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少」也會胖!營養師揭「10隱形肥胖陷阱」:吃太快、沒睡飽…1食物攝取不足也難瘦
明明沒吃很多,為什麼體重還是默默往上飆?
小心啦~其實魔鬼都藏在日常小細節裡!
有些壞習慣不知不覺就會讓你發胖,快來看看這 10 個隱形肥胖陷阱,你中了幾個!
1. 吃太快
吃太快的話,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資訊,會不小心吃下更多熱量。
建議細嚼慢嚥,吃七分飽就好。
2. 水喝太少
水喝不夠會覺得口渴,身體會誤認為是飢餓或渴望食物。
3. 吃宵夜
夜間吃宵夜,影響身體的代謝,使身體無法有效消化食物。
如果配上泡麵、炸物這種高熱量的食物,熱量當然就很可觀。
4. 久坐
久坐時,大部分的肌肉都是放鬆的狀態。
導致脂肪堆積,且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更高。
建議上班一段時間,就起來動一動。
5.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瘦體素失調。
導致大腦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特別渴望。
6. 生活壓力
除了睡眠以外,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荷爾蒙,使皮質醇上升,導致想吃高熱量食物和甜食。
甚至容易暴飲暴食、情緒不穩。
7. 蛋白質不足
蛋白質是我們人體能源的重要營養素。
蛋白質比碳水、脂肪有更高的飽足感,食物熱效應也較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
在減脂期間也可以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
因此長期缺乏蛋白質容易導致肌少症。
8. 膳食纖維不足
膳食纖維可以延長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
有助於穩定血糖、幫助嗯嗯順暢。
尤其吃飯前先來一碗蔬菜,還可以幫助墊墊胃。
9. 愛沾醬
無論是火鍋沾醬、沙拉沾醬,都是多餘攝取的油脂。
像是一份30g的凱薩醬大約就130~180大卡。
營養師建議可以換成無糖優格或是天然水果醋。
10. 吃飯時間不規律
血糖和荷爾蒙水平不穩定,會影響食慾,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也會影響到新陳代謝和消化能力。
減肥不是只靠少吃而已,生活習慣也是決定體重的關鍵,先檢查自己踩了幾個地雷,慢慢調整就能健康享瘦囉!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高敏敏營養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潘迎紫76歲誰相信?練出二頭肌、凍齡養生訣:運動不是為漂亮!醫認證做足這件事「真的不顯老」
存錢一輩子,退休後卻捨不得花?揭3個花錢心魔:留給子孫或活太久…老黑:人只能活一次,後悔不能重來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其他人也在看

麥肯錫報告:化石燃料2050年後恐仍是能源主流
(中央社倫敦20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性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由於電力需求攀升速度超過再生能源轉型,石油、天然氣與煤在2050年之後仍會是全球能源結構主流。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地中海飲食別亂吃!先吃這食物就錯了 當心慢性病上身
地中海飲食再度蟬聯最佳飲食,也是醫學界推薦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絕佳飲食。主張多蔬果、魚類、海鮮、全穀雜糧,少紅肉、未加工的地中海飲食,各類食物進食順序怎麼吃才對? 地中海飲食先吃什麼? 如同餐
健康2.0 ・ 16 小時前
世界骨鬆日登場!骨鬆學會年會談防治觀念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骨質疏鬆症學會舉辦年度大會,號召醫界專家分享最新防治觀念,呼籲民眾應從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強化骨本、延緩流失,守護行動力。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女明星減肥必吃「地中海飲食法」!營養師揭「台灣版」菜單:炒地瓜葉、燕麥粥都上榜
劉博仁表示,地中海飲食的核心在於「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這些原則用台灣在地食材也能完全做到。他舉例,像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都是極佳蔬菜選擇;水果則有番茄、芭樂、奇異果,全都是台灣常見又便宜的營養食材。全穀方面,可以選擇糙米、燕麥或...
styletc ・ 3 天前
林心如、霍建華「婚後各管各的錢」!9年默契分工:財務獨立反而更恩愛
林心如與霍建華結婚9年,兩人婚姻低調穩定,近日因她參加實境節目《再見愛人5》,提起「財務各自獨立」話題而再度受到關注。夫妻倆雖各自管理收入,卻有明確分工與默契分攤開銷,這種「各自管錢、不干涉對方」的相處方式,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也讓先前的婚變傳聞自然平息。
姊妹淘 ・ 1 天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孫藝珍新髮型是「櫻桃小丸子短髮」!首亮相甜到炸 粉絲驚呼:比婚前更少女!
