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絕望的殘酷刑罰不應存在於台灣的民主體制中
DbNull
凱瑟琳·阿普爾頓/國際刑罰改革協會副主席、挪威特隆赫姆聖奧拉夫大學醫院和挪威科技大學(NTNU)安全、監獄與法醫精神病學研究教育中心資深研究員;雷紹爾/英國死刑專案共同執行長、英國雷丁大學法律系客座教授、布里斯托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榮譽教授
我們剛從台北––––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的首都––––返程。
台灣的犯罪率極低,比許多歐洲國家都還低。此外,台灣以其法治與人權承諾而受到尊敬,是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民主國家之一。台灣也是少數已經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亦即兩公約)納入國內法的亞洲國家之一。然而,台灣仍維持著死刑制度。
近幾個月來,政府採取了一連串倒退的措施:打破近五年沒有死刑執行的紀錄,於今年初恢復執行死刑,提出更嚴厲刑期的修法,並考慮將「不得假釋之無期徒刑」納入刑法。這些轉變與其說是基於證據,更精確來說,它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且極可能導致法律不公、不合比例原則,並背離台灣的民主理想與國際義務。
2024年9月20日,台灣憲法法庭宣示死刑合憲。此舉錯失了一個歷史性的機會——終結台灣的死刑制度,並與全球廢除死刑的趨勢接軌。該判決令人深感失望。透過許多呈給憲法法法庭的法庭之友意見書及相關資料文獻,都在在顯示著死刑既不能保護社會,也無法嚇阻重大犯罪。相反地,它是恣意的、具有歧視性的,並違反生命權以及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的原則。
儘管憲法法庭維持死刑的合憲性,但仍對死刑的使用作出限制。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下稱113憲判8)指出了包含:死刑僅能適用於最嚴重的殺人案件、精神疾病者不得判處死刑、被告在所有階段均須有辯護人,且死刑判決在所有審級中皆須經全體法官一致決通過。然而,此判決形成了一種矛盾且難以運作的妥協,一方面要保障面臨死刑判決的被告,或者死刑執行的受刑人正當程序與基本人權,另一方面卻又保留國家奪取公民生命的權力。
這份矛盾在今年(2025)年初的死刑執行上顯得表露無疑。年僅32歲的黃麟凱,於一月十六日遭死刑執行,這起執行甚至是在113憲判8出爐後短短三個月內發生。該次執行僅在數小時前臨時通知、缺乏適當審查,公然違背了憲法法庭要求「檢察總長應重新審查所有死刑定讞案件」的指示。而最核心的問題,為何唯獨黃麟凱被挑出來處決,至今法務部仍無法解釋。因此我們也能合理的提出質疑:這次的死刑執行除了是出於政治操作之外,別無他說。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務部長為何仍簽署執行令?一種解釋可能是對憲法法庭判決的不滿。政治局勢的緊張程度急速升高,由國民主導的立法院開始封殺被視為傾向廢死的大法官提名,並修正相關程序以限制憲法法庭作出判決。行政部門隨後下令執行黃麟凱的死刑,像是一種對於113憲判8的反動。2025年4月,法務部更修訂《執行死刑規則》,使得進行中的救濟不再能自行達到停止死刑執行的效果。自此之後,若欲暫緩執行,須再取得法院的特別裁定——而這分明是一項不必要、倒退且危險的修法,明顯違反國際最低標準。這些發展不僅使台灣在既定朝向廢除死刑的進程陷入停滯,也損害其國際聲譽。死刑在一個自稱奉行民主法治的國家中,毫無立足之地。支持死刑,在我們的角度來說,它就是等同支持酷刑。
同樣的政治考量,國民開始見獵心喜,進而提出新的的修法提案:在仍保留死刑的情況下,再新增「不得假釋之無期徒刑」之刑度。這種刑罰等同宣告一個人將在監獄中等死,沒有任何審查或重獲自由的可能。若一個國家同時存在「死刑」與「終身監禁不得假釋」,這將會形塑出「雙重死刑」的制度,賦予國家兩種剝奪人民性命的方式:一種是直接處決,另一種則是「監禁致死」。兩者皆剝奪希望、否定改過自新的可能,且在國際上普遍被視為殘忍、不人道及有辱人格的刑罰。而根據國際經驗顯示,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問題重重。在美國,目前有超過56,000人正在服此刑,其中許多是年老或病弱者,使監獄成為實質上的療養院。台灣早已見識過絕望帶來的後果:2015年,有六名無期徒刑受刑人因不滿刑期過長、毫無重獲自由的希望而挾持人質抗議,最終自盡。那場悲劇正凸顯了改革的迫切性,而非推動更嚴厲的無期徒刑。
相對而言,歐洲與其他地區的國家則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歐洲人權法院已宣示,無期徒刑必須具備可減輕性,亦即提供實質審查假釋的機會。貝里斯、德國、義大利與辛巴威等國的憲法法院亦宣示無期徒刑不得假釋違反人性尊嚴。雖然無期徒刑可為不定期,但必須保留教化、審查與重獲自由的可能;否則就等同另一種形式的死刑。若台灣確定要新增無期徒刑不得假釋的刑罰,不僅將與國際標準脫節,更背離公平、人性與尊嚴等支持民主理想的核心價值。
