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130萬人口廚餘埋霧峰 民怒:大里垃圾山、霧峰廚餘坑
首次上稿 12:03更新時間 19:43(新增環保局回應)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過去清潔隊所收的熟廚餘,標給養豬業者餵豬,不過從爆發非洲豬瘟禁用熟廚餘養豬後,每天約200噸的廚餘無處去化,環保局緊急在原縣區后里、沙鹿、霧峰等地設置11處的廚餘緊急貯留堆肥地點,採挖坑掩埋堆肥方式處理,民進台中市議員張芬郁今天痛批,台中缺乏完整的環保政策,垃圾要掩埋,就連廚餘也要挖洞掩埋,並質疑霧峰象鼻坑是合法的掩埋場嗎?
廚餘禁養豬後,台中每天200噸的廚餘無處去化,為解決此問題,台中市環保局緊急在原縣區設置了11處的熟廚餘緊急貯留堆肥地點,包括后里、沙鹿、霧峰、神岡、烏日、清水、龍井、大肚、大甲、外埔、大安等11處的清潔隊掩埋場或資源回收場。
這11處地點,23日已經開始傾倒各區清潔隊回收的熟廚餘,目前處理的方法則是採「挖坑掩埋」堆肥,不過因熟廚餘含水量高,不像生廚餘容易做成堆肥,民眾憂心恐非長久之計,也擔心是否造成環境污染。
台中市議員張芬郁今天表示,60年前,台灣去考察日本的焚化爐政策,已經了解掩埋是落後的行為,沒想到台中現在還面臨這樣的問題,現在連廚餘也必須掩埋。
張芬郁痛批,「大里垃圾山、霧峰廚餘坑」,居民難以接受。質疑霧峰象鼻坑掩埋場是合法的掩埋場嗎?強調近年被拿來堆置焚化爐飛灰已經很無奈,現在卻規劃將北屯、北區、中區、西區、東南區、大里、太平還有霧峰約台中市一半130多萬人口的廚餘都往霧峰挖洞掩埋,霧峰居民無法接受,請環保局說清楚到底要埋多久?會不會成為永久掩埋場?痛批盧市長缺乏長遠的環保政策。
張芬郁表示,廚餘竟要挖洞掩埋,再次凸顯盧秀燕市長沒有能力治理城市,導致遇到突發事件捉襟見肘。她要求盧市長如果沒有能力處理,趕緊向中央或外縣市求援,協助解決處理廚餘問題。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指出,這是緊急應變的短期措施,市府依照中央法令規定的堆肥處置方法,透過瀝乾拌合木屑等副資材、定期原料翻堆通風及半成品靜置熟化,讓廚餘加速發酵,最終製成有機肥循環再利用。強調這些堆肥區設置在掩埋場內,場區鋪設不透水布,將加強消毒與除臭,確保公共衛生。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芬園養豬場驚現死豬!彰化動防所證實:該場化製車曾到梧棲案場
有新發展? 非洲豬瘟中央應變中心下午3:30記者會 陳時中說明
彰化芬園養豬場豬隻暴斃 檢體採驗結果出爐
議員質疑台中廚餘就地掩埋曝曬 網批:有如偷倒廢棄物集團
其他人也在看

林佳龍任內蓋「廚餘生質能源廠」 盧市府稱弊案|#鏡新聞
針對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曾任台中市長的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10/25)PO文指出,自己任內推動全台第一座生質能源廠,能將廚餘轉化成肥料及能源,但盧秀燕上任後逢龍必反,打壓政策造成廚餘問題,如今又讓台中出現非洲豬瘟的破口,痛批盧市府踐踏全民20年的努力。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控生質能源廠回收廚餘遭盧秀燕打成弊案 林佳龍:擱置延宕成防疫缺口
在台中發生非洲豬瘟確認案例後,外界擔憂台中市廚餘流向恐爲防疫破口,但台中原本在林佳龍擔任市長任內率先興建「外埔生質能源廠」 卻在盧秀燕執政後被打為弊案,林佳龍今天(10/25)發文指出,雖「外埔生質能源廠」 最終查無不法,但第二期「熟廚餘」處理設施被擱置延宕,「成為防疫缺口」,這類「逢龍必反」惡性循環「不勝枚舉」,林佳龍並呼籲盧市府應正視能源與防疫問題的根本,讓廚餘再利用、環保、農業與循環經濟重回正軌。
太報 ・ 22 小時前
彰化豬暴斃檢疫曝 獸醫打臉中市府3/議員怒批台中市府廚餘「就地掩埋」 憂擴大污染風險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後,禁止使用廚餘餵猪5天,台中有議員PO文怒批,市府竟然直接挖洞,將廚餘倒入,擔心會有擴大污染的風險。
鏡新聞 ・ 1 天前
防堵豬瘟破口! 禁廚餘餵養15天 養豬協會支持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中爆發疑似非洲豬瘟案例,由於國際上統計,超過九成的非洲豬瘟病毒,都靠廚餘傳播,農業部下令,全國禁宰禁運以及禁止廚餘餵養,都拉長到15天,雖然黑豬農首當其衝,不過,養豬協會出面力挺政府,但也有人擔憂,每天多出來的巨量廚餘去化,是否會造成環境負擔。
民視 ・ 1 天前
鹿港家暴里長重拳殺妻!收押至今稱「處理母遺產」求交保…法官不准
彰化縣鹿港鎮一名52歲吳姓里長,去年冬至前為了煮湯圓分送里民的備餐分工問題,與妻子爆發口角,暴怒下重拳毆打妻子頭部,導致妻子頭部受傷昏迷,經送醫搶救42天後不治。案件曝光震驚地方,可惡的是吳男為了掩蓋真相,不但隱匿監視器畫面,還威脅目擊志工封口,被檢方依涉犯家暴殺人等罪嫌起訴,並遭法院裁定羈押。近日吳男以處理母親遺產為由聲請交保,但法官認為無必要性,駁回聲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馬英九批徐國勇「沒有台灣光復節」扭曲史實、遺憾賴清德沒辦紀念活動
[Newtalk新聞]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今(25)日台灣光復節放假一日。前總統馬英九批評,民進秘書長徐國勇日前聲稱「沒有台灣光復節」,這種媚日的發言,完全扭曲歷史事實,更對不起在抗日過程中犧牲的台灣先賢先烈。他也說,遺憾總統賴清德與民進政府並沒有舉辦紀念活動。 馬英九今透過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回想80年前,中華民族對抗日本侵略,經過無數浴血奮戰,國軍傷亡三百多萬官兵,近三百名將領殉國,無辜百姓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終於贏得艱辛的勝利,讓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台灣回歸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意義非常重大。 馬英九指出,這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銘記於心的一段歷史,因為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中華民國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他批,很遺憾的是,徐國勇居然聲稱「沒有台灣光復節」,並認為當時的台灣人應仍算日本人,這種媚日的發言,完全扭曲歷史事實,蔑視台灣光復的重大意義,更對不起在抗日過程中犧牲的台灣先賢先烈。 馬英九回顧歷史並引述《開羅宣言》,明定「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三省、台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中、美、英發布「波茨坦公告」向
