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疑胰臟癌離世 50歲後新診斷糖尿病恐為唯一警訊
歌手坣娜疑似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其惡性度高且診斷困難,林相宏醫師指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唯一機會,尤其50歲以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表示,胰臟癌最可怕之處在於約七成早期患者完全沒有症狀,而當出現症狀時,八成患者已經進展到第三期以後,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時機。這也是為何胰臟癌被視為癌症中的「癌王」,治療難度極高。
「血糖和胰臟癌是互為因果的兩個東西。」林相宏解釋,高血糖可能引起胰臟癌,而胰臟癌也會造成高血糖。這是因為胰臟癌會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同時增加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性,導致血糖升高。
研究顯示,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三年就可能出現高血糖的徵兆。林相宏特別提醒,50歲以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時伴隨體重下降,未來三年內罹患胰臟癌的風險高達1%,是一般人的8倍,必須格外警惕。
延伸閱讀
北投麻將協會掩護賭場 警突襲逮28賭客、查扣15萬賭資
影/基隆中山隧道「黑衣鬼影」 監視器揭3屁孩裝神弄鬼
關島旁熱帶系統蠢蠢欲動 賈新興:觀察周末發展趨勢
其他人也在看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示警「3類食物」少碰:易誘發癌症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坣娜約在2、3年前確診胰臟癌,病情迅速惡化,最終不敵病魔去世。對此,醫師示警,胰臟是再生能力很弱的器官,只要急性發炎一次,胰臟細胞就不太能恢復,容易癌變,並點名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5大預防方法,尤其這3類食物千萬別食用過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不是紅斑性狼瘡?坣娜傳「因胰臟癌病逝」 在丈夫身旁安詳離開
玉女歌手坣娜今(29日)驚傳早在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壽59歲。對於她的死因一度有紅斑性狼瘡復發、腦癌等多種傳聞,但據消息指出,她最終是不敵胰臟癌病逝。坣娜臨終前相當低調,交代親友不得對外透露病情,最終在丈夫身旁安詳離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糖尿病非絕症! 醫建議3招積極控糖 生活也能與常人無異
台中49歲林姓男子,近來常感到口渴,體重也莫名減輕,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高達600mg/dl,糖化血色素更是超過13%,確診糖尿病急性症狀住院治療,讓他相當沮喪;另一位52歲張姓女子,有糖尿病家族史,近日也檢查出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超標,擔心將與併發症為伍,所幸兩人經由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按時服藥,都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可能沒辦法了」好友憶坣娜最後通話 聲音吃力仍惦記這件事
藝人坣娜不敵病魔過世,享年59歲,追思會預計將在今年12月15日舉行。她的歌手好友傅薇也在臉書發文不捨表示,今年春天坣娜曾打給她,儘管聲音已經聽起來十分吃力,仍惦記著要請她喝咖啡,「但可能沒辦法了」。
太報 ・ 17 小時前
坣娜疑胰臟癌辭世 醫:胰臟炎患者癌變風險高達19倍
歌手坣娜日前病逝,據知情人士透露,她雖長年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及紅斑性狼瘡所苦,但最終疑似是不敵胰臟癌辭世。胰臟癌被醫界稱為「癌王」,錢政弘醫師提醒,「甜食、高油、精緻澱粉」是三大高風險食物,而愛吃甜食者屬於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坤達暫時退出《綜藝玩很大》 代班可能人選曝光
坤達因為閃兵役引發風波,由於他過往形象良好,手中握有多個代言,若遭裁定涉案,可能被6品牌求償高額的形象違約金,粗估超過千萬元。而稍早製作單位也證實,坤達暫時退出《綜藝玩很大》。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非洲豬瘟案場仍有病毒 陳駿季:國防部出動化學兵明天完成強化清消
台中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日前出現非洲豬瘟。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說,案場仍再發現非洲豬瘟病毒,決定請國防部出動化學兵協助強化清消,務必在明天完成,因為只要有病毒就有風險。陳駿季並說明,全台活豬禁宰禁運至11月6日中午12時,禁宰15天估計全台豬場累積待宰豬隻約35萬至39萬頭,解禁時會總量管制每天的供應量在3萬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8 小時前
採實名制規畫!衛福部健康幣明年將上路 石崇良:可換「這些東西」
