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裝支架並非一勞永逸!醫:再阻塞機率達一成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透過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能有效打通阻塞血管,恢復心臟供血。然而,這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仍存在一個潛在風險—支架再阻塞。
支架再阻塞指血管在置入支架後數月至數年內再次狹窄。主要原因包括,血管內皮細胞過度增生,使支架內膜變厚、動脈硬化進一步惡化,及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血糖控制不佳等,導致血管再次受損。儘管新一代藥物塗層支架(DES)已大幅降低再狹窄率(5-10%),但此風險仍不容輕忽。
支架再阻塞的症狀與心絞痛類似,一旦出現以下狀況,可能是再次心肌梗塞的警訊,應立即就醫:
胸悶、胸痛
運動耐受力下降
呼吸急促
夜間或休息時胸口不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振宇提醒,預防勝於治療,術後保養是關鍵,置放支架只是治療的第一步,日常保養才是長遠之道:
規律服藥:按醫囑持續服用抗血小板與降膽固醇藥物。
控制三高:維持血壓、血糖、血脂在正常範圍。
健康生活:戒菸、健康飲食、規律運動。
定期追蹤:透過心臟超音波等檢查,及早發現問題。
除了藥物支架,近年來也發展出「可吸收性支架」與「新一代藥物球囊」等新技術,目標是進一步降低再阻塞風險,並實現血管的「無痕治療」。廖振宇強調,心臟支架是救命的橋樑,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長遠的道路。患者與家屬不應僅依賴手術,而是從日常做起,才能真正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好醫師新聞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好醫師新聞網》心臟裝支架並非一勞永逸!醫:支架也可能會再阻塞
延伸閱讀
東北風暴襲紐約!太陽能板遭強風吹落 7旬老婦被砸頭慘死
影/嚇壞!嘉義醉漢「持刀揮舞」鬧遶境 警到場制伏
對抗新冠細胞激素風暴有解方!專家推「乳鐵蛋白」防重症
其他人也在看
長榮空服員病逝 工會提3訴求揚言馬拉松活動陳抗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5日電)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離世引發外界關注,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等提出3點訴求,包含禁止雇主因員工請病假而有不利待遇等,更揚言高層若持續神隱,將於長榮航空馬拉松活動陳抗。
中央社 ・ 1 天前
沈玉琳傳抗癌成功「返家修養」!潘若迪鬆口回應了
娛樂中心/楊佩怡報導藝人沈玉琳出道以來有不少主持作品,也經常在各大綜藝節目露面,直爽且幽默的個性獲得不少觀眾喜愛。怎料,沈玉琳上月卻驚傳罹患白血病(血癌),讓外界相當震驚。不過近日傳出好消息,沈玉琳身邊的友人透露,對方目前情況良好,已能返家休養,而好友潘若迪也鬆口了。
民視 ・ 2 天前
西螺鎮農會被冒名! 一頁式廣告「凍乾甜菜根粉」是詐騙
這則一頁式詐騙廣告網址疑似來自境外,宣稱「雲林西螺鎮農會製品」的「凍乾甜菜根粉」是超級食物,並拼湊西螺鎮淹水新聞及不明地點的甜菜根田畫面,一包產品標價362元,特價237元,並宣稱可貨到付款、超商取貨或黑貓宅急便配送。廖錦富今(15日)受訪澄清,所謂「嚴選甜菜根...
