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年輕化警訊!3C使用、高度近視成主因,醫師提醒40歲後務必定期檢查
現行健保規定,55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須事前申請,但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這類申請人數近年以每年約 30% 的速度上升,顯示年輕族群罹患白內障的比例正在攀升。
眼科醫師吳孟憲指出,過去白內障多見於長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40多歲患者因視力模糊求診,這與高度近視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有密切關係,相較10年前,需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中壯年患者已增加 4到5倍。
三大元兇讓白內障提早報到
白內障是因水晶體老化或病變造成的視力退化疾病,近年出現明顯年輕化趨勢。吳孟憲分析,主要原因有三:
1️⃣ 高度近視(超過500度)
為年輕型白內障最常見原因。高度近視患者因眼球結構變化,水晶體代謝容易異常,加速混濁。
2️⃣ 3C使用過度
長時間盯螢幕導致眼睛長期疲勞,氧化壓力上升,讓水晶體老化提早發生。
3️⃣ 紫外線曝曬
若常在戶外活動卻未戴具防護功能的太陽眼鏡,紫外線會破壞水晶體蛋白結構,增加白內障風險。
吳孟憲補充,高度近視者不僅容易有視網膜病變,還因眼軸過長、玻璃體液化,使水晶體氧化更快,「白內障會比一般人更早上門」。
養好眼睛的日常:保護、預防、早檢查
吳孟憲強調,想預防白內障提早報到,關鍵在於養成健康用眼習慣:
保持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
減少3C使用時間、每30分鐘讓眼睛休息
外出時記得配戴太陽眼鏡
這些都有助降低水晶體氧化壓力、延緩退化。
吳孟憲提醒,高度近視族群(>500度)應每年接受完整眼科檢查,若出現視線模糊、夜間眩光或顏色變淡等狀況,應立即就醫,及早診斷、治療。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白內障初期無感!營養師激推「6種營養素」預防、延緩發病 看東西霧霧的是警訊
.美驗光協會揭「年輕化白內障5前兆」! 暴露紫外線、愛喝酒者都中了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只5566!這偶像男團也全員當兵過 老粉淚憶:為他每天數日子
演藝圈逃兵風波連環爆,包含偶像男團棒棒堂、Energy成員都有涉案,複訊後均坦承花費數萬元造假病歷,目前正等待司法調查中。有網友發現,除了5566,其實還有「SpeXial」的初代成員們也都有當兵,團長羅宏正更在中正紀念堂表演過。
中時新聞網 ・ 6 天前
全民用眼過度!眼疾住診破200萬件 這家推巿場唯一眼睛險
數位生活帶來便利,但長時間用眼也增加了視力風險;再加上慢性病與意外事故,都可能成為眼部的隱形威脅。根據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眼部及其附屬器官疾病的住診件數在民國112年突破兩百萬件,其中白內障及青光眼住診件數也逐年攀升,顯示眼部疾病已成為國人文明疾病。而針對白內障的手術治療費用,雖有健保給付,但若選用自費人工水晶體,依不同需求仍要額外自費約NT$3萬元至NT$11萬元不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近三成人認識不足 40-50歲中壯年也淪黃斑部病變患者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全球約有逾22億民眾受眼科疾病困擾,其中黃斑部病變更是威脅視力健康的最大元凶之一,不過,最新一份「亞太視力健康調查」結果卻發現,有近三成民眾對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認識不足或毫無認知。衛生福利部就攜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醒民眾建立「及早篩檢、積極治療」的正確概念。 接軌世界視覺日,衛福部是與中...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阿弟當兵照曝光! ENERGY粉激動喊:這一定要存下來
最近藝人「閃兵事件」像踩地雷一樣一顆顆爆開,男團ENERGY也因為成員涉及閃兵爭議正接受檢方調查。有網友在社群上分享一張阿弟(蕭景鴻)當兵時的照片,讓粉絲激動到不行,留言狂喊「這一定要存下來!」照片中他穿著整套阿兵哥服裝、拿著帽子露出平頭,臉上稚氣未脫,不少人驚呼:「真的有去當兵!」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涵蓋179項眼部手術 壽險業者推「終身眼睛險」
