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台怪奇村名】,再著手整理台各地的里名,因村里名放在一起太多了,所以分成篇。
*本篇原定12/8布,但因,故12/14布。
台最出名的里,是常上新的「芝芭里」(新:全台特地名第2名 里不怕「芝芭里」羞答答),然名字有些不雅的想,但地人得因里名打地方知名度,也有想要改名。
除了芝芭里,有其他的怪里名,整理如下:
.里-台北大安
「」地名源自「罾」。罾,音ㄗㄥ,指的是四有支架的方形。「罾」捕的器具,是一以械造升降的。附近有一大片水塘, 「大埤」,庄民在此以「罾」捕。《重修志》卷四〈役志.〉:「罾搭大竹棚於水中,高可二丈, 以,如桔。」故以「罾」名。
.糖里-台北
早期先民蔗糖的草屋,叫做『』(音同部),南人「糖」,客家人叫「蔗」,由於糖的主要工法有榨熬糖道,所以是由榨蔗棚屋及煮糖部分所成。日期於町,因早年里有置糖(台北糖所),故命名「糖里」。
.灰里-新北中和
,音ㄧㄠ,日治期曾有灰炭,後是信成煤,地曾石灰而得名。
.寮里-新北林
,ㄑ|ㄤ,「」(=羌)之俗字,也是清朝期台的野生鹿。源自地名「子寮」,意「原住民打而搭建的茅草屋」,是林唯一原住民相的地名。。
.二里-新北三
,音同,南音「考(平)」,意用抓取以的器具或抽取以卜可否的,南的「抽仔」也就是抽的意思。早年苦民都是向地主租用田地耕,但是每地肥沃瘠不一,公平起,大家抽定,事前每地定「一」、「二」,依此推,抽中。以二庄(人最多之庄)地得名
.水碓里-新北淡水
碓,音同。水碓是指早年民藉水之力,引、抬起木杵,用米的一石器置。水碓里之名承日行政之水碓仔庄,此地乃於氏政永年、清康熙年左右,由泉州人良溪所,於此置水力精米碓。水碓是重要且重的施,此地展成街,遂庄里以管理之。
.里-新北瑞芳
里有一坑溪(又作坑溪、坑溪、桀坑溪、八分溪),基隆河支流。,又作、、桀,即今日之香。
.下罟里-新北八里(八里亦有「罟里」)
罟,音同古,用捕捉或之意。聚居捕之所,地理境相於北方罟而之,早年「下罟仔庄」,1920年(日治大正9年),庄改制雅化「下罟子」大字,
.石里-新北坪林(台南崎也有「石里」)
,音同槽。道光初年(西元1782年),安溪人金等十八人。溪底有石,若槽,故名。/p>
.芝芭里-桃中
芝芭是格族南社名的音字,《淡水志》中作「芝葩里」,早在1610年代的《福建海防》中就在桃地示「芝巴山里」的地名。
.草漯里-桃音(高雄陀也有「漯底里」)
漯,土壤水的地。因在沙丘,往昔排水不良而淤沼地,多野草生其,了避免陷入泥的危,人手持刀割下多高草,之在水、泥的土上,才能勉辛苦地前,因此得名。草漯是音最早的地,台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草漯庄」,後改村。
.校椅里-苗栗後
早年平埔族「新港社」故居地的一部分,日期「校寄」(又「校椅霸」),一是因周遭地形似椅,雅金交椅,後化成「校椅」。
.中里-台中
,音同科,是大甲河客家族群的特殊用字,用以描述客家人居住在山的地形。有中溪。
.榔里-台中清水
音同「康郎」。早期先民台,危的黑水(台海) ,由在的台中港登入地,第一休息站就是榔地,部份先民留居於榔,因生多榔(又名「台海」),聚落遂以大榔、二榔、三榔地名,後海尾、牛埔厝等近小聚落入榔里。