新頭殼 ・ 1 天前

新北籲廚餘瀝乾丟垃圾車?環境部澄清:維持現狀分類
全國暫時禁止廚餘餵豬,台中市每年餵豬廚餘高達3萬噸,目前採取掩埋堆肥去化,但文山掩埋場運送車大排長龍,環保局長陳宏益25日表示,將引導廚餘運送車分流。另新北市宣導民眾將家戶廚餘瀝乾後打包丟垃圾車,環境部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強調,中央沒有推廚餘瀝後乾當垃圾丟,呼籲民眾維持原來分類模式。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廚餘量年達3萬噸!再急設11處挖坑掩埋 地點曝光
台中原有37場用廚餘餵豬場,每年約3萬多噸,全國暫時禁止廚餘餵豬後,環保局採取挖坑掩埋堆肥方式處理廚餘,除了原先山海屯及市區共4處掩埋外,並另規畫包括大安、外埔、后里等11處掩埋,以利去化廚餘,目前持續進行中。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廚餘風波 為何禁宰豬擬延至15天?謝寒冰爆:台灣最可怕的一件事
台中市梧棲區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22日宣布全國豬隻連續5天禁止運輸與屠宰,同時禁止餵食廚餘15天。農業部長陳駿季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15天為最大管制時間,若15天病毒潛伏期後疫情沒有擴散,有機會解除禁令。媒體人謝寒冰認為,5天禁宰殺豬隻,後來延至15天,他質疑,這表示我們根本不知道是不是廚餘造成的,也就是根本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只好全面性禁止。到現在還找不出根源,這才是台灣最可怕的一件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4年1度世界劇場設計展頒獎 台灣囊括5座首獎
4年1度的全球劇場盛事「世界劇場設計展 」( World Stage Design,WSD 2025),於 10 月 18 日至 25 日在阿聯酋文化古都沙迦舉辦,並於當地時間24日舉辦頒獎典禮,今年台灣共有 10 位獲獎,其中包括5座首獎。
自由時報 ・ 1 天前巧手做永續!陳怡君以植物纖維攜手「巧婦」編出自信
成功重新復育學甲在地特產「黃麻」的陳怡君,進而招募再度就業的媽媽們培訓第二專長,以在地植物纖維發展編織工藝。這群巧婦們向大地取材,投入循環經濟與地方創生,也在彼此織成的互助網絡裡找回自信。黃麻在日治時期到戰後曾是重要經濟作物,農產品如米、糖包裝運輸都少不了麻袋和麻繩。學甲原為南部黃麻重要產地,但塑膠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基隆正信路增設「視覺化減速標線」 提升學童通學安全
基隆市信義區正信路東信國小前道路上下坡九彎十八拐,車速又快,市議員韓世昱爭取部分路段劃設「視覺化減速標線」,以利駕駛減速保障學童通行安全,市府交通處已在東信國小前後兩側上下坡畫設完成,提升學童通學安全。韓世昱說,日前會勘基隆市立田徑場對面,正信路181號便利商店前,舊有通學步道坡道障礙排除案,目前使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北台灣暴雨一週「下到發霉」 平地雨王出爐!竟不是宜蘭或汐止
受東北季風與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北部連日風雨不斷,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統計,共伴效應接力已讓北台灣整整下了近7天的雨。驚人的是,平地雨量最高的地點並非宜蘭或汐止,而是新北石碇與台北士林,雙雙突破1,000毫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5 小時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逃!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上午9點起開挖引流 民眾速遠離河道
即時中心/謝宛錚、林耿郁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已完成大部分上邊坡刷坡與壩體施工便道開闢,昨(25)日已針對堰塞湖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26)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升高,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民眾切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民視 ・ 3 小時前
明起東北季風變強 雨下到發霉!這天短暫放晴後「又有一波風」
中央氣象署預報指出,東北季風明(26)日增強,北台灣迎風面連日陰雨、低溫,預計下週三、四後才放晴。週末天氣短暫回穩,但11月初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來襲,氣溫將再度下滑,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1 天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