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任市長、兩度更名 中部廠商終於圓夢 台中會展中心開幕 暗藏20年滄桑史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歷時20年的規畫和興建工程,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力下,終於展開試營運,為中台灣製造業聚落送上一份大禮。
作者:財訊雙週刊/陳雅潔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首展「2025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五金工業展」,歷經重重波折,逾400家廠商、800個攤位,終於在10月21日登場。包括總統賴清德、台中市長盧秀燕等都親自出席,象徵中央與地方攜手產業、推動台灣製造邁向國際化與高值化的新里程碑。
政商雲集 見證製造業歷史
從開展5天前台中市政府舉辦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開展啟動記者會」,就可以看出台中市政府、外貿協會和廠商對這座展館處女秀的重視程度。市長盧秀燕率領各局處首長,並邀集中部多位產業領袖,宣布除了五金工業展之外,在11月至明年3月間,接續登場的還有台中工具機暨智慧製造展、百工百業博覽會及台灣國際工具機展,明年已經有51個展覽檔期預約,占全年使用率近6成。
然而,在盧秀燕、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首展主辦單位手工具公會理事長謝武志的熱鬧合影背後,是趕在記者會前兩天,市府委託知名導演范可欽操刀的市長開箱影片才拍攝完成;而除了1樓展區,展覽館其他樓層以及相連的會議中心,裝修工程都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連展區內的餐飲服務也都是臨時攤位。
場邊還有一個漏網鏡頭,則是主辦單位朗盛行銷總經理劉子豐,與手工具公會榮譽理事長暨界升工業總經理賴亮孜,在記者會後,兩人緊緊握手。眼神交流中,透露對開展前最後一哩路的五味雜陳,一切盡在不言中。
《財訊》雙週刊也發現,但是在廠商心中,這些都瑕不掩瑜,重點是台灣精密製造產業終於實現前店後廠的夢想,尤其是手工具、工具機零組件業者,終於等到在家鄉有一座國際級展館接待國際買主。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林松益當天就說,「今天感到無比的激動與感謝,更充滿了興奮,因為這個展覽館真的等得太久了。」
台中地區可說是台灣精密製造業的心臟地帶,從航太到光電面板、工具機、自行車的零組件供應鏈、木工機械、手工具等產業聚落,中小企業雲集。這些廠商又多以外銷為導向,卻只能一卡皮箱全地球四處參展,因此產業界從很早之前出現希望台中也能有國際級展館的聲音。直到原水湳機場遷移、留下253公頃的大片土地,台中市政府在此處的都市計畫才終於納入國際會展中心。
回顧過往 定位曾多次變更
然而這座國際會展中心從開始規畫到重新啟用試營運,過程相當坎坷。「整個水湳經貿園區的定位、規畫一改再改,會展中心就跟著一變再變,連名字都換了3次。」台中市前市府官員透露,20年來換了3任市長,每位市長對水湳的想法都不同,「像是原來要做電影中心,連李安都來這裡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但後來又不做了。中央公園、轉運中心、台灣塔,每個案子在新市長上任後,都至少改過一次,周邊公共設施也都連動受到影響。」
因此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新建工程,直到國際競圖設計確認4年後才完成招標作業;而且根據監造單位資料,1期工程經歷了4次變更設計,2期也有3次變更設計,且還加上後續擴充。
但最直接影響會展中心進度的,莫過於經歷新冠疫情,缺工缺料物價上漲,市府只能不斷追加預算。會展中心主結構原訂3年完成的工期,更足足拉長到5年,以致台中在2017年行政院核定的《興建國家會展中心(桃園、台中、台南)綱要計畫》中,進度落後於桃園和台南。
去年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終於取得竣工證明,手工具公會開始籌辦本屆展會,但是當中又是一番波折。由於台中市政府與外貿協會之間的點交工作不順,由貿協負責的細部裝修作業遲遲無法展開;後來在台中市府導入第3方專業單位全面檢視19類系統、715項目、1230處功能測試並進行調整後,總算在今年7月展開點交作業。
五金產業 一圓前店後廠夢
標得會展中心裝修工程的潤泰集團旗下潤德室內裝修設計,也同步展開工程。《財訊》披露,據悉貿協還特別前往拜會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拜託潤德全力趕工,好趕上10月底五金展的檔期,尹衍樑也阿沙力答應「完全配合、會如期完工」,甚至大手筆主動將原來公共衛生設備規格升級。潤德的神救援,讓貿協總算在九月完成點交,確定一樓展區可以開放作為首展使用。
五金產業是精密製造、家居、航太、汽車、醫療等產業的重要上游,台廠每年出口值超過3500億元,部分中高階製品也是全球市占第一,因此廠商對於兩年一度的五金工業展都寄以厚望。劉子豐說,這次在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開展,讓國外買主可以40分鐘到展場、20分鐘到工廠,「透過前店後廠模式,不但可以看到產品,也可以直接看到廠商的彈性製程,而這才是台灣五金業者最大的優勢。」所以即使是作為新展館壓力測試的首展,相關廠商還是很感謝市府和貿協讓他們終於圓夢。
謝武志就表示,這次的展覽是產業年度必訪的國際平台,讓業者在穩固歐美市場的同時,加速開拓東南亞、中東與中南美等高潛力市場。尤其是如今又面對美國關稅、歐盟CBAM開徵,更應該藉此機會展現中部產業少量多樣製程、快速打樣與穩定交期的優勢,和台灣製造的靈活與精準,才能更加凸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749期)
看更多財訊文章
