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環保交通工具事故頻傳 消基會憂執法陷入灰色地帶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的道路上多了許多新型態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以及日益受到年輕族群歡迎的電動滑板車,甚至連寵物電動車都上了道路。這些交通工具輕巧、便利、低碳環保,符合綠色運輸趨勢,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日益嚴重的交通事故與責任糾紛。
真實事故案例 悲劇一再重演
根據媒體公開資訊顯示,相關事故已逐年增加,許多案件凸顯出台灣法規落後、配套不足與執法真空的問題。事故一旦發生,責任往往由駕駛人自行承擔,民眾安全淪為「個人風險」,而非「公共保障」。
▸案例1:台北市松山區(2024年)
一名上班族騎乘電動滑板車趕上班,選擇在人行道上與行人爭道。由於車輛缺乏穩定性與警示設備,最終失控撞上一位長者,導致骨折住院。警方僅能依「慢車不得上路」條文開罰 1200 元,卻無法協助釐清責任。受害家屬質疑:「既然禁止上路,為什麼商店可以隨意販售?」此案暴露了銷售與管理規範嚴重脫節的現象。
▸案例2:新北市新莊(2023年)
兩名國中生在放學後騎乘一輛「未掛牌」的微型電動二輪車,雙載並闖紅燈,與一輛機車發生碰撞,造成3人受傷。由於該車並未投保強制責任險,導致醫療與後續賠償完全由家長負擔。這起事件凸顯:雖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訂微電車應掛牌並納入強制險,但實務上宣導不足、執法鬆散,許多家長誤以為「這只是電動腳踏車,不需要掛牌」,以致扛負了理賠與肇事的責任,一旦出事就面臨沈重的財務風險。
▸案例3:台中市(2022年)
一名夜間打工的學生騎自行車返家,由於自行車沒有裝設燈光與反光設備,在昏暗路口遭汽車撞擊身亡。警方表示,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 119 條,自行車「應裝設鈴、燈與反光器」,但缺乏強制檢查與稽核機制,導致多數民眾並未確實遵守。該案凸顯出台灣的自行車安全規範仍停留在「文字規範」,未能落實於日常執行。
▸案例4:高雄市(2022年)
一名大學生購買電動滑板車作為通勤工具,騎乘於一般車道時遭公車擦撞,幸未釀死亡。然而,由於高雄市並未公告開放滑板車合法行駛路段,警方僅能依「慢車不得上路」規定開罰 1200 元。肇事責任難以釐清,學生無法順利向保險公司或對方求償。該案例凸顯出台灣在「法條已修、卻未訂實施日期」的落差,使事故處理陷入困境。
這些案 例共同揭示,台灣的法規空白與管理遲滯,已經讓行人和新型交通工具使用者成為馬路上的「弱中之弱」。
修法通過後 主管機關未能即時公布正式實施日期
台灣在2022年4月雖已三讀通過修法,將「個人行動器具」如電動滑板車納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9條,正式定位為「慢車」的一類。然而,至今法條仍停留在「原則禁止、例外開放」的架構,各縣市政府幾乎沒有公告合法行駛路段,導致電動滑板車實質上仍「全面禁止」。
更嚴重的是,修法通過後,主管機關未能即時公布正式實施日期,讓民眾與業者陷入「有法無期」的僵局。商店與電商平台仍大肆銷售電動滑板車、寵物電動車等,卻未明確提醒「不得上路」;消費者誤以為購買即可使用,實際上卻成為潛在違法者。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法律責任歸屬模糊,消費者更可能陷入求償無門的困境。
相較之下,日本在 2022 年亦同步修法,並於一年內完成制度落地。除了明確規範速限、燈光、安全帽與使用範圍外,還結合民間「Micromobility 推進協議會」,在購買與租賃平台上強制標註法律規範,並設置過渡期讓民眾逐步適應。如今,日本各大城市已能見到共享電動滑板車,制度配套齊全,事故風險相對降低。
警方「敢不敢抓」? 問題在執法力道不足
除了法規落後,更大的問題在於執法力道不足,結果形成「宣導代替執法」的現象。因此,即便常見的違規行為包括:
▸自行車與電動車邊聊天邊騎行,併排行駛於車道。
▸夜間未開燈、未配戴安全帽。
▸微電車闖紅燈或高速騎行。
警方大多僅口頭勸導,鮮少實際開單。這讓違規成為「習慣」,事故風險大幅上升。當事故發生,卻又以「民眾自行負責」結案,等於讓弱勢用路人背負不對等的風險。
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 完善法規、落實執法、教育宣導