CTWANT ・ 1 天前恆春古城西門將禁行四輪車 居民盼路擋重新設計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15日電)屏東縣恆春鎮古城西門,近年屢遭車輛擦撞毀損,文化部文資局將於城門前道路設路擋,禁止四輪車通行,最快12月試辦。昨晚說明會有居民反映路擋不符古城意象,盼重新設計。
中央社 ・ 1 天前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推居家診療 攜手社區打造「無縫醫療照護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若家中有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家屬照護壓力沉重,往往難以兼顧褥瘡、糖尿病足潰瘍等傷口的照護,若癒合不佳引發感染或多重併發症,將演變成更大的負擔。傳統外科門診提供個別患者的時間和資源有限,不足以妥善處理成因複雜的慢性傷口,為此奇美醫院設立「傷口照護中心」,透過整合式照護、居家訪視等模式,為患者提供多面向的協助。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醫師說明,正常傷口在發炎期後將進入增生期,隨後逐漸癒合。然而,若因感染、營養不良或疾病影響免疫反應,肉芽組織或表皮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導致傷口持續「卡在發炎期」。過去定義傷口若在兩三週仍未癒合,即為慢性傷口,「但後續觀察實際狀況,部分患者經過兩三週已惡化嚴重,因此目前只要發現傷口癒合狀況不如預期,就應該提高警惕並回診治療。」 慢性傷口成因多元 奇美醫院推「整合式照護」應對 慢性傷口其實是多種潛在疾病的最終表現。林祐丞醫師舉例,糖尿病友常見神經性潰瘍,因感覺神經受損,受傷也不自知;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足部則可能因血液供應不足而壞死。另外靜脈性潰瘡、自體免疫疾病、接觸性皮膚炎等也容易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 隨著醫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高鐵寧靜車廂挨轟親子不友善!史哲道歉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高鐵的「寧靜車廂」政策於9月上路,原先盼能達到安靜的乘車環境,但讓許多家長憂心,帶嬰幼兒上車壓力大,帶孩子的家長、反對孩子發出聲音的人在網路上大戰。高鐵董事長史哲則對此也...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親友接連過世!他變孤僻、不出門 醫檢查「不是憂鬱」:腦部萎縮了
老人變孤僻,恐是患失智症。一名80歲老翁平時喜歡種花草,未料近幾個月,突然對任何事都沒興趣,也不愛出門,家人以為他罹患老年憂鬱症,趕緊送醫檢查,診斷竟是失智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9 小時前
倒頭就睡竟藏隱患! 醫:7成人陷缺氧危機、掙扎整夜
許多人羨慕「倒頭就睡」的能力,認為這是睡眠品質良好的表現,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秒睡可能是健康警訊。他指出,研究發現秒睡族群中有七成患有呼吸中止症,表面上睡得快,實際上整夜都在缺氧中掙扎。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乳鐵蛋白成阿茲海默症新希望 國際研究證實功效
心臟科權威名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的消息引發關注,而在連鎖藥局、電商平台都能購得的乳鐵蛋白,可能成為阿茲海默症早期發現與治療的關鍵。目前已有多項公開發表的研究和人體實驗支持此觀點,更多相關研究正持續進行中。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34歲就開始!斷崖式衰老3階段 營養師:多吃「4食物」防腦老化
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可透過飲食和習慣延緩。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斷崖式衰老三大階段」,分別是34歲、60歲、78歲,最初從外表出現衰老痕跡,最終恐導致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甚至與失智相關。她建議,平時多補充「Omega-3好油脂、深色蔬果、優質蛋白質、B群與葉酸」,有助於延緩大腦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低糖飲品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品質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農糧署今(1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許多人為了控制血糖,嘗試透過「煮飯少加水」來達到效果,但這樣的作法並非萬靈丹。該署說明,米飯在烹煮時的加水量確實會影響澱粉結構,進而改變血糖反應:若水量較多,澱粉會完全糊化,較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使升糖指數(Glycemic In...
CTWANT ・ 19 小時前
11月以後週日輕症別衝急診!「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拋出「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宣布,UCC將於11月2日試行,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並規劃僅在週日開診,服務時間從上午8點至晚間12點,UCC部分負擔僅收150元,至於掛號費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
太報 ・ 18 小時前
遭鹹水吳郭魚刺傷0.1公分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男子險截肢
高雄市一名60多歲的男子日前處理鹹水吳郭魚時,被魚鰭刺傷右手虎口,傷口大約只有0.1公分,原本以為只是輕微刺傷,病情卻迅速惡化,不但整隻手臂腫了將近2倍大,隔天還休克住進加護病房,檢驗確認是「海洋弧菌
中廣新聞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