力麗止血停產瓶用酯粒,誰是下一家?中國傾銷壓頂 台灣酯粒廠有規模卻難獲利
住房有蟑螂、洗澡水泛黃!足協補助最多爭議最大 李洋震怒整頓
永擎電子即將上市 童子賢笑說「抱孫了!」預告集團還有下一個孫子誕生
其他人也在看

外埔區長青學苑結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銀髮學員展現活力學習成果
外埔區長青學苑於25日上午,在臺中市立外埔國民中學宏德館舉辦「114年度結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學員由家人陪同參與十分踴躍,致現場氣氛非常熱鬧溫馨。活動見證一年來豐碩的學習成果與樂齡族群的活力風采。並由社會局專委吳文楦代表盧秀燕市長及社會局廖靜芝局長出席,頒發結業證書予今年度完成學業學員代表及肯定老師在推動長青學苑上的付出與貢獻,給予大家關懷與勉勵。外埔區長青學苑結業成果展共有近600位學員熱情參與,透過舞台展演,長輩們自信展現一整年的學習成果,現場共計33個班級,今年由健康操班老師及學員們帶來精彩的開場演出,再由各班接力演出表演,節目內容相當多元,內容實用又充滿創意,鼓勵長者勇於嘗試新知、拓展生活圈。活動現場設有靜態成果展,展出學員的書畫作品及AI圖片生成作品,色彩繽紛、創意十足;舞台上則由現代舞班及土風舞班、長青歌班及日語生活會話班班與二胡班及非洲鼓班帶來熱情洋溢的表演,贏得現場熱烈掌聲。社會局專委吳文楦在致詞時表示,盧秀燕市長長期推廣「終身學習」精神,長青學苑正是最佳實踐場域。外埔區葉聯慶區長亦表示,長青學苑不僅提供長者持續學習的平台,更是促進社區凝聚與代間交流的重要場域。透過多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中央公告豬隻「禁運禁宰」再延長 盧秀燕:宣布公有市場豬肉攤商免收使用費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因應非洲豬瘟防疫,行政院農業部10月22日公告全國實施豬隻「禁運、 […]
觀傳媒 ・ 11 小時前
徐嶔煌揭時間軸質疑台中市府:10/14不通報中央是不是說不過去?
台中某養豬場爆出非洲豬瘟案例,市府的應變遭外界質疑,市府連日還稱特約獸醫已投藥治療才未強制檢驗,卻被獸醫發文打臉,市府才認誤植。財經專家徐嶔煌說,他請朋友打電話去求證,發現有幾個顯著不同點,豬農都知有異,市府10月14日還不通報中央恐說不過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豬隻禁運禁宰延長10天 台中市府:公有市場豬肉攤商免收使用費
因應非洲豬瘟防疫,行政院農業部10月22日公告全國實施豬隻「禁運、禁宰」措施5天,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6)日於記者會上宣布再延長10天。因應中央此政策,台中市政府為減輕台中市公有市場193席豬肉攤商營運負擔,市長盧秀燕宣布,自10月22日公告日起至恢復屠宰作業前,針對攤商按無出攤營業的日數免收攤(鋪)位使用費,以實質行動支持基層攤商,共度防疫挑戰。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降息金風暴將襲台股!四大族群蓄勢噴發 法人狂點名「國巨、富邦金、鴻海」等多檔搶頭香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美國通膨再度降溫,最新CPI數據低於預期,使市場幾乎篤定聯準會(Fed)本周將再度宣布降息,美股四大指數應聲齊漲。這股資...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急於吹噓勝利恐屈服中國」彭博指川普可能在晶片、台灣問題讓步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定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會面,他近日宣稱:「我們將針對所有問題達成協議」,受到全球關注。然而,彭博報導示警,川普的協議往往形式重於實質,而他急於獲得一個可以吹噓為勝利的成果,可能使他對中國關鍵要求退讓,包括取得先進半導體以及台灣地位問題。 根據彭博報導,在數週來不斷升高的威脅、貿易報復與強硬論調之後,分析師預期,川習達成的任何協議,充其量只是緊張降溫,而非化解核心衝突的全面協議。前白宮中國顧問、現為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萊文(Henrietta Levin)說,「雙方顯然尋求關係穩定,但依據誰的條件穩定關係,還是未知數,我認為遺憾的是牌在北京手中」。 報導提到,川普渴望獲得結果,以吹噓為一大勝利,可能使他屈服於中國的關鍵要求,包括取得先進半導體及台灣地位問題,川普並沒有排除這樣的妥協,儘管基於國安與政治風險,川普不太可能做出太大的讓步。此外,川普的談判風格與習近平截然不同,川普通常採取交易策略,利用槓桿取得短期勝利,而習近平則依賴其製造與自然資源優勢所支撐的長遠思維。 報導強調,川普堅稱中國必須取
新頭殼 ・ 1 天前
聯發科31日法說會 聚焦2026年營運藍圖與國際競合變局
IC設計龍頭聯發科31日舉行法說會,此次會議照例由執行長蔡力行親自主持,聯發科日前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1,421.9億元,受惠天璣9500新品拉貨帶動,繳出優於預期佳績後,市場目光轉向關注其與台積電合作2奈米與ASIC相關產品開發進度,以及聯發科對長期成長的關鍵布局。
中時財經即時 ・ 12 小時前
台股連假後迎補漲行情?專家點名1產業供應鏈強攻:有望挑戰28000點
台股在光復節連假前夕承壓走低,下跌116點,最終收在27532.26點。不過美股在台灣連假期間, 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報捷,略低市場預期,為聯準會本周再次降息鋪路,道瓊、標普 500 指數、那斯達克全創歷史新高,台股及大型權值股有望上演補漲行情,台股有望挑戰28000點關卡。安聯投信台股團隊預估,此波行情將由這產業供應鏈領軍上漲。美股因美國公布......