為此混沌不明、危機重重的狀態,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應正視以下改革方向:
1.明確納管電動滑板車:訂定速限、設備規格(燈光、剎車)、合法行駛路段,並設定確切實施日期。
2.強化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與保險稽查:透過監理站與警方聯合稽查,杜絕無牌無險車輛上路。
3.借鏡日本:建立「過渡期+民間合作」模式,結合共享租賃平台與推廣團體,普及守法觀念。
4.提升自行車安全規範:立法強制配戴安全帽、夜間燈光檢查,並建立定期設備抽驗機制。
5.全面檢討標誌標線:建置連續性自行車道,避免「斷頭路」或「與機車爭道」現象。
6.落實執法責任:制定「執法指引」,要求警方針對自行車與電動車違規確實取締。
7.推動教育宣導:結合民間透過各式媒體全面宣導,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校園必修,並要求租賃平台於使用前強制教育。
8.建立數據透明機制:定期公布事故統計與責任分析,讓社會檢視政策成效。
9.跨部會合作:由交通部、教育部、警政署、消保機構共同推動,避免「各管各的」的漏洞。
全民交通安全新死角 完成法規落實與執法規範不容拖延
台灣正全力推動低碳運輸與綠色交通,然而若法規停留在紙上,執法形同虛設,新興交通工具將淪為道路安全的新死角。從北到南,一再重演的事故案例證明:民眾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明確可執行的制度。
消基會嚴正呼籲,主管機關交通部應以最快速度完成法規落實與執法規範,並借鏡國際經驗,結合民間推動與全民教育。唯有如此,台灣才能真正邁向安全、低碳與永續的交通新時代。
# 首圖來源/消基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 行動支付搭公車 可望明年1月上路
桃園市民卡APP2.0年初上路,不分派議員都喊話結合更多功能,尤其上周才發生學生因投幣爭議遭司機毆打憾事,力促開發市民卡APP搭公車。智發會指出,市區公車可望明年1月開放多元行動支付,但因市民卡身分別相對複雜,市民卡APP乘車優惠力拚年中接續上路。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多囊腎「腫20倍」重達6公斤壓迫內臟!靠妹妹捐腎救命
一名47歲補教業陳姓老師陳老師因多囊腎導致腎臟腫大至正常的20倍,進行多囊腎切除及活體腎臟移植手術,經由妹妹捐贈腎臟及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已於今年9月順利重返講台,恢復正常生活。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南登革熱「食品工廠群聚」再添一例!足跡橫跨三區
台南市於114年10月26日新增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南區食品工廠群聚事件的第三名確診者。衛生單位調查顯示,該名患者雖於10月21日擴大篩檢時檢驗為陰性,但在監測期間主動通報症狀,成功及早確診,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花蓮好滋味2-2】花蓮美味直送高雄 縣府、農會攜手廠家展在地驕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王聿瀠/高雄採訪報導 2025年南台灣最受矚目的食品盛會─「高雄國際食品展」於10月23日至26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展開。今年展覽以「山海美饌 Agri & Seafood Delicacies」與「智慧鏈結 Smart Solutions」為主題,共吸引來自多國的330家廠商、580個攤位參展,呈現從在地農漁食材、產品...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市啟動「人對桶、人對場」廚餘蒸煮視訊監管
【記者陳世長台中報導】為強化廚餘再利用管理效能與防疫安全,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自即日起啟動「人對桶、人對場」視訊監管機制,落實廚餘蒸煮作業稽核。環保局指出,今年截至9月底已完成107場次畜牧場稽查,並持續...
