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針非人人適合 醫:改變飲食才是減肥良方
近幾年來,減肥針劑如Wegovy和Ozempic逐漸在美國走紅。有南加州華人男子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減重10磅。不過有醫師表示,並不是所有想減重的民眾都適合使用這種藥,通過改變飲食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
華裔家庭醫師鄭卓漢介紹,這種減肥針需要醫生處方,並不是所有需要減重的人都可以使用這種針劑,體重需要達到很大才可以,他說,「BMI30以下的病人不會考慮」。他說,一般BMI在40以上,或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的肥胖人士可以使用這種藥。此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肥胖人士也可以使用。
鄭卓漢介紹,本身消化系統不好,體重沒有很大的人不建議使用。因為這種針劑會抑制食慾,可能會有噁心、肚子痛、便秘等腸道副作用,若消化系統本就不好,這種減肥針會加重症狀。此外,這種減肥針在動物身上的實驗發現,可能增加患有甲狀腺腫瘤的風險,因此若病人有該種癌症家族史,也不建議使用。
鄭卓漢說,這幾年這兩種減肥針的宣傳「風很大」,要求開這種減肥針的患者有所增加。但他通常會先鼓勵患者通過改變飲食減肥。他說,「不吃藥是最好的。」飲食是改變體重的根本。若患者使用減肥針,不改變飲食習慣,停藥後還是會反彈。
若患者需要依靠藥物減肥,鄭卓漢會先讓患者嘗試口服減肥藥。其中一個原因是,並非所有醫療保險都報銷減肥針劑。他有一個病人就因為醫保不報銷,轉而前往減肥美容中心使用合成類減肥針劑。
關於如何通過飲食達到減肥,鄭卓漢說有兩點。第一是減少澱粉、糖類食物攝取;二是減少飯量,慢慢減少,持之以恆。他強調,糖類包括果糖,以及含糖飲料如奶茶等。對於習慣吃很多澱粉類食物的民眾,一下子減少太多,他們會堅持不下來,有時甚至導致低血糖,因此建議逐步減量。此外,還可以減少每次吃飯的份量,也可以達到減重效果。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女民宅私賣高價名貴犬 1隻3萬元
NASA代署長達菲放話跟SpaceX對手簽約 馬斯克轟:智商兩位數笨蛋
對抗曼達尼 紐約富人大舉捐款300萬元助葛謨
其他人也在看

來台5年不忍了!韓正妹網紅揭台灣「低薪慘況」:混不下去就回韓國
近期在《中文怪物》以流利中文令觀眾驚艷的韓國YouTuber咪蕾,在與Yahoo合作的特別企劃節目《Yahoo x 咪蕾》最新一集節目中特別邀請韓國綜藝節目《鋼鐵部隊W》中爆紅的陸軍女軍官Sunny一同遊台灣,規劃了登山、逛夜市等貼近台灣日常的生活體驗。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鬼鬼登時裝週紅毯!一轉身裙子全鏤空「剩丁字褲」 自信喊:當時髦辣媽
跨界時尚大秀於10月24日晚間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以「Fashion Romantasy」為主題,融合未來感與浪漫氛圍,打造跨越時尚、音樂與藝術的感官盛宴。其中,鬼鬼吳映潔與程予希一同走上紅毯,兩人皆以Gucci新品造型亮相。鬼鬼身穿灰色短袖上衣搭配橘色刺繡花朵裙,轉身一看背部整片鏤空設計,性感指數爆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歐陽娜娜胸前挖空衝出鏡頭!「側面照」遭網酸:好塌
娛樂中心/楊佩怡報導女星歐陽娜娜近年將事業重心轉往中國,也毫不避諱公開發表親中言論,引發外界關注,甚至被陸委會納入重點查核對象,但歐陽娜娜卻絲毫沒有影響,依舊常常在社群網站上狂曬自己的美照。日前她參加《VOGUE時尚之力盛典》時,以一席綠色薄紗化身森林仙女赤腳跑出場,驚艷眾人;不過出場影片曝光後,其側臉遭不少網友狠酸:「真的好塌」。
民視 ・ 22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3 小時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20 小時前
9成女性肺癌不吸菸 瓦斯爐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顯示,瓦斯爐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苯可能傷害肺部,甚至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台灣,約有九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廚房油煙是已知的危險因子外,瓦斯爐也被指為可能的致病原因。專家建議,民眾應加強廚房通風或考慮改用電磁爐,以降低健康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近兩成自述罹患骨質疏鬆,比例不低,骨折風險高且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一旦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三大情況,就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健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國人當中自述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8.2%。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青春期乳房正常發育!21歲妹子「沒來過月經」 檢查揭驚人真相
越南媒體Docnhanh報導,醫師發現,患者的外生殖器異常,形似小型陰莖且尿道口偏低,陰囊內無睪丸。經染色體分析,確認她的基因組型為46,XY,即遺傳性別為男性,且體內睪酮濃度符合男性標準。MRI檢查顯示,其腹股溝管內藏有2顆睪丸,但體內並無子宮與卵巢。院方診斷為「46,XY...
CTWANT ・ 1 天前
上廁所別急著沖水!「直腸出血」大腸癌風險飆8.5倍
最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下成年人若出現直腸出血症狀,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無此症狀者高出8.5倍。醫師提醒,如廁後若發現衛生紙上有鮮紅色血液、解黑便或肛門流出血液,即使沒有家族病史或未達建議篩檢年齡,都應儘早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3個月減肥11公斤!網友靠3招從「小腹婆→螞蟻腰」這樣吃不運動也能加速燃脂
誰說瘦身一定要流汗?有一位小紅書網友江半不是江畔,只用短短3個月甩掉11公斤,靠的竟然是「不運動」飲食法!她公開自己的3大瘦身心法,從低碳吃法到控時進食,全靠精準計算與飲食觀念逆轉體質,成功從肉感女孩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