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最危險賭局」登場! 啟程亞洲行 途徑馬、日、韓 川習會是最大重點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昨(25)日啟程展開為期一週的亞洲行,美媒形容這趟出訪是他「最危險的一次賭局」。據外媒報導,川普此行行程緊湊,預計先後造訪馬來西亞、日本與韓國,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外界認為,這場峰會恐成美中對抗的新關鍵點。
《The Politico》報導指出,川普希望藉此行鞏固「交易大師」形象,但若談判破裂,也可能引爆他一再強調要避免的全球經濟危機。他的前幕僚史蒂夫‧班農直言,已向美國發動經濟戰,川普此行「等於在擲出最沉重的鐵骰子」。
白宮官員透露,這趟行程並非「為了對話而對話」,川普目標是簽成大型貿易協議、拉攏投資,並推動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雖然美國在川普首任期內曾試圖削弱影響力、重塑東南亞供應鏈,但此次川普重返白宮後,他再度掀起全球關稅戰,而多數東南亞國家仍選擇與美維持合作,預料將在峰會上表態支持川普的貿易主張。
在日本,川普也將與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晤。高市雖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治繼承者,但她已表態將重新審視前政府與美國簽署的 5,500 億美元投資協議,若條件不公,將不排除退出。外界推測,川普此行可能會以緬懷安倍的方式,軟化日方立場。
同時,韓國仍在與美方就 3,500 億美元投資案談判。川普希望在此次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獲得進展,但風險仍高。
在川習會登場前夕,北京宣布擴大稀土出口限制,明顯意在試探美方反應。《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習近平已批准一項「以硬碰硬」的新策略——當美方出招時,中方要以更激烈手段回應,藉此展現強硬與不可預測性。
不過,分析認為此舉恐弄巧成拙。稀土不僅關乎美國,也影響日本、歐洲等盟友的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美、澳兩國本週也宣布將共同投資 30 億美元發展關鍵礦產,削弱中國在此領域的主導地位。
布魯金斯學會學者席恩(Jonathan Czin)指出,此次轉守為攻,時機並非偶然。他認為,川普視峰會為交易機會,而習近平關注的則是政治姿態與制度穩定,「這是兩人風格的根本差異」。
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則強調,白宮如今「是一個樂隊、一個聲音」。他說,過去推動抗中政策時常遭內部質疑,如今連「新德里與東京都開始對北京發出警告聲」,再無人否認利用製造業威脅他國。
商務部長王文濤日前重申,希望中美能在互相尊重下透過對話化解分歧、避免「脫鉤」。週末,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格里爾將在馬來西亞會晤中方副總理何立峰,為川習會鋪路。
但多數分析認為,雙方難有重大突破。布魯金斯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指出,「即使雙方達成臨時協議,也不會改變整體走向,這場會晤更像是既有關係的延伸,而非轉折。」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川習會將登場! 名嘴:川普不會說「支持和平統一」但講「這句」台獨就沒了....