然而,台灣並非沒有前路可循。世界各地曾堅持死刑制度的國家,都已證明改變是可能的。政策制定者、公民社會、律師、學者與一般民眾應攜手合作,建立一個能維護正義與人性尊嚴、而無須依賴不可逆刑罰的司法體系。台灣同樣擁有堅強且充滿活力的倡議社群,儘管面臨艱難的政治阻力,他們仍持續推動改革。
全球趨勢已十分明確:各國正同時遠離死刑與不得假釋之無期徒刑,因為人們逐漸認識到,正義不應建立在將希望全然剝奪的刑罰之上。若台灣也能跟進,將可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並展現出:正義既能保障社會安全,也能維護人性尊嚴、公平以及人類改變的潛能——進而鞏固台灣的民主,並提升其在全球社群的地位。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勒斃妻子、岳母、繼子奪3命 狠男落網緊抱愛犬一審判3個死刑
嘆死刑名存實亡!吳宗憲提「無期徒刑分級制」修法 最重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蔡明芳專欄:物價漲幅趨緩 中低所得家庭壓力仍大
其他人也在看

《金融時報》長文報「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曝這1件事:恐激怒美國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然而鄭麗文當選後除了回覆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還稱願意去北京會習近平,《金融時報》就直言「鄭麗文對中國態度溫和,可能激怒美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趙少康嘆「寧願收拾民進」太可怕!翁達瑞:我們終於有共識
[Newtalk新聞]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指控中國網軍介入國民主席選舉、惡意攻擊他與落選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趙少康直言:「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對此,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表示,他近日聽到趙少康的這段話產生共鳴,想跟趙少康聊聊,翁達瑞感嘆:「雖然我們的反共動機不盡相同,但我們終於有了共識」。 翁達瑞25日在臉書發文寫道,在台灣的藍綠政治光譜當中,他與趙少康分屬不同的陣營,兩人觀點沒有重疊,甚至經常會針鋒相對。不過,在這次國民主席選舉,趙少康的「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這段言論深得他的心,而這也讓他興起了「想跟趙少康聊聊」的念頭。 翁達瑞指出,根據趙少康的這段話,他有幾個議題想跟趙少康聊聊,首先是「為何台灣有一群人討厭民進?」台灣社會有一群討厭、仇視民進的民眾,趙少康也承認他們的存在,但趙少康並未追究為何會有這群人。民進尚未成立前,國民控制的媒體就一直醜化當時的外,因長期洗腦,民眾心
新頭殼 ・ 1 天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陳以信為何挑戰謝龍介?媒體人:台南綠營已非鐵板一塊
2026年台南市長選戰,國民內部競爭提前引爆。原本僅有現任藍委謝龍介表態參選,但近日前立委陳以信也宣布投入國民初選,挑戰謝龍介,引發各界關注。媒體人羅旺哲在政論節目表示,陳以信的參選,顯示台南不再是綠營的「鐵板一塊」,藍營在此地的政治氛圍正在改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謝龍介、陳以信參選南市爭出線 徐巧芯:艱困選區應直接徵召
2026年地方選舉戰火逐漸升溫,前國民立委陳以信24日正式宣布參選台南市長,並表示將與現任立委謝龍介進行內初選的君子之爭。面對這項宣布,謝龍介回應表示「內頭角崢嶸,總是好事。初選我會贏,明年,台南政輪替。」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被稱「魯莽」外交部急回應!張競指先前不護蕭美琴:報應來得又快又猛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執政頻頻與中國隔空交鋒,使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時代》雜誌23日連續刊登3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一篇甚至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指出台灣已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我國外交部隨即回應,中國不斷進行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根源。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臉書提出對此事的看法。......
