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水勢趨緩 秀林撤離居民返家取物30分鐘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原本預估19日凌晨會發生壩頂溢流潰決,但經人員每小時監測發現,僅有少量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秀林鄉公所考量風險,事先撤離約300戶居民,今日則開放30分鐘讓居民返家拿衣物等生活用品。
林保署表示,人員每小時在山上定時監看堰塞湖水位,發現湖水緩慢蓄水,雖然水勢較前一日增大一些,魯丹橋面水量也有變大,但沒有預估的嚴重,仍持續每小時監看,有狀況會立即通知下游民眾。
秀林鄉公所撤離下游富世村民樂部落、秀林村民有部落約300戶居民,多數依親,有155人到秀林國中、7人到亞泥宿舍收容所安置。因應未來雨勢,收容所將維持5天開設,有國軍沐浴車提供民眾盥洗,物資也充足。
考量多數災民臨時撤離未攜帶盥洗衣物及生活用品,秀林鄉公所經與中央視訊開會後,決定19日上午8時30分開放鄉親30分鐘返家拿衣物等用品。
秀林鄉長王玫瑰說:「有些人出來時沒帶衣服,雖然收容所有部分新的衣物,但尺寸大小不符合每個人的身形,因此會開放他們配合警力30分鐘回家去拿,自己也會陪同鄉民返家把東西整理好再回來。」她表示,收容所開設時間經與中央討論原則維持5天,不過還是看天氣變化而定,3到6天都不一定。
延伸閱讀
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全面下架 國健署長:看到就罰
呼籲政府正視馬太鞍堰塞湖危機 李鴻源:等想逃就來不及
09:43台南安南規模3.3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2級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今早水流出隧道 土石局部降挖避災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今天凌晨就已經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到了早上還淹出隧道東口,甚至從道路兩側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水量相當驚人。加上今(18)日上午10點04分,花蓮發生規模5.3地震,讓當地民眾嚇壞了,怕又對堰塞湖造成影響。對此,林保署與東分局團隊監測,表示截至上午,溪水沒有溢淹過土石壩頂,將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避免災害發生。清澈湖水漫過路面,從道路兩側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部分流回下方的立霧溪,這裡是花蓮靳珩隧道的東側,除了今(18)日早上持續往車道蔓延,在當天清晨湖水就已經淹過路面,(堰塞湖動態影片/昨天有用),自從堰塞湖形成後,水位急速上漲,過去距離步道遙遠的溪流,在昨(17)日堰塞湖形成的當天上午,水就淹到山壁的一半。而到了下午短短幾個小時內,水位已逼近燕子口步道,對比之下,讓許多民眾直呼好可怕,但更嚇人的還有...,今(18)日上午10點04分,花蓮縣發生規模5.3地震,民眾嚇壞了,怕又對堰塞湖造成影響,太魯閣工務段除了持續監測,也提出示警影響範圍。太魯閣工務段副段長邱育偉說:「水的話上漲的話,會經由靳珩隧道西端,進入隧道到東端,然後東端那邊有牡丹橋,水會從牡丹橋往立霧溪的方向排掉。」從地圖上來看位處上游的堰塞湖,水已經往下游影響,一路向下漫淹到燕子口步道以及靳珩隧道,連帶下游的星級酒店,秀林鄉的民樂、民有社區,及台電立霧機組等也全都撤離。天災難防,截至18日上午,溪水尚未溢淹過土石壩頂,林保署團隊也在現場擬策處置,並將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避免災害再發生。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湧入靳珩隧道 今晨從東口溢出潰壩風險未解除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前晚(17日)發生大規模山崩,崩落土石堵塞立霧溪河道,意外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由於水位急遽上升,昨(17)日晚間開始湧入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導致監視與電力系統短路損壞。所幸今(18)日清晨,水流終於從隧道東口溢出形成小瀑布,不過下游河水暴漲混濁,潰壩風險仍未解除。 公路局今早公布最新監視畫面指出,上午8時許可見怪手在靳珩隧道西口魯丹橋東端緊急堆放兩排「紐澤西護欄」,防止水勢倒灌進燕子口隧道。水流出東口後,立霧溪下游寧安橋、錦文橋水位上升約1公尺,河水顏色明顯變濁,顯示堰塞湖水量已開始釋放。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崩塌地點位於燕子口步道上方斷崖,土石堆疊形成約50公尺高的天然壩體,初步估計蓄水量達270萬噸。昨晚雖一度預警潰決,但水流部分改道進入隧道,壩體暫時穩定。分署已邀請成大專業團隊現勘,並出動三輛重達200至300噸的巨型怪手,從舊台8線方向執行降挖與引流作業,盼能分散水壓、降低潰壩風險。 因應紅色警戒,太魯閣國家公園昨晚起全面封閉,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同步封路。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地區約300戶居民已預防性撤離,部分依親安
新頭殼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安置居民速返家取物 (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目前經每小時監測,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下游無明顯變化。被安置收容在秀林國中的的部落等居民,在警方戒護下可短暫返家取物。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勢緩慢增蓄 秀林撤離居民開放返家30分鐘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原本預估今天凌晨會壩頂溢流潰決,經人員每小時監測發現只有些許水量從壩頂緩慢流出,不過魯丹橋面水勢有稍微增大,秀林鄉公所考量風險,前天已撤離下游約300戶居民,收容所原則維持5天開設,今天開放民眾返家30分鐘拿衣物等生活用品。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太魯閣晶英急撤旅客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因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相關啟動應變措施,並實施道路封閉;太魯閣晶英酒店,出於道路安全考量,目前已經撤離所有旅客;另外、秀林鄉還有將近千人預防性撤離,林保署也密切監測堰塞湖狀況,要把傷害降到最低。 從窗戶看出去,遊客發出驚呼聲,整車國家級警報也響個不停,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大量土石崩塌,形成堰塞湖,而且水位快速上升,太魯閣晶英酒店不敢大意,趕緊進行撤離作業。撤離旅客陳維斌說:「0419我們應該算衝擊比較大。」有旅客在昨(17)日才剛辦理入住,業者卻突然通知,下午四點半前要全面撤離,雖然飯店距離堰塞湖,還有一段距離,且位於上游海拔高處,但出於道路安全考量,進行撤離。相關單位動起來,記者說:「有不少來自這個民有社區的居民,都是目前是安置在這邊,很多是在休息的狀態,那其實呢他們原本啊,昨天預計是要撤離到這個秀林國小,不過由於這個秀林國小能夠收容的量能實在是不足,所以呢移動到這個秀林國中。」秀林民樂社區撤離384人,民有社區撤離564人,台電東部發電廠溪畔壩,則是自行撤離14名員工,將近千人預防性撤離,秀林鄉公所社會課長呂愛美:「安全起見18日,花蓮縣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富世村民樂社區,秀林村民有社區停班課,林保署也密切監測堰塞湖,要把傷害降到最低。」