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
北部累積雨量最高1427毫米 最大陣風蘭嶼13級
根據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截至今(22)日上午8時,新竹以北及宜蘭地區雨勢明顯。累積雨量方面,台北市北投達1427毫米、新北市1113.5毫米、宜蘭縣908.5毫米、基隆市641毫米、桃園市593.5毫米。最大陣風出現在蘭嶼13級、綠島及澎湖西嶼12級,新北、苗栗、台中、彰化、恆春及馬祖也測得11級強風。
雨勢轉弱但東北季風持續影響 東北部仍有局部大雨
葉致均表示,台灣東方低壓系統正逐步南移,現位於台灣東南方海域,水氣仍向台灣移動,使桃園以北、宜蘭及花蓮地區持續有降雨情形。預計25日晚間低壓將進一步南下,降雨將逐漸減弱,但27日新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北部及東北部迎風面再度有短暫雨勢。
未來一週天氣方面,23、24日北海岸、宜蘭及北部山區仍須留意局部豪雨,25日花蓮山區與宜蘭地區也可能出現局部大雨。26日中南部午後有短暫陣雨,27日至29日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偶有降雨。整體而言,北部與東部仍偏濕冷,中南部則多為午後雨型態。
氣溫下降入夜轉涼 沿海浪高3米慎防長浪
葉致均指出,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氣溫約21至25度,中南部及花東約28至32度,入夜時低溫約24至25度,屬「日夜溫差大、入夜轉涼」型態。尤其23、24日北部與東部地區仍易出現強風豪雨,沿海及離島將有8至11級強風,浪高達3米以上,恐有長浪發生。
最後,他呼籲,沿海活動、釣客及海上作業船隻須加強防範,避免靠近岸邊或從事潛水、滑水等高風險行為。民眾應留意氣象署最新預報與警報,並注意山區道路落石、土石鬆軟等次生災害。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菜價要漲了?豪雨重創農作全台農損逾500萬 桃園比宜蘭慘占全台7成5
二重淹水轎車泡水畫面瘋傳!第二行政中心房價要跌了?專家:還是撐得住
輝達總部拍板北士科!其實沒房市效應?一表看周邊房價下跌中
輝達總部拍板北士科!房價要爆衝了?專家曝三大利多帶旺房市
其他人也在看

10/23停班停課全台最新通知 北市山區3校停止上班上課或遠距教學
連日豪雨不停,中央氣象署今天持續發布北北基桃宜等地區豪雨特報,雙北防範超大豪雨。風雨達到《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第四條規定,即可停止辦公及上課,至於是否停班課,仍由各縣市政府決定。Yahoo奇摩新聞在本篇新聞整理10月23日上班上課最新資訊。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9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6 小時前
快訊/明4縣市達停班停課標準!北北桃宜雨彈炸整週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部、東部地區今(21)日起雨勢明顯增強,氣象署預估降雨將一路下到週六(25)...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北台灣雨下不停!10/23停班停課一覽
因為低氣壓與東北季風影響下,北部及東北部地區雨依舊下個不停。根據中央氣象署今天(10/22)之豪雨特報,表示台北市地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地區、台北市、新北市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新北市地區及桃園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太報》為您整理,明天(10/23)全台各地停班停課資訊。相關資訊,仍以各縣市政府公告為準。
太報 ・ 4 小時前
氣象署解除「豪雨加強作業」!雙北宜蘭防豪雨 週末東北季風再增強
雨勢漸緩,氣象署今(22)日21時停止「豪雨事件加強作業」,恢復一般作業。氣象署提醒,今晚至明(23)日宜蘭縣、新北市地區及台北市山區有局部豪雨發生機率,未來天氣仍以東北季風天氣型態為主,沿海風浪偏大
台視新聞網 ・ 3 小時前
北台灣暴雨狂襲如颱風來襲!民眾狂收「巨浪.強風」告警簡訊
強風豪雨肆虐北台灣!東北季風與低壓帶共同作用,專家解釋此劇烈天氣成因,並提醒民眾應嚴加防範。氣象專家指出,除東北季風增強導致浪大外,宜蘭外海還有小低壓發展,加劇強風、強降雨現象。專家更關注這個「小低壓」未來強度變化,若對流持續存在且強度增強,可能形成熱帶性低氣壓,甚至颱風!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LINE要收費了?「月付165元」進階功能曝光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LINE要收費了?官方今天(22日)在LINE CONVERGE 2025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在台推出全新訂閱制會員計劃「LINE Premium 」,該方案目前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已經率先推出,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台上線,每月訂閱費用165元,若順利上線台灣將成為第三個導入此服務的市場。
民視 ・ 5 小時前
氣象署今晚解除「豪雨加強作業」 示警「這3區」仍需嚴防豪雨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中央氣象署在今(22)日下午8時表示,預計在晚間9時停止「114年1020豪雨事件加強作業」,並恢復一般作業,但宜蘭縣、新北市地區及台北市山區,從今晚到明(23)日仍有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提醒民眾留意最新的氣象預報及特報。
