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鮭魚色皮疹、關節痛齊發非感冒!醫示警:恐是史迪爾氏症候群
[Newtalk新聞] 長榮空姐不幸猝逝,疑似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為主要原因,皮膚專科醫師李曉育表示,這是一種非常不常見的疾病,每百萬人僅約1至4人發病,她在馬偕醫院任職時一年約能遇到1至3位,開業後一年也曾碰過1至2例。
李曉育回憶,近期門診遇到一位剛換工作環境的年輕人,外地醫師診斷為蕁麻疹前來求診。她指出:「當時患者除皮疹外還合併發燒。」雖然蕁麻疹伴隨發燒並不少見,但病人又提到「關節痛」,這讓她心中的警鈴立即響起。
她笑說,那天是忙碌夾殺的週六門診,但仍決定花時間細問病史、逐項查看雲端藥歷中的檢驗資料。「我告訴他,雖然先前醫師已抽了許多項目,但我心中有個懷疑的診斷還缺一個關鍵檢驗,我希望能再幫你抽一次血。」
結果一週後報告出爐,證實她的判斷正確——患者的鐵蛋白數值異常升高。李曉育說:「果不其然,這正是成人史迪爾氏症的典型特徵之一。」
她解釋,這類疾病的走向差異很大,有些屬自限性、配合治療可望痊癒,但也可能發展為慢性甚至致命型。臨床上女性略多於男性,發病年齡呈兩極化,常見於15至25歲與36至46歲兩個族群。
李曉育指出,成人史迪爾氏症被視為「反應性疾病」,推測可能是人體在遭遇某些病原體後產生的免疫反應,例如Yersinia enterocolitica或Mycoplasma pneumoniae等。
在症狀表現上,發燒通常最早出現,患者多於每日傍晚出現高燒,其他時段體溫正常。皮疹則多為不癢的鮭魚色紅斑,常伴隨發燒出現或因摩擦誘發。李曉育說,關節痛是另一大警訊,「最常發生在膝蓋、手腕、腳踝與手肘,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肌肉痛、咽喉炎、肝脾腫大或淋巴結腫大。」
針對不同病程,輕微患者可能僅需消炎止痛藥控制;若屬中重度以上,則須依情況使用類固醇或生物製劑。她提醒,一旦病人出現「侵蝕性多關節炎」,往往意味疾病走向更慢性、更嚴重。
李曉育強調,成人史迪爾氏症屬於排除性疾病,也就是沒有單一檢驗能直接確診,需要醫師透過臨床判斷、病史與多項檢驗綜合分析。她說:「診斷的關鍵不只是抽血結果,而是要有足夠的警覺心。」
她建議,確診患者應了解疾病特性與長期管理的重要性,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保持穩定心情,才能讓身體免疫系統維持在良好狀態。
李曉育最後提醒:「這不是一個可以依賴『網路搜尋』就能了解的疾病。如果發燒、皮疹與關節痛同時出現,務必尋求醫師評估。」她也以自身經驗鼓勵同業:「忙碌的門診裡,多問一句、多抽一管血,可能就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烏山頭水庫灌溉水含界面活性劑?陳駿季揭元凶:來自天然藻類非清潔劑
「胡錦濤現在在哪裡?」 蔡明彥回王定宇:私下跟你講
其他人也在看

喵星人變老不是病,10大NG行為可能比疾病更傷牠
老貓的健康,其實藏在日常小細節裡:飲食、飲水、運動、關心。但有10大NG行為,很多飼主每天都在犯。別等牠生病才後悔,現在就掌握正確照護法,讓老貓的晚年健康又幸福。牠陪你走過每一個日子,你也要陪牠走好晚年。英國蘭開斯特一個春日午後,光線柔和得像沉睡中的羽毛,一隻名為Lenny的老貓,靜靜趴在收容所籠子
遠見雜誌 ・ 1 天前融合台灣宮廟文化 國資圖打造最接地氣閱讀節
2025台灣閱讀節即將登場,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今年設計最接地氣的創意主題《閱讀真奇廟》,讓閱讀從圖書館走入廟埕,融合台灣宮廟文化,打造「有拜有保庇、有讀就有效」的閱讀文化廟會,邀請全民一起感受「知識也能保庇」的閱讀魔力。活動訂10月19日樂成宮、11月16日元保宮、11月23日鎮瀾宮盛大登場,3場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重大讓步! 法總理勒克努挺凍結馬克宏退休金改革
法國總理勒克努今天向國會表態,面對本周要舉行的關鍵不信任投票,他支持暫停備受爭議的「退休金改革」。(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把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的變化,被視為是法國總統馬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台中男連續夜翻機車車廂竊財 警擴大調查逮人送辦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5日電)無業的顏姓男子因缺錢花用,日前在台中市大里區路旁,連續多天深夜翻找路邊停放機車車廂取財,共得手逾新台幣1萬元,警方擴大調閱監視器鎖定逮人,全案警詢後依法送辦。
中央社 ・ 1 天前環教用石頭當課本 美學者盼讓花蓮小孩以家鄉為榮
(中央社記者張璦花蓮15日電)美國環境教育工作者柯澗敏在花蓮壽豐鄉白鮑溪撿起一塊石頭,在陽光下閃著綠光,這就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玉「豐田玉」。他說,學習應該要手摸、眼睛看、鼻子聞,希望能透過戶外課程、以石頭為課本,讓花蓮小孩快樂學習,為家鄉的獨特地景感到驕傲。
中央社 ・ 1 天前談國民主席選舉 侯友宜:應是公平君子之爭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5日電)國民主席選舉傳出境外勢力介選,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如果真有這種事情,這是大家都沒辦法接受,「選舉應該是公平的君子之爭,將國家擺第一,釋出理念給員選擇」。
中央社 ・ 1 天前
校安人員記過遭撤銷 中市府下令調解不得自己人審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5日電)台中市豐原高中生遭霸凌輕生,因校方引用錯誤法條,校安人員提出行政訴訟,撤銷記過處分。台中市政府要求即日起各級機關、學校進行調解時,不得由原處分機關決定是否接受。
中央社 ・ 1 天前
準颱「風神」最快週五生成 週日起估降溫10度
今天10月15日星期三,西半部北到南,高溫大約34、35度,東部、馬祖,高溫31度,金門26至33度。位於關島附近的低壓,但目前路徑變數還比較大,正在密切觀察是否會朝著台灣接近。颱風可能會跟東北季風交...
華視 ・ 1 天前
影/桃園龍門街民宅凌晨大火 3大1小嗆傷預防性送醫
桃園市桃園區龍門街一處住宅今(15)日凌晨0點50分發生火警,現場1、2樓烈焰狂燃,火勢相當猛烈,消防人員獲報後立即出動20車、48人前往救援,有4位民眾預防性送醫,詳細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7 小時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16 小時前
倒頭就睡竟藏隱患! 醫:7成人陷缺氧危機、掙扎整夜
許多人羨慕「倒頭就睡」的能力,認為這是睡眠品質良好的表現,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秒睡可能是健康警訊。他指出,研究發現秒睡族群中有七成患有呼吸中止症,表面上睡得快,實際上整夜都在缺氧中掙扎。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22 小時前
34歲就開始!斷崖式衰老3階段 營養師:多吃「4食物」防腦老化
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可透過飲食和習慣延緩。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斷崖式衰老三大階段」,分別是34歲、60歲、78歲,最初從外表出現衰老痕跡,最終恐導致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甚至與失智相關。她建議,平時多補充「Omega-3好油脂、深色蔬果、優質蛋白質、B群與葉酸」,有助於延緩大腦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低糖飲品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品質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