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小乘佛教」「原始佛教」的差:
(1)「小乘佛教」的「能仁如」,在「原始佛教」中「摩供」。
(2)「小乘佛教」的「日」,在「原始佛教」中「大道供」。
(3)「小乘佛教」的「上僧」,在「原始佛教」中「供」。
(4)「小乘佛教」的「雄」,在「原始佛教」中「御丈夫」。
(5)「小乘佛教」的「佛」指「金色仙人」,「原始佛教」的「佛」指「者」。
(6)「小乘佛教」的「世解」,在「原始佛教」中「世解」。
(7)「小乘佛教」的「上正等正」,在「原始佛教」中「正遍知」。
(8)「小乘佛教」的「如十」,在「原始佛教」中「如11」。
(9)「小乘佛教」的「上正等正」,是菩11地,不列入「如十」之中,
「原始佛教」的「正遍知」,列入「如11」之中。
(10)「小乘佛教」的「三十二道品」,在「原始佛教」中「三十七道品」。
(11)「小乘佛教」的「五力根」,在「原始佛教」中「五根、五力」。
(12)「小乘佛教」的「七枝、八」,
在「原始佛教」中「七肢、八道」。
(13)「小乘佛教」的「入流」,在「原始佛教」中「流」。
(14)「小乘佛教」的「光佛」,在「原始佛教」中「定光佛」。
(15)「小乘佛教」的「佛」,在「原始佛教」中「佛」。
(16)「小乘佛教」的「眼佛」,在「原始佛教」中「佛」。
(17)「小乘佛教」的「烈佛」,在「原始佛教」中「盛佛」。
(18)「小乘佛教」的「四法」,在「原始佛教」中「五法」。
(19)「小乘佛教」的「心量」,在「原始佛教」中「不」。
(20)「小乘佛教」的「喜心量」,在「原始佛教」中「覆」。
(21)「小乘佛教」的「悲心量」,在「原始佛教」中「有急事」。
(22)「小乘佛教」的「慈心量」,在「原始佛教」中「不分明」。
有以上第(5),也你得奇怪?道「佛」不是「者」?
是因「如十」之「明行 ㄒㄧㄥ 足」,已出「」,所以不需要重覆。
明、,二字同。
除了「如十」外,
「中佛教」也常使用八字「象徵」佛:、、眼、心、智、慧、、幢。
所「象徵」,自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相等」,而是「一文化的期累」。
因「邪教金乘」不是人,不知道「人的文化」,所以他不知道件事。
著名的「宗」、「法眼宗」,其就是指「佛宗」、「法佛宗」。
、法,二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