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品: 能障分第十六
★文:
次,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若人;是人先世罪道;以今世人故,先世罪消,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菩提!我念去量阿僧劫,於燃佛前得值八百四千那由他佛,悉皆供承事,空者。
若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此所得功德,於我所供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乃至算譬喻所不能及。
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此」所得功德,我若具者;或有人,心狂狐疑不信。
菩提!知是不可思,果亦不可思。
●白文:
佛陀再次地明:菩提!假使有善男善女,看到或到本,而依法修行,此,不但得不到人的恭敬,受到他人的,被人家看不起,被人取笑,那是因他前世造了重的,本到三道(地道、鬼道、畜牲道)受苦,但因在受到人的,所以,以前的罪就被功折罪了,可成就上正等正。
菩提!我回想去量阿僧劫(阿僧是量,亦是法算的意思,劫是印度的法,一劫是四十三二千年)那的,有遇到燃佛之前,已供八百四千那由他(那由他是的意思)那多的佛,我都曾供,有那一佛我不供的。
然我供那多佛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假若有人在末法代,看到或到部,而依法修行,此,他所得到的功德,和我所供佛的功德作比,我不到百分之一,更不到千分之一,甚至用所有的算、去算、去比喻,是法算出的,可金的功德有多大呀!
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在末法,能依法修行及本金,那他所得的功德真是太大了,如果我完全出,反而一般凡夫生疑,甚至於佛法都不相信了,而佛法,就不好,因佛法的人遭受精神,狂性的果,人永法接近佛法了,什呢?都是狐疑佛,不信佛法的果。
菩提!你知道,本金所的理都是相的、不可思的,因此果也是不可思。
======================
第十七品: 究竟我分第十七
★文:
,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菩提:善男子、善女人,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者,生如是心--「我度一切生;度一切生已,而有一生度者」;
何以故?若菩有我相、人相、生相、者相,非菩;
所以者何?菩提!有法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者。
菩提!於意云何?如於燃佛所,有法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佛於燃佛所,有法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菩提!有法,如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菩提!若有法,如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燃佛即不我授:『汝於世得作佛,迦牟尼』;以「有法」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是故燃佛我授,作是言:『汝於世,得作佛,迦牟尼。』
何以故?如者即法「如」。
若有人言「如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菩提!有法,佛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如所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是故如一切法皆是佛法。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菩提!譬如人身大。菩提言:世尊!如人身大非大身,是名大身。
菩提!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度量生。』不名菩;
何以故?菩提!有法名菩,是故佛一切法我、人、生、者。
菩提!若菩作是言:「『我佛土』,是不名菩;
何以故?如佛土者即非,是名。菩提!若菩通我法者,如名真是菩。
●白文:
佛陀到此,菩提忽然又想到一,於是又向佛陀示:世尊!未如有善男善女,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如何去安住菩提心,及如何降伏妄念心呢?
佛陀了之後,告菩提:「未如有善男善女,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首先有的想法|我要做一位菩,我除生的,度化他使他得到解,我除生的,度化他解之後,仍然不可有生受到我度化的想法。
什呢?因作一位菩,如果有我相、人相、生相 者相,他就不能算是菩了。
什呢?菩提!一切生菩提心本人人具足,只因生俗所蒙蔽,所度,也必是生自悟才能自渡,到究竟,一生是我所度,外不所渡的生,不能渡生的我。因道的菩,若著我有度生之心,尚存有人、我、生、者四相的著,就不能菩了,是什原因呢?菩提!原因是自性本是空寂,成就上正等正的修行者,在是不著有什可以菩提心之法。」
佛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你我曾在燃佛那有得到能成就上正等正的菩提法?」
菩提回答世尊:「有,根我所了解世尊您所的理,世尊您在燃佛那也是自性自悟,不是有什方法而使您悟上正等正。」
佛陀了之後:「是的!是的!菩提!如成就上正等正,是在於心悟,在有著外在的法。
菩提!如果必有法才能得上正等正,代表心有法的著,燃佛就不我授,
因心有法的著,心已到究竟清,所以燃佛才我授且我世必成佛,名迦牟尼。
什子呢?因如字的含是「如」其本「」的究竟清,因此修行人的心如果能到「如其本」的究竟清才能成佛。
假如有人:『佛陀是得到上正等正之法才成佛的』那就了,菩提!如於法是所著,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而、因而,上正等正也是假名而已。
菩提!如所悟上正等正的佛心本性,是不著「有」也不著「」的,所以我一切的法,只要能自悟真如,都可之佛法。但是,菩提!我所的一切法,只是假名而已,是未悟的人,一旦悟到究竟清,就不需要一切法了。
菩提!譬如有人的身高而且大,真的是大身?
菩提回答世尊:「您所的大身,是有生有的,仍是有限量的,如何能之大身?不假藉一名,之大身而已。」
佛又:「菩提!菩也是如此,真如清才能菩。而度生本是菩份的事,如果他著一念,我是菩,度一切生,便有我相的著,就不能之菩。
是什故呢?佛又:菩提!只有如此清的人才能菩,有於法的著,才能菩。所以佛自性中不著人、我、生、者四相,真性中空空洞洞,不但生、也所菩、可知更所渡。
菩提!如果菩:我整佛的土,也是著於形相,不可之菩。
什呢因佛佛土,非是外貌的,只是假借一名,之而已。菩提!若能悟人空法空,有「我」的著,既然有「我」的著,何渡生外在佛土之心的著,才能得上是真正的菩。
========================
第十八品: 一同分第十八
★文: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有肉眼。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有天眼。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有慧眼。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有法眼。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有佛眼。
菩提!於意云何?河中所有沙,佛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是沙。
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河,是河所有沙佛世界,如是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菩提:所土中,所有生,若干心如悉知;
何以故?如心皆非心,是名心;
所以者何?菩提!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
●白文:
佛:「菩提!你我有一般人所具有的肉眼?」
若提回答:「是的,世尊!您具有世俗的肉眼。」
佛:「菩提!你我具有天人所具有,能看到人肉眼所不能看西的天眼?」
菩提回答:「是的,世尊!您具有天眼。」
佛:「菩提!你我具有自性反照常明,使自己所一切皆不迷惑的慧眼?」
菩提回答:「是的,世尊!您具有慧眼。」
佛:「菩提!你我具有洞澈一切法以及事物皆是合和而成,了解到一切都有自主性,只是的假相,所以一切事物以及法不著的法眼?」
菩提回答:「是的,世尊!您具有法眼。」
佛:「菩提!你我具有能看到究竟、在、真正永不真理的佛眼?」
菩提回答:「是的,世尊!您具有佛眼。」
佛又:「菩提!你在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我那是沙?」
菩提回答世尊:「是的,您它是沙。」
佛:「那,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再以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的佛世界是不是很多?」
菩提回答世尊:「非常多」
佛告菩提:「不必到那多的佛世界,就拿你所在的土中,所有生的心思,情而,逐境而生,心思倒妄想,我能以清的五眼完全知道。
什呢?因所有些心思,皆是生的妄心,非本性常住的真心,只是假藉一名,之心了。
又什呢?菩提!因人的心思著空以及境而化,而常住的真心是寂然不的,所以於去不起留的心,於在不起著的心,於未也不起期的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