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史上最嚴稀土管制!3大QA一次看:會影響台灣半導體業嗎?稀土用途是什麼?
重點一: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至材料、技術與智慧財產,並要求含量逾 0.1% 的產品須申請出口許可;軍用相關一律不准。官方稱影響有限。
重點二:川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同步對「任何關鍵軟體」施行出口管制;美國四大指數 10 日全面下挫。
重點三:經過金融市場震盪後,川普於台灣時間 13 日改口,稱「美國想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讓金融市場再度回溫。
中國商務部在 10/9 發布「2025 年第 61 號」公告,擴大稀土與相關科技的出口管制:新增五種稀土元素(銪、鈥、鉺、銩、鐿)及多項提煉設備;管制延伸至「境外製造」,並設定極低門檻,只要商品中含有「中國原產稀土」的價值占比達到 0.1% 以上,即需申請中國出口許可。
公告並將國防及「可能用於軍事」的半導體與 AI 研發列入原則不許可或逐案審查範疇。多數新規 11/8 生效,部分「境外適用」條款 12/1 上路。
而這一波最新管制,對全球有何具體衝擊?
美方擬以高關稅回擊:川普發言「先硬後軟」
10/11,川普以貼文對北京新規強硬回擊, 宣布自 11/1 起(或更早視情況)對中輸美商品加徵額外 100% 關稅,並祭出「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此舉等同重啟高壓貿易戰工具,也把 11 月上旬設定為雙方政策生效的「對撞窗口」。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稱中國不應以稀土政策「挾持全球」,金融市場隨即大幅下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 Jamison Greer 表示,美方並未事前接獲中國稀土新規通知,發現消息後即刻要求通話但被中方延後,並形容此為「權力擴張」。
10/12 中國商務部公開為新管制辯護,強調稀土管制「並非全面禁令,符合規定者可獲批」,且已「充分評估供應鏈影響,研判非常有限」。同時安撫市場稱「民用合規出口將給予一般性許可或豁免」,但未同步宣布對美反制關稅,留有談判空間。
此舉發生在美中可能於 APEC 前舉行會晤的敏感時點,凸顯稀土作為談判籌碼的戰略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目前供應全球約 70% 的稀土,長期在貿易磋商中扮演關鍵槓桿。
隨中方姿態放軟後,10/12 川普也在 Truth Social 放軟口徑,稱「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釋出協商訊號。其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被解讀為為談判預留空間,金融市場亦隨之反彈。
Q1:中國稀土管制對台灣半導體業的衝突是什麼?
一句話來說: 直接衝擊有限,但合規審查與間接供應鏈風險顯著升高。
針對中國的稀土管制,經濟部研判,此次新增管制的重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品項不同,現階段對晶圓製造無顯著直接影響;台灣稀土相關產品多來自歐美與日本。
然而,經濟部解讀新規將對「使用中國稀土材料或技術」的境外製造也納入許可門檻,並對高階半導體用途採個案審查、對軍事用戶原則不許可,等於風險外溢到台灣半導體的國際供應鏈與客戶合規上。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接受《中央社》採訪解釋,中國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仿照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只要產品含有中國特定稀土原料達價值 0.1% 以上,或使用到中國的採礦、提煉、製磁等技術,即納入管制;影響將擴及美國以外的日本與東南亞等地。
他研判時程上,中國管制預定 12/1 生效,而美國 100% 關稅 11/1 上路,兩者錯開; 雙方可能在 APEC 前後透過諮商調整,措施未必原樣落地,但現階段是互相「加碼」以增談判籌碼。
在產業面,徐遵慈強調台灣多「自日本進口加工後半成品」,若日本供應鏈使用到中國稀土或技術,台廠將被波及;一旦正式實施,市場恐出現更劇烈的漲價與搶貨潮,除非中國最後放寬。整體評估為「力度更大、範圍更大、影響更深遠」。
背景數據方面,徐遵慈引用中國在全球稀土的主導地位:2024 年產量約 27 萬噸、全球占比近 7 成,儲量約占全球 48.4%,使管制的外溢效應更強。
因此總的來說,半導體業的實質衝突點如下:
• 合規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涉及 14 奈米及以下邏輯、256 層以上記憶體與相關設備用途的出口申請將被逐案審查,增加跨國專案時程與不確定性;軍事終端相關用戶更難獲批。
• 間接供應鏈 :據美國智庫 CSIS 指出,稀土本身非晶圓關鍵材料,但在製造設備、感測與磁材領域的重要性高;若境外供應商產品含中國來源稀土或技術,可能需中國許可,導致交期與成本壓力。
Q2:為什麼稀土集中在中國開採?
