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未解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2/太魯閣預防性封園遭作家砲轟 村民嘆:住不慣想回家
燕子口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因此預防性封閉。但有作家指出,這作法太奇怪了。為了三百公尺的堰塞湖,封閉毫無關聯的三千公尺高山,難道只為了展示中央的救災決心嗎?但今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這是經過評估後才採取的措施,就怕這幾天大雨形成二次災害。不過也有不少村民直呼,在收容所待了兩天真的住不慣,實在好想回家。
大通鋪舖上簡單的毯子枕頭,這裡就是村民暫時的家。燕子口堰塞湖警戒沒取消前,村民有家也歸不得。村民:「我們就不喜歡在這裡,沒有辦法啊。到家裡拿東西,警察一下就喊趕快走。儘管住不慣,還是得忍耐,畢竟堰塞湖潰堤威力難以掌握。」但好消息是,紅色警戒範圍再縮小。民有部落一到三鄰,一百八十多人解除強制撤離,但富世村民樂社區、可樂部落和北側農場、發電廠,還是高風險地帶。
富世村長張文盛:「富世村民樂這邊,它也是列紅色警戒。至於什麼時候撤,我們就是按照應變中心給的指示辦理。」就連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宣布封山,禁止遊客進入,但卻引發登山客不滿。知名山林攝影作家雪羊視界,一連兩篇文砲轟。海拔三百公尺的堰塞湖危機,竟然封閉毫無關聯的三千公尺高山,難道只為了展現救災決心?園區一小角出大事,整個封閉。這作法就像腳趾被蛇咬,卻急著截肢雙腿,荒謬到難以言喻。更嗆聲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但害自己被炎上。
國家公園署組長張順發:「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接下來這幾天都要大雨豪雨的情形。所以我們考量到可能會發生園區的二次複合性災害。」經濟部地礦中心副主任陳勉銘:「這塊,還有這塊,還有這塊。這次七月到九月的事件,還沒有崩塌下來,但是它的邊坡持續有在潛移中。」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火速解釋,考量地質不穩,加上大雨又要來,才會全面封山。雪羊視界也致歉,坦言情緒上用了錯誤的愚蠢類比。近期花蓮地震不斷,就怕再有強震豪雨,道路落石坍塌,將影響救援與撤離安全。預防性封山是必要措施。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又有堰塞湖!「恐24小時內溢流」光復鄉大馬村撤離
花蓮馬太鞍溪驚傳出現新堰塞湖,公路局指出,今日(10/21)接獲林保署預警,台9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又形成一個小型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且恐將於24小時內溢流,為維護用路人安全已進入防災戒備階段,提醒用路人預作改道路線規劃。
太報 ・ 1 天前
當你們分手斷聯後:如果他出現這8種跡象,證明已經徹底放下你了
分手後,你是不是還常不自覺想起他?理智告訴自己不要再聯絡,心裡卻依舊掙扎。許多關係的結束,往往是一方早已釋懷,另一方仍陷在回憶裡。那麼,怎麼判斷他是否真的放下?又該如何讓自己不再困在舊情中?以下8個跡象,或許能幫你看清現實,也提醒你該放過自己了。
姊妹淘 ・ 4 小時前
恢單拚經濟/不當貴婦靠自己 麻衣離婚重返幕前拚圓夢
Melody卸下貴婦光環,離婚後衝刺事業,短短兩年間就自立自強,多元化發展更旺,於是給了現代女性啟示,或是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不是唯一選項,也可以靠自己博得精彩人生。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去年花蓮大地震「海平面瞬降」? 氣象署曝背後真相:留下奇特紀錄
2024年4月3日上午,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1強震,全台有感。這起地震除了造成建築與地表的明顯變動外,也對海象監測產生影響。中央氣象署表示,地震當下花蓮潮位站的觀測數據出現「海平面瞬間下降」的現象,但實際上是因地震造成碼頭抬升,導致潮位測量基準改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4條件到位 季連成︰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調為常態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表示,馬太鞍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4條件都到位,即刻起由紅色警戒調降為常態警戒,但燕子口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季連成說明,4個條件第一個是堰塞湖水量在50萬到100萬噸間,對下游威脅降低;第二個條件是疏濬河道可讓水流按照水道進行;第三個條件是堤防加固,昨天小堰塞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落石多怪手挖降進度慢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花蓮燕子口立霧溪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為了讓水從壩頂溢流,林保署請來怪手降挖,由於現場不斷出現落石,導致進度緩慢,預估要3、4天到1週,才能處理完,太魯閣國家公園也發文,17號清晨,紀錄到18秒的震動,導致岩石瞬間堵住立霧溪,才形成堰塞湖,而且這已經是第三次形成堰塞湖。
民視 ・ 1 天前
風評:全區封山?2起堰塞湖看官僚的無能、推諉、卸責
近來東部出現兩個堰塞湖,政府的處理方向或有不同,但同樣都顯示了官僚單位的特性:無能、無所作為、出事推諉卸責。今年7月時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雖然有專家呼籲正視其潛在災害,但官僚單位認為「暫無危機」,結果9月下旬多次溢流造成重重災害,結果讓花蓮光復受災嚴重,除了造成19人死之外,光復幾乎毀滅。可嘆可悲的是悲劇發生至今,中央地方、藍綠之間還是吵不完,彼此互推責......
