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也要兼顧外觀!單孔機械手臂「藏匿」傷口 助病友重建自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面對婦科手術,許多女性不僅害怕術後疼痛,更擔心腹部留下明顯疤痕。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表示,傳統開腹手術往往需要長達20公分的切口,不僅恢復期長,也影響外觀與自信。近年來,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問世,為女性帶來另一種選擇:在安全與精準之間取得平衡,並以極小的傷口完成複雜手術,減少身心負擔。
手術不只是切除病灶 更關乎心理重建
此外,李偉浩指出,子宮肌瘤是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雖不致命,但可能造成腹脹、經血過多與不孕等困擾。對於直徑超過8公分的「複雜性子宮肌瘤」,傳統開腹手術往往會留下自肚臍延伸至恥骨的大傷口。
李偉浩醫師認為,這樣的傷口需要長時間照護,也容易影響女性對身體的認同與自信。婦科手術不只是醫療技術問題,更牽涉到女性在術後對外觀、身分與心理的重新調適。因此,在制定手術方案時,醫師也應同時評估對患者身心的長期影響。
精密操作挑戰骨盆腔 單孔技術展現優勢
骨盆腔內結構複雜,宛如一只「裝滿器官的碗」,包含子宮、膀胱與直腸等重要組織。當肌瘤使子宮腫大如籃球時,手術空間極為受限。這時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可發揮顯著優勢。
李偉浩醫師表示,透過高解析度3D內視鏡與具雙關節的靈巧器械,醫師能在有限空間中精準切除病灶,並避免損傷周圍神經與血管。同時,傳統開腹約15至20公分的切口,可縮小至僅約2公分、藏於肚臍內,兼顧治療成效與外觀修復。
2公分傷口 取出「籃球大子宮」
此外,李偉浩醫師也分享一名44歲女性案例。該患者具有蟹足腫體質,擔心手術疤痕會又厚又明顯,因此多年延遲治療。直到肌瘤導致貧血與腹脹,子宮腫大至28公分,她才至醫院尋求協助。
患者在單孔機械手臂系統的治療下,成功透過肚臍2公分切口取出近4公斤的子宮。整個手術出血量僅約200cc,若採傳統開腹方式,出血量可能會較多。部分患者術後當天可下床活動,兩天後出院,傷口也不太明顯,不過恢復狀況還是依個人情況而定。
面對腫瘤不只要快 更要「完整取出」
除子宮肌瘤外,卵巢腫瘤也是女性常見疾病。李偉浩醫師說明,卵巢腫瘤的良惡性判斷與大小、外觀密切相關。手術關鍵在於「避免滲漏」與「完整取出」,若不慎讓惡性腫瘤內容物外溢,恐增加癌細胞轉移風險。
同時,李偉浩醫師舉例,一名患有12公分卵巢纖維瘤的患者,因腫瘤扭轉導致嚴重沾黏,小腸與腹膜緊密纏繞。傳統腹腔鏡靈活度不足,但單孔系統的雙關節器械能在狹窄空間中安全操作,協助醫師完整移除腫瘤、避免破裂滲漏。術後病理證實為良性,患者隔日就出院了。
從「大傷口」到「微創」 手術治療新選項
過去女性進行子宮或卵巢手術,需住院約一週,且疤痕明顯。如今,針對特定合適的醫療個案,單孔機械臂微創技術展現出與傳統開腹手術類似的治療潛力,並且能夠在維持療效的同時,兼具術後傷口美觀、復原速度與安全性。
李偉浩醫師表示,對女性而言,手術後能夠快速恢復日常生活,並不必面對明顯疤痕,是身心的雙重療癒。且微創技術不僅是醫療科技的進步,更象徵對女性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守護。
非所有患者都適合 術式選擇仍須個別評估
雖然單孔手術優點明顯,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此技術。李偉浩醫師提醒,手術選擇應依病灶大小、位置與個人體質綜合評估。患者可向具認證資格的醫師諮詢,確認是否適用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並了解各選項的風險與恢復期。
李偉浩醫師強調,手術的目的,是讓病人健康回歸生活,而不是讓傷口成為負擔。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最安全、最長遠的健康策略。
【延伸閱讀】
40歲後半數女性中鏢!子宮肌瘤3症狀別忽略 調整飲食與作息助預防
子宮肌瘤大如網球! 32歲女子靠「這1手術」成功保留生育能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9顆子宮肌瘤最大有拳頭大 OL快結婚憂不孕
台中一名35歲粉領族即將結婚,擔心罹患多顆子宮肌瘤造成不孕,就醫檢查,發現體內子宮肌瘤又多又大,是年輕型的子宮肌瘤患者,因體質及年紀輕,血中雌激素刺激讓子宮肌瘤快速長大,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由肚臍開刀取出9顆肌 瘤,從1到9公分不等共9顆,最大肌瘤大如拳頭般,但手術沒有明顯傷口,把傷口隱藏在肚臍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類機械手臂手術器械切除肝癌 價錢僅達文西1/3
台中大甲一名50多歲罹患肝癌的林姓男子,長期在其他醫院治療,腹部難耐,轉而到李綜合醫院要求開刀,經過外科醫師檢查後評估,自費使用韓國多關節手術器械系統(ArtiSential™)進行微創肝臟切除手術。手術類機械手臂系統,在腹部打4個小洞,最小傷口僅約3公分,費用只有達文西機器人的三分之一,術後患者恢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李威捲「精舍殺人」瘦到認不出來 突改口不認罪受害者律師批無悔意!
