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習慣傷身比想像更早!36歲就可能影響健康
<常春月刊>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許多人以為自己還有時間戒除吸菸、酗酒或其他不健康習慣,但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惡習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比預期來得早。雖然改變永遠不晚,但研究人員警告,這些不良習慣最快可能在36歲就開始損害身心健康。
根據《醫學年鑑》發表的研究,心臟病和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導致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死亡。研究主要作者蒂亞·凱卡萊寧博士指出,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病及過早死亡風險。
研究追蹤數百名參與者長達30年以上,發現吸菸、酗酒及缺乏運動等習慣,會比人們預期更早造成健康損害。尤其是同時具備三種不良習慣的人,身心健康狀況顯著比完全避免這些習慣者差。
單獨分析發現,每種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同:
缺乏運動:與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密切相關
吸菸:主要影響心理健康
酗酒:同樣損害心理健康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影響在30多歲就開始顯現。研究也指出,不良習慣越多、持續時間越長,對身心健康的傷害就越大,甚至可能累積慢性病風險。
凱卡萊寧博士強調:“儘早戒除吸菸、酗酒及養成運動習慣至關重要,可避免健康損害日積月累,維持晚年身心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抽菸不只傷肺!醫揭「4大口齒危機」 小心滿口黃牙刷不掉還生口臭
·別再抽了!研究證實「抽菸12大疾病」遲早會上身 子宮外孕、硬不起來都在內
其他人也在看


30歲應有3百萬存款!啦啦隊女神慘遭炎上不忍了:從沒跟家裡要過錢
檸檬是富邦啦啦隊的成員,甜美的外型讓她受到許多球迷喜愛,還曾跟派翠克傳出緋聞。最近她上節目吐露委屈,透露有次被問到「30歲會有多少存款」這個問題時,思考自身經歷後,她說「30歲應該300(萬)吧。」事後被剪成短影片,流量破百萬,沒想到引來酸民攻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以為抗老卻得癌 5種愛用補充品小心,維生素A過多攝護腺癌B12過多也不行
很多人都有吃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素的習慣,以為多補可以抗老化、防癌,但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亂補不如不補,高劑量的營養素補充不但無效,研究發現,有些補充過多,罹癌風險反而大增,
健康2.0 ・ 12 小時前
胃潰瘍飲食全攻略:急性、慢性期吃什麼最安心?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許多患者常抱怨:「吃東西胃會痛,但不吃又更痛,到底該怎麼吃才好?」其實,急性胃潰瘍與慢性胃潰瘍的治療方式不同,飲食調整原則也有所差異。掌握分期飲食,能減少胃部負擔、促進潰瘍癒合,並降低復發風險。 一、急性期胃潰瘍飲食 急性期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胃黏膜發炎、充血、浮腫,甚至有局部糜爛或出血。此時,飲食原則以「禁食或極少量易消化食物」為主,目的是減少胃酸分泌和胃的運動負擔。 建議飲食方式: 暫時禁食:在疼痛最劇烈時,可短暫禁食,讓胃部休息。 少量多餐:症狀緩解後,可先從米湯或稀飯開始,每餐僅2~3匙,避免一次吃到飽。 易消化蔬菜:選擇纖維細緻、煮熟軟爛的蔬菜,如冬瓜、去梗葉菜等。 營養補充:必要時可搭配營養劑,避免營養不足。 二、慢性期胃潰瘍飲食 當急性症狀緩解後,患者可能仍會有偶發的上腹部痛或進食後不適。此時,胃的耐受度提高,可逐步增加飲食種類,但仍需遵循「少量多餐、易消化」原則。 建議飲食方式: 穀類攝取:少量多餐地吃稀飯或白飯,不建議吃難消化的全穀類,除非打成糙米漿或五穀漿。 蔬菜攝取:選纖維細緻蔬菜,如花椰菜、去皮南瓜、地瓜等,煮到軟爛;避免粗梗難消化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醫揭「10大生活習慣」不慎攝入塑化劑恐傷腎 吃飯滑手機也上榜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代人生活中充斥著塑化劑的威脅,腎臟專科洪永祥醫師表示,近年多項研究更發現塑化劑與腎功能下降、蛋白尿等腎臟指標相關,不少國人習以為常的行為,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使用錯誤容器微波加熱,以及熱湯、外帶食物直接裝入塑膠袋等,都可能讓塑化劑悄悄進入體內,造成腎功能慢性損傷。 台灣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出歐美 研究揭傷腎疑慮 洪永祥醫師指出,塑化劑可能透過食入、吸入與皮膚吸收進入人體,長期低劑量、多路徑暴露,不僅影響內分泌、代謝、性別發育,甚至與癌症相關。