其實過去的孫藝珍多以柔順長髮示人,展現優雅氣質與溫柔女人味,尤其她在婚後多次公開亮相時,一頭黑亮長髮更成為標誌造型!然而這次短髮一剪,不僅完全不違和,反而讓她的臉部線條更立體,笑起來更有鄰家女孩的甜感,彷彿從43歲回到23歲的青春模樣。從她現場被捕捉到的互動...
styletc ・ 15 小時前
高雄減重名醫又出事!女花24萬換失智、躁鬱 遭控過度醫療被停業4月
高雄博田醫院減重名醫宋姓醫師替一名BMI僅24、體重54公斤女子施作縮胃手術,術後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暴瘦至37公斤,還罹患韋尼克氏腦病變,恐致早發性失智。家屬控訴術後未獲積極追蹤,宋醫師僅稱「一切正常」;高市府衛生局調查認定宋涉過度醫療,處停業4個月。
太報 ・ 7 小時前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營養師解答真相 很多人都誤會了
許多夏季蔬果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豐富的纖維含量,對於維持腸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體抗發炎及預防疾病的好幫手。 水果攝取量要注意 市售果汁不可取代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份量,大約是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若為切塊的水果,則以飯碗的7分滿為一份的量。營養師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公克;許多人誤以為水果甜度和熱量呈現正相關,其實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熱量不一定比較高,也不代表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現代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會以喝果汁來取代吃水果,但其實大部分瓶裝果汁都是使用濃縮果汁還原而成,濃縮果汁在製作過程中,為確保品質會經過高溫、高壓、殺菌的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也會添加糖,且製作過程中,大多會過濾掉膳食纖維。現打果汁則有衛生安全疑慮,及應確認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鮮。 水果乾太甜 多食當心熱量爆表 營養師傅茵強調,水果乾的份量要注意,因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而製成,雖然來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養生的小點心,仍然要留意攝取量,經過脫水後雖然縮小了體積與重量,但提供熱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台中太平某公司疑電梯故障 員工跌落電梯井不治 (圖)
台中市太平區某公司21日疑發生電梯故障,1名員工走出電梯後,電梯無預警繼續向上攀升,但電梯門未即時關閉,員工重心不穩往後跌落電梯井,傷重不治。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法蘭西榮光蒙塵 羅浮宮國寶被竊、前總統涉貪下獄
10月19日的羅浮宮世紀竊案,讓法國成為矚目焦點,如今檢討安全措施,赫然發羅浮宮部分展廳根本沒有監視器,法國文化部長表示是安全系統需公開招標,慢了一步卻造成裡子與面子的雙重損失。另一件讓法國人沒面子的事,是法國史上第一位卸任後入獄的元首出爐:2007年起擔任法國總統的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他因為涉及由親信向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索取競選資金,被判需入獄2年。兩起事件都具體呈現法國現行制度的疲態與無效,讓法國形象大為受損。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女子吃麝香葡萄竟「差點爆肝」 醫:果糖是兇手
脂肪肝已成為現代社會常見疾病,每三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症。由於缺乏明顯症狀,許多人往往忽視它的存在,但若長期不處理,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嚴重疾病。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冷凍蔬菜就不優?正妹營養師曝「1神奇關鍵」:被低估的營養超人!
不少民眾因為沒有時間到傳統市場買菜,會到超市選購冷凍蔬菜,不過卻擔心不夠新鮮,會讓家人吃不安心。營養師陳珮淳表示,冷凍蔬菜才是「被低估的營養超人」!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1750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