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徹查鄭亦麟 中鋼集團工會:不當冤大頭、退出台智電!
[Newtalk新聞]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今(2)日至中鋼總部大樓前召開記者會,對台智電提出五大疑慮,並要求退出台智電,國民立法委員柯志恩、民眾高雄市部榮譽主委曾尹儷、副執行長施亦旋皆到場聲援,並接受工會陳情,最後中鋼集團工會表示,將寄出陳情書給中鋼 4位獨立董事王世坤、盧佳琪、楊琬如及廖郁晴,希望他們基於獨立性與專業性,重新評估中鋼公司投資台智電的事情、釐清疑慮。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自去年起即持續關注中鋼公司投資台灣智慧電能股份有限公司議題,今年初更北上至立法院前陳情抗議,指出經濟部為解決風電開發融資及 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問題並承接「綠電好市多」計畫,統購綠電分銷予中小企業,要求中鋼主導成立「台智電」。
中鋼集團工會秘書長林建發表示,據媒體報導,台智電初期規劃可能簽下為期 25年、每年 40億度、每度 5.5元、總額高達 5,500億元的購電契約,甚至股東還須依持股比例承擔購回義務,工會憂心中鋼恐再度因配合政府政策而陷入財務風險,重蹈過去配合風電國產化、導致興達海基虧損 64億元的覆轍,因此今年初工會赴立法院陳情,警告中鋼正面臨另一個比興達海基更大的「大錢坑」。
隨著台智電總經理鄭亦麟近期爆發弊案疑雲,中鋼集團工會 8 月 26 日下午發布聲明,呼籲中鋼公司立即要求台智電停職鄭亦麟,並全面徹查其在職期間經手的所有案件,當日晚間台智電亦發出新聞稿,表示已召開董事會並決議解任鄭亦麟。然而,有關台智電的成立目的、資訊揭露與實際營運狀況,一直充滿矛盾與不透明之處,中鋼集團工會理事長林明賢提出台智電五大疑慮。
第一,成立過程一波三折。據報載,中鋼公司 3年前就已表達無意願,理由是售電並非中鋼本業,難估算投入規模與效益,去年五月經濟部再度發函請中鋼評估,中鋼仍持保留態度,強調需視公司財務狀況與發展考量而定。同月下旬,經濟部召開「泛官股售電公司籌備研商」會議,中鋼更明白指出,若涉足售電不僅會與民爭利,還可能影響公司實現 2050 淨零目標,並增加財務負擔。即便如此,相關新聞卻不斷傳出經濟部意圖推動中鋼成立台智電,最終在去年10月,台智電公司正式成立,過去中鋼所提出的疑慮均未解決,甚至中鋼公司今年已面臨虧損,財務狀況仍不適合投資。由此可見,台智電的成立,唯一的原因就是來自經濟部的壓力?
