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洗腎20年突全身劇痛!全球首創「AI透析」救回:不用再吃止痛藥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近9萬人次洗腎,洗腎盛行率更是全世界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總醫院利用全球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與個人化治療規劃,讓患者骨頭疼痛全部消失。
三總腎功能室主任許舜能今(15)日在記者會表示,腎臟內科團隊在主任宋志建的領軍下,首創全球「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透過智慧化透析醫療管理,即時掌握病人透析狀態,並首創醫護專用APP,讓醫護透過行動裝置進行查房、簽章與醫囑執行;最重要的是,病患可以透過APP隨時查看全年透析趨勢,一手掌握生化數據,若是出國需要看醫生,也可以轉換為英文供該國醫師參考。
許舜能分享,一名67歲女性患者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三總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許舜能提醒,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原因是他們骨折後,骨科醫師不敢開刀,只能等骨頭慢慢癒合;正常人骨頭癒合需要3個月,洗腎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在臥床期間可能出現泌尿道感染或肺炎的併發症,進而導致死亡,是必須極力預防的警訊。
許舜能說,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3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2.5,骨頭疼痛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止痛藥,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輝達總部蓋在哪?黃仁勳突開「高階職缺」 專家嗨翻:準備投履歷
59歲骨科名醫車禍亡⋯騎自行車訓練「自撞貨車」 為恭醫院悲痛發聲
高麗菜怎麼切最好吃?農糧署曝「口感差很大」 1切法更脆
全球罕見!53歲女腫瘤緊扒心與肝 北榮「取出肝臟再種回」奇蹟救活
其他人也在看

半數洗腎患者飽受骨鬆之苦!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近100% 三總AI系統搶命成功
台灣洗腎人口突破9萬人次,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其中約半數患者同時飽受骨質疏鬆困擾,因為一旦發生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及時找出風險,提早預防將是關鍵。三軍總醫院今(15)日發表全台首創、榮獲多項國家級獎項肯定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與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
太報 ・ 17 小時前
三總發表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 (圖)
三軍總醫院15日正式發表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為融合人工智慧、雲端醫療與跨平台決策支援的創新平台,可即時預測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提前預防血液透析患者併發症。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鼻塞開刀變「空鼻」!他術後呼吸像快窒息 醫揭「切太多」真相:不是心理作用
30多歲的林先生長期飽受鼻塞困擾,不僅在開會時難以集中精神,連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今年初他決定接受傳統下鼻甲切除手術,希望能一勞永逸,沒想到術後雖然鼻腔變得通暢,卻出現「越呼吸越不順」的奇怪現象,甚至有快要窒息的感覺。求醫後才發現,他罹患了俗稱「空鼻症」的罕見疾病。 林先生回憶,手術後原以為鼻塞會改善,卻始終覺得吸不到氣,每吸一口氣都伴隨乾燥、灼熱與刺痛感。「醫師說鼻子通了,但我就是覺得快窒息。」這種矛盾的呼吸感,讓他身心俱疲,直到後來透過異體骨重建手術,才終於重拾順暢呼吸的感覺。 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俊傑指出,鼻腔內的「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負責加溫、加濕與調節氣流。若手術中切除了過多鼻甲,鼻腔空間會變得過於寬敞,導致空氣筆直流過、無法與黏膜接觸,看似通暢卻反而造成乾燥、疼痛與「呼吸不到氣」的錯覺。 「這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鼻腔神經失去偵測氣流能力的生理問題。」徐俊傑表示,空鼻症患者常伴隨焦慮、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必須慎重對待。臨床上,空鼻症多見於接受傳統鼻甲切除手術者,不論術後立即或數年後出現,只要過度切除都可能誘發。 慢性鼻塞問題,要
常春月刊 ・ 2 小時前
《英雄聯盟》世界賽首日就大爆冷!LPL冠軍BLG輸北美第三,中國網友崩潰:最恥辱外戰
2025《英雄聯盟》世界賽今(15)日正式開打,第四場比賽由中國 LPL 第一種子 BLG 出戰 北美 LTA 第三種子 100T,當大家都以為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賽時,沒想到最後竟然是由 100T 收下最後的勝利,跌破眾人眼鏡同時也讓中國粉絲大崩潰:「最恥辱的外戰表現之一」。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7 小時前
