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歐聯手共防海底電纜被破壞 林佳龍提全球倡議:沒有一國能單獨確保海纜安全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即將審查「海纜七法」等相關草案前夕,外交部今(28)日偕同歐洲及加拿大等31國國會友台議員參與組成的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及國科會指導的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EST)合辦「台歐海底電纜合作論壇」。外交部長林佳龍致詞時提出「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期盼能將海底電纜視為連結各國的公共財,而非地緣政治的武器。
福爾摩沙俱樂部於2019年10月由歐洲議會及英國、德國及法國3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號召成立,目前由歐洲議會、歐洲各國及加拿大等31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擔任共同主席。福爾摩沙俱樂部昨日首度在台北舉辦今年度年會,共有歐洲議會、歐洲17國國會,總計41名議員來台。外交部表示,此次年會規模與代表性更甚以往,誠摯歡迎與感謝該俱樂部友我議員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台堅定支持。
柯理和:海底電纜看不見,卻不可或缺
福爾摩沙俱樂部今日也攜手外交部及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舉辦「2025台歐海底電纜合作論壇」,今年度年會主席、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議員柯理和(Rihards Kols)於開幕致詞時指出,海底電纜議題近期在全球引發熱烈討論,而他想從一個古老真理開始談起,「掌握海洋者,便掌握世界」,這句話至今仍適用,只是它沉入深海之中,新一輪民主、韌性及影響力的角力,正發生在海面之下、海床之間——「海底電纜,如今是我們社會的命脈、動脈。」
柯理和續指,全球現已有超過600條正在運作或規劃建設中的海纜,總長近150萬公里,足以環繞地球約37圈,而海底電纜正承載著全球陸地間99%的網際網路流量,連結著金融系統、國防機構、醫療院所甚至家庭,對多數人而言,海底電纜看不見,卻不可或缺。不過,海底電纜已不僅是數據與網路線路,地緣政治的威脅不再只體現於外交等公開宣告之間,而是透過看似意外或人為疏失,實則是在特定時間點、有特定企圖,而刻意安排的隱蔽混合行動。
母國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拉脫維亞籍的柯理和直指,波羅的海於2023年至2025年間,共發生12起涉及蓄意破壞的事件,影響區域內的能源管線及海底電纜。去年,連結芬蘭與瑞典、立陶宛與德國的2條主要通訊電纜幾乎同時受到破壞,僅幾個小時內,相關地區3分之1的網路就被中斷,調查後發現是有商船下錨在海床拖曳,時間點極為精準,意圖一目了然。然而,類似案例不僅出現在波羅的海,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紅海,在區域衝突升高之際,去年初也有3條主要電纜被切斷。
柯理和:維護海底電纜,攸關經濟主權與戰略穩定
柯理和說,紅海去年初發生的海底電纜事故,干擾亞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島間的數據流動,影響數百萬人的數位生活,而該地區還有40條活躍電纜,另有6條正規劃中的電纜,將連結各大洲。儘管海底電纜事故確實時常發生,每年都會有150至200條海纜斷裂,多數是自然原因或事故造成,但事涉人為的海纜斷裂事故,光在去年全球就通報46起事件,創下近10年來新高,「不幸的是,我們所見的並非隨機事件,這是在測試界線,試探我們的容忍底線。」
柯理和提到,事發地點可疑且具戰略意義的海底電纜斷裂事故正明顯上升,頻在紅海、波羅的海及台灣周邊海域等位於戰略競爭核心的海域發生,而相關行動的意圖其實並不在永久摧毀基礎設施,而是為了製造不確定性、遲疑與政治摩擦,這類不會立即激化衝突的壓力,正是混合戰典型特徵。然而,每天有超過10兆美元的金融交易都會經過海纜,從銀行到電子商務全都仰賴海纜的傳輸,事故不僅是網速問題,甚至恐致全球經濟當中的部分產業停擺,連帶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破壞。
柯理和表示,海底電纜問題已不僅事關技術,更攸關經濟主權與戰略穩定,歐盟現已推出海底電纜安全行動計畫,重點放在預防、偵測、回應,以及最關鍵的嚇阻,但即便有最好的系統,若沒有足夠的信任與合作,仍不足以應對相關威脅,歐洲需要盟友與夥伴間即時數據共享,明確責任歸屬機制,並對試圖擾亂經濟、政治、外交或蓄意破壞的人給予相應後果,同時需要與私部門更緊密合作。而台灣正位於印太數位基礎設施的關鍵節點,也比任何國家都清楚這種壓力。
柯理和強調,台灣的經驗至關重要,台灣的聲音也必須成為全球對話一部分,歐洲不會對海底電纜視若無睹,海纜是戰略資產、自由社會生命線,保護海纜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每個重視韌性、主權和和平的民主國家第一線責任。他也說,福爾摩沙俱樂部年會昨日通過聯合聲明,將致力促進台歐在海纜建立更深更廣的合作,保護彼此的關鍵基礎設施,這對民主家至關重要,也攸關全球和平與穩定,也期待論壇能找出解方,使社會更加具備韌性,並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保持警覺。