范斯覺得被侮辱了! 以通過併吞約旦河西岸法案 川普不挺 15國齊聲譴責
其他人也在看

近50年來最低! 四中全會「座位空一排」 出席率僅84% 外媒:習「開鍘」過頭
[Newtalk新聞] 中國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前(23)日落幕,現場罕見的出席率低迷引起熱議。據外媒報導,本次四中全會出席率僅 84%,中央軍委會的七人人事缺口,竟僅補上張升民一人,引發國際關注。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本屆四中全會缺席比例高達近六分之一,為歷年罕見。中央委員原有 205 人、候補委員 171 人,總計 376 人,但實際到會者僅 315 人,出席率僅 84%。其中 18% 的中央委員與 14% 的候補委員未現身,創下自 1970 年代末以來最低紀錄。 二十屆四中全會於 23 日閉幕,但央視公開畫面顯示會場出現多排空位,缺席情況引發外界關注與猜測。 圖:翻攝自 央視 報導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分析,習近平多輪「反腐」行動後,體制內可用之人反而愈來愈少,權力過度集中導致內難以找到「既可靠又合格」的接班梯隊。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則認為,這種清洗速度甚至超越過去任何時期,「習近平已不再顧忌開鍘曾由他親自提拔的官員」。 繼副主席何衛東、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及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相繼去職後,中央軍委會僅剩習近平
新頭殼 ・ 1 天前(影) 川普APEC最該向習近平說什麼? 政大教授直言:終結極權、推動民主化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 APEC 峰會期間會晤,川普表示:「我會與習近平談到台灣,我很尊重台灣。」政大國發所教授李酉潭指出,根本問題在於的極權體制,的專制體制不僅使西藏、香港、台灣成為受害者,連中國人民自己也深受壓迫。 李酉潭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分析,二戰以後,國際社會強調「住民自決」原則,無論是台灣、藏人或其他民族,都應享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唯有中國推動民主化,轉型成為自由民主國家,依據「民主和平論」建立像歐盟那樣的自由聯合,才是真正讓中國人得救的唯一途徑。 「只要中國不民主化,就不可能不打壓香港、不打壓藏人、不打壓台灣。」李酉潭強調,如果中國未來能走上民主之路,「根本就沒有這些統獨的問題」,一切將回歸自願與平等的結合。他呼籲,焦點應放在終結極權,推動中國體制轉型,而非陷入統獨對立的僵局。 李酉潭認為,民族是否能成為國家,關鍵不在血緣,而在於住民意願與制度設計。他舉例,新加坡是華人國家,斯拉夫民族也能分成多個國家,「只要住民認為我跟你不是一個國家,那我們就不是國家」。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范斯覺得被侮辱了!
新頭殼 ・ 1 天前川普將與習近平談貿易 亞洲盟邦憂台灣遭邊緣化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展開重返白宮後首次亞洲之行,並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討論新貿易協議。此舉讓亞洲盟邦感到不安,擔心川普可能以「交易式外交」方式與北京達成協議,削弱盟友影響力,甚至讓台灣在美中關係中被邊緣化。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問題資深研究員辛格頓(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鏡評/慎防四中全會後的反轉訊號
被許多政治網紅描述為「整整延遲了一年」的四中全會終於召開了,我們看到大頭大腦的政治宣示、看到充滿漂亮詞彙的「十五五」計畫經濟綱要,但是我們更關心的是,為了順利召開會議,拉抬股市、拉抬人民幣升值、拉抬國際金價,乃至最後祭出「稀土管制」的種種極端措施,在四中全會落幕後是否會就此反轉。
鏡報 ・ 1 天前
不排除再戰白宮大位!賀錦麗稱「可能」成為總統 批評川普是暴君
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近日接受《BBC》專訪,暗示有可能繼上回總統大選敗給川普(Donald Trump)後,不排除再次挑戰角逐白宮大位。在《BBC》的專訪中,賀錦麗表示,她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泰柬停火協議遇泰王太后駕崩 川普專機一抵達就簽
(中央社吉隆坡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抵達馬來西亞,將與大馬共同見證泰國和柬埔寨簽訂停火協議,然而泰王太后日前辭世,經緊急協調後,簽署儀式改在川普專機抵達吉隆坡便立即舉行。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川習會登場在即!葛來儀:不預期「大交易」 籲川普勿在台灣議題讓步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訪問行程,預計於本月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川習會」,外界高度關注這場會談是否將成為美中關係的轉折點。不過,多數華府學者普遍認為,本次峰會難有重大突破,「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機率極低,雙方重點恐將放在「管控分歧、避免惡化」上。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她不確定川普會如何回應習近平,但希望他能在會談中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並敦促中國停止對台周邊的軍事與灰色地帶脅迫行動。她指出,美中在多數議題上的立場差距極大,達成「大交易」的機率微乎其微,不過仍可能出現小規模協議,例如雙方同意暫時凍結自9月馬德里會談以來所採取的互徵港口費及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她進一步分析,若中國願意採取大規模行動打擊向墨西哥出口用於製造類鴉片藥物「芬太尼」(Fentanyl)的企業,美國或許願意凍結或取消因芬太尼問題而對中國加徵的20%關稅。 由於川普一向偏好「交易型外交」,外界擔心他為了追求貿易談判上的勝利,可能在台灣議題上作出妥協甚至讓步
新頭殼 ・ 18 小時前
川普距離台灣最近的時刻!一文看懂川普「亞洲行」:重回白宮後首訪東亞,他會去哪些國家、各國對他又有什麼期待?
