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緩升0.2公尺 富世村居民返家、周邊仍禁入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雖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及壩體滲流作用,水位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距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周邊仍列為高風險區域,提醒民眾勿靠近或進入。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水位約265.2公尺,距離壩頂高程270公尺尚有4.8公尺安全距離,蓄水面積約10.5公頃,蓄水量約175萬噸,滿庫為230萬噸。
花蓮分署表示,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至魯丹橋面洩至立霧溪,加上壩體滲流作用,湖水水位今天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
花蓮分署今天經與成大團隊、縣府農業處及秀林鄉公所等單位實地勘查,確認堰塞湖影響範圍為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及可樂部落低窪區域、立霧溪出海口北側的崇德瑩農場,及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員工宿舍區域。
秀林鄉長王玫瑰指出,原先富世村民有部落1至3鄰約100多位族人,今天下午已在警消引導下,陸續從收容處、秀林國中安全返家,另外民樂社區20餘人仍在亞泥宿舍收容。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校事會議爭議 莊國榮嗆全教總沒出息
MLB》首球挨轟卻完投 山本由伸寫歷史
就安基金改革跳票 洪申翰扯財劃法
其他人也在看

慎防花蓮豪雨!燕子口堰塞湖潰決時間延緩 危機仍未解
不過,中央氣象署預估20日至21日花蓮山區日雨量恐達250至340毫米,堰塞湖仍有潰決風險,林保署雖評估不會產生土石流,但呼籲民眾不要到下游河床活動。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迴水長度2300公尺,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昨午監測湖水位距壩頂約5公尺,...
CTWANT ・ 21 小時前燕子口堰塞湖「非首次」早有前例 1地標沒入水中看不到了
太魯閣燕子口近日因山壁崩坍,大量土石阻斷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透露,該地並非首次形成堰塞湖,先前也曾因地震及風災形成過堰塞湖,所幸現今有科技監測之助,讓相關人員能迅速應變,及早進行撤離動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穩定溢流 林保署:不會像馬太鞍溪夾帶大量土石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目前入、出水平衡,溢流穩定。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今天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多是大理石、花崗岩等,較不會出現類似馬太鞍溪堰塞湖夾帶大量土石泥流的情形;中央氣象署提醒,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預估花蓮地區可能出現強降雨,燕子口一帶須特別注意,呼籲民眾勿靠近立霧溪下游河道。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警戒公告!燕子口堰塞湖滲流增加 「高風險區域」嚴禁民眾靠近
花蓮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滲流量持續增加,水位距離壩頂僅約5公尺,結構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可能發生滲流破壞或溢流潰決。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湖面積10.5公頃,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夢幻卻危險!太魯閣堰塞湖呈「Tiffany藍」美爆 背後成因曝
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太魯閣燕子口的堰塞湖水呈現有如「Tiffany藍」般的藍色,看起來十分夢幻,忍不住好奇背後原因。話題掀起熱議,有專業網友解答,「立霧溪流域的岩石主要是變質石灰岩(大理岩),含有大量碳酸鈣。溪水在侵蝕大理岩的過程中,帶有微細的碳酸鈣懸...
CTWANT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仍在飆升」距壩頂剩5公尺 花蓮縣府:8區停班課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中,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監測,接下來「風神」颱風外圍環流的大雨,可能讓壩體更不穩定,恐造成壩體滲流,或從壩頂溢流。對此,花蓮縣政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太魯閣口、布洛灣)、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這三地的居民今(19)日停止上班上課,要求相關居民盡速撤離。
太報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開挖!林保署3點說明馬太鞍溪「無法混為一談」原因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大量土石崩塌,17日形成堰塞湖,雖然有隧道當讓湖水回流立霧溪主流,但林保署昨(18)日晚間仍緊急發布新聞稿,指出「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恐有潰決風險;考量颱風風神將至迎來豪雨,經防災團隊資料蒐集與測量後,進行便道開設作業至土石壩體旁進行降挖。對此林保署也說明燕子口堰塞湖能迅速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卻無法進行前期作業原因。
鏡報 ・ 1 天前
羅智強「選主席0凍蒜」狀態被拍!又遭抓「沒住大安」畫面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投票於昨(18日)結束,33萬名員一同決定接手主席的最新掌舵者,開票最終前三名為鄭麗文61786票、郝龍斌42438票、羅智強12655票,確認下一任主席就是鄭麗文,競選期間同樣主打「年輕世代」的候選人羅智強以第三名坐收,面對競選失利的結果,羅智強則在今(19日)發文,曬出自己真實狀態,表示自己要「做出1改變」。
民視 ・ 1 天前