國內65歲以上長輩約460多萬人,即將達總人口20%,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超高齡社會標準,雖然民眾平均餘命約80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全明星》紅隊出軌連環爆!王子粿粿外還有「這一組」 網酸:台版換乘戀愛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藝人范姜彥豐今(29)日突然在社群上發文指控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消息一出讓粉絲十分震驚。回首二人相識的運動節...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9成患者1年內死亡」腹痛要注意 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坣娜約在2、3年前確診胰臟癌,病情惡化迅速。事實上,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提醒,高達85%的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無法開刀,而9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有7大族群是高風險,要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癌王」胰臟癌逝!台灣生前最後一場演唱會 怕身體撐不住內幕曝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好友、演唱會製作人張曼芸透露,坣娜人生最後一次舞台演出時,當時十分緊張,擔心身體撐不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4歲駐唱補家用!坣娜昔自爆:我不愛唱歌 竟為「反抗父親」踏入歌壇
據了解,坣娜上有4個兄弟姊妹,父親經營旗袍裁縫店,一家人生活過得清苦,因此她14歲便外出打工。由於老闆剛好欠缺歌手,要求坣娜試唱,一聽驚為天人,以每個月4000元的薪資聘請她,每天唱40分鐘。坣娜畢業後,在姐姐朋友的介紹下去經紀公司應徵,從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
CTWANT ・ 1 天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51 分鐘前
別再用熱水壺煮泡麵 日本飯店揭後果
[NOWnews今日新聞]一般飯店除了毛巾等備品之外,也會擺放熱水壺等物品,讓住客可以享受舒適的時光。不過如果將這些方便當成隨便,可能會對飯店造成困擾。日本一間飯店近來就發影片表示,有人會使用電熱水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昔捧紅《棒棒堂》!製作人曝王子私下面:看到新聞反應和大家一樣
藝人粿粿與老公范姜彥豐結婚3年傳婚變,昨范姜彥豐突發影片寫下「道德淪喪、婚內出軌」,並在文內標註粿粿與王子,貼文曝光掀起熱論。而過去擔任《模范棒棒堂》製作人B2,今(30)日現身《小姐不熙娣》記者會,坦言昨天自己比較忙,看到新聞的反應「跟大家一樣」。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51歲嫁猶太富商「如童話故事」 坣娜淡出演藝圈「投身猶太文化」:一切老天注定
「美聲歌后」坣娜今天(10╱29)傳出病逝消息,享年59歲,消息傳出讓所有歌迷粉絲心碎。她曾經演出《還君明珠》、《情定少林寺》等戲劇頗受歡迎,後期因《奢求》、《自由》等情歌霸榜KTV歌單。不過,坣娜情路坎坷,她曾有一位愛情長跑27年的男友,兩人疑似未論及婚嫁,感情變淡後,兩人分手陷入低潮。當時朋友牽線下,認識了前妻病逝的猶太裔美籍富商薛智偉(Jeffery Schwartz),兩人感情升溫,2017年坣娜終於步上紅毯,淡出演藝圈的她,近年隨著夫婿推廣猶太文化,投入「JTCA猶台文化交流協會」及「猶太文物博物館」的籌辦。如今坣娜仙逝,除了家人遺憾不捨外,更讓粉絲痛心。
太報 ・ 1 天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常春月刊>11月號搶先看:關注血糖護健康!掌握醣化血色素標準,遠離糖尿病風險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已有超過5億人受糖尿病影響,台灣成人盛行率約12%,亞洲地區的患者人數更呈快速上升趨勢。糖尿病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長期高血糖可能對心血管、腎臟及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除了藥物治療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心理健康管理同樣關鍵,能有效控制血糖並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本專題也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提醒家長與年輕族群及早認識、重視預防與早期警訊。 <導言>糖尿病趨勢與未來風險糖尿病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是可以被穩定控制、延緩併發症發生的慢性疾病。 血糖飆升早期警訊糖尿病的成因包括遺傳、肥胖、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與慢性壓力等。常見症狀包括頻尿、口渴、體重異常變化與疲倦感,但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因此「沉默殺手」之稱。 最實用控糖10招控制血糖除了藥物治療,飲食與運動同樣重要。建議均衡飲食、少糖少油、多攝取蔬果及全穀類,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並建立定期血糖檢測習慣。 資深糖友控糖秘訣大公開當張坤來看到報告上觸目驚心的數字,空腹血糖高達250mg/dL時,他整個人愣住了,腦中瞬間一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時來運轉!3生肖11月起「谷底翻身」財運大爆發…一路旺到2026
想要成功除了足夠努力,還需要一點運氣加持,一旦運勢來了,好事自然會接連上門,《搜狐網》點名3生肖,將從11月開始轉運,12月步步高升,並在2026年迎來人生高峰,除了收穫正財,還有意外之財來報到,財運大爆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