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創新高卻漲得不平穩?3個重點帶你避開操作陷阱!
文/Cheer雀兒小姐
股市明明在創高,但很多股票卻普普
2025的8月到9月左右,台美股市重新創下歷史新高,完全沒有理會上半年的沸沸揚揚的關稅戰、美債危機等壞消息。感覺這一兩個月進場買股票應該都要賺錢對嗎?
但反而是這段時間,不少之前的熱門股進入休息不再創高。某些原本往上走的股票出現明顯的回跌,或是不少剛突破往上,走沒幾天就跌回原價。
雖然拉長時間市場不斷再創高,但創高後拉回一段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是海浪一波一波的有上有下、有波峰與波谷。
個股上漲的過程中,雖然目的地是往前,但過程卻有預料外的倒退、盤整、回檔,直到過陣子才重新前進。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比如說,許多成本買在前一次高點的人,因為終於解套沒有虧錢,紛紛慶幸地在這裡賣出,這樣對就對剛創高的市場就形成了往下的壓力。
但是不論是什麼原因,不想自己的股票在市場震盪時倒退的太多,想避開不必要的虧損,就有3點一定要關注。
不平穩的創高,一定要關注的3點
1. 最近是大家都好,還是只有大型股、台積電好?
最近股市不斷創高,但觀察個股卻會發現,表現最好的是占台股權重最高的台積電、鴻海等等權重股,常常少數幾檔就撐起了台股一天上漲的點數。甚至如果只拉台積電其他都沒漲,這就是常聽到的拉基盤。當拉基盤出現時,其他的個股容易漲了兩三天又倒退回原點,所以買強勢、買突破的交易策略在這時候失敗率可能會開始上升。
可以觀察的指標是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的對比。在9月份,淺藍色的加權指數(大型股)比起櫃買指數(中小型股),漲幅更多。當10月加權指數再次創高,櫃買指數並沒有跟上。
2. 前幾個月的強勢族群也跟著創高嗎? 還是今天漲這個,明天漲那個?
如果之前的強勢股停了下來,又沒有明確新的強勢族群,那麼資金分散的市場,選股的難度也會變高。就算之前買到了非常強勢的股票,比如7月後表現很好的印刷電路板(PCB)、BBU族群,9月也比較多在整理修正,看著獲利隨著整理、下跌而減少,很容易開始懷疑是否要趕快出場了,免得獲利全部隨著股價倒退縮水,竹籃打水一場空。
3. 自己的績效倒退了,能不能好好避開虧損呢?
不論是股票買進後遇到回跌必須停損,還是既有的獲利回吐,這些【損失】如果在一段時間內頻繁發生,就會造成投資者的負面感覺不斷疊加。如果沒有好好消化累積起來的負面感受,你的最後一點理智就會在某次虧損斷線,做出不該承受的風險。最常見的,就是受不了停損頻率變高了,想把這陣子累積的虧損賺回來。看到一個新的投資機會,想大賺就會多買,結果因為部位放得太大,最後股價往下走變成大虧。
震盪的市場,你要有系統性面對
股市的波動是必然存在的現象,時大時小,有時會往下走一大段才重新向上,比如2025/04的歷史暴跌,短短5個月又再創高。但你現在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明明市場已經創高,手上的股票卻不如預期,走走停停很不舒服。這些股票就像是人在遛小狗,就算目的地是前方,也會因為小狗沿路東聞西聞而繞來繞去;或是像九品芝麻官裡欠揍的方唐鏡,在同一個地方反覆跳進來又跳出去。這種短線上操作不太舒服的時候,就要重新好好審視自己的交易系統了,
建構股市操作的系統,重複且紀律的執行,是開啟正報酬的第一步。
市場行情變化,在績效的下降時,第二步,你需要檢視是自己沒有確實執行系統,還是市場正好在一個自己不擅長操作的時期呢?