當美國總統川普的空軍一號26日上午在吉隆坡降落,一場牽動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命脈的亞洲「權力遊戲」將正式拉開帷幕。這是他第二任期首度造訪東亞,行程橫跨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最終將在古都慶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演這一輪賽局的「終局之戰」。川普雖然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無所不能的「交易撮合者」與「和平談判家」,但整個亞洲正以一種混雜著期盼、恐懼與不安的複雜心情,緊盯這......
風傳媒 ・ 14 小時前
川普「亞洲行」與習近平談台 盟邦憂「大交易」讓台灣「被邊緣化」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展開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亞洲行,行程預定造訪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並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場高峰對談預計將聚焦於新貿易協議,但此舉也讓多個亞洲盟邦感到不安,擔心川普可能以「交易式外交」與北京達成協議,重塑地緣權力平衡,甚至讓台灣在美中關係中被「邊緣化」。 報導中引述知情官員指出,這次會晤,將成為川普重塑亞洲戰略的關鍵時刻。儘管美國宣稱談判目標是「確保公平貿易」,但不少盟國擔心,川普的商人思維可能讓他把安全議題與經貿利益混為一談。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問題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直言:「亞洲盟友最擔心的是川普的交易本能——他可能與習近平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削弱美方在印太盟友間的槓桿。」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內部正研擬新的《國防戰略報告》,有別於他首任時將中國定義為「修正主義強權」,新版文件預計將把部分軍事重心轉往西半球,強化對委內瑞拉與毒品走私的打擊。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專家哈里森(Todd Harrison)警告,若戰略焦點西移,意味部分駐太平洋部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四中全會後北京三里屯再現「勇士」!掛布條痛罵共是邪教
[Newtalk新聞] 20屆四中全會於23日落幕,由於高層人事變動,本屆會議出席人事創歷來新低引起關注。中國近年經濟崩盤、天災人禍頻傳,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影響,生活更加困難,變本加厲打壓言論、集會等基本人權,肆無忌憚迫害異議人士,大量中國民眾敢怒不敢言。在四中全會閉幕後不久,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出現抗議布條直指稱共是「邪教」。 旅義華僑作家李穎在社群平台X(前推特)的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轉發布條照片並發文寫道,25日在剛結束四中全會的北京三里屯街頭,有「勇士」掛起兩面橫幅。橫幅內容寫著「共的本質是:反人性反人類的邪教,它們必將給中國人帶來無盡的災難」、「開放禁、自由組、自由競爭、自由選擇,建立自由、人性、法治的新中國」。 大量網友留言表示:「四通橋、三里屯,下一個是不是酒仙橋、方莊橋、平安里、德勝門?」、「就算國內很多人還是清醒的,不過這樣真的很危險」、「這些零散的個人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意義重大」、「繼守橋員後,未來每個公共露台都要僱一個『看台員』了」、「最可悲的是清醒的人暗暗叫好,可是韭菜們不會覺得這人是在為他們發聲」。 有網友回報現場狀況指稱「
新頭殼 ・ 14 小時前
習近平未官宣將見川普 美中貿易代表今吉隆坡會面「拯救川習會」
美國白宮近日正式宣布,川普將於下週四(10/30)在南韓APEC峰會場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中國外交部昨日(10/24)僅證實習近平將出席APEC會議,隻字未提「川習會」。分析認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面,雙方談判進度將決定「川習會」是否真能上演。
太報 ・ 1 天前