風傳媒 ・ 7 小時前
台積、台股創高怎停利?分析師傳授「法人愛用」2大心法
台股近半年漲勢驚人,指數半年來大漲超過40%,近期更逼近28000點關卡,推升這波行情的最大功臣,無疑是台積電,股價自4月低點780元一路上攻至1500元。隨著漲幅驚人,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該停利?又該怎麼停?」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熱門股〉輝達點燃CPO需求爆發 波若威受惠供應鏈發光周漲8.1%
Meta 與甲骨文採用輝達旗下 Spectrum-X 網路交換器,預期將提升 AI 效率加速通訊架構。在輝達助攻下,帶動矽光子 (CPO) 需求爆發,台廠中,波若威 (3163-TW) 受輝達指定的 CPO 夥伴,激勵波若威周漲 8.1%。
鉅亨網 ・ 17 小時前
〈台股風向球〉挑戰2萬8做好暖身操 關注AI科技股財報、降息、川習會題材
台股上周四因電子權值股疲軟,仍繳出周漲 230 點或 0.84%、收 27,532.2 點,指數已連 9 周上揚、周 K 連收 4 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加上下周是美國科技股財報周,川習會、聯準會降息,大盤有望挑戰 2 萬 8 千點大關。
鉅亨網 ・ 15 小時前
台灣在關稅談判是後段班!下一座護國神山在哪裡?史欽泰看好「這1個產業」
台灣半導體在半世紀來攻上了全球供應鏈要角,而今在地緣政治與科技競速夾擊下,下一座「護國神山」到底在哪裡?桃園市長張善政24日指出,觀察台灣政府跟美國關稅談判的過程,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後段班」!張善政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有政治因素,在美國設廠之後在半導體供應鏈上仍然有缺口,因為美國ICT相關產品生產能在美國生產並不多。他也認為,美國要藉由關稅手段達到製造......
風傳媒 ・ 1 天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18 小時前
連讓山本由伸疲憊都很困難 藍鳥教頭坦言:首局是最大機會
洛杉磯道奇日籍強投山本由伸今天用一場105球完投勝,助球隊5:1擊敗多倫多藍鳥,在7戰4勝的世界大賽中扳平成1:1,完成季後賽連續2場完投壯舉,他的好表現就連對手藍鳥隊總教練John Schneider都讚嘆他表現地坦言,「第1局他用23球或許是我們的最大機會」。
太報 ・ 7 小時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南市長選情變了?綠營內參民調「陳亭妃、林俊憲差距驚人」曝
2026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兩人競爭越發白熱化,據綠營最新內參民調顯示,無論陳亭妃和林俊憲的支持度都領先藍委謝龍介,其中林俊憲領先15.2個百分點,陳亭妃大幅領先29.6個百分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老豬農認了:病、死都找他…藥商「披獸醫皮」豬瘟拖10天才通報!
究竟是誰撒了謊?台中梧棲一處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追根究底是疫情初期出現「10天空窗期」未通報,今(26)日動保處揪出豬場聘僱的王姓獸醫「無獸醫執業執照」卻擅自投藥,已發文檢方調查。案情節外生枝,陳姓老豬農認了,對方只是疫苗藥商,相識20多年,每當有豬病、死都第一個聯絡他,而年繳3千元的正牌紀姓特約獸醫,直到解剖豬隻前一刻,才接到老豬農求救電話,為時已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MLB/朗希賽後跑到投手丘「比劃」 前球星:他在觀察土壤狀況
道奇今(26日)在世界大賽G2靠日本最強投山本由伸完投9局僅失1分的表現扳回一城,賽後,已開始暖身但沒登場的佐佐木朗希還跑到投手丘,簡單試投了兩次,這動作也引起不少球迷和媒體好奇。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