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能接受植物性蛋白嗎?荷蘭研究揭示健康與口味的拉鋸
撰文=編輯部
隨著人口老化,如何兼顧高齡族群健康與環境永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飲食結構轉型不僅涉及個人健康,也攸關環境永續。如果能推動高齡者成功接受植物性蛋白,不僅能降低肌少症與跌倒風險,也能減少畜牧業對碳排與資源的負擔。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大學 Oppenraaij 團隊於2025年8月27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項研究指出,55歲以上成年人在採取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飲食時,健康與口味既是最強大的驅動力,也是最大的挑戰。
這項研究聚焦於55歲以上成年人,原因在於: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肌肉量與活動力逐步下降,對蛋白質的需求比年輕人更高。然而,高齡者的飲食習慣往往更根深蒂固,對新食材或植物性替代蛋白的接受度較低,形成「需求增加卻難以改變」的矛盾情境。
肌肉量逐年下降 高蛋白飲食助降低風險
研究透過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蒐集55歲以上歐洲成年人對飲食轉型的觀點。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將「維持肌肉健康」視為最主要原因,因隨年齡增長,肌肉量與力量逐步下降,增加肌少症、跌倒與骨折風險。專家建議高齡者的蛋白質攝取量至少為每公斤體重1.0公克,若活動量大或在疾病狀況下,甚至可達2.0公克。
肉類風味難以取代 習慣成為最大阻力
口味也是影響關鍵。許多長者認為肉類風味不可取代,對植物肉或加工替代品抱持「太加工」「不健康」的負面印象。不過,部分人接受以豆類、堅果為主的全食物,並表示「五五分配」比完全改為植物性更容易實踐。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使轉型難度增加。
COM-B模型揭示關鍵 知識缺口與社會環境最具影響
研究團隊使用COM-B 模型(能力 Capability、機會 Opportunity、動機 Motivation)分析影響因素。結果顯示,知識缺口(屬於能力)與社會環境(屬於機會)是最重要的槓桿。受訪者普遍希望獲得「替代清單」,清楚說明如何用植物蛋白取代肉類或乳製品;同時,伴侶、子女或朋友的飲食習慣也深深影響其決策。如果家庭主要烹飪者不接受植物性食材,轉型將更加困難。
改善口感+加強教育 推廣植物性飲食的關鍵
受訪者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供實用食譜、數位或紙本飲食追蹤工具,以及食品標示中增加營養與環境足跡資訊。研究作者指出,若能改善植物性產品的感官品質、提供明確替代方案,並加強營養教育,將有助於推動高齡族群更積極接受植物性蛋白飲食。
健康與永續並重 植物性飲食更具可行性
整體而言,55歲以上的成年人在面對「高蛋白且環境友善」的飲食選擇時,最在意的仍是自身健康與食物美味。研究團隊認為,未來若能同時滿足這兩大需求,並縮小知識落差,植物性飲食的推廣將更具可行性,也能成為高齡社會下兼顧健康與永續的重要策略。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跟真的鮭魚片一樣能煎能烤!能自由料理的「Kinda Salmon」刷新植物性海鮮想像
植物肉也能啃骨頭!Juicy Marbles推出「可食肋排」重現排骨儀式感
擺脫冷鏈限制攻海外市場!不二製油推出可常溫保存的植物性白湯高湯粉
參考資料:Medical News, Older adults reveal what makes or breaks a shift to plant-based protein
其他人也在看

一文看懂/高市早苗為何是弱勢領袖 中國憂她挺台立場
煮熟的鴨子,終究沒飛走!儘管遭遇前執政搭檔公明拆夥的危機,自民總裁高市早苗,仍透過與維新會的結盟,於21日當選日本首相。不過,學者憂心,新盟友的「閣外合作」模式,恐怕不利聯合政府的穩定。另外,《富比世》雜誌刊登專家文章,指出對中鷹派的高市,其鮮明的挺台立場,尤其引發北京擔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憲政史新頁!高市早苗成第一位女首相
日本誕生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日本參眾兩院週二(10/21)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最終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確定當選,成為第104任首相,也是憲政史上第一次的女首相。高市隨後公布內閣名單並即上路。而日股受到女首相的激勵,週一、週二連續上演「高市交易」,首次站上4萬9千點,直逼5萬大關,接連刷新最高收盤價。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有影片)/彰化榮家攜手小港醫院、敏惠醫專 守護長輩口腔健康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原來我刷牙還有沒刷乾淨的地方!」彰化榮家今(23)日舉辦「口腔衛生 […]
觀傳媒 ・ 6 小時前
研究揭嬰兒4月大起吃花生「過敏率降逾40%」 成功案例達6萬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Pediatrics)最新刊登的報告,自2015年醫學界首度建議讓嬰兒從4個月大開始接觸花生後,美國花生過敏兒童的比例顯著下降。數據顯示,針對高風險嬰幼兒的指引發布後,0至3歲孩童的花生過敏率下降逾27%;而在2017年擴大建議後,下降幅度更超過40%。研究主...