自立晚報 ・ 4 小時前美國|政府關門致航空大亂 逾八千個航班延誤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四周,由於航空交通管制員持續缺勤,導致航班大亂,美國26日共計逾8,000個飛機航班延誤。美國交通部長達菲(Sean Duffy)表示,聯邦航空總署(FAA)25日在22個地點出現航空交通管制人手短缺,預計接下來人力依舊吃緊,將導致更多航班延誤和取消。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非洲豬瘟侵台!誤食到「非洲豬瘟食物」怎麼辦? 食藥署給答案
台中一處養豬場日前出現全台首例本土非洲豬瘟(ASF)疫情,政府為防止疫情擴散,宣布全國豬隻「禁宰、禁運」措施延長至11月6日。儘管防疫單位持續嚴格把關,網路上仍流傳「近期不要吃豬肉」等謠言。對此,衛生...
華視 ・ 21 小時前

專家研究橙皮素可減輕「小紅莓」心臟毒性 救命免傷心
俗稱「小紅莓」的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卵巢癌的常見用藥,臨床已使用超過五十年,但其心臟毒性卻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讓病人對抗癌症時卻得承受心臟功能衰竭的風險。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6 小時前
李玉璽除魚鱗崩潰 安心亞、偉晉氣喊:他根本裝不會!
《星廚之戰》開播即掀熱潮,由鍾欣凌率領十位頂尖主廚與十位明星廚助展開華麗廚藝對決。首集播出表現亮眼,在35至54歲觀眾族群中收視搶眼,李玉璽上菜片段更讓瞬間收視衝上0.86,成為討論焦點。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3 小時前俄羅斯|試射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成功試射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Burevestnik),該武器具核能力、射程幾乎無限,能突破任何防禦系統。俄軍總參謀長表示,飛彈於10月21日試射時飛行約1.5萬公里、歷時15小時。普丁強調,這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武器,象徵俄羅斯不會向西方勢力低頭。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胃繞道手術減重後20年食慾下降 達文西微創重建改善
70歲方姓母親和40歲女兒在20年前因病態性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的併發症接受減重手術,當時效果相當理想,體重獲得良好控制,代謝疾病也有改善。隨著時間推移與年齡增長,兩人逐漸出現食慾下降、體力不支和精神虛弱情況,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感到持續性疲倦及生活品質下降。母女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外科黃挺碩副院長的門診求診,由黃副院長率領蔡雄威醫師專業團隊運用達文西微創手術,為母女倆完成減重手術後的複雜重建治療,不僅改善長年困擾的營養不良與貧血,且恢復正常的飲食與生活品質。這對母女來門診時的體重大約只有4、50多公斤,接受詳細的血球分布、內分泌狀況、營養與微量元素檢查,結果顯示兩人皆有嚴重營養缺失及貧血問題,根據影像學檢查推測以前可能接受過迷你胃繞道手術。醫療團隊首先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萬聖節「7類人」別亂扮鬼!專家示警:小心卡到陰 孕婦也上榜
萬聖節就快到了,不少人已經準備好扮成巫婆、怪物或是卡通人物等搞怪造型參加活動,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裝扮,有7種人不要在萬聖節扮骷髏人或魔鬼,否則容易被陰邪靈體干擾而「卡陰」,造成運勢或身體的不好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喀麥隆大選官方結果揭曉 92歲現任總統畢亞獲第8任期
(中央社雅恩德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非國家喀麥隆總統大選的官方結果出爐,儘管高齡92歲的現任總統畢亞幾乎未在選戰公開現身,掌權長達43年的他仍成功贏得第8個任期。畢亞目前是全球年紀最長的在任國家元首。
中央社 ・ 9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