市場有時平易近人,有時亂糟糟。但不論它是可愛的還是任性的波動,每個人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市場,只是人人解讀、面對的方式不同而已。做存股的、價差的、當沖的、隔日沖的;用現股的、融資的、權證的、期貨的…,每個人都在分析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波動。只是每個人的進場位置、停損設定、停利計畫、風控方式都不一樣,所以雖然市場創高後出現了震盪,有些人是等著進場、有些人卻是停損出場。這全然看你的投資系統、交易計畫是什麼。
所以,你要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現在應該要做什麼。如果你覺得遇到了困難,比如股市再創高,你買股票的失敗率反而上升,整體績效有不合理的下滑而且虧損到很難受的情況,你的交易模式就是偏短線的。股票一天、兩天的回檔,你的資金、獲利就有很大的震盪,那你該做的就是放慢腳步,耐心的等待市場重新走出符合你交易系統的樣子。比如說,發現假突破的現象變少了,創高的股票又開始穩定往上走;台股也不是每天只漲台積電,而是大部分的股票都有不錯的行情,那這時候去操作成功率自然就會提升很多。
建構股票交易系統,就可以從容的知道如何應對市場的波動,該賺錢的時候能夠穩穩的獲利,沒有賺錢的機會時,降低績效的回吐。
長期下去,就能做到大賺小賠,產出”正期望值”讓績效穩穩上升的投資成果。
原文出處:https://thinkfun20.com/article/20251004
※理財周刊131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發行人語>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新聞熱線>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新聞熱線>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 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理財我最大>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理善大家來>共築幸福家園:台灣之心守護生命四大行動
◎飆股鑫天地>AI伺服器高成長 外資調升目標價
◎解碼房市>輝達用地成恐怖大魔神 政治與利益的角力賽
◎封面故事>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許江鎮博士解法說>AI伺服器機櫃整合部署 神達獲利添助力
◎財經趨勢透視鏡>結構轉型資產重估 多頭行情龍頭領漲
其他人也在看
美股跌台積電ADR挫 台股連假前力守短期均線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3日電)美國政府可能擴大對中國出口管制,並將制裁俄羅斯,美股4大指數挫跌,台積電ADR下挫1.91%、盤後力拚持平,台指期夜盤下跌309點收27399點,台積電期貨夜盤下挫25點收1440點。
中央社 ・ 1 天前
盤中跌幅收斂!台股終場下滑116.65點 台積電收1450元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實施軟體相關出口管制,加上多家美國企業財報憂喜參半,美股主要指數週三(22日)收黑。台股今(23)日受影響,開盤下跌191.84點、以27,457.07點開出;不過盤中跌幅收斂,終場就以27,532.26點作收、下滑116.65點,跌幅0.42%,成交量4,208.23億元。台積電(2330)終場收在1,450元、下跌10元。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美股收黑牽連!台股早盤下滑177點 台積電開1440元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實施軟體相關出口管制,加上多家美國企業財報憂喜參半,美股主要指數週三(22日)收黑。台股今(23)日受影響,開盤下跌191.84點、以27,457.07點開出,目前指數持續震盪,來到27,471.62點、下滑177.29點。台積電ADR收盤下跌1.91%,台積電(2330)今以1,440元開出、下跌20元。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台股收跌103點 台積電挫20元收1460元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台股今(22)日開盤下跌138.3點,報27,614.11點,開盤僅3分鐘即急挫261.52點至27,490.89點。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台積電鉅額交易首見1,600元新天價 指數目標價上看29,000點?
台積電(2330)23日盤後鉅額交易首見1,600元新天價。即使台股今日面臨連假前賣壓,但低接買盤使盤勢開低走高,賣壓不...