川普亞洲行啟程 稱將與習近平談台灣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時間24日晚間啟程,展開亞洲行,出發時表示,將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台灣議題,也表達自己非常尊敬台灣。另外川普提到,釋放黎智英也在議題清單上。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川習會」將登場 WSJ:習近平對川普採取新談判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亞洲行正式展開,他預定30日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23日分析指出,有了與川普第一任期交手的經驗,而面對川普第二任期,習近平在稀土管制等出重手,但是在抖音管制等則會讓步。 美國前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在川普第一任期,中國經常被施壓戰術搞得措手不及,這次習近平希望準備好,習知道川普希望與他保持良好關係,而且是出於尊重,並非讓步。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雙方敲定「川習會」後,習近平丟出震撼彈,管制稀土出口,對美國展開貿易報復。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接近北京的人士表示,這代表習近平希望在「川習會」之前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 這項談判策略的核心根源於北京的信念,也就是川普本質上是「交易型」的人,並不是意識形態導向的政治人物。北京政策決策者認為,他們可以利用川普喜歡談判、達成協議的特質,削弱美國政府內部對中鷹派的影響力。正如康貝爾所說,這個策略是要創造「軟硬兼施」的方法,北京迎合川普想成交易的欲望,同時也對美施加造成苦果的經濟壓力。 報導指出,習近平的談判議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別讓機會溜走?美官員:「川金會」不在行程安排中
法新社報導,一位美國高層官員24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並未安排下週在南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會面,儘管外界對「川金會」有諸多臆測。 這位匿名官員告訴記者,「當然,總統曾表示他將來願意與金正恩會面。但這並不在這次的行程安排上」。 南韓統一部長鄭東泳(Chung Dong-young)24日稍早表示,他認為川普下週在訪問朝鮮半島時,「有相當大」的機率會和金正恩見面。 川普預料29日將在南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論壇。鄭東泳表示,北韓似乎正在關注美國,而且種種跡象顯示「川金會」有相當大的可能性。 美國媒體報導,南韓政府官員私下曾討論過為川普與金正恩安排會談,川金兩人上次會面是在2019年,當時是在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 川普說過,他希望再度和金正恩見面─可能就在今年。 金正恩上個月表示,他對川普有著「美好的回憶」,如果美國放下要求平壤放棄核武的「妄想」,他對於進行會談抱持開放立場。 首爾24日呼籲雙方別讓這個機會「溜走」。鄭東泳說,「哪怕只有1%的機會我也不想錯過」,「他們需要做出決定」。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亞洲行前證實會對習近平提台灣 川普:我很尊重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號晚上啟程,展開第二任總統任內首次亞洲行,預計30號進行川習會。他也親口證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跟習近平討論到台灣,還稱可能提出要求釋放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美官員:川習會將聚焦貿易協議 無法預期談及台灣內容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啟程前往亞洲訪問,期間最主要的重頭戲是在南韓APEC峰會場邊的「川習會」。美國官員表示,川普只會聚焦達成貿易協議,不會談到其他議題。
太報 ・ 1 天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6 小時前

25年前《親戚不計較》神預言台灣未來!網挖「這句全說中」雞皮疙瘩
娛樂中心/曾郁雅報導民視經典七點半檔《親戚不計較》從1999年開播一路熱演到2006年5月12日,超長青7年檔期總共陪伴觀眾2248集時光,其中由卓勝利、沛小嵐、李㼈、潘麗麗等演員重現「歡喜冤家」的靈活演技,把台灣農業社會草根小人物的歡樂家常完美呈現,獲得當時觀眾熱愛,至今仍有不少粉絲重播回味,沒想到近日就有一名網友挖出25年前片段,卓有春(卓勝利飾演)對著孫女萱萱期許「2020年舉重拿金牌」的神預言,居然跟台灣隊前進2020東京奧運的真實史實完全對上,讓網友震驚:「神預言!」,相關片段在網路公開之後,也讓許多網友看到都愣了。
民視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