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社會》距壩頂僅5公尺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時報-台北電】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堰塞湖水流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但18日晚間壩底滲流量加大,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潰決機率提高,秀林鄉公所撤離約300戶,收容所延長收容,將維持5天開設。 昨凌晨2時許,堰塞湖水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經過魯丹橋後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昨早林保署花蓮分署會同廠商循中橫公路進入現場,評估啟動壩體降挖及導流減災作業,並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大團隊赴現場測量與監測。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到現場勘查後表示,山壁剝落的土石大部分是花崗岩跟大理石,大部分不會溶解,縱使有溢流,大概不會造成大量的土石泥沙,跟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不一樣,已調集怪手從舊台8線明隧道,試圖打通約100公尺便道;但考量現場須鑿開山壁仍有難度,預計3天才能靠近堰塞湖的壩體邊後再降挖。 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18日親赴現場並透過臉書指出,往舊台8線的便道正在施工中,18日可望完成,這樣就可以讓施工機具前進壩頂,進行降挖作業。目前燕子口堰塞湖的水量,大約260萬噸,當機具挺進到壩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開挖 光復實兵演練1/立霧溪堰塞湖溪水持續外流 橋面一度變成瀑布
今天「風神」颱風生成了,預計北台灣,宜蘭、花蓮、台東從今晚開始要下雨了。但面對花蓮,除了馬太鞍堰塞湖,昨天還形成另一個全新的堰塞湖。面對大雨將來襲,是否有危險,確實這個新的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水位不停上升,大水外流 。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今(18日)上午抵達現場,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跟聚落的影響範圍,現場也調派怪手到場,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
鏡新聞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下游居民速返家取物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9日電)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昨晚示警,堰塞湖短期內可能滲流、潰決,但經每小時監測觀察到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下游仍未有明顯變化;被撤離的下游居民上午被允許短暫返家取物。
中央社 ・ 15 小時前新聞透視》花蓮成「堰塞湖溫床」4大不利因素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洪水衝進光復鄉,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受傷的慘重災情,事隔不到1個月,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昨(18)日上午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秀林鄉公所緊急發布紅色警戒,將富世村民樂社區及秀林村民有社區共948人緊急撤離,花蓮短時間內接連發生堰塞湖釀災,主要是地質脆弱 、峽谷地形 、地震和豪雨頻繁及河川短急四大原因堆疊,導致堰塞湖極易發生並致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怪手緊急進場搶挖疏通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上方、立霧溪左岸山壁發生崩塌,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因溪水快速高漲,恐隨時潰決,昨晚太魯閣國家公園已全園封閉、中橫公路東段封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早請來成大團隊現勘,目前堰塞湖溢流水已從台八線靳珩隧道口流回至立霧溪,同時已緊急洽施工廠商動用怪手,嘗試執行壩體降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市長盧秀燕呼籲團結前進 (圖)
台中市長盧秀燕(前)19日出席「閱讀總圖 市民上架」活動。有關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她表示,當選任重道遠,主席選舉已經結束了,對了國家、為了人民,呼籲大家團結前進。
中央社 ・ 13 小時前林業署:持續監測馬太鞍堰塞湖 以便第一時間反應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9日電)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左側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可能會有新一波崩塌。農業部林業署今天表示,理解堰塞湖仍有崩塌的可能性,但應變中心有持續監測,能在第一時間反應。
中央社 ・ 13 小時前距壩頂僅5公尺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堰塞湖水流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但18日晚間壩底滲流量加大,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潰決機率提高,秀林鄉公所撤離約300戶,收容所延長收容,將維持5天開設。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恐潰決!花蓮3地區明停班停課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形成新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林保署花蓮分署晚間表示,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花蓮縣政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秀林鄉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秀林鄉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明(18)日停班停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現身達拉斯健走活動 林右昌:讓台灣加入聯合國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9日電)前民進秘書長林右昌現身達拉斯Dallas Heart Walk健走活動,他向在場僑胞表達感謝,並喊話參與遊行的美國民眾,現在是時候與台灣並肩行動,讓台灣加入聯合國,承認台灣在世界舞台的合法地位,讓台灣能為人類自由、和平與包容而努力。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