稀土二字雖有一個「稀」字,但其實稀土本身並不稀有,稀有的是具有經濟品位(economically viable)的礦床。真正的難題在於,是否能在單一地點找到足夠高的濃度,使採礦具有成本效益。
同時,稀土的提取過程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要將稀土元素從所含岩石中分離,需要大量的水與能源。此外,還存在污染地表土壤與地下水的風險,因為稀土常與鈾、釷等放射性元素共生。由於早年環保監管程度寬鬆,中國於 1990 年代後成為全球主供應地,但也長期容忍高污染與受損水土。
簡言之,稀土開採與分離本身高污染、高資本支出、合規成本高。因此中國在較長時間內以較低的環境成本換取產能市占率,近十多年再以整治與集中化提升合規與供應穩定。如今,美歐正扶持本土與盟國項目(如回收、替代材料、分離與金屬化擴產),但在完整上游至下游的重稀土鏈條上,短期仍難與中國的規模、集成度與配套競爭。
Q3:稀土用途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稀土的用途可分為幾個關鍵門類:顯示與光學方面,鏑與釔用於螢光材料,提供手機與電視的鮮豔色彩;催化與化工方面,鈰因能促進化學反應,被廣泛用在汽車廢氣的觸媒轉化器,協助減排。
最具戰略性的,是以釹與鐠製成的永久磁體,用來驅動電動車馬達、機器人伺服與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機;同時,稀土也應用於消費電子、硬碟與高效電機;而在醫療與科學上,部分稀土(如用於 MRI 對比劑或癌症治療材料)支撐精準醫療與成像。
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不可替代性」與「性能優勢」。例如,永磁馬達效率高、體積小,是電動車與風電降本的關鍵。其次是「供應高度集中」:中國在礦產與精煉環節占主導,任何管制都會迅速傳導到全球製造業,引發停產與成本上升。
第三是「國安與產業鏈韌性」:從高階武器到半導體設備,都需要稀土磁體或功能材料;一旦受制於出口許可或技術管制,整體工業能力與能源轉型節奏都會被牽動。《彭博社》指出,美國 F-35 戰機需超過 900 磅稀土;福特也曾因磁體短缺停工,足見其戰略敏感性與供應風險。
其五大用途如下:
• 電機與磁材 :釹鐵硼與鑭系合金用於高效馬達與發電機,支撐電動車、風電、工業自動化的高功率密度與小型化。
• 光學與顯示 :鉺、鉿、鐿等用於光纖放大器、雷射;歐、銪、鋱等用於螢光粉與顯示色彩校正;拋光粉(氧化鈰)用於晶圓與玻璃的高精度拋光。
• 催化與化學 :鑭、鈰為汽車三元觸媒與石化裂化助劑的核心,提高轉化效率、降低排放。
• 合金與國防 :釹、鑭、鈰改善鋼與鎂、鋁合金的強度與耐蝕;釔、鋱、鑭系在精密導引、雷達與高溫材料中具戰略地位。
• 半導體與新能源 :高介電與磁性薄膜、磁冷材料、固態電池與氫儲存研究中常見稀土摻雜或化合物。
概括來說,在電動車、風電與高階通訊的硬體規格表裡,稀土元素不顯眼,卻是性能上限的決定因素;高效磁體、光電與觸媒等關鍵部件高度依賴稀土,使其被視為能源轉型與高端製造的「小零件,大戰略」。
延伸閱讀:什麼是稀土?中國憑什麼「擁稀土為貴」?一文解析稀土為何堪稱科技業「隱形命脈」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更多報導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要來了!全機eSIM、售價上看8萬元,規格、發售日期一次看
台灣AI採用率26.4%排全球第22名!每4名勞工就有1人用AI,為何仍輸新加坡、阿聯酋?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奪冠!「全球最值得信賴科技公司」排行出爐 台灣14家入榜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公布「2025年全球最值得信賴公司」排行榜,在科技硬體業之中,由台積電奪下世界第一,超越第四名的蘋果與第五名的艾司摩爾。根據榜單,今年共有14家台灣廠商入選,包括世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高檔穩一波!AI算力全面爆發、第四季旺季行情加持 專家建議選股以「這族群」為主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受「護國神山」台積電帶動,台股周線出紅三兵,本周整體局勢維持平盤,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指數本周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霸氣戰28K?景碩、欣興領軍「這10檔」成吸金黑馬 法人樂喊:目標一樣往上看!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17日受到美國信貸市場動盪波及,盤中一度震盪加劇,但法人認為,這波回檔不必過度驚慌,主因整體多頭架構仍穩,尤其台...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股財報周來臨 10月除息潮啟動 債股ETF各展所長 金管會啟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投資早知道
