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旬男常流鼻涕、感冒 竟是黴菌性鼻竇炎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2歲男子長期受流鼻涕、鼻涕異味困擾,幾乎三天兩頭就感冒,直到前往耳鼻喉科就診,經醫師以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鼻竇內疑似有黴菌,確診為「黴菌性鼻竇炎」。透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結合導航系統完整清除病灶,術後隔天就出院,1週後恢復正常生活,惱人的鼻塞、異味都消失,感冒次數也大幅減少。
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恆甫表示,黴菌性鼻竇炎是黴菌感染鼻竇黏膜引起的慢性發炎,常見於台灣這類潮濕環境。患者多為單側發病,常見症狀包括單側鼻塞、黃綠色濃稠鼻涕、鼻腔飄出腐臭或魚腥味、鼻涕倒流及持續性頭痛等。因症狀與一般感冒或鼻竇炎相似,容易被誤判,若藥物治療超過兩週仍未改善,就應提高警覺。
林恆甫指出,黴菌球一旦形成會逐漸增大,堵塞鼻竇開口,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手術清除是最有效的方式。此次患者採用自費的「鼻竇內視鏡導航手術」,透過3D立體影像導航系統,能準確辨識病灶位置並完整清除黴菌,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與成功率。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天即可出院並從事輕度工作,一週後完全康復。
林恆甫表示,台灣每年約有15~20%的民眾曾感染鼻竇炎,其中黴菌性鼻竇炎約占1成,好發於免疫力低下、生活在潮濕環境或通風不良地區的民眾、從事園藝農作或畜牧業者,以及本身有氣喘、鼻過敏病史或鼻中隔彎曲等鼻部結構異常者。若未及時治療,黴菌可能擴散至眼眶甚至腦部,引發視力喪失、腦膜炎或腦膿瘍等嚴重併發症,免疫力差者甚至有致命風險。
林恆甫強調,鼻竇看不見、卻影響深遠,早期發現並精準治療,才能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建議民眾日常預防可從三方面著手:第一,控制過敏與氣喘,減少鼻腔黏膜發炎;第二,保持居家通風與乾燥;第三,若長期反覆感冒,應至具備內視鏡檢查設備的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診斷。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被一句話惹怒打到學生滿臉血 桃客今決議開除施暴司機
健康網》沒藝人因「近視」免役 醫:高度近視恐併發症
世界大賽》藍鳥錯失大谷翔平簽約內幕 「所有人永生難忘」
手術台奇蹟樂章!英婦邊動腦手術 邊吹單簧管助醫師定位
其他人也在看

鼻塞、鼻涕倒流飄魚腥味非感冒 竟是黴菌性鼻竇炎作祟
台中一名52歲男子長期受流鼻涕、鼻涕異味困擾,幾乎三天兩頭就感冒,即使到診所拿藥但很容易復發。直到他前往長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林恆甫醫師以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鼻竇內疑似有黴菌,確診為「黴菌性鼻竇炎」。透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結合導航系統完整清除病灶,術後隔天就出院,一週後恢復正常生活,惱人的鼻塞、異味消失了,感冒次數也大幅減少。
NOW健康 ・ 19 小時前
進診間就高血壓?「白袍高血壓」醫師講給你聽
生活中心/李世宸 台北報導什麼是「白袍高血壓」?醫師分享一個案例: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來就診,測量血壓值為170/100 mmHg,休息五分鐘再量,血壓上升到176/105 mmHg,3分鐘後再測,血壓又上升到180/108 mmHg。患者自述,幾個月前因為血壓偏高,服用了兩種藥物,之後常感到頭暈無力,在家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偏低106/62 mmHg (正常血壓值120/80 mmHg),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三高儼然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盛行率日益上升,而且糖尿病跟傳統認知上的小血管 眼睛腎臟,還有心臟大血管病變有關之外,居然也跟人體老化有關。是不是大家有時候都會經歷過中午吃飽飯後,下午的上班上課,精神專注力都難以集中,而且甚至是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警訊。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女子陰道滲尿!5次手術皆無效 醫解「骨灰級難題」獲國際肯定
一名女性在婦科手術後罹患罕見併發症「膀胱陰道廔管」,導致尿液從陰道口不斷滲漏,身上散發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經歷5次失敗手術後,她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癒」,需終身包尿布。所幸轉診至高雄四季台安醫院後,成功接受修復手術,術後追蹤一年已完全康復,相關手術案例更登上國際醫學會並獲選為最佳手術影片。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19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18 小時前
「吃豬瘟豬肉」會出事嗎?彰化4暴斃死豬檢驗結果出爐 病毒討厭「這溫度」
台中養豬場疑爆發首例本土非洲豬瘟疫情,引發消費者恐慌,為防疫情擴散,農業部宣布,22日中午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值得注意的是,彰化也傳出芬園養豬場4頭豬隻暴斃死亡案例,所幸緊急採檢送樣後,確認5個關聯場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結果均為陰性。近日,「最近先不要吃豬肉」等相關訊息在社群平台上瘋傳,台灣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對此發布調查報告。......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腦腫瘤「生長位置」差很大!陽光男「1處」想救無能為力 2年後夢中去世
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2個門診案例,同樣是腦瘤病人,一老一少,因為生長位置差異,一位仍然健在,另一位已不在人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愛吃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 醫揭背後含意:不應忽視
醫師吳昌騰提醒,若出現「無法控制想吃冰塊」的情況,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這種「食冰癖」常見於體內鐵質不足者,當補鐵後症狀多能改善,應盡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喝冰咖啡還是熱巧克力?研究:飲品溫度差可能左右情緒和消化
福斯新聞24日報導,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UCSD)的一項新研究,無論是喝熱巧克力還是冰咖啡,飲品的溫度與飲用時機都...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潘迎紫76歲誰相信?練出二頭肌、凍齡養生訣:運動不是為漂亮!醫認證做足這件事「真的不顯老」
「一代女皇」回來了!76歲女星潘迎紫應邀回台,為第60屆金鐘獎擔任頒獎嘉賓,久違露面依舊神采奕奕。她在記者會上秀出結實二頭肌,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維持青春的祕訣,幽默地說:「做運動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骨質不疏鬆。」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