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談古寧頭不提光復節 鋸箭法切割 失史觀詮釋權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不過賴清德總統透過臉書發文,只提金門未提台灣光復;學者認為,沒有1945年的台灣光復,哪有1949年的古寧頭大捷,刻意切割中華民國歷史不符合歷史事實,且放棄對台灣光復的論述,只會拱手讓奪走史觀詮釋權。
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張元祥表示,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歷史觀,但賴清德作為中華民國總統,承載2300萬人共同歷史與記憶,選擇性處理歷史,粗暴性進行切割,「鋸箭法」詮釋歷史,凸顯背後的政治動機與意圖,看不到對歷史的尊重與反省。
張元祥認為,去年賴清德總統才剛剛說完「中華民國起源可溯及至1911年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今年卻將「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硬生生地切割,「只見1949大捷,不提1945光復」,但沒有1945年的台灣光復,哪有1949年的古寧頭大捷,切割中華民國歷史不僅不符合歷史事實,更是司馬昭之心,絕大多數台灣人民都無法接受。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指出,賴清德總統的發文只提古寧頭大捷及後續自己在金門當兵的時光,藉此鋪陳後續所推的國防政策,盼能說服民眾支持國防預算增加,另一方面也透過淡化台灣光復的紀念性,讓賴清德得以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型塑偏向台獨為核心的史觀詮釋,包括增加「終戰」的論述而減少「對日抗戰」的用法,盼能提高民眾對其史觀的接受度。
不過他提醒,隨著賴清德型塑新的台獨史觀論述、淡化中華民國特色,近期也藉由新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意圖搶奪詮釋權,國民若沒有強化自己的中華民國史觀論述,面對綠營建立台獨史觀的新詮釋以及不停奪取中華民國的史觀詮釋,在「紅綠夾殺」下,國民恐會進退失據。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認為,國人對台灣光復這件事心情複雜,有些綠營支持者只講終戰不講光復,更有人認為10月25日是「台灣再淪陷」,所以賴總統無論認不認同台灣光復,都應要有自己一套論述,既可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可爭取國人認同,而非閉口不談,否則就讓外界知道他難以接受「台灣光復」的說法,所以選擇迴避。
其他人也在看

麻煩製造者2.0
華府對賴清德的觀感,正從「戰略夥伴」轉為「麻煩製造者2.0」。這股不信任感,源自他反覆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與川普政府採取的交易型對中路線明顯扞格;但即便明知風向已變,卻又得仰賴以「抗中保台」為核心的執政方針來求取政權維穩,導致兩岸政策落入意識形態凌駕危機管控的困境。今天他得到「魯莽」的評價,其來有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降玆妙相》佛畫師生聯展 啟動心靈交會
在傳統與當代之間,佛畫以一種深沉而靜謐的方式延續著東方美學的血脈。12月13日至22日《降玆妙相:陳俊吉、周忻恩、張凱棠、邱瓊瑢、陳淑芬、李宜珈師生佛畫聯展》,於台北市萬華區中國時報大樓二樓中庭展出,呈現師徒共修、藝道互映的結晶。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乳癌論質計酬擬115年第1季上路 初步鎖定2類醫院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乳癌論質計酬方案預計明年第1季上路,規劃以全國約70家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或年收治乳癌新個案超過50人為基礎門檻,讓照顧品質穩定。
中央社 ・ 1 天前
脫離現實 華府對台灣失去信心
《時代》雜誌刊出一篇引發爭議的評論,警告美國應避免因「台灣政治人物的魯莽行為」而被拖入戰爭。文中直指賴總統過度強調台灣主體性與去中化論述,可能使兩岸及區域局勢更加不穩。文章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但若從華府政策圈角度觀察,這並非惡意攻擊,而是對民進政府外交與安全路線的深層憂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古寧頭戰役76週年】追思祭悼 緬懷先烈
記者謝沛宸/綜合報導 昨日是「古寧頭戰役」76週年紀念日,為緬懷先烈忠勇衛國精神,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於太武山公墓舉辦紀念活動,由指揮官黃中將主持,金門縣長陳福
青年日報 ・ 1 天前
藍代表選舉當選名單抱鄭麗文大腿?北市部:青年保障名額算法認知不同
國民週六將辦全代會,但北市中正區王姓代表參選人質疑,市部代理總幹事陳奎勳誤用「青年保障名額」讓同選區選票較少的俞姓代表連任。因俞姓代表為準主席鄭麗文助理,有代表更質疑,陳難道是要巴結鄭?