第二,成立目的,「先射箭再畫靶」。一開始,台智電被定位為「解決企業難以簽訂鉅額購電契約的痛點」及「協助風場開發商融資」,並強調「不涉及光電」。然而,今年經濟部長郭智輝卻改口,稱售電平台是「服務小額、沒有長期購電需求的業者」,甚至提到未來會納入光電、地熱,轉型為能源公司。定位一再變化,顯示經營方向模糊不清。實際上,根本原因只是為協助風電開發商融資。
因為有中鋼及其他國營事業作為股東,台智電雖成立未滿一年,在未有任何實績之下,就能獲得惠譽國際(Fitch)「A」及「AA+(twn)」的信用評等,日前更獲標準普爾(S&P)「A—」國際長期信用評等及中華信評「twAA+」。這顯示台智電的存在價值,正是替風電開發商背書,讓他們能順利融資。
事實上,離岸風電 3—1 期共有五家開發商(CIP、Corio/TotalEnergies、SRE、EDF/台亞風能/力麗/天豐),僅有 CIP 成功融資,其他四家因銀行評估風險過高而陷入困境。此情形顯示,離岸風電政策恐無法順利推展,非核家園政策恐因此泡沫化。換言之,經濟部稱台智電是「中小企業的綠電好市多」,全是幌子,真正目的就是為與風電開發商簽訂長期購電合約,幫他們背書擔保,讓其解套融資,讓風電的謊言繼續下去,後續的售電風險則全由台智電承擔。
第三,無法獲利,疑似讓利。郭智輝曾放話威脅「買不到綠電不要來找我」,先聲稱「售電平台不是公共政策」,又拍胸脯保證「絕不會虧錢」。然而,行政院長卓榮泰隨後卻公開表示,台智電的「服務性質最大」,「不是來營利的」,直接推翻郭部長的說法。再加上外傳經濟部指派標準檢驗局局長陳怡伶代理董事長,鄭亦麟擔任副總經理,種種跡象顯示,台智電確實是經濟部一手主導並被迫背負政策責任。
第四,降低持股比例,為了規避?中鋼成立台智電公司後,工研院子公司「創新工業技術轉移」及經濟部「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入股,中鋼持股才降至 50%。年初,中鋼曾表示,待其他股東加入後,持股將進一步降至12.5%,據聞是因為「一旦超過20%,預算就必須送立法院審查,且必須納入合併報表,將對中鋼財務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刻意規避監督。有關持股比例降低,也從原先表示五月底完成到七月底完成,至今經濟部網站上卻遲遲未見實際持股變動,由此可見,台智電的成立過程及持股比例安排,疑點重重,缺乏透明。
第五,內控失靈,中鋼不能管?早在去年底,媒體即傳出「小英男孩」鄭亦麟將出任副總。更令人憂心的是,從鄭亦麟被延攬擔任副總,到後來升任總經理,相關人事訊息竟從未在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上公告,僅能透過媒體報導得知,如此規避公開透明,難道另有貓膩?台智電的經營階層是否刻意迴避資訊揭露?
中鋼長期身為台智電最大股東,理應依照《內部控制制度手冊》與《監理子公司辦法》落實監督;然而面對經濟部,公司治理卻形同虛設,導致員工、股東與工會只能透過媒體間接獲取訊息,顯示資訊揭露與溝通機制已嚴重失能。
林明賢最後強調,年初工會抗爭後,郭智輝曾指示中鋼經營階層,若無法與工會充分溝通,中鋼可隨時退出平台,但事實上,中鋼公司並未與中鋼企業工會達成任何共識,而是與其他工會協商,便繼續參與台智電,形同「竹篙鬥菜刀」,繼續被政策綁架;如今,郭智輝所謂「穩賺」是否只是讓利益流入特定人士口袋?鄭亦麟涉案,更讓外界懷疑台智電是否具備獲利能力。
中鋼集團工會執行秘書長林昶志受訪時表示,中鋼不好,整個中鋼集團就不會好,中鋼面臨種種困境,產銷獎金已經許久未發放,影響員工收入,原先中鋼員工就因興達海基虧損 64億,對於台智電的投資有所疑慮;現今,再爆發鄭亦麟事件,讓中鋼集團員工更加擔憂。中鋼身為台智電最大股東,須立即全面調查鄭亦麟任內所經手的案件,徹底釐清真相,並向員工、股東與社會交代。種種跡象顯示,台智電顯然不是以正派經營著稱的中鋼應該涉入的事業,中鋼更應盡快退出台智電,以免再度淪為政策犧牲品。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鋼集團工會陳抗籲徹查「小英男孩」 柯志恩聲援:民進害慘中鋼、台電
澄清非單獨主導台智電 中鋼:僅占股權結構12.5%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還會飛更高?法人喊上3000元 專家爆「暴漲時機」:真正的狂牛才正要開始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積電(2330)法說會火熱點燃市場想像力,外資與法人接連狂調目標價,最樂觀預估竟直指2,100元。投資圈也議論,今年是否有...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千億大單撐不住?外資單週重砍電子五哥「這檔」6.3萬張 提款逾21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本週(10/20~10/23)終場加權指數上漲229.89點,漲幅0.84%,收在27,532.26點。據證交所盤後籌碼動向,外資本週合計賣...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獲利年增317.29%!外資看好「這檔記憶體」上修目標價…調整幅度4.17% 本週股價創25年新高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受惠於AI伺服器對高頻寬儲存體(HBM)需求增加,記憶體陷入供不應求的狀態,促使近期族群股價狂漲,南亞科(2408)以110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卡位銅箔基板市場!「化工大廠」一週狂飆41%...入列飆股前10 股價創近5年新高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受中美貿易戰變數不斷及光復節連假影響,台股23日盤中一度跌破5日線至27,584點,不過隨著美股進入超級財報週登場、加上台積...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月存1萬「這樣買」ETF!65歲前坐擁3000萬 提早退休不是夢