台北醫學大學與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推測與日常生活中頻繁接觸塑化劑有關。 多項研究顯示,塑化劑可直接或間接讓腎臟功能受損。其中,尿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較高者,平均腎絲球過濾率(eGFR)較低、尿蛋白較高,也就是「接觸越多,腎功能惡化越嚴重」。塑化劑也可能引發氧化壓力導致發炎、誘導腎小管細胞凋亡,長期促進間質纖維化,也就是讓腎臟「硬化」,造成腎功能不可逆的喪失。此外,塑化劑被發現與肥胖、胰島素阻抗、高血壓等代謝異常有關,而這些本身就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因子。 塑化劑陷阱無所不在 手
健康醫療網 ・ 8 小時前
壽喜燒致30人吐瀉送醫!已送檢「蛋液慕斯」 新光三越說話了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北市名店「牛喜壽喜燒」爆疑中毒食安事件,已有30人出現腹瀉、嘔吐,衛生局已將食材「蛋液慕斯」送檢。所屬的新光三越表示,已要求品牌下架停止販售具風險疑慮的餐食。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咳嗽胸痛不輕忽 他積極就醫揪出早期肺癌救了自己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宜蘭67歲曹先生因身體不適至診所看診幾次後,仍頻繁咳嗽甚至出現胸痛、咳血,他驚覺這份不適感不太對勁,機警選擇就醫檢查。今年四月到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看診,胸腔內科醫師檢查發現肺部有異物,立即安排電腦斷層詳檢,一照之下發現是肺部腫瘤,會同胸腔外科處理。 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評估病患身體狀況以及腫瘤情形後,利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為曹先生手術切除肺部腫瘤,病理結果顯示為早期(第一期)肺腺癌,手術後無併發症,住院四天後出院。 肺癌早期症狀像感冒 如忽略不就醫將大幅增加危險性 白楚彬醫師表示,肺癌早期症狀為呼吸道症狀,一般人常誤以為是重感冒而延誤就醫。肺癌長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若能及時發現早期肺癌,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肺癌依期數愈高,轉移與復發機率呈翻倍成長:第一期肺癌癌細胞轉移約在10-30%、五年內復發機率為5-10%,但若為第二期,五年內復發機率可能提升至30%。換言之,早期腫瘤若能及早發現、及早移除,大幅降低癌細胞擴散機率與復發風險。 患者機警救了自己 術後搭配復健運動越快恢復 白楚彬醫師表示,個案曹先生警覺自己病情,在症狀出現後幾週內就積極到醫院就醫,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用戶注意了!LINE「4大更新」將上路 少做1動作無法發訊息
LINE是台灣人日常通訊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論是聯絡家人、朋友或工作夥伴幾乎都離不開它。不過,近期LINE官方接連公布多項重大調整,從版本淘汰、訊息收回限制、推出付費會員,到Chrome網頁版退場,部分新規也引起用戶熱議。以下整理4大變動重點,用戶務必要提前留意,避免屆時發生無法登入或漏接訊息的情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台灣花果盆栽展登場 花后與果王今揭曉
「2025台灣花果盆栽展」今(25)日起至29日於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盛大開展,由大台南花果盆栽協會理事長彭冠今、立委林俊憲與多位貴賓共同為活動揭幕,並揭曉本屆的花后與果王得主。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躺著卻睡不著?日專家親授睡前黃金法則 改善睡眠秒見效
睡眠對學習效果很重要,這一點無庸置疑。然而,即使心裡明白這一點,有些人還是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或是才剛入睡很快就醒了。怎麼做才能享受優質睡眠呢?以下統整學習專家親自實踐的祕法,包括:睡前「要做的事」以
健康2.0 ・ 12 小時前