風傳媒 ・ 1 天前
獨家/民進第2波6縣市長人選擬年底拍板 新北蘇巧慧、基隆童子瑋可望出戰
為迎戰2026縣市長選舉,民進中執會日前拍板首波提名縣市,包含宜蘭縣、台中市、嘉義市、台東縣。據《鏡報》掌握,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第2波提名人選,除了確認屏東周春米、澎湖陳光復續戰2026,另將討論基隆、新北、彰化、雲林等4縣市人選,其中綠委蘇巧慧出戰新北市長呼之欲出,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則有望出戰基隆市長。
鏡報 ・ 4 小時前
選前喊世代交替!鄭麗文「老藍男」人事挨酸 朱立倫:給予祝福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近期公布兩波人事消息,只是選前喊出世代交替,選後名單一出爐,4位副主席平均年齡都是70歲,遭酸還是「老藍男」,更被質疑有化現象。國民現任主席朱立倫今(25)日出席學術研討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險入侵高雄!物流業者隱匿車輛位置 恐挨罰300萬
高雄市近日面臨非洲豬瘟的威脅,疑似染疫豬肉品已流入市場,衛生局於23日下午接獲彰化縣衛生局的通知,指出有染疫肉品已運送至高雄。經查證,發現約300公斤的豬肉已被分裝至小型物流車,但物流貨運業者在第一時間拒絕透露運送大貨車的位置,導致衛生局無法迅速進行清消作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亞洲行前不忘以哈停火!川普見卡達領導人討論協議 以色列同日又炸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將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東協(ASEAN)峰會以及一系列的亞洲外交行程,265日中途過境卡達時,降落在該國美軍基地加油,同時也在空軍一號上接見卡達總理和總理。報導指,川普感謝卡達兩位領導人在中東和平上的努力,然而就在會面的同時,以色列又轟炸加薩釀1死4傷,聲稱是針對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武裝分子轟炸,顯現以哈停火之脆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嘉里大榮涉規避調查 高市府罰300萬元送法辦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6日電)嘉里大榮物流遭高市衛生局認定載運染疫豬肉卻規避調查,昨發聲明表示是誤會,將配合調查。但衛生局今天再強調業者延遲提供運送清單,將罰300萬元、營業所停業1週並移送法辦。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新主席上任前花蓮搶先表態支持 傅崐萁辦活動團結挺鄭麗文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花蓮報導新當選國民主席的鄭麗文即將在週六走馬上任,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今(26)日在花蓮為鄭麗文舉辦盛大團結大會,包括...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台南藍軍競爭!陳以信曝2022年原要徵召他 稱謝龍介選市長得票「未破基本盤」
國民不分區立委謝龍介2026年有意角逐台南市長,同前立委陳以信近日也宣布爭取初選,為地方藍營投下震撼彈;陳以信昨(25日)透露,其實上次市長選舉時,國民原要徵召他,謝龍介後來才要求初選,他選擇祝福才由謝出戰。他更點出,上次謝龍介選市長得到38萬票未破基本盤,顯示徵召並未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因此盼此次透過初選,讓更多台南市民認同並支持國民。
鏡報 ・ 1 天前
鄭麗文4副主席平均近70歲!黃暐瀚解析她「布局關鍵」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近日公布兩波新任務人事,不過其中4位副主席的平均年齡近70歲,遭質疑與選舉過程中喊出的「世代交替」背道而馳。媒體人黃暐瀚解析鄭麗文的人事布局,他說,團結的國民才有可能贏得勝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鄭麗文嗆綠「台灣主權未定論」荒謬 賴瑞隆:與唱和進行紅統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針對國民準主席鄭麗文昨(25)日指出,民進的「台灣主權未定論」是何其荒謬愚昧的謊言,遭外界質疑附和論述一事,民進立委賴瑞隆今(26)日嚴正回應,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全體國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並指鄭麗文的說法顯然是「在跟唱和」,進行「紅統與統戰工作」。