太報 ・ 1 天前
雙北脫鉤 新北蘇巧慧一枝獨秀
相較2022年選舉,雙北拖到選前3個月才拍板,這次2026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選對會將雙北脫鉤處理,不再是「雙北雙箭頭」,新北市長被列入第二波提名名單,若無意外,立委蘇巧慧一枝獨秀,將是新北市長人選;至於激烈競爭的彰化,4人皆已赴中央繳交意願表,但以正國會力挺的立委黃秀芳及新系支持的陳素月最有贏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申訴再不合理 校事會議也要調查 退休師仍被口頭申誡
自從去年9月校園事件處理會議(校事會議)新法規上路,只要學生有「不舒服的感受」即可提出,中部有國小男老師被申訴帶著有色眼...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畫面曝光未連滾帶爬!鄭智化轟深圳機場「最沒人性」道歉了:一時氣憤遣詞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患有小兒麻痺的資深歌手鄭智化,25日在微博發文指控中國深圳機場對殘疾人的態度「最沒人性」,升降車司機竟冷眼看著他連滾...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
快訊/藝人閃兵第二梯開庭!威廉一身黑「3鞠躬」吐1句
事件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今年2月藝人王大陸被爆出花360萬元找「閃兵集團」協助偽造病歷逃兵,檢調深入追查「拉出一串肉粽」,陸續出鍋名單包括:陳零九、威廉、陳大天、大根、李銓、阿虎、陳向熙、陳信維、黃博石等11名藝人,全案已偵結起訴,並於今日(27日)下午分2梯傳喚開庭,威廉被排在第一批,稍早一身黑現身,面對媒體提問,僅3度鞠躬,吐出沈重一句話:我先面對司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被車濺到水!高中生怒發12篇文嗆車主 網封:滿級分復仇文 結局卻傻眼
近日一場「白車濺水事件」在社群引發熱議。一名高中生上學途中被一台白車疾駛濺得全身溼透,氣不過在Threads連發十餘篇脆文怒嗆對方。從直白罵人到文言詩、再到英文詩與散文,題材多樣、筆鋒犀利,被網友封為「年度最有文學氣質的憤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2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9 小時前
25年前《親戚不計較》神預言台灣未來!網挖「這句全說中」雞皮疙瘩
娛樂中心/曾郁雅報導民視經典七點半檔《親戚不計較》從1999年開播一路熱演到2006年5月12日,超長青7年檔期總共陪伴觀眾2248集時光,其中由卓勝利、沛小嵐、李㼈、潘麗麗等演員重現「歡喜冤家」的靈活演技,把台灣農業社會草根小人物的歡樂家常完美呈現,獲得當時觀眾熱愛,至今仍有不少粉絲重播回味,沒想到近日就有一名網友挖出25年前片段,卓有春(卓勝利飾演)對著孫女萱萱期許「2020年舉重拿金牌」的神預言,居然跟台灣隊前進2020東京奧運的真實史實完全對上,讓網友震驚:「神預言!」,相關片段在網路公開之後,也讓許多網友看到都愣了。
民視 ・ 1 天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1 天前
韓國瑜、賴清德不比不知道 高雄街頭民調對誰滿意太震撼
總統賴清德和立法院長韓國瑜都有全國的高聲望與支持者,民眾對兩人表現看法如何?有YouTube頻道在高雄街頭隨機民調,詢問高雄民眾「韓國瑜跟賴清德,你最滿意哪一位呢?」結果滿意賴清德有4票,但滿意韓國瑜有16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