聯合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共築幸福家園:台灣之心守護生命四大行動
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以「絕育、教育、倡議」為基礎,運用創新積極的解決方案,溫柔務實地創造改變的契機。優先從源頭處理遊蕩犬貓問題,秉持開放胸懷,逐步為生活在台灣的動物,尋找各自適合的生活方式,期盼「有一天,台灣成為人與動物和平共存的土地」。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資金偷偷進場車用 堤維西營收創高還在底部
今(23)日加權指數向下開低出現走跌,隨後跌幅收斂向上收紅,市場有著只要下跌就是買點的氛圍,今日可以注意到整體相關車用概念股包含東陽(1319)、帝寶(6605)、耿鼎(1522)、堤維西(1522)…等開始出現成交量逐步放大跡象,使得投資人可以特別留意。
理財周刊 ・ 1 天前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OpenAI開槓桿大搞AI基建,吹皺一池春水,美國科技大咖爭相合作,捲起千層浪,既競爭又合作的空前AI大聯盟,準備獨霸全球。細數相關台廠供應鏈,重疊度最高的受惠機率也高,到底賺多少還得精算一下。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川普甩中國稀土禁令?美澳簽署85億美元關鍵礦產協議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於台灣時間昨(20)日晚間,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首次會晤。《路透》報導,簽署了一項旨在抗衡中國的關鍵礦產協議。在中國本月稍早進一步收緊對全球稀土金屬出口管制,引發國際股市震盪之後,艾班尼斯利用澳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專業知識,將澳洲定位為一個可靠、獨立於中國的關鍵礦物供應鏈來源。此舉目意
遠見雜誌 ・ 18 小時前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10月18日於桃園舉辦的「榮耀70.中原永續」晚宴,由中原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四區系友會聯合主辦,現場聚集逾一千五百位系友與貴賓,桃園市長張善政也親臨致詞祝賀,共同見證屬於中原的榮耀時刻。這場活動不僅回顧學系七十年的發展,也體現中原人在國家建設中的長期角色。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去中心化、跨境、可自我保管」,這三項比特幣核心特質,本是金融去權威化的象徵,但在灰色世界裡,卻成了跨境轉移與分層洗錢的利器。2025年,美英聯手調查柬埔寨太子集團,查扣127,271枚比特幣,市值估計高達150億美元。這是美國司法部歷史上最大宗加密資產沒收案。主謀陳志操縱了包括礦企「魯班」在內的洗錢網絡,結合「殺豬盤」與強迫勞動等產業鏈,將加密貨幣化作黑金通道。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匯率大震盪,想避險企業增6倍,少做這一步,避險變豪賭!
「今年上半年就是在做白工!」一位上市公司老闆這樣苦嘆。罪魁禍首,正是2025年5月起的新台幣暴力升值。攤開第二季財報,602家上市櫃公司已公告外幣兌換淨損益數字,近9成企業慘吞匯損;台股上櫃公司上半年獲利大減近3成。不只外銷業者首當其衝,消費、內需產業也挫著等。一位營建業高層直言「我們是海嘯第二排,...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推掉代工,靠三種口味稱霸全台!七坪小攤販起家的商用貢丸霸主
簡單的生意,怎麼做到極致?讓小攤販成為全台商用貢丸霸主。在彰化交流道旁有一座廠房矗立,乍看像科技工廠,實則是台灣最大B2B貢丸製造基地,每天早晨七點,一塊塊豬後腿肉被送上運輸帶,工廠人員身著無塵衣,一片片檢查有無多餘油脂,就立刻手工切除,一塊也不能留。接著,豬肉被送進絞肉機,加入水、調味、打漿,全程...