CTWANT ・ 1 天前
日本月台「激戰」曝光!制服情侶忘情拉裙親熱 前後搖晃長達一分鐘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日本社群近日瘋傳一段震撼影片,內容拍到一對疑似中學生的情侶,在白天的鐵路月台上公然親密 […]
引新聞 ・ 1 天前
最辣菇農掀衣抽「男人最愛眼罩」!性感熱舞晃動上圍 老司機瞬間暈爛
擁有火辣身材與甜美臉蛋的泰國知名網紅兼DJ Mika(本名Niparat Konyai),因經常分享在香菇農園工作的性感照片,被粉絲封為「最辣菇農」,她在社群媒體上的粉絲數超過376萬,人氣相當火爆。近日,她發布一段影片,瞬間成為網路焦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營養午餐忙換菜單 禁用溫體豬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如臨大敵,紛紛緊急通知各學校立即調整營養午餐的菜單。多數縣市都改採CAS合格冷凍豬肉,或以雞肉、魚肉替代豬肉,暫停使用溫體豬,除落實防疫外,也確保校園飲食安全。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 天前
荷爾蒙失衡恐肥胖難瘦!營養師曝「這類蔬菜」有助調節雌激素
荷爾蒙失衡不只影響體重,更可能危及全身健康!正在飲食控制的江小姐分享早年為表演節食導致體重反彈的慘痛經驗,她現在透過均衡飲食控制體重。新光醫院方躍霖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荷爾蒙失衡問題會導致中心肥胖、代謝變差,形成惡性循環。專家建議女性調整飲食、作息,攝取十字花科蔬菜改善荷爾蒙,避免肥胖及其他健康警訊。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爆非洲豬瘟!醫直指「可怕不在生病」:它會毀掉整個產業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台灣苦守7年防線破功,但該養豬場於10日就出現豬隻死亡,台中市動保處14日到場時卻未做任何採檢,直到20日再接通報才採檢送驗。這起案件引發全國關注,醫師蘇怡寧發文指出,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但它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 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屬於Asfarviridae科的DNA病毒,這種病毒只感染家豬與野豬,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能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 蘇怡寧呼籲大家不必太恐慌,畢竟這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不管你碰到豬隻豬肉或病毒,都不會被傳染。世界衛生組織也再三強調,這不是人會得的病。 蘇怡寧強調,非洲豬瘟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一旦爆發,豬要被撲殺,肉價上漲,農民心碎,民眾恐慌,餐桌上的滷肉飯也變貴。「它不會傷人,卻會傷生活」。 蘇怡寧表示,現在台灣真的出事了,有疑似感染的豬場被通報,非洲豬瘟不再遙遠,它已經在我們的土地上出現,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阻絕擴散,設防疫區、管制豬隻移動、全面消毒、禁止廚餘餵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1 天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預防「肌少症」注意「衰弱」4警訊 醫建議從日常飲食、運動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台灣高齡社會的多數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或運動量不夠,導致骨質流失與肌力下降,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指出,常感覺疲憊、體能與體重下降、行走變慢、肌力不足,都是「衰弱」的警訊。男性握力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可視為肌力不足;若符合以上三項,即表示身體已出現衰弱現象,並可能伴隨「肌少症」發生。 肌肉質量隨年齡減少 每日應攝取蛋白質並曬太陽、運動 蔡森蔚醫師提醒,肌肉質量會隨年齡逐年減少,蛋白質合成能力也會下降,建議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1至1.5克蛋白質,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阻力訓練,搭配健走或騎單車等的有氧運動,才能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他強調:「防止跌倒要從肌力做起」,較衰弱的長輩,可從「站立運動」開始訓練,若能搭配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成效更明顯。 物理治療師推深蹲運動 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 物理治療師陳義豪醫師指出,深蹲可強化股四頭肌,幫助穩定下肢與維持身體平衡。「不用複雜器材,只要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搭配彈力帶還能啟動背部與手臂等上半身肌群。」陳義豪醫師提醒,運動時應注意呼吸與姿勢,每天可進行兩次,若感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運動後「無糖+低碳飲食」最好?營養師破解錯誤觀念:想長肌肉不能只靠雞胸肉,「吃錯」全白費
許多人揮汗運動,但體重卻不降反升,絕大多數人都是「吃錯」食物,拖累整體代謝效率。營養師指出,很多人運動後產生補償心態,覺得應該犒賞自己多吃一點;而運動刺激人體想攝取高油脂、重口味食物,都使人不小心越動吃越多。其實運動後不是不能吃,反而建議補充高GI碳水與蛋白質,讓肌肉修復與成長。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山藥南瓜雞丁/原來雞腿切丁有妙用!適合長輩「一鍋到底」快速雞丁料理
不少長輩煮飯時,常因為忘記關爐火而感到困擾。食補達人林秋香分享一道烹飪時間短、適合長輩的營養料理「山藥南瓜雞丁」。這道料理選用容易咀嚼且營養豐富的山藥、南瓜和雞腿丁,並使用牛奶來增添風味。食譜如下: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