賴瑞隆透過自錄影片提及,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和中華民國全體國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因此鄭麗文這樣的說法顯然是在跟唱和,進行紅統與統戰工作,他要再次呼籲最大的在野,不要跟站在紅統的統一戰線,這在歷史上絕對錯誤。他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的主權屬於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民,與無關,因此請最大在野的領袖,應站在台灣而非那邊,若持續配合統戰與運作,終將被台灣人民所唾棄。原文出處:快新聞/鄭麗文嗆綠「台灣主權未定論」荒謬 賴瑞隆:與唱和進行紅統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柯志恩旗津掛看板拚市長 賴瑞隆正面迎戰:比政績、別抹黑藍營台南內戰一觸即發!謝龍介V.S.陳以信拚初選 民進發聲了柯志恩再戰高雄 陳其邁談綠營初選:兄弟競賽稍微比畫就好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
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政治中心/林靜、葉晏昇 台北報導中國近年來經常利用民用漁船,對台灣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美國智庫CSIS公布最新報告,針對數萬艘船隻,報告透過比對整合船舶訊號、共軍軍事演習區域等資訊,發現共有209艘漁船會刻意關閉訊號、更改船名隱藏身分行蹤,專家建議政府應該適度揭露相關資訊,讓外界知道中國慣用手段。中國漁船近年來不斷透過各種碰撞意外、跨越中線等手段,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現在美國智庫CSIS公佈一份最新報告,揭露中方會刻意更改船名、故意隱藏身分。調查報告比對整合船舶的AIS,以及共軍軍事演習區域和全球漁業觀察組織等數據資料,發現總共有209艘船,會故意關閉AIS訊號,或等訊號變弱時更改船名,用意是刻意隱藏身分和船隻行蹤,智庫警告,中國正用系統性方式,將大量偽裝成普通漁船的船隻,做為海上力量延伸,在台灣周邊監視、騷擾及宣示主權等灰色地帶任務,為以後的軍事選項和長期脅迫鋪路。同樣長期飽受中國漁船侵擾的菲律賓,就建議台灣主動公布資訊、透過揭露行動反制中國。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CSIS)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准將發言人塔瑞耶拉:「揭露資訊是為了讓菲律賓民眾團結,其次這項行動的另一個目標,要讓國際社會了解,在這個世界的區域中,存在著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不尊重菲律賓的主權,與主權權利。」國防院國防戰略資源所長蘇紫雲:「台灣也可以參考,菲律賓海岸防護隊的建議,就是主動公佈這些資訊,也就是以揭露資訊,資訊透明化的方法,來提高國民的警覺,同時讓國際社會更加理解,更明白中國這種蓄意的做法,是系統性的。」對內凝聚國內共識,對外爭取國際支持,法律專家則建議,台灣政府應該更明確定義並修法,用軍事、外交或資訊戰來因,避免誤判升高。成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怡凱:「我認為這份報告清楚地指出,如果台北能夠更以,現有的國際規範作為政策核心,將會受益良多,也能建立一個明確的政策基準點。」立委(民)王定宇:「讓國人瞭解,中國是如何霸淩我們國家的水域,以及中國的漁船,在什麼樣的行動下,根本就是進行軍事行動,而不是一般的漁民,透過透明讓國人知道,中國的灰色地帶的侵擾,沒有遠在天邊,是在我們國人的周邊正在發生。」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民視新聞)不只漁船碰撞,今年也發生多起權宜輪違規破壞台灣海纜事件,政院上月拍板修正"海纜七法",下周立院經濟委員排案審查,要從立法面,遏止中國惡意侵擾。原文出處: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新!台灣所有豬肉產品暫停輸出 解禁條件曝非洲豬瘟禍源找到了 梧棲養豬場廚餘竟來自台中公家單位把初選當大選在打! 賴瑞隆回應柯志恩參戰:全力以赴守住高雄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被車濺到水!高中生怒發12篇文嗆車主 網封:滿級分復仇文 結局卻傻眼
近日一場「白車濺水事件」在社群引發熱議。一名高中生上學途中被一台白車疾駛濺得全身溼透,氣不過在Threads連發十餘篇脆文怒嗆對方。從直白罵人到文言詩、再到英文詩與散文,題材多樣、筆鋒犀利,被網友封為「年度最有文學氣質的憤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