民視 ・ 5 小時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四 (10/23) 仍持續受強烈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多迎風面注意累積雨量,沿海仍有強風大浪避免前往
明天天氣如何? 低氣壓影響,強降雨減緩的時間會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北部及東北部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臺灣附近水氣較明顯減少,但在迎風面的臺北山區、新北山區、宜蘭山區仍有大雨等級降雨發生機會。 在氣溫方面,未來一週受到北方冷高壓影響,各地氣溫都偏涼。北部及東北部氣溫21-25度,中南部23-31度,東部22-29度,請留意並多添加衣物。 雖然北部及東部連日降雨,但在中南部這幾天天氣甚至到下週都相對不錯,多雲偶可見到陽光,早晚稍涼,白天舒適。若連假想要有好天氣,可以往中南部走走。 以上氣象由 天氣風險 / 廖于霆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9 小時前
台北暴雨不停!氣象粉專揭「輸水怪獸」路徑 10/24前仍偏濕涼
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也表示,台灣東邊近海的低壓擾動97W,不斷為東部、北部沿海輸送水氣,24日前仍會是偏濕涼的天氣型態。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世界首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台灣養殖技術大突破 土魠魚可望人工養殖
土魠魚是每年過年常見的菜餚,不過因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影響,產量銳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在112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並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創下世界紀錄。近期更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
健康2.0 ・ 17 小時前莫迪與川普通話談貿易 印美尋求修復關係
(中央社新德里22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今天表示,他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通話。印美兩國正在就一項有望修復緊張關係的協議進行談判。莫迪在社群平台貼文說,希望印美兩國能繼續為世界帶來希望之光。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午睡有益健康?掌握技巧才能睡得香又醒得清
午睡,到底該不該睡?科學研究顯示,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它幫助我們思考清晰、減輕壓力、維持血壓穩定,並修復肌肉與組織。然而,究竟每天應睡多少小時,仍有分歧。一些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於7小時或超過9小時,都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肥胖症及憂鬱症的風險。 另一方面,最新研究發現,午餐後小睡約1小時的老年人,在數學、記憶、單詞回憶與幾何圖形複製測試中表現更佳,顯示午睡有助於維持認知敏銳度。 不過,有些人即便想午睡,也難以入睡或睡不好。幸運的是,只要稍加練習並採用一些技巧,就能實現理想的午睡效果: 午睡實用技巧1.收起手機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影響睡眠。睡前將手機放下,或使用睡眠眼罩隔絕光線,有助更快入睡。 2.白噪音與耳塞突然變化的噪音會打斷睡眠。白噪音或風扇可產生掩蔽效果,耳塞則能降低外界干擾,讓你宛如置身安靜小繭中。 3.冥想放鬆專注呼吸、身體掃描放鬆緊張部位,或進行引導式冥想,有助拋開煩惱、順利進入睡眠。 4.聞香助眠薰衣草香氛可改善睡眠品質,醒來時更有精神。可透過香氛蠟燭、香氛瓶或乳霜來使用。 5.堅持規律作息每天在固定時間午睡與起床,建立身體生理時鐘,能顯著提升睡眠效率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20年飆3倍!他揭建商「溫水煮蛙」3部曲:渾然不覺習慣高房價
房仲業者曾做過調查,檢視過去20年來台灣都會區房價漲幅,房價走勢呈現「大漲小回」,包括桃園、新竹、台中、台南房價漲幅均超過300%,連漲幅最低的台北市也有234%,意味著國人想買房,比起20年前得付出將近4倍的成本,對此房產專家「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認為,房價追漲背後來自建商炒作,同時揭露業界的「溫水煮青蛙」策略,如何階段性漲價並說服購屋族買單。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銷量腰斬 養樂多將關閉在中國首座工廠
繼去年關閉上海工廠後,日本養樂多本社株式會社近日宣布,廣州養樂多啟動業務重組程序,將於11月30日關閉廣州第一工廠。該工廠也是養樂多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座工廠。
中時財經即時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