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甩中國稀土禁令?美澳簽署85億美元關鍵礦產協議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於台灣時間昨(20)日晚間,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首次會晤。《路透》報導,簽署了一項旨在抗衡中國的關鍵礦產協議。在中國本月稍早進一步收緊對全球稀土金屬出口管制,引發國際股市震盪之後,艾班尼斯利用澳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專業知識,將澳洲定位為一個可靠、獨立於中國的關鍵礦物供應鏈來源。此舉目意在鞏固美澳聯盟,共同應對中國在地緣政治與經濟上的影響力。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在當地時間20日在白宮會面,簽署了一項旨在抗衡中國的關鍵礦產協議。
抗中、堅定支持AUKUS!美澳簽署關鍵礦產協議
這項協議被艾班尼斯形容為一個價值85億美元的管道,雙方政府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各自投資10億美元於採礦和加工項目,並為關鍵礦產設定最低價格下限。
報導分析,此舉目的是在保障西方供應鏈的韌性,並減少對中國出口支配的依賴。美國進出口銀行(EXIM)也宣布了超過22億美元的意向信,用於資助多家澳洲關鍵礦產公司的項目,同時五角大廈計劃在西澳大利亞建設一座鎵精煉廠。
除了礦產協議,中國議題亦主導了此次會談,川普同時對前任政府達成的「AUKUS核動力潛艦協議」表示支持,儘管其團隊曾對此進行審查,但川普表示該協議將「全速前進」,就是為了加強印太地區的安全。
此次訪問氛圍大致融洽,不過,川普公開抨擊了澳洲駐美國大使、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過去對他的批評言論,成為會面中的一個小插曲。
對抗中國影響力的「聯盟之弓」
《半島電視台》報導,中國最近收緊對其稀土金屬的出口管制,限制週期表上17種稀土中的12種。由於全球70%的稀土開採、90%的加工都集中在中國,此舉立即被分析家視為中國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的重要籌碼,因為這些關鍵礦物對美國國防工業、半導體和AI等先進技術至關重要。
在中國實施新限制之際,澳洲則迅速抓住機會。
澳洲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澳洲「位置極佳」,可以成為美國及其他市場非常可靠的關鍵礦物供應商。
《紐約時報》提到,透過將澳洲定位為可靠的替代供應來源,艾班尼斯不僅尋求在雙邊貿易談判中獲得籌碼,更希望藉此機會鞏固與美國的防務伙伴關係,並提醒川普政府,澳洲作為親密盟友,在制衡中國影響力方面的戰略價值。
昆士蘭大學採礦業專家薩奇威爾(Ian Satchwell)指出:「時機非常巧妙,關鍵礦物是美澳聯盟之弓上的另一根弦。」
在提出稀土合作的潛力時,艾班尼斯預計也會以此為基礎,向美國爭取其他關鍵議題的進展,包括:重申對「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關係」(AUKUS)的承諾、減免美國對澳洲鋼鐵和鋁出口施加的50%關稅,以及在美國要求增加國防開支方面爭取更大的靈活性。
然而,《紐約時報》提到,澳洲正面臨一個核心的地緣政治兩難:它與美國有著緊密的國防聯繫,但其經濟卻高度依賴中國,中國占了澳洲出口總額的1/3。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威脅,若中國實施稀土管制,世界可能需要與其經濟「脫鉤」,這對澳洲而言,將是一次「更為不舒服的對話」。
關鍵挑戰:爭取美國在澳洲本土投資
雪梨美國研究中心經濟安全項目主任錢納(Hayley Channer)分析,艾班尼斯的另一項挑戰,是說服川普政府投資於澳洲境內的採礦和加工產業,而不是僅僅利用澳洲的專業知識,在美國本土發展產能。
錢納強調,澳洲的工作是讓這筆交易對美國極具吸引力,同時,確保整體上對澳洲有利,而不是讓澳洲更多的專業技術流向美國。她認為,儘管與合作伙伴談判更為複雜,但從長遠來看,透過聯盟,才能獲得擊敗中國所需的供應鏈和規模經濟。
儘管澳洲的稀土儲量約為中國的1/7,但它擁有銣(用於風力發電機磁鐵)等重要礦物。澳洲政府也已展現決心,總理艾班尼斯在選舉前就宣布了12億美元的關鍵礦物儲備計畫,重點發展本土的加工技術。部分合作已在進行,例如,澳洲最大的稀土公司 Lynas Rare Earths 已與美國稀土磁鐵業者 Noveon Magnetics 達成協議,為美國國防公司提供磁鐵。
不過,《衛報》警告,如果澳洲與美國結盟過於緊密,可能遭受中國的貿易報復,正如歷史上曾發生過的情況。
然而,澳洲政府對此表示會「本著誠信並以澳洲的國家經濟利益為前提」與所有主要貿易伙伴接觸,強調在維持與美國的安全關係和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之間尋求平衡,是「必要且重要的」戰略。