直接吃鮭魚勝過魚油!研究證實:EPA、DHA吸收更好
最新研究顯示,攝取完整鮭魚比單純服用魚油膠囊,更能有效提升體內EPA與DHA濃度。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每週食用2至3份鮭魚,搭配適當烹調方式,不僅能護心養腦,還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台灣逾4成長者自評健康狀況差 憂鬱比例隨著年齡增加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的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41.11%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好;9.11%的長者獨居;4.39%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6.5%經常「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5.4%經常「感到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5.34%「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4.78%「無法停止或控制憂鬱」。調查也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長者出現憂鬱傾向的比例增加,其中又以「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增加的幅度最大,達2.07%。
NOW健康 ・ 19 小時前
研究:孕婦、早產兒應補充維生素D3!馬偕兒醫獲扶輪社支持,守護早產兒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已經是顯學!根據研究指出,孕婦攝取足量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早產風險。另有研究也建議,早產兒應每日補充400IU以上維生素D3。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暨國際扶輪社3482地區總監張文瀚表示,
華人健康網 ・ 18 小時前
不只老化!狂長老人斑=發炎了 醫揭「2招」去斑、助肌膚回春
老人斑不只是皮膚問題,也是全身發炎與代謝異常的信號。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長期攝取高糖、高溫烹調的蛋白質,容易促使黑斑與皺紋的形成,另外,他也引述美國醫師的發現,透過低糖化飲食與調整腸道健康,有助於消除黑斑,讓皮膚恢復年輕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保持交流 繼續前行
1949年以來,兩岸隔絕與隔離至今76年,從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觀來看,分治的兩岸社會已形成一種特殊的「朝代」,其治下的人民不論在語言、文字、觀念、行為上都顯出了微妙的差異。也由於長期以來的政治攻防,兩岸人民互為「他者」,在無法避免的影響下對彼此的感情變得遲鈍,對對方的看法常有固定的模式。然而在形格勢禁的政治結構下,事實上民間的往來情況是如何呢?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蛋白尿不等於腎臟病 卻是腎臟健康警訊
45歲張先生健康檢查發現尿液檢查,呈現「蛋白尿」,檢驗單同時提示「腎臟功能疑似異常」,讓他擔心腎臟可能出現問題,到醫院進一步檢驗;篩檢結果顯示腎功能正常,讓他安心不少。醫師說,並非所有蛋白尿都代表腎臟病變,卻是提醒重視腎臟健康的重要警訊,藉由重複檢驗與後續追蹤,及早辨識異常,延緩腎臟惡化,守護生活品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3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3 小時前
昆凌生3胎仍超苗條!公開好身材秘訣「3餐聰明分配」 專家揭關鍵在這3招
昆凌和周杰倫婚後生下3個孩子,然而身材一直保持健康窈窕,近日她受訪分享自己的瘦身祕訣,關鍵之一就是「晚餐戒澱粉 […]
姊妹淘 ・ 2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只是插個點滴竟恐失去一隻手?女病患遭護士怒插點滴釀慘劇 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
據《India Today》報導,病患名為凱薩莉・戴維(Kesari Devi),已在KGMU骨科部門接受治療約一個月。她的家屬表示,多次請求當值護士協助插入點滴針,卻遭對方延誤處理。據稱,在家屬於護理站外等待期間,護士疑因不滿態度被挑戰,情緒失控地進行操作,結果插錯靜脈位置。隨...
CTWANT ・ 16 小時前
月經沒來不是省事!醫師點名這5個問題不解決,嚴重恐釀癌症風險
很多女生沒有記錄月經的習慣,往往等到月經已經一段時間沒來了,才驚覺狀況不對勁,有些人甚至認為「月經不來反而省事」。其實,不論月經沒來的原因為何,長期下來都是攸關健康的大事,因此當月經沒有準時報到,建議先釐清是否懷孕,或是氣血不足、荷爾蒙失衡、代謝問題造成,及早調養會更好!
姊妹淘 ・ 44 分鐘前
莊人祥證實罹胃癌!名醫點名8成與它脫不了關係 快學會「這五招」保胃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昨日(10/4)深夜於臉書證實,在去年初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可以說是「祖上有燒香」,也特別感謝榮總醫療團隊與家人的支持。台大醫師李宜家指出,八成胃癌源於幽門
健康2.0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