花蓮光復冒雨復原 季連成:雨量達200毫米啟動疏散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今(19)日在北部和東部地區,已經出現陣陣雨勢。花蓮光復是堰塞湖重災區,許多重機具一早只能冒雨搶挖,但就怕雨持續下, 再 重創當地,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雨量只要累積200毫米就會啟動疏散,至於昨日的疏散撤離演練,協調所也全面檢討,為防災做足準備。烏雲密鋪空中一片灰濛濛,雨不斷下下來,19日花蓮光復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復原中的重災區冒雨搶挖,今天下雨,颱風風神步步進逼,總協調官季連成不敢大意,除了18日演練疏散撤離,19日也聚焦防颱準備。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如果每一天的雨量,累積雨量到達200毫米的時候,就會啟動我們的疏散的警報系統。」3階段撤離依觀測資訊滾動應變,開會報告撤離之際,花蓮縣府當場提出需要經費,現場氣氛一度火爆。花蓮縣政府行研處長陳建村說:「中央各部會現在是十月,如果仍然有恰當的經費,有沒有可能移緩濟急特別來專案補助,光復萬榮鳳林三個鄉公所。」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你們該建議的事項,中央一定會處理的,不要在這個地方浪費媒體記者先生的時間。」會議上就事論事,而針對因應颱風雨勢,18日下午完成疏散撤離演練,也得全面檢討,昨罵罵罵的。民眾說:「我們一直叫我們的鄰長,一直叫,到現在我們在最後一個。」有人反映,廣播聽不清楚接駁慢半拍,甚至有人質疑自己被遺忘。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我們的車子宣導,用定點式而不是用移動式,也就是你要宣導內容,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宣導完畢之後,再移動到下一個地方。」也有民眾樂見多演練能更熟悉,加上檢討能讓SOP更完備,希望透過中央地方政府和民眾一起合作,為防颱做足準備,降低天災影響。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基隆河上游水位持續上漲 員山子今晨1時45分啟動今年首次分洪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基隆河上游強降豪雨水位持續上漲,員山子於昨天(19日)23時30分到達警戒水位62.5公尺,洪水越過側流堰進入分洪靜水池。基隆河上游累計雨量達194毫米,於今天(20日)上午1時45分水位超過63公尺,洪水經由分洪堰進入隧道開始分洪。今天的分洪是今年首次分洪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圖)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20日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目前用降挖的方式,利用機械到壩頂,僅剩10公尺左右,但是現場環境非常的差,仍有落石,影響進度,預期3、4天,最慢1週處理完。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防東北季風及颱風共伴降雨 花蓮國軍運沙包 (圖)
中央氣象署19日表示,未來1週皆有東北季風影響,19日至21日還有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共伴降雨。花蓮中央前進協調所指示,若每天累積雨量達200毫米就會啟動疏散撤離警報系統。圖為國軍弟兄協助搬運沙包。
中央社 ・ 1 天前
警戒! 立霧溪堰塞湖壩體滲流1/立霧溪堰塞湖壩底滲流水位仍高 怪手降挖「拆彈」
立霧溪形成堰塞湖已經第3天,今(19日)林保署觀察到堰塞湖壩底有缺口不斷滲流出水,雖然有水流排出的現象,但水位仍不斷上升,距離壩頂只有5公尺,短期恐怕發生潰決,今(19日)下午大型機具持續挺進中橫公路施作開挖工程。
鏡新聞 ・ 1 天前
共伴效應、低壓帶雨炸到光復節連假 下週日再探20度
對流雲系持續進入台灣東部外海,同時風神颱風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北部、東部降雨不斷,預計26日還有更強的東北季風到來,低溫下探20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下游快疏散!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影響範圍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花蓮縣政府今(19)日下午發布警戒公告指出,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立霧溪河道堰塞湖,經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監測,壩體滲流量持續增加,水位距離壩頂僅約5公尺,壩體結構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可能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縣府除公告影響範圍區域外,更請民眾勿進入溪床,台電溪畔電廠同步啟動應變機制,隨時留意官方公告與警戒通報,避免前往高風險區域,確保自身安全。
民視 ・ 1 天前
影/離家太遠!秀林民樂社區30居民不願撤 籃球場搭帳篷避難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17日出現堰塞湖,縣府撤離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社區,安排在亞泥宿舍及秀林國小收容。但民樂社區部分居民不願撤離到收容中心,自行在富世村籃球場搭帳篷避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1 天前
落石不斷!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 剩「最艱難」10公尺
中央前進協調所今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記者會,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2座堰塞湖水位正常;近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可望解除,燕子口堰塞湖水位距壩約4.5公尺,便道開挖剩最後10公尺,仍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補充說明,目前進度已快要抵達壩頂,大約還有10公尺路程,但是作業環境很差,怪手進去還會有落石,等環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快速上升「緊急封園」挨轟昏庸 內政部回應了
堰塞湖危機又來了?上個月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嚴重傷亡、財損,沒想到花蓮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溪水一度淹過路面,造成不可思議的奇景,太魯閣國家公園也緊急封園。對此,知名登山部落客雪羊表示,標高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標高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痛批內政部昏庸蠻橫。對此,內政部也出面回應了。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