本周【投資早知道】聚焦在美股財報周來臨,AI巨頭業績牽動台灣供應鏈;10月除息潮啟動,債股ETF各展所長;以及金管會啟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投資人應關注四大看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台股陷入整理!法人:屬漲多後健康整理
[NOWnews今日新聞]台北股市上週五(17日)開盤下跌247.96點、來到27399.91點,最後一盤爆出賣壓,終場下跌345.5點或1.25%,收在最低點27302.37點,成交量為5329.4...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中國亮出「最強稀土牌」:「 卡脖子」方案背後的談判籌碼
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最新「稀土牌」的潛在影響廣泛,但魔鬼在於細節,新規中存在解釋空間,成為下一輪中美談判的籌碼。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美中升溫何去何從?三大法人點讚「這幾檔」撐台股…鴻海、日月光都入列 有望喜迎多頭攻勢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加權指數漲0.45點,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影響,台股整體表現較於平緩,不過仍有幾檔個股表現...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劍指AI商機!「這檔」聯合趨勢成立轉型工廠 大摩剛看好喊目標價210元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緯創(3231)持續搶進AI業務,在17日與資安大廠趨勢科技簽署合作意向書,成立全價值鏈全球AI轉型工廠「MagnaAI」,引起市場...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降息效應延續 法人看好3大投資主題
[NOWnews今日新聞]隨著美國聯準會(Fed)於9月17日宣布降息1碼,結束利率連5凍,市場投資人信心逐步回升。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研究報告,若降息後美國經濟仍維持正成長,S&...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台股ETF 10月除息秀進入高峰 2檔高配息+高含積「黑馬」單位數猛增
台積電法說報佳音,台股吃下定心丸,下周將有 18 檔台股 ETF 密集展開除息,根據 CMoney 統計,當中單位數成長最多的 ETF 有 2 檔
鉅亨網 ・ 1 天前
看好企業獲利、AI需求 法人點出Q4投資亮點
[NOWnews今日新聞]受到這波漲勢凌厲的電子及半導體類股走勢暫歇壓抑,台股漲多拉回,周五(10/17)終場下跌354.5點,收在27302.37點。成交量5502.05億元,台股周線小漲0.45點...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DDR4缺貨短期難解…華邦電後市看旺! 總經理喊:2026年營收挑戰千億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看好DRAM市場迎來結構性轉變,總經理陳沛銘18日表示,DDR4因製程限制導致供應大減,短期內難以緩...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美三大指數周線收紅台積電ADR續跌 台股格局大漲大跌
美銀行壞帳隱憂與美中貿易緊張緩解,美股17日三大指數齊揚周線收紅。 台股上周台積電法說利多釋出反跌,大盤收在27302.37點,台積電17日ADR 續跌1.95%。投信法人表示,台股目前技術面明雖有利多方上攻,但行情呈現大漲大跌格局,盤中震盪幅度擴大,顯示市場情緒仍存不確定性,特別是美中貿易摩擦變數仍存,可能放大短期波動。