醫:培養「心理韌性」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每年9月-10月為「心理健康月」有時候,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生活的不順、壓力和意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雖不一定將你打倒,卻會讓心漸漸濕透、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方向。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撐過去」,更要培養心理的「彈性」與「韌性」,幫助自己在風雨後重新站起來。 日常鍛鍊心理抗壓力 培養心理「彈性」與「韌性」 黃裕達主任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透過以下五個簡單方法,慢慢鍛鍊心理抗壓力: 接納自己,允許自己「不OK」 不必勉強自己一直堅強或假裝沒事,接受「我現在不太好」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悶著,多找人聊聊 有時候一句「你還好嗎?」比你想像中還有力量,和家人朋友說說心情,或撥打心理諮詢專線,都不是丟臉的事。 災難訊息不過度追蹤 每天盯著壞消息,容易增加焦慮。建議設定固定時間看新聞,給自己留點喘息空間。 心靈放鬆,練習呼吸與冥想 每天花5分鐘做深呼吸、伸展或簡單冥想,讓心靈獲得休息。 學會求助,不代表你脆弱 如果睡不好、情緒低落持續很久,及早找心理師或醫師聊聊,是一種勇氣。 五大實用調適法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另外
健康醫療網 ・ 23 小時前
天生理財高手! 4星座中年後財富翻倍 生活富足
不少人都希望能累積財富,在晚年過上舒適的生活。《搜狐網》運勢專欄就點名金牛座、處女座、天蠍座、雙魚座的人天生具備理財潛能與長遠眼光,特別在中年後迎來財富的巔峰,生活越來越富足。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不只抗老!醫:適量補充「硒」助抗癌 降低腫瘤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
健康醫療網 ・ 4 小時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膽固醇不是壞東西!7成自己製造、3成吃進來 醫師揭「3大警訊值」別忽視
膽固醇是身體必需存在的物質,膽固醇是從哪來的?都是吃進來的嗎?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表示,人體約7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約3成由食物中取得,膽固醇如果過量,容易造成健康風險,現代人多半營養過剩,運動量普遍不足,工作壓力大,容易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冠狀動脈會因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 膽固醇多少算超標?膽固醇分別為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正常值應小於130 mg/dL以下,130~159 mg/dL為警戒值,160 mg/dL以上為危險值。低密度膽固醇越高,血管老化的速度會越快。當低密度膽固醇指數上升時,發生心肌梗塞機率越高,如果是糖尿病、慢性病等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者,建議降到100mg/dL以下。若曾發生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更建議降到70mg/dL以下。至於高密度膽固醇男性正常值應大於40 mg/dL、女性50 mg/dL,若男性小於40 mg/dL 、女性小於50mg/dL即為警戒值。 動脈粥狀硬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45歲金卡戴珊宣布罹患腦動脈瘤 歸因和肯爺離婚壓力大
美國社交名媛「豐臀金」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近日才首度主演影集《訴訟女王》,劇中飾演離婚律師;她在新一期《卡戴珊家族》(The Kardashians)中脫口承認罹患腦動脈瘤,主因歸咎與和前夫「肯爺」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現名Ye)當年離婚壓力大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市值型是「焦慮製造機」!00915、00713績效全負她不慌 PTT作家Q3領息9萬:投資不比快、比耐力
市值ETF今年飆不停,績效大勝高股息,但PTT連載小說作家林艾比卻不躁進,認為如果心理素質還沒準備好承受波動,這類標的可能反成為「焦慮製造機」,「投資不是一場比速度的比賽,而是一場比耐力的旅程,我們真正要練習的,不是『賺最多』。」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小指貼退熱貼助眠?醫急喊卡:3類人恐癲癇、致命!中醫:只對「1種」失眠有效
最近社群平台Threads上掀起一股神奇的「退熱貼助眠法」,只要睡前將一片退熱貼貼在小指上,就能「起床清爽、減少疲勞沉重感」,吸引大批失眠所苦的網友跟風實測。不過,這個看似無害的助眠偏方,婦產科醫師急
健康2.0 ・ 1 天前
設局「八點檔假槍擊」詐財180萬 老大坑小弟「錢岳母」判2年3個月
台南上演八點檔「假槍擊」詐財戲碼。綽號「蝦子」的邵男得知蘇姓小弟前岳母有錢,先找其他小弟向她借錢引發糾紛,再開空氣槍騙有人受傷,騙前岳母簽本票、拿出180萬,最後蘇男因良心發現讓案件曝光,台南地方法院依詐欺罪判邵男2年3個月。據了解,邵男得知蘇男的前岳母有錢,先安排陳姓小弟向前岳母借錢,還不出來以後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