林佳龍:蓄意破壞海纜已成混合戰與地緣政治脅迫一環
林佳龍致詞時則說,福爾摩沙俱樂部的議員們來訪,展現出台歐有共同認知,捍衛海底電纜、全球連結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攸關經濟安全、民主韌性,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穩定性的戰略要務,這不僅是為了各自的國家,更是為了確保整個全球民主共同體的長期繁榮與安全。海纜是全球化的支柱,讓貿易、資料、通訊與合作在國家與大陸之間流動,但各界時刻仰賴的海纜卻出奇脆弱,在蓄意破壞的威脅下,海纜應被視為關鍵基礎設施的時代已到來。
林佳龍指出,蓄意破壞海底電纜已是混合戰與地緣政治脅迫的一環,企圖以破壞通訊或干擾運作,以取得戰略優勢的行徑層出不窮。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切斷電纜足以癱瘓國家的經濟,並侵蝕其國家安全。這並非科幻小說情節,而是非常嚴峻的現實,各界都無法忽視這項威脅,要求彼此在問題上建立共同的警覺,並採取果決的聯合行動。而台灣的獨特位置,不僅賦予台灣戰略重要性,也帶來守護全球連結的責任,台海安全是重要的公共財,台灣也將盡己之責予以維護。
林佳龍提到,台灣在過去幾年反覆經歷海底電纜中斷的後果。連接我國離島的海纜曾受損,導致網路存取受限,並對企業、金融服務、緊急通訊與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這些經驗給台灣重要的教訓,韌性絕非理所當然,它必須透過規劃、執行與合作來建立。而台灣也透過投資緊急修復能力、建置替代路由方案、推動基礎設施現代化,以及強化法規精進作為回應,並進一步與國際電纜業者與產業專家合作,但經過這些努力,台灣確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確保海纜的安全。
啟動全球倡議 林佳龍:台灣願意走在前面
林佳龍說道,由於各國都無法單獨確保海底電纜的安全,因此台灣正啟動「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RISK Management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Undersea Cables),且這不是國內計畫,而是全球夥伴關係的倡議,期望藉此匯聚全球的利害關係人,對齊標準,推動最佳實務,並把共同關切轉化為互利的合作。
林佳龍說明,該倡議奠基於「RISK管理」戰略架構,包括風險緩解(Risk mitigation)、資訊分享(Information sharing)、系統性改革(Systemic reform)及知識建構(Knowledge building),透過以「RISK」為基礎的方法,將讓海底電纜系統在未來數十年保持安全、具韌性且可靠。
林佳龍強調,此倡議將成為開放、包容且可供各界協作的平台,台灣願意走在前面,也誠摯邀請所有利害關係國家加入,成效將取決於彼此願意共同採取的具體行動來衡量,「我們所構想的未來,是海底電纜能承受可預見的挑戰與出其不意的衝擊,是一個資料能自由且安全流動的未來,是一個沒有任何國家被拋下,並將連結視為公共財,而非地緣政治的武器。」他也說,海纜對各國社會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不僅連結各國經濟、各式機構,更重要的是連結了彼此的人民。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德國公共電視專訪蕭美琴 以歐洲經驗看台灣處境
德國公共電視台近期播出印太專題,專訪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從「戰貓精神」談起,關注台灣如何在中國威脅下生存,並以歐洲觀眾熟悉的俄烏與德中貿易經驗對照台海局勢,探討歐洲在印太安全中可扮演的角色。
民視 ・ 1 天前
籃球》成力煥喊話總統府前拚3x3冠軍 前輩鄭志龍幽默神救援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3x3籃球賽,11月1、2日將於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總決賽,前職籃國手成力煥喊話要率隊在總統府前拚冠軍,前輩「籃球博士」鄭志龍則幽默神救援,引來記者會現場笑聲連連。歷經2個多月、4個分區預賽激戰過後,由超過1千隊中脫穎而出的72支勁旅,爭奪178萬總獎金及全國霸主頭銜。PLG職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國台辦專文倡「愛國者治台」 邱垂正分析:欲將台灣「香港化」
中國新華社連3天發布以國台辦筆名「鍾台文」署名的文章,分析台灣問題,大呼兩岸統一利多,定稱統一勢不可擋,並提及和平統一後可進行「愛國者治台」,將施行高度自治。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回應,這是台灣「香港化」的過程,籲勿掉入「愛國者」的陷阱,台灣民眾不會上當。
太報 ・ 16 小時前
視導「陸勝1號」操演 賴清德:厚植國防實力才能確保臺海和平
賴清德抵達後,先後前往陸軍統裁部聽取簡報、乙軍旅指揮所視導火協機制演練及乙軍聯兵一營視導快速決策與同步程序暨狀況演練,亦分別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並於午間與操演官士兵一同享用加熱式餐盒。賴清德致詞表示,很高興能來了解「陸勝1號操演」實際情況,首先要代表全...