太報 ・ 10 小時前
世紀民生併購拓米生技 邁向AI智慧大健康新零售生態圈里程
[Newtalk新聞] 上曜集團近年跨足生技與健康事業,旗下世紀民生公司10月1日正式併購拓米創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18)日正式啟用高雄大寮的新廠。現場嘉賓雲集,多位產業領袖與媒體共同見證,標誌世紀民生正式推進「AI智慧新零售」的轉型布局,更是集團邁向「AI智慧大健康生態圈」整合發展的里程碑,藉由整合集團多個企業從產品研發、製造到銷售通路一條龍的模式,將朝亞洲最大跨境健康電商目標邁進。 近期完成併購詠昇電子、拓米生技、星雲電腦及崴浤科技的世紀民生公司表示,自本月初完成併購拓米生技,公司便以驚人速度完成整合部署,短短數週內即啟用全新智慧廠區,今天高雄大寮智慧新廠的啟用,象徵雙方合作進入實質運作階段。新廠區佔地約2700坪,總投資金額1.5億元,導入全自動無塵室等級智慧製造系統,預計年產能可突破7億片口罩,將成為南部地區具代表性的AI智慧生技製造基地。 針對這次併購,上曜集團總裁張祐銘直言看上拓米生技的產品製造力和超人氣,透過這次強強聯手,拓米的加入有助結合世紀旗下的生技事業群,並透過同屬集團松果購物平台的社群導購能力,擴大在電商領域的影響力。 拓米生技自成立以來,以電商通路為核心迅速
新頭殼 ・ 18 小時前
【Joe’s華爾街脈動】AI動能確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蓄勢待發
台積電強勁展望,為先進封裝、材料與設備產業提供清晰路線圖。 Joe 盧, CFA | 2025 年 10 月 17 日 美東時間 摘要 隨著區域性銀行及貿易論述的短期擔憂消退,美股反彈。 潛在的市場驅動力,仍
鉅亨網 ・ 1 天前
台股第四季怎麼走?法人:表現無須看淡
[NOWnews今日新聞]晶圓龍頭大廠領漲,本週台北股市小漲0.45點,周線連3紅,漲跌幅維持平盤,針對台股續怎麼走?法人指出,台股本週再度創高,在高檔後出現短線漲多的獲利了結賣壓。台北股市上週五(1...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Space X低軌衛星加速升空!3台廠供應鏈受惠 搶攻千億商機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今年上半年Space X已發射約1,500顆低軌衛星,下半年部署顆數可望再成長60%。隨著發射成本大幅降低,低軌衛星產業迎來高速成長,台廠PCB、網通與射頻元件供應商同步受惠。 根據Space X統計,今(2025)年上半年星鏈(Starlink,太空高速...
Money 錢 ・ 1 天前
石化股寒冬轉暖!中國出手整頓產能 台塑台聚與「這2檔」迎旺季復甦潮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石化產業歷經長期供過於求的陰霾,第四季終於見到曙光。隨著中國大陸正式啟動淘汰老舊產能計畫,結束多年「內捲式競爭」的...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華爾街壓力測試週 美股3面開戰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與中國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對華爾街造成衝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證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成為關注焦點之一;眼看特斯拉(Tesla)、網飛(Netf...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隨著iPhone Air在中國市場快速熱銷,eSIM技術也正式在中國手機市場擴大發展
隨著蘋果日前宣布iPhone Air將在中國市場銷售,並且在稍早開放預購後於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加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目前批復許可下,以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等三大營運商已在今年10月中旬全面開通eSIM手機服務情況下,意味中國市場正式邁入「無卡化」通信新階段,之後也預期將能看見更多支援eSIM的手機產品於中國市場境內銷售。
Mashdigi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