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保育區遭棄樹枝葉 地主犯罪所得逾204萬元沒收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6日電)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去年在苗栗,查獲一起違法將廢樹枝葉棄置於保育區的案件,日前偵結,地主犯罪所得新台幣204萬6000元,將依法宣告沒收。
環境部今天發布新聞稿,中區環管中心於113年3月,透過追蹤廢棄物清運車輛即時行車軌跡,發現某一車輛多次進入八櫃段棄置點,於是同年5月至現場勘查,棄置點位於山區隱蔽處,被人為蓄意開闢道路進入,山坡上滿布棄置的廢樹枝葉,面積約有一足球場大小。
中區環管中心後續針對棄置點,分析進出車輛行車軌跡及透過監視器監控影像,確認自111年8月起至113年6月間,共有663車次廢棄物清運車輛進入棄置。
環境部說,中區環管中心分析案情及完成蒐證後,報請苗栗地署檢調查,於113年8月及10月針對地主及包含10家領有廢棄物清除許可證在內的17家清運公司,共執行2波檢環警調聯合查緝搜索行動,查獲17家清運公司承攬廢樹枝葉清理,卻未送至合法利用機構再利用或處理機構處理,竟以每車2500至4000元的代價付給張姓地主。
環境部推估廢樹枝葉堆置數量逾1萬3000公噸,對山坡地保育及水土保持安全均形成嚴重影響,全案經苗栗地方檢察署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責規定,將地主及清運業者等12人提起公訴,張姓地主犯罪所得204萬6000元,將依法宣告沒收。(編輯:李亨山)1141016
其他人也在看


宮廟會計數錢數到「媽媽手」 體外震波幫助擺脫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六十歲許女士在宮廟擔任會計超過逾三十年,長年數鈔票是日常工作;沒想到幾年前,雙手曾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後來又因「媽媽手」導致手指與手腕疼痛再次就醫。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張欽凱考量病人無法暫停工作,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優先處理疼痛,一段療程後逐漸好轉。 服止痛藥無效 醫診斷「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 許女士表示,因宮廟香客雲集、善款踴躍,點鈔工作量暴增;偏偏最忙碌的時候點鈔機故障,連日雙手一張張數錢,手腕與大拇指疼痛感愈來愈明顯,服用止痛藥硬撐沒有緩解還愈發劇烈。張欽凱醫師檢查發現,許女士雙手大拇指肌腱明顯發炎,診斷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其他手指關節也有發炎情況。 「媽媽手」不只出現在家庭主婦 這「4職業」也高風險 張欽凱醫師指出,「媽媽手」不只出現在家庭主婦,美容美髮業、手搖飲店員、廚師,以及需要反覆運用手部力量的運動員,都是高風險族群。一般來說,初期病人透過冰敷、適度休息,多能逐漸復原,但若疼痛持續不退就需進一步治療。許女士工作責任感強,短時間內無法停工,張欽凱醫師評估,建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俗稱骨震波),先處理疼痛問題再配合生活調整。
健康醫療網 ・ 9 小時前
網紅「鳳梨」座車遭轟12槍主嫌仍在逃 嘉檢起訴兩共犯
網紅「鳳梨」吳泓逸今年7月與妻子外出用餐,駕車返家途中遭到機車騎士尾隨並連開12槍,所幸2人毫髮無傷。嘉義地檢署今偵查終結,認定全案是由槍手謝姓男子與幕後主嫌陳男策劃,並指示同夥林姓、張姓男子負責接應。因謝男與陳男在逃遭通緝,檢方今依殺人未遂、非法持槍及藏匿人犯等罪,將接應槍手的林姓、張姓男子提起公訴。
鏡報 ・ 7 小時前
部桃攜手平鎮國中 推動「酒精危害與飲酒減量」校園宣導
為提升青少年對飲酒危害的認識,建立正確健康觀念,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於16日攜手桃園市平鎮國民中學,舉辦「酒精危害與飲酒減量」衛教宣導活動,針對七年級學生以互動講座方式進行,透過生動有趣的案例與影片,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拒酒與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根據國民健康署2023年調查,國中及高中生近30天飲酒率分別達11.4%與30.4%,顯示酒精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指出,過量或長期飲酒不僅可能導致情緒不穩、記憶力下降,還會增加癌症及酒精依賴的風險。