許多人以1000萬資產作為退休目標,期待每年50萬被動收入。但ETF達人雨果直指:「50萬遠遠不夠!」面對嚴峻通膨,他強調3000萬才是確保退休生活無虞的新門檻。別以為這數字遙不可及,而這可以通過每月
健康2.0 ・ 1 天前
台股過熱? 網喊週一飆2萬8 谷月涵:越漲「獲利了結」
台股近期持續飆漲,在多項利多因素推動下,外界預測週一有望突破28000點大關!專家分析,全球五大半導體強國股市皆呈上漲趨勢,顯示晶片實力已成為國力象徵。然而,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提醒,目前股市快速攀升可能代表市場已進入最後階段,建議投資人動作要快,並在股價持續上漲時應開始考慮獲利了結。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不是強茂!安世半導體祭轉單潮…市場看好「這檔」6天噴30.84% 股價創近11個月新高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中國祭出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出口限制,導致國際車廠與CSP業者對功率元件需求面臨供給問題,市場也迎來了巨大的轉單...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被動元件成新趨勢?國巨強漲領族齊揚…「這檔」獲利年增56% 股價7天噴33.29%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受惠於市場傳出將自11月起調漲鉭電容部分規格產品價格,本週被動元件股價以國巨*(2327)為首迎來強漲,7日漲幅達31.4%,立...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記憶體大缺貨!三星、SK海力士喊漲不冷了「最多調30%」 熱潮可持續4年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韓國經濟日報在23日報導,受到AI驅動需求激增,三星、SK海力士等供應商協議,將在第4季時將DRAM和NANDFlash價格上調最多30%...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制裁觸發國際油價急升!這檔「狂噴近7%」遭國家隊出清2.2萬張 00940慘挨刀連16天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週四(23日)終場跌116.65點、收在27,532.26點,跌幅0.42%,根據「玩股網」統計,觀察八大公股賣超上市ETF方面...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聯準會有望再降息!美股收盤創新高...道瓊站上47000點 台股ADR全面收紅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受惠美國公布9月通貨膨脹數據趨於溫和,投資人對於聯準會(Fed)降息再次抱有期待,激勵美股週五收盤創下新高。其中,台股ADR...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跨壽險代價高 金控模範生挑戰大
玉山金控為了圓壽險夢,雙龍搶珠與中信金控競價後,終以480億元迎娶三商壽,正式橫跨壽險版圖;不過,玉山金大手筆拼湊壽險版圖,所付出的成本恐怕比想像中高,最終可能需付出逾2000億元的代價,才能贏得新娘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高股息蛋雕! 0050登台股「規模、受益人數」雙冠ETF寶座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台股的高股息ETF熱潮,終究退潮了嗎?老牌市值型ETF「0050元大台灣50」在今(2025)年6月分割後,再度成為小資族的寵兒,不僅大幅拉開了與富邦台50的差距,更在近日成功追過00878,重新奪回「規模、受益人數」雙冠王寶座。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台積、台股創高怎停利?分析師傳授「法人愛用」2大心法
台股近半年漲勢驚人,指數半年來大漲超過40%,近期更逼近28000點關卡,推升這波行情的最大功臣,無疑是台積電,股價自4月低點780元一路上攻至1500元。隨著漲幅驚人,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該停利?又該怎麼停?」
中時財經即時 ・ 8 小時前
聯發科法說31日登場 聚焦「2件事」卡位AI新進展
聯發科9月營收為199.27億元,月增4%、年增5.2%;第3季營收為591.27億元,季增0.6%,年減2.25%;前九月營收為1757.43億元,年增2.23%。此外,投資人本次聚焦在聯發科如何應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競合變化,並確立2026年的長期藍圖。市場預期聯發科法說會中闡述包括AI PC、高...