根據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眼部及其附屬器官疾病的住診件數,已在2023年突破兩百萬件,其中,白內障及青光眼住診件數也逐年攀升,顯示眼部疾病已成為國人文明疾病。保誠人壽今天表示,推出業界唯一終身眼睛險,涵蓋高達179項眼部手術之保單。保誠人壽指出,數位生活帶來便利,但長時間用眼也增加了視力風險;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水象星座運勢】10/29 巨蟹座合作得意、天蠍座學習運旺、雙魚座午後宜低調
★巨蟹座:合作、感情得意,有交通、簽約的機會。留心共有財務、合資挑戰。 ★天蠍座:溝通、交通、學習運旺,行動力強。可能有不為人知的煩惱或計劃。 ★雙魚座:廣結善緣,社交活躍。容易承擔朋友、群體責任。午後宜低調行事。
太報 ・ 1 天前
血糖穩定不等於眼睛安全!醫揭糖尿病威脅:黃斑水腫與青光眼提早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血糖維持穩定,就能避免眼睛出現病變。然而,眼科醫師謝明潔指出,臨床觀察顯示,即使血糖控制良好,隨著病程延長,微血管仍可能受到損傷,導致不同程度的視力變化。謝明潔醫師提醒,糖尿病相關眼病變進展緩慢且早期症狀不明顯,定期檢查與早期介入,是守護視力的關鍵。 黃斑部病變 中心視力模糊隱形威脅 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央,是眼睛辨識細節與顏色的關鍵區域。當高血糖影響微血管通透性,液體滲入視網膜組織,便可能造成「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謝明潔醫師提醒,患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不適,僅在閱讀或注視物體時感到模糊,容易被忽略。 若病變延伸至中央黃斑區,將使視力下降、影像扭曲,治療難度也會增加。謝明潔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有效保留視力,目前常見治療方式包括雷射光凝術、眼內藥物注射及血糖管理並行,皆須依個案狀況評估。 視網膜變化 從微出血到牽引性剝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眼部併發症之一。謝明潔醫師表示,高血糖造成微血管壁脆弱、血液滲漏,初期可見「點狀出血」或「棉絮狀病灶」。若未及時控制,缺血區域會刺激新生血管生長,這些脆弱的血管容易破裂,導致玻璃體出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猛!重訓後吃「這個」比喝蛋白飲更有效 肌肉恢復快又抗發炎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運動後吃香蕉或喝高蛋白飲料,是許多人補充能量與幫助肌肉修復的習慣。不過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引用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它不只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少,還能抗發炎、幫助肌肉修復。研究團隊指出,這與「腸肌軸」(gut–muscle axis)有關——腸道健康能抑制體內發炎反應,讓肌肉恢復更快。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吃飽就想睡、動一下就累!6大初期糖尿病警訊,你中幾個?
吃飽飯就想睡、動一下就累,腦袋有時也很鈍?這可不是單純累,而可能是糖尿病悄悄上身的早期訊號。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關鍵就在粒線體,我們細胞的發電機。一旦粒線體失調,身體能量就跟著掉,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疲累感,其實就是警訊。
鏡報 ・ 1 天前

壽險理賠全面「無紙化」!保戶線上授權 醫院加密傳診斷書到保險公司
保戶透過「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保戶只需線上授權,醫療院所即可將診斷書與收據直接透過區塊鏈加密傳輸至指定保險公司,避免了紙本郵寄、文件遺失或人工錯誤的風險。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表示,數位信任是保險業邁向永續經營的關鍵基石,現在將FIDO等國際級資安技術導入理...
CTWANT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16 小時前
坣娜罹腦癌或胰臟癌?醫:元兇是紅斑性狼瘡!罹癌率暴增62%
藝人坣娜昨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年59歲。從一開始的紅斑性狼瘡、到胰臟癌,接著又有腦癌一說,由於坣娜個性低調,生前就對健康狀態封口,唯一可以證實的便是紅斑性狼瘡是舊疾。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