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紀念日,當時中國共尚未建國,對日抗戰中也沒有直接貢獻,「光復」與毫無關聯,此舉只是再度試圖掠奪台灣的歷史。
太報 ・ 1 天前
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朱立倫重申: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的
台灣光復節80週年,中國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昨天表決通過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對此,國民主席朱立倫表示,不應該因為政之別、意識形態扭曲歷史或是靜悄悄,對岸的角度有對岸的立場,但再次強調,「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的,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的,這是毫無疑問」。
自由時報 ・ 1 天前北京「紀念台灣光復」 學者:罕見提出「統一好處」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5日電)中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今天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發表談話。學者認為,談話罕見提到「統一好處」,推估明年「十五五規劃」兩岸內容應會不同於過往。
中央社 ・ 1 天前
質疑賴政府對台灣光復節沉默 許宇甄:主子已承認失敗,奴才還在下跪
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但民進政府卻「只放假不紀念」。國民立委許宇甄批評,民進政府以一種詭異的沉默,對台灣光復歷史視若無睹,彷彿這不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而是一段令民進難堪的記憶。
太報 ・ 1 天前
老照片故事/今天臺灣光復節 80年前日本在台北投降照片震撼曝光
80年前1945年10月25日台灣結束50年日治時期。一張當年台灣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照片曝光,場景就在台北中山堂。對這段日治前後期有研究的《聚珍台灣》創辦人王子碩表示,現代年輕人對這類議題已逐漸冷感,但應客觀認識真實歷史,才能從中思考這些過程中的犧牲帶給後人什麼樣的啟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4大副主席出爐!他酸:老人化、化 轟這兩人「聯絡人」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當選後鄭麗文動作頻頻,目前已經公布4位副主席,分別是前國民秘書長李乾龍、前黃復興部主委季麟連、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國民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就評論是「老人化、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藍營2028很難定於一尊?徐嶔煌揭「一關鍵」:只會更分裂!
論壇中心/王柏倫報導國民主席選舉落幕,後續2028布局引發關注,內原先看好台中市長盧秀燕出線,準主席鄭麗文卻講明,「有能力問鼎總統的政治明星不只一位」,同時又有媒體報導稱,盧秀燕私下放話「我也可以不選」。政治評論員徐嶔煌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點出,種種跡象都顯示國民已經沒有定於一尊,未來恐怕只會越來越分裂。
民視 ・ 15 小時前
陳以信為何挑戰謝龍介?媒體人:台南綠營已非鐵板一塊
2026年台南市長選戰,國民內部競爭提前引爆。原本僅有現任藍委謝龍介表態參選,但近日前立委陳以信也宣布投入國民初選,挑戰謝龍介,引發各界關注。媒體人羅旺哲在政論節目表示,陳以信的參選,顯示台南不再是綠營的「鐵板一塊」,藍營在此地的政治氛圍正在改變。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謝龍介、陳以信參選南市爭出線 徐巧芯:艱困選區應直接徵召
2026年地方選舉戰火逐漸升溫,前國民立委陳以信24日正式宣布參選台南市長,並表示將與現任立委謝龍介進行內初選的君子之爭。面對這項宣布,謝龍介回應表示「內頭角崢嶸,總是好事。初選我會贏,明年,台南政輪替。」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被稱「魯莽」外交部急回應!張競指先前不護蕭美琴:報應來得又快又猛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執政頻頻與中國隔空交鋒,使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時代》雜誌23日連續刊登3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一篇甚至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指出台灣已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我國外交部隨即回應,中國不斷進行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根源。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臉書提出對此事的看法。......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川普信心滿滿迎川習會 稱美中有望下週達成貿易協議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 日表示,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談「充滿信心」,認為雙方有望在下週敲定貿易協議,這是雙方高層經濟官員在馬來西亞舉行為期兩天會談後傳出的最新進展。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於東協(ASEAN)峰會期間,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舉行自五月以來第 5 輪面對面談判。貝森特表示,會談成果「為兩國領導人週四的會晤建立了良好框架」。 川普當日抵達吉隆坡,展開為期 5 天的亞洲行,行程預計於 10 月 30 日在南韓與習近平會面。他受訪時語帶樂觀地說:「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並透露雙方已同意在中國及美國舉行後續會談,「我們會在中國見面,也會在美國見面,地點可能在華盛頓或海湖莊園(Mar—a—Lago)」。 外界分析指出,美中此輪談判重點在於避免貿易戰再升溫。川普先前威脅,自 11 月 1 日起將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以回應北京近期擴大稀土磁體與關鍵礦物出口管制。根據協議,雙方此前達成的「關稅停火協定」將
新頭殼 ・ 3 小時前
選前喊世代交替!鄭麗文「老藍男」人事挨酸 朱立倫:給予祝福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近期公布兩波人事消息,只是選前喊出世代交替,選後名單一出爐,4位副主席平均年齡都是70歲,遭酸還是「老藍男」,更被質疑有化現象。國民現任主席朱立倫今(25)日出席學術研討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險入侵高雄!物流業者隱匿車輛位置 恐挨罰300萬
高雄市近日面臨非洲豬瘟的威脅,疑似染疫豬肉品已流入市場,衛生局於23日下午接獲彰化縣衛生局的通知,指出有染疫肉品已運送至高雄。經查證,發現約300公斤的豬肉已被分裝至小型物流車,但物流貨運業者在第一時間拒絕透露運送大貨車的位置,導致衛生局無法迅速進行清消作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