綜觀這次會面,美澳兩國在稀土領域的潛在合作,被視為對抗中國在供應鏈壟斷上的一項「聯盟之弓」,雖然澳洲的稀土儲量不及中國,但其迅速行動已展現其戰略價值。然而,艾班尼斯正走在一條微妙的鋼索上,雖然指出將以國家利益為核心與所有伙伴接觸,但如何既深化與美國的安全聯盟,又不招致中國的貿易報復,將是艾班尼斯政府未來數月乃至數年必須面對的重大地緣政治挑戰。
其他人也在看

美利達底部支撐確立 自行車股營運拚回升
今(23)日加權指數伴隨整體市場向下開低重挫,隨後跌幅收斂,也推動自行車概念股巨大(9921)以及美利達(9914)同步出現族群緩步帶量墊高,底部成形,值得留意。
理財周刊 ・ 1 天前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OpenAI開槓桿大搞AI基建,吹皺一池春水,美國科技大咖爭相合作,捲起千層浪,既競爭又合作的空前AI大聯盟,準備獨霸全球。細數相關台廠供應鏈,重疊度最高的受惠機率也高,到底賺多少還得精算一下。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共築幸福家園:台灣之心守護生命四大行動
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以「絕育、教育、倡議」為基礎,運用創新積極的解決方案,溫柔務實地創造改變的契機。優先從源頭處理遊蕩犬貓問題,秉持開放胸懷,逐步為生活在台灣的動物,尋找各自適合的生活方式,期盼「有一天,台灣成為人與動物和平共存的土地」。
理財周刊 ・ 1 天前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10月18日於桃園舉辦的「榮耀70.中原永續」晚宴,由中原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四區系友會聯合主辦,現場聚集逾一千五百位系友與貴賓,桃園市長張善政也親臨致詞祝賀,共同見證屬於中原的榮耀時刻。這場活動不僅回顧學系七十年的發展,也體現中原人在國家建設中的長期角色。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這次很榮幸能訪問到人稱配息達人MK郭俊宏老師,感受到的不是急於展現獲利數字的囂張,而是一種深沉的、由內而外散發的安穩與哲思。他身為「配息達人」,卻不以技術自居,而是將成功的80%歸功於心態和邏輯。這段專訪,為我們揭示了他從科技業到金融業轉型後,所確立的顛覆性理財價值觀。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資金偷偷進場車用 堤維西營收創高還在底部
今(23)日加權指數向下開低出現走跌,隨後跌幅收斂向上收紅,市場有著只要下跌就是買點的氛圍,今日可以注意到整體相關車用概念股包含東陽(1319)、帝寶(6605)、耿鼎(1522)、堤維西(1522)…等開始出現成交量逐步放大跡象,使得投資人可以特別留意。
理財周刊 ・ 1 天前
日本首位女首相出爐!高市早苗當選後,聯合政府的考驗才開始
高市早苗21日在日本國會投票中獲勝,以237票成功當選首相,正式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她的勝利是在執政的自民(LDP)與日本維新會達成協議、結成聯合政府之後實現的。這位強硬的保守派人士將接替因選舉失利而辭職的前首相石破茂,然而,新政府正面臨自民支持率低迷和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反應。聯合執
遠見雜誌 ・ 23 小時前NCC:考量變電所優勢 初步規劃4處建防救災基地台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24日電)為提升災害期間通訊韌性,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考量變電所電力穩定、幾乎不會停電,有助提升基地台存活率,經台電、電信業者會勘後,初步規劃於雲林水林、嘉義嘉太、台南鹿耳與台南府城等4個變電所建置防救災基地台。
中央社 ・ 1 天前
〈美股早盤〉主要指數小幅走高、美債殖利率攀升 投資人靜待通膨數據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23 日) 小幅走高,由於油價暴漲再度引發市場對通膨升溫的擔憂,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主要指數漲勢受抑。布蘭特原油勁揚逾 5%,主因美國宣布制裁俄羅斯主要石油企業,恐衝擊全球供應。特斯拉與 IBM 財報不如預期拖累
鉅亨網 ・ 1 天前
銷量最慘時上任!VOLVO帥總裁地獄開局,祭3大新政能翻轉頹勢?電車要拚3成市佔率
「我是7月1日上任,當天晚上就有人告訴我『我紅了』,那一周媒體報導聲量好大,可能討論我的外型、身家背景,也有人說我太年輕、資歷太淺,對我來說好壞參半,於是我把社群媒體關掉,保持安靜,等有成效再面對大家。」VOLVO(國際富豪汽車)台灣區代理總裁林裕凱不諱言。
今周刊 ・ 1 天前
又是華為!深圳半導體國家隊大反攻,台灣晶圓獨霸格局會變嗎?