CTWANT ・ 16 小時前
國泰航新總經理冼蔚宗亮相 宣告千億港幣投資「ITF旅展3大獨家優惠」
國泰航空台灣區總經理冼蔚宗(Andre Sin)自今年9月履新,今(28)日首度公開亮相,說明集團在機隊擴展、航點布局、服務升級及數位創新上的重大投資,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長期承諾;並預告即將登場的台北國際旅展(ITF)將推出三大官網限定優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世界大賽/18局大戰山本由伸熱身卻不見大谷翔平? 主帥曝這原因沒派他
世界大賽G3上演平紀錄的18局大戰,道奇和藍鳥牛棚投手全都用光,連轉播方都拍到道奇已經讓山本由伸熱身,被問到沒有考慮派上大谷的原因為何,道奇主帥羅伯茲(Dave Roberts)坦言「他抽筋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6小時死鬥道奇奪勝!大谷翔平開心衝本壘「日本連線」成亮點
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今(28)日在延長賽18局下靠Freddie Freeman轟出再見全壘打,以6比5擊敗藍鳥,系列賽2比1領先。隨著球飛出牆,大谷翔平興奮衝向本壘慶祝,佐佐木朗希與山本由伸也一同歡呼,日籍選手與翻譯組成「日本連線」開心跳躍慶祝勝利,成為賽後社群熱議焦點。
鏡報 ・ 17 小時前
鋼市低迷不振 電爐廠警戒 營造廠驚傳跳票 牽動海光、東鋼等營運
鋼筋市場低迷,驚傳北部營造廠跳票,市場交易信心受創,國內各大電爐廠包括海光、東鋼、豐興等上市企業均積極警戒,提升避險層級...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余祥銓妻曬全家福 「余天大女兒」罕露面超吸睛!
娛樂中心/江姿儀報導資深藝人余天愛妻李亞萍因肌膜炎導致軟骨磨損,需依靠輪椅行動,上下樓也得使用行動電梯輔助,甚至出席孫女抓周宴還因興奮激動到險些摔倒。今(27日)媳婦柔柔分享全家福,曝光75歲婆婆李亞萍的最新近況,余天大女兒余筱萍也罕見露面。
民視 ・ 1 天前
換換愛1/情斷大老之子郭方儒 邱偲琹搬家「熱戀韓國歐爸」
10月17日中午12點半,邱偲琹開車載著拖有行李箱的韓國男友回到新家,男方疑似剛從機場抵達。小倆口進門約一個小時後,邱偲琹先是穿著清涼的居家服獨自下樓丟垃圾。直到傍晚5點37分,兩人再度現身,男生換上短褲、拖鞋,一身輕鬆;邱偲琹則穿著長褲,兩人默契地以黑下白上搭配...
CTWANT ・ 3 小時前
世界大賽G3道奇回主場 大谷開轟陽春砲生涯季後賽第10轟
MLB(Major League Baseball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道奇巨星大谷翔平,今天在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主場擔任先發開路先鋒,大谷面對藍鳥隊41歲先發投手薛澤(Max Scherzer)的投球,連續2球都積極揮棒,首打席擊出二壘安打攻佔得點圈。
太報 ・ 1 天前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最新路經出爐 週末低溫恐探17度以下
連2波東北季風影響台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明天水氣會比今天少,雨區縮減至「大台北、宜蘭、花蓮」,週四天氣明顯轉晴,不過週五迎來更強東北季風,到週末以及下週一、二白天高溫預估只剩下21至23度左右,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會降到17度或更低,市區低溫也將有機會挑戰20度以下。此外,週末開始到下週應該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預報資料看起來往西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的機會較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1000萬26年大樓、2000萬新屋條件一樣買誰?網喊省千萬「買0056」扣房貸:從從容容月倒賺4萬
政府打房限貸,讓房市投資熱潮降溫後,自住型買家也能「從從容容」挑選物件,不再需要像早前菜市場般的搶屋,可以更理智買到自己想要的物件。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MLB/大谷翔平世界大賽單場4長打 1906年以來首位!
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今(28日)上演單場雙響砲外加2支二壘安打,成為大聯盟自1906年以來首位單場擊出4支長打的球員。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溫朗東為逃兵「吃草拉屎」?全案結果尷尬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徐巧芯去年踢爆,名嘴溫朗東10年前為了逃兵裝瘋賣傻,做出「把地上草塞進嘴巴吃」、「隨地便溺大小便」等行為,對此,溫朗東提告徐加重誹謗及個資法,全案卻獲不起訴,溫朗東...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1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