商業周刊 ・ 1 天前焦點股》營邦:AMD產品明年出貨 直奔漲停
機殼廠營邦(3693)昨日表示,明年第二季起將出貨AMD的MI450系列AI伺服器支架,並正向看與輝達(NVIDIA)、AMD等國際大廠合作,有望陸續推升營運,今日營邦股價跳空開高、開盤不久即奔漲停298元,上漲27元,近11時,營邦股價緊鎖漲停,成交量逾千張,漲停委買張數逾2千張。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幣改版等了24年終於來了!最快2年半內發行「會變小張」?普發現金一萬再多一平台,央行總裁親解
新台幣要改版了!為確保防偽技術持續領先潛在偽造者,各國都在16至 24年即進行鈔券改版,我國距離上次發行已經過了24年,央行宣布將推動新版紙鈔。央行總裁楊金龍週四(10/23)於立法院表示,若現在不改版,未來成本會更高。 至於有立委反應台幣面積太大,且鈔票面積大小不一,未來可以考慮把鈔票面積稍微縮小,不只好用,又環保還可以節省成本,只要用顏色做區隔就好。 對此,楊金龍回應,他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會請發行局研究。 另外,針對全民關注的普發現金,央行表示已建立「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台」,8月先行試作客家委員會之客家幣,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今周刊 ・ 11 小時前

台積電不用「最強曝光機」做得出1.4奈米?外媒曝解決法寶:這技術更有效益
台積電2奈米即將量產,並同時往1.4奈米製程研發邁進,不過在「埃米時代」中,台積電不打算使用艾司摩爾(ASML)最先進的「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曝光機,引起產業關注。對此,科技媒體《Wccftech》指出,台積電使用「另一項技術」,來替代一台單價4億美元的最新曝光機,無疑更具成本效益,不過也有缺點需要克服。報導表示,台積電隨著進一步邁......
風傳媒 ・ 1 天前高市首個振興方案曝規模近14兆日圓,聚焦抗通膨、成長投資與國安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當選第104任首相後,首個大型經濟刺激方案雛形曝光。外電引述政府人士透露,方案總規模「可能超過去年13.9兆日圓」,目標在緩解通膨壓力、強化成長動能並兼顧國家安全,呼應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所主張的「負責任的積極財政」路線。政策三支柱包括第一,抗通膨措施,核心為「盡速取消汽油暫定稅率」,直接壓低能源成本、減輕家庭與中小企業負擔;第二,對成長型產業加大投資,鎖定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戰略領域,帶動設備更新與就業;第三,納入國安面向,透過關鍵供應鏈與關鍵技術的在地化投入,提升經濟安全韌性。為協助未能受惠加薪減稅的中小企業,方案並擬擴大地方政府補助金規模,藉由地方財政挹注穩定內需、縮短景氣傳導時滯。同時,中央將配合調整企業支援工具與融資管道,降低資金成本、避免信用收縮。資金來源方面,政府正著手編製本財年的追加預算,力拚在即將召開的國會特別會期通過。若最終支出規模高於原先設想,勢必透過發債彌補缺口,市場將關注政府如何在擴張財政、維持國債可持續與通膨控制之間取得平衡。方案細節仍在敲定,最快可望於11月正式公布。市場人士表示,投資面聚焦十大土能源稅負下調對消費者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賣一張機票,只賺一杯美式咖啡⋯易遊網怎獲利年增98%、稱霸全台
你知道嗎?銷售一張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機票,對旅行社來說,利潤薄得幾乎只夠買一杯美式咖啡。但就在這樣的「爛生意」裡,台灣最大的線上旅行社易遊網,卻繳出一份讓同業難以忽視的成績單。去年,他們的個人機票銷售「航段數」高達二百五十萬段,在本土旅行社中穩居第一,是第二名的兩倍。今年上半年,個人機票銷售量...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嘉義市獲永續城市特優獎,黃敏惠:永續成全球共識「每次災難都是進步的契機」
《今周刊》第六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結果周三(10/22)揭曉!綜觀整體調查結果,今年度有3個縣市連續五年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及1個新進榜縣市(嘉義縣)。 六都「永續城市特優獎」由台北市、桃園市奪得,十五縣市部分,特優獎為嘉義縣、新竹市、新竹縣、嘉義市。 嘉義市今年獲得非六都組的「永續城市特優獎」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今周刊》這份調查對各縣市來說,是壓力也是前進的動力,更是給嘉義的「+1力量」,如此的鼓勵非常正向,也讓台灣看見良性競爭的力量。 黃敏惠表示,環境變遷帶來的挑戰,使「永續」成為全球共識。她坦言嘉義市7月遭逢重大災害,導致嘉義史上首次災害準備金全數用罄,衝擊巨大。 不過她也說,每次災難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嘉義市總在人民的需求中找到政策著力點,目標是經濟共榮、社會共創、環境共生。
今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