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中國本土公司,為什麼能攪動大陸整個半導體行業?原來,不只它旗下子公司有自行製造曝光機的潛力,還推出長期由美企壟斷的EDA軟體和高階示波器,背後則是深圳市政府攜手華為,祕密組建的半導體國家隊,或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麻煩」。10月15日早上10點,2025 灣芯展正式在深圳開幕,展
遠見雜誌 ・ 1 天前
TTXC文化科技大會高雄駁二登場,《鐵達尼》沉浸體驗、《電流下我記得》挑戰身體極限
不若北部的鎮日雨勢,南台灣的陽光下,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再次成為文化與科技交會的熱點。由文化部和高雄市政府的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在此展開,以「AI共創 × 內容新經濟」為題,匯集了國內外最新的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內容。今年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的內容,主要由兩大核心展區構成,各自展現了文化科
遠見雜誌 ・ 3 小時前《日股》重工強、科技弱 日經憔悴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23日開低的日經指數,受到獲利回吐的賣壓襲擊,大盤震盪走低並跌破4萬9大關。最後,日經收在48,641.61點,下跌666.18點或1.35%。東證收3,253.78點,也跌12.65點或0.39%。 分析師表示,投資人在國會選舉高市早苗為日相之前,曾經大手筆敲進日本股票,但高市一當選之後,因為利多消息都已完全反應在股價上,所以現在開始大舉拋出手中持股。 分析師指出,強硬保守派高市在21日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當時,日經指數一度創下49,945.95點盤中新高紀錄。另外,美國可能不賣給中國大陸美國研發的軟體,應該不是日經下跌的主因。 個股方面,人工智慧類股代表軟銀大跌4.66%,AI概念股的古河電氣工業也跌0.38%,但是藤倉卻逆勢上漲1.83%。同時,半導體的愛德萬測試大跌3.71%,東京威力科創也大跌3.25%。 因高市與美國總統川普計畫下周會見面,市場預估日本可能會提議增加國防支出,故軍工相關類股上揚,例如,住友重工飆漲11.26%,川崎重工大漲8.32%,IHI也大漲4.3%。
時報資訊 ・ 1 天前輝達進駐北士科 北市府盼2026/6電腦展簽約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3日電)新壽宣布將與北市府協商合意解除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契約。多名議員詢問後續設定專案地上權等細節,地政局今天表示,相關程序進行中,並盼明年6月初電腦展與輝達簽約。
中央社 ・ 1 天前
推掉代工,靠三種口味稱霸全台!七坪小攤販起家的商用貢丸霸主
簡單的生意,怎麼做到極致?讓小攤販成為全台商用貢丸霸主。在彰化交流道旁有一座廠房矗立,乍看像科技工廠,實則是台灣最大B2B貢丸製造基地,每天早晨七點,一塊塊豬後腿肉被送上運輸帶,工廠人員身著無塵衣,一片片檢查有無多餘油脂,就立刻手工切除,一塊也不能留。接著,豬肉被送進絞肉機,加入水、調味、打漿,全程...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日本票房破160億日圓! 《國寶》導演李相日:讓更多人認識歌舞伎
介紹日本傳統藝術歌舞伎的電影《國寶》,目前正在台灣上映,不過在日本的票房令人驚喜,已經突破160億日圓(約新台幣34億元),觀影人次也達到千萬。韓裔日籍導演李相日來台分享拍片甘苦,他笑說:「希望我離開人世之前,不要有人超越我的紀錄。」
太報 ・ 1 天前
匯率大震盪,想避險企業增6倍,少做這一步,避險變豪賭!