風傳媒 ・ 1 天前

機場手機充電半小時遭盜領10萬元?專家揭4疑點:「這功能」不要打開
近日網路瘋傳有民眾在機場使用公共充電線幫手機充電,半小時內就被駭客入侵,導致銀行帳戶遭盜領10萬元。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影片大多為AI生成內容,且警方也「尚未接獲報案」,呼籲民眾勿輕信網路謠言。
鏡報 ・ 1 天前《娛樂世界》黃子佼打悲情牌 要付贍養費求不要關
【時報-台北電】黃子佼涉購買持有兒少性影像案,一審遭判刑8月,二審台灣高等法院21日進行最後審理程序,庭審不公開。據了解,黃在法庭上坦承部分犯行,他辯稱不懂法律但「懂得被害人的痛」,他還打悲情牌,表示與孟耿如已離婚、要付贍養費,請求法官輕判、不要關,庭末,審判長諭知全案辯論終結,定11月25日宣判。 黃子佼涉案部分,一審認定被害的兒少人數為35人,性影像達2259個,但一審將12名身分不明、沒有報案的未成年被害人、586個性影像檔案退回檢方,但檢方認為,黃持有這12名被害人的性影像,仍與本案具有法律上一罪關係,移請高院併辦審理。 高院日前已多次安排被害人與黃子佼調解,一審判決有罪的被害人共35人,還有2人未成立調解或和解,至於檢方追加併辦部分,多位被害人不詳,無從進行調解或和解。(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林偉信/台北報導)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
「風神」肆虐最新災情!北市文山區「漢堡店招牌砸落毀3車」
受到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台北市昨(20日)晚間在平地竄起8級強陣風,文山區出現漢堡店招牌被吹落,壓壞數輛機車的災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略降 距壩頂仍有3.42公尺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17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岩崩形成一個堰塞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日前已由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協助完成湖區水位計架設,並完成監控面板系統開發上線,依據今日上午10點監測顯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水位高程266.58公尺,比昨天略降,距離壩頂溢流仍有約3.42公尺之高程,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季連成最後一天「6個感謝」:任何救災一定是眾人之力
光復鄉中央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預定明天返回行政院。他今天一口氣提出六個感謝,首先是國軍,連花蓮縣府團隊也在感謝名單內,強調任何救災不是一個人可以擔當的,一定是眾人之力、眾人智慧,很多人都很辛苦,一定要說出來讓大家知道。他提到第一個感謝對象就是國軍部隊,強調並非自己軍人出身才這樣說,是國軍部隊從這次的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雪羊道歉仍難止罵聲 她給建議:拍影片並表達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
雪羊對此表示,從沒想過會被台派炎上到這個程度,不過用詞過當確實也是問題,該道歉就道歉,謝謝大家的批評指教,他都收到了。 至於他的政治立場與國家態度,就不用多說了,「我一直以來的言行與我未來的言行會自證一切,我會繼續站在環境山林的角度說話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網友生前預發死亡宣告引爆「網路弔唁」 網友笑中帶淚捐款追思
根據《J-CAST新聞》(J-CASTニュース)報導,Nakayama生前是北海道大學的學生,並於2023年10月被診斷罹患「每年全日本僅約20例」的罕見癌症。他在個人簡介中寫下「喜歡可愛的女孩。另外,我得了癌症」,長期以來在X上以幽默口吻記錄抗癌生活,還在平台《note》上連載抗癌日記...
CTWANT ・ 1 天前
關你P事?10/25將至 北京竟舉辦「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活動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本週六10月25日,就是台灣光復節,許多民眾正在期待又一次3天連假;沒想到中國政府竟然宣布,本週末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活動;中方「撈過界」行徑,引發新的政治與歷史詮釋爭議。
民視 ・ 14 小時前
暴雨狂炸北台灣!10/22停班停課一覽
受到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今天(10/21)北部和宜蘭等地暴雨狂炸,氣象署昨(10/20)啟動與颱風警報同等級的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根據氣象署下午4點風雨預報,明天(10/22)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達停班停課標準,但基北北桃已於稍早達成共識,宣布明日將照常上班、照常上課。
太報 ・ 1 天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