藝人李威捲入精舍命案 被控幫助傷害致死 等3項罪嫌 他14日出庭 人瘦了一大圈還剪掉招牌長髮 一度讓大家沒認出來 對於記者提問不發一語 他在偵辦期間配合檢方 轉為污點證人想拼無罪 已獲減輕或免除其刑 不過他今日(14)開庭時 突然改口否認犯罪 還說當時要求 被害蔡姓女子道歉 是基於同情 只是希望她趕快認錯後就能休息 對於檢方的起訴 他認為法官會有公正審判 讓受害者律師看不下去
娛樂星聞 ・ 1 天前
李遠與李洋啟動「遠洋合作」(2) (圖)
文化部長李遠(右)、運動部長李洋(左)16日進行「雙部會首次合作會面」,雙方會中談到許多未來可能合作的機會,如加強台灣運動漫畫、運動電影等項目,共同打造新的「運動文化產業」。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傳統藝術《武旦家門:楊蓮英》新書出版 記錄武旦的傳承精神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從2008年起推出「傳統藝術系列」叢書,為指定登錄之傳統藝術保存者進行生命史之撰述及出版工作,今(16)日文化局舉辦《武旦家門:楊蓮英》新書發表會,該書為本系列叢書第21本,由戲曲學者徐亞湘教授主持策畫與撰寫,透過大量田野訪談及資料蒐集,搭配逾兩百張的珍貴歷史圖像,記錄楊蓮英藝師精采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他多囊腎腰圍超過腿長!妻捐腎救命
[NOWnews今日新聞]一位56歲的個案因遺傳性多囊腎病,加上年輕時從事業務工作應酬頻繁,47歲就被醫師宣告即將面臨洗腎命運,直到55歲開始腹膜透析,但因為雙側腎臟囊腫過大、囊液多達1萬毫升,腰圍甚...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反覆腹脹、貧血忍2年!婦子宮28公分肌瘤「大如籃球」1手術救了她
一名44歲有蟹足腫體質的女性患者,數年前被診斷出多發性子宮肌瘤,當時子宮大小約12公分。診所醫師提醒她,若要開刀,恐怕只能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她因此持續忍受腹脹、反覆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困擾。由於症狀逐漸惡化而非突然加劇,她勉強撐了下來,2年後再次就診檢查時,才發現子宮已達28公分。(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S消失7個月現身了!「Lily陪看電影露笑容」 疑似女兒帥男友正臉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吳雨婕/綜合報導小S(徐熙媛)因為姊姊大S(徐熙媛)於今年2月離世,暫時無限期停工,但近日確定會出席即將到來的金鐘獎,合體蔡康永,重現...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子宮如籃球大 微創僅2公分傷口
一名四十四歲有蟹足腫體質的女性患者在數年前被診斷出多發性子宮肌瘤,當時子宮大小約十二公分,因恐懼傳統手術,多年來,她持續忍受腹脹、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困擾。由於症狀逐漸惡化,直到近年再次就醫才發現子宮已達二十八公分。外院曾建議,須接受切口長達二十公分的開腹手術,患者擔心留下大傷口,加上蟹足腫體質,可能使疤痕看起來更厚更明顯。後來在新光醫院接受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取出將近四公斤、相當於籃球大小的子宮。術後,患者腹部僅留下二公分的傷口,巧妙隱藏在肚臍處;由於體態恢復,患者重拾自信。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年齡大小,女性在接受子宮切除或其他婦科手術後,都必須重新建構自我並適應身體變化。然而,傳統開腹手術留下的明顯疤痕往往影響心理調適。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指出,子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才運動就吐!阿喜5度確診新冠「聲音裂一格一格還氣泡音」 急問:該看醫生還是作法
她在社群貼文中坦言,「聲音一格一格裂裂的(每句話都氣泡音?)」,喉嚨長期乾燥的情形讓她十分困擾。即使確診時間已過兩個月,相關症狀卻未見改善,她無奈表示:「請問我該去哪裡作法還是看醫生?回答我!!!」語氣中透出焦急與不安。不只聲音問題,阿喜也提到整體身體狀...
CTWANT ・ 1 小時前抗衡中國經濟政策 美國擬擴大入股戰略產業企業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指出,川普政府為抗衡中國的經濟政策和出口限制,將尋求在關鍵企業中持有更多股權以加強對戰略產業的掌控。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張軒睿《泥娃娃》親自體驗觀落陰! 楊祐寧戲裡戲外都當爸「一度排斥接演」
恐怖片《泥娃娃》近期上映,楊祐寧、張軒睿、郭雪芙日前合體宣傳,分享作品與詮釋角色的心情。張軒睿甚至特地親身體驗「觀落陰」,他坦言過程中有些害怕,由道長以簡單儀式帶他進入狀態。主持人黃偉晉及賴晏駒(小賴)好奇追問感覺如何?張軒睿笑說:「有點像半夢半醒,感覺身體越來越沒有重量。」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6 小時前
《左撇子女孩》馬士媛入圍金馬最佳新演員 初登大銀幕哭戲超猛臨演也淚崩
電影《左撇子女孩》入圍今年金馬獎9大獎,其中,現年25歲的新秀馬士媛入圍最佳新演員。初登大銀幕的她哭戲超猛,一場與蔡淑臻的爭執戲,馬士媛拍攝當天情緒滿點,張力之大,連在場的臨演也深受感染,忍不住聲淚俱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勞退新制試算方法曝!「勞工自提6%」退休金翻倍 漲破800萬
隨著台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是老年人口,退休議題成為勞工最關注的焦點之一。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4日公布的「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統計結果」顯示,去年因退休離職的受僱員工約達11萬人,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新高。另外,為協助民眾更便利地規劃退休生活,勞動部也針對「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進行改版,讓勞工可以更方便的試算退休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