「今年上半年就是在做白工!」一位上市公司老闆這樣苦嘆。罪魁禍首,正是2025年5月起的新台幣暴力升值。攤開第二季財報,602家上市櫃公司已公告外幣兌換淨損益數字,近9成企業慘吞匯損;台股上櫃公司上半年獲利大減近3成。不只外銷業者首當其衝,消費、內需產業也挫著等。一位營建業高層直言「我們是海嘯第二排,...
商業周刊 ・ 1 天前諾基亞Q3調整後營運獲利4.35億歐元,優於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芬蘭電信設備製造大廠諾基亞(Nokia))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經調整後營運獲利表現超越市場預期。根據財報,諾基亞第三季經調整後的營運獲利4.35億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3.242億歐元。第三季經調整後的營運利潤率9%,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7.58%;經調整後的毛利率為44.2%,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3.7%。第三季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為0.06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0.05歐元;當季銷售淨額為48.3億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6.3億歐元。展望全年,諾基亞預計調整後的營運獲利將介於17億歐元至22億歐元,此前預計介於16億歐元至21億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8.1億歐元。
財訊快報 ・ 1 天前《傳產》輝達來了 房價帶飛?專家揭最新預售屋行情
【時報-台北電】輝達總部設置北士科有解,自輝達5月19日宣布進駐北士科以來,據台灣房屋統計輝達宣布前、後預售實價登錄交易變化,不少預售案房價都有2~5%漲幅,漲最明顯為商辦「遠雄商舟」,房價上漲5.1%;預售住宅則以「士科大院」上漲3.9%最高。 今年初北士科預售新案成交價為普遍落在每坪110~30萬元之間,但5月輝達總部設點的消息曝光後,預售交易不論是商辦還是住宅的成交價格都紛紛提升,顯示各界看好北士科的房市潛力,吸引買家佈局。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如今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再度嶄露曙光,對周邊房市更增添信心,不論是洲美段還是軟橋段,新案高價都突破140萬元,也將帶動周邊中古屋價量發展。 今年北士科預售住宅均價最高的是「潤泰之森」,平均每坪139.2萬元,最高成交單價超過每坪150萬元,刷新北士科房價天花板,坐上北投「新豪宅王」寶座,不過因該案於今年中才開始銷售,因此未有輝達宣布進駐前的買賣交易。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目前北士科商辦與住宅價格呈現「雙軌上行」趨勢,商辦受科技與研發產業青睞,目前以自用買盤為主,若輝達正式進駐後,預期將吸引供應鏈及周
時報資訊 ・ 1 天前能源類股領軍衝高,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早盤走升0.27%,三大股市齊揚
【財訊快報/劉敏夫】週四歐洲股市盤初走升,能源類股領軍衝高,成了大盤主要多頭指標,因在歐洲上市業者公佈喜憂參半的財報訊息之際,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產品祭出新一輪制裁。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盤初上揚1.57點或0.27%,報573.86點。盤初,20檔產業類股表現漲跌各異,能源類股指數上漲2.18%,表現最好。反觀,旅遊休閒類股指數下跌1.87%,表現最差。歐洲主要股市漲跌互見,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盤中上揚0.38%;法國CAC40指數上漲0.23%;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揚升0.27%;西班牙IBEX35指數下跌0.20%;瑞典OMX斯德哥爾摩基準指數則是上揚0.28%。歐萊雅第三季銷售成長令人失望,因美國市場疲軟抵消了中國市場改善的跡象;愛馬仕其核心皮具部門業績不及預期。此外,勞埃得第三季稅前獲利表現不如預期。反觀,巴克萊則是上調了今年的有形股本回報率預期,並宣布5億英鎊(6.66億美元)股份回購計畫。瑞銀策略分析師Gerry Fowler表示,目前令人感興趣的是市場對部分銀行財報的反應。另一方面,歐盟對俄羅斯採取新一輪制裁措施,包括自2027年起禁止進口其液態天然氣(LNG)
財訊快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