青春期正值大腦與行為模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若因好奇或同儕影響而接觸酒精,容易導致未來形成依賴。蘇柏文進一步說明,國內針對青少年族群的酒癮衛教仍相對不足,因此特別希望藉由本次活動,讓學生把正確觀念與戒酒資訊帶回家中,提醒家人留意飲酒習慣,並勇於關心身邊親友。若發現家人或朋友有「問題性飲酒」的情形,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目前政府提供每年最高4萬元的酒癮治療補助,透過納曲酮(Naltrexone)或阿坎酸(Acamprosate)等藥物,能有效減少飲酒慾望。全國各地酒癮戒治醫院均設有成癮治療門診,提供藥物治療與心理
台灣好新聞 ・ 3 小時前
網紅董座京懋建設執行長范秉豐首度插旗鶯歌鳳鳴 年底擬推出總銷65億元重磅級大案
網紅董座京懋建設創辦人兼執行長范秉豐繼耕耘「跟著執行長逛飯店」粉絲專頁,在十年間逛遍100多座頂級奢華飯店,累計7萬多粉絲後,京懋建設也打出一定知名度,其精品輕奢宅陸續在桃園、新北市遍地開花;最近,范秉豐首度插旗鶯歌鳳鳴重劃區,年底擬推出總銷65億元的重磅級大案,不過每坪開價初步定在5字頭的親民價格,每戶坪數首度壓低門檻到24坪,向科技業新貴客層試水溫。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共築教育新世代 嘉義市114學年度輔導團授證
嘉義市政府昨(15)日下午在崇文國小演藝廳舉行「114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團分團、新住民教育輔導團、特殊教育輔導團暨各任務中心成員授證典禮」,邀集全市教育夥伴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教育團隊承先啟後的新里程,展現嘉義市推動教育專業與永續發展的決心。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當前社會變遷快速、教育挑戰日益多元,教師專業的深化與持續成長,一直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她強調,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具備思辨力、創造力與社會責任感的下一代,而這一切都源自於教師的熱情與專業。黃敏惠勉勵所有輔導團與任務中心的成員們,能承先啟後、勇於創新,發揮教育韌性與團隊精神,攜手奠定「教育新都心」的穩固基石,打造一座兼具智慧、溫度與永續的學園城市。教育處副處長黃媛楟致詞時表示,教育輔導團與各任務中心,是嘉義市推動教育創新與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支柱。感謝各團隊成員長期投入教學現場輔導與發展課程的努力,期許大家能持續發揮專業,深化校際合作,為教師提供更完善的專業增能機會,並為學生創造更多元的學習環境與成長舞臺。除授證典禮外,教育處課程發展科科長郭友銘與課程督學張英裕,也分別進行「嘉義市教育新世代」及「SEL社會情緒學習」專題簡報,以嘉
台灣好新聞 ・ 9 小時前
八堵國小打造未來教育典範 童子瑋:讓孩子學會理解世界、改變世界
[FTNN新聞網]地方中心/綜合報導基隆市八堵國小近年轉型為「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以創新教學方式實踐未來教育理念,市議長童子瑋表示,這所學校正以行動示範...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高中技藝競賽11月登場 增數位動畫職種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6日電)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11月登場,共有5大類、2290名選手參與,今年商業類增加「數位動畫」職種,各競賽前3名金手獎得主可獲補助到海外專業研習。
中央社 ・ 10 小時前「遠洋合作」啟動 部部都是文化部、人人都是體育人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6日電)文化部長李遠及運動部長李洋今天進行「雙部會首次合作會面」,雙方期許「部部都是文化部、人人都是體育人」,朝此目標合作邁進。
中央社 ・ 10 小時前中國批美不顧勸阻 推出20項打壓措施破壞談判氛圍