CTWANT ・ 3 小時前
台股指數高檔震盪!法人:未來表現可期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股近期維持高檔震盪格局,資金動能仍強勁,目前位在27000點上下震盪,自2022年底起漲至今年9月底,指數累計漲幅達100%,法人表示,近年漲勢主要由AI供應鏈帶動,若將本...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台灣之光赴美上市!「股價6天血崩91%」成韭菜之光
台灣首家以區塊鏈概念赴美上市的奧丁丁集團母公司OBOOK Holdings Inc.(OwlTing,股票代碼OWLS.US)在10月16日成功掛牌,原本被譽為「台灣之光」,但股價在短短一周內由高峰90美元大跌至8.15美元谷底,跌幅高達91%,讓投資人震驚不已,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蘋果漲勢引關注!專家揭示科技投資版圖正悄悄轉向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蘋果(Apple)股價近日大漲,市場議論紛紛。資深分析師陳建全在《財經週末趴》節目中指出,從「投資巨人」巴菲特的角度來看,目前應採取「觀望」態度,並關注未來iPhone 17的換機潮與Apple Store的活躍使用人數成長趨勢。巴菲特在2016至2018年間布局蘋果9.6億股,進場成本約35美元,2023年以185美元出脫約5.8億股,目前持有約2.8億股,幾乎為「零成本持股」。他採取長期抱股策略,反映出對蘋果基本面的信心。資深分析師陳建全認為,蘋果股價未來有機會上看200美元。另一方面,陳建全從「併購巨人」陳泰銘的策略觀察台股走勢。國巨近年積極轉型,從被動元件跨入主動元件領域,併購日本芝浦電子強化感測技術,並公開收購茂達科技21%股權,布局電源IC設計。隨著伺服器功率規格提升至800VDC,電源管理晶片成為下一個市場焦點。 隨著被動元件族群漲勢已近尾聲,接下來有望由電源IC族群接棒。包括聯發科、立錡與致新等相關個股,目前股價皆靠近年線,具備中期布局潛力。陳建全認為短線或許尚未發酵,但下一波資金主題將逐步轉向電源IC設計領域。《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原文出處:週末趴(影)/巴菲特續抱蘋果、陳泰銘佈局電源IC 專家點出科技投資新主軸!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人棄我取!專家建議關注模組廠存貨效益 比製造廠更香?今年買氣先斷氣!顏炳立:房價下修需時間 房市如夏天穿毛衣專家揭買房攻略!建商騎虎難下不降價 個人賣方願打折求售!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天前
槓桿開起來!油價飆漲外資狂砸6億搶00715L逾6萬張 「這檔」也搶千張助漲近4%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光復節連假前夕,台股周四(23日)開低震盪,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7532.26點,下跌116.65點,跌幅0.42%,成交量為4217.13億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PC、主機板產業Q3營運放緩 AI伺服器、輝達新品挹注明年成長動能
由於川普關稅效應,客戶對於 PC、主機板等產品提前拉貨,帶動第二季營運走強,卻導致第三季營運放緩,法人指出,筆電(NB)產業 9 月營收仍略優於預期 ,表現主要由電競筆電銷售仍佳所支撐 。
鉅亨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