(中央社台北16日電)美中貿易戰升級,川習會面臨破局。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今天說,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後,美方不顧中方反覆勸阻,短短20餘天,密集推出20項對中打壓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
中央社 ・ 8 小時前
亞洲資本市場論壇 擘畫亞洲資產管理新藍圖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為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之「臺灣週」系列活動重頭戲—「亞洲資本市場高峰論壇」10月16日假台北寒舍艾美飯店盛大舉行。本論壇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
自立晚報 ・ 2 小時前
助理張凱維捲索賄疑雲 王鴻薇:有人說他是小草
國民立委王鴻薇的助理張凱維,先是被爆和黃國昌狗仔門記者謝幸恩合作,之後又捲入索賄疑雲,王鴻薇今天(16日)透露,她挑選助理沒要求對國民忠誠,甚至還有人懷疑,張凱維其實是小草,至於前聯合報記者侯俐安自稱,為了「金屋藏潘」爭議離職,王鴻薇質疑,侯俐安是在這起事件過後19個月才離職。
鏡新聞 ・ 5 小時前
「武旦家門:楊蓮英」出版 逾200張歷史圖像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說,搭配超過200張歷史圖像、大量田野訪談的「武旦家門:楊蓮英」出版,而京劇武旦楊蓮英2度獲頒中國文藝獎章,且是京朝派武旦藝術在台灣傳續代表人。
中央社 ・ 8 小時前
跟上熱潮!粉紅看板高掛高雄街頭 邱議瑩喊話延續「演唱會經濟」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全城粉紅」應援!南韓女團BLACKPINK本週末將登上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多處景點也應景出現「粉紅色燈光」。民進立委邱議瑩跟上粉紅熱潮,昨(15)日在社群換上粉紅頭貼,今(16)日更掛上市長初選的粉紅新看板,結合「正直、熱情」形象,為選戰注入活力。
民視 ・ 6 小時前
光復災民淹怕了 聞颱堆沙包至少堆到上次淹水高度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6日電)週末恐形成颱風「風神」,花蓮光復鄉災民不敢懈怠,住敦厚路李姓居民在家門前堆沙包,他說「淹怕了!」至少要堆到上次淹水高度才安心;鄰居也說,新牽的車要先移往高處。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孕婦急診8月胎兒卻死腹中!家屬控院方冷淡 調解未果提告
有民眾控訴,去年他懷孕8個月的太太因胰臟發炎,到桃園龜山某醫院急診就醫,陷入休克後院方才緊急急救,最終胎兒胎死腹中。先生痛批醫院延誤醫療、態度冷漠,而當事醫院致歉,但強調都依常規給予相關處置,在調解會
台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早期防治結合延緩透析!北醫大體系推「綠色腎臟照護」 盼達醫療永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56歲的馮先生有多囊腎病家族史,但年輕時忙於業務工作,未重視健康;直到55歲開始腹膜透析,但雙側腎臟囊腫過大、囊液達1萬毫升,腰圍超過腿長,使得腹壓過高,只能減量治療、盡量維持殘餘腎功能至換腎。2024年底,太太主動提出捐腎,完成移植手術後,馮先生的排尿狀況和腎功能逐漸回覆,非常感恩太太,也開始主動管理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表示,北醫大與國際INSIDE CKD計畫合作的模擬模型顯示,2022年全台約有250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占總人口達一成;多數患者依賴血液透析,估計每位患者每年用水逾7.4萬公升、用電1963度、產生的廢棄物超過320公斤。因此,治療以早期診斷、減少透析為目標,若有透析需求,建議可考慮對醫療資源消耗相對較少的選擇。 人均壽命延長 及早做好準備守護健康餘命 吳麥斯校長指出,隨著腎臟病防治計畫的推廣,近年來全台新增腎病患者、透析患者人數均呈下降趨勢,發病年齡也持續往後延,台灣已不再是「腎病王國」。不過,由於預期人均壽命將增加,人們還是要為多出來的二、三十年做好規劃,及早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並找出風險因子,加強照護。 腎病惡化資源消耗增
健康醫療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