.壳里-台中大安
壳,通「」。有一是相清朝末年,中移民台的人民多,多人大安港上岸,船靠近大安港,到地上一一的沙丘,好像是的背散在沙上,於是人就位於大安港南的地方,叫做。另一是日期,有一位姓人家找到一地要建房子,地基成立好柱之後,半夜倒了,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姓人家的房宅久久法完工。一天夜,姓主人作了一,有一位者告他,地方是神的穴居,而新建房子的柱正好在神的背上,白天神色不敢,晚上神一身,柱就倒,所以主人必移地基。奇遍了大安港,於是姓人家的宅地,就作「壳」。
.溪里-台中日
,音同具(另有一音「」),「堤塘」之意。「溪心」位於日的中心,西猫溪支流漫,而其多沙地上,分布了大量淤水池,推「溪心」因此地形而得名。溪里沿用溪心名,去中心字。
.里-南投竹山
音同回,指的是陶器(是陶器的南音)。丘陵地土合作缸,在清朝雍正年展出陶,是由廖姓先民首先入,地人命名磁厝(磁之俗,之俗)。陶瓷瓦在台民上「」(亦有成「磁」)。及崎聚落成里,以里最大聚落「」名。
.埒里-林虎尾
埒,音同勒,矮、界限之意。埒北面後壁溪(即新虎尾溪 )每夏季或多雨季,溪水暴,常成水,溪水一一、一波一波、一埒一埒地流庄外。里民了防止水患,便於北面一道矮土防堵,居民住於土以,故「埒」 (目前尚留有埔址);一埒因在溪水埒(掠)之,故而取名叫埒。
.水里-台南水
,音ㄐㄧㄥ或ㄐㄧㄥˇ,南意「淡」、「弱」。地河有港口,先民含分重的港口「水港」;而含分少的港口「水港」(意思是淡水的港),港皆有外航功能,聚集一市街,後因水港口淤塞,失去海港功能,且水港水港繁,生活型便逐以主。
.港里-台南水(高雄松也有「埔里」)
,音同地,大多指水道、地、土疙、泥厚度等地貌。「港」因有急水溪支流穿其中,以致地泥,居名出都要溪床,土中有水、水中有土,不堪交通而得名。一居民行走其中,走起有「」。
.林里-台南西港(高雄大也有「里」、屏潮州也有「子里」)
,音同奢,意指芒果。去境因有多芒果而得名。林是南「仔林」的。
.里-台南
,音同昆身,中一大;原作「身」,即身之意,後加上字特指隆起的背部。是比喻沙洲在海上有如大背部的意思。台因外型及面大,亦有之。 台南腹地,多有沼湖之地,康熙35年(西元1696年)年高拱乾《府志》就有:「青,西大海。」自古以在台南地便出多以「」名的地名。
.唪口里-台南新化
唪,音ㄈㄥˇ ,大笑之意。里名由是根主要聚落唪口而名,「大唪社口」之。地名由有二:其一,是林投巷口,後不知何原因成唪口。其二,有曰大唪口社之,社大目降社的分社之一。
.厘里-宜市
「厘」本宜地原住族群噶平埔人的呼,意指即是「埤」(水高地),似於南中的「浮洲地」、「溪洲」。
.里-澎湖公市
,音同。根耆老口述,地名由是聚落北有一座山,形似清朝官者所戴的帽,因而取名帽山,而聚落正位於帽所延伸出形似「匙」的冠耳(帽沿),台「匙(si)」,音似「,便命名「」,音接近。 光初期曾井里合「里」,民40年又改回「里」。
.井里-澎湖公市(澎湖有多「」的地,如村、外村、水村
,音同安。由有法,其一是:井仔有一口古井,口井不是很深,年有水,水甘甜,往昔缺水,皆此取水,因此古井很出名,所以井仔。 另一法是地理形而言:井聚落的有一俗「」的地,沿而下,就像井一深邃,而井的港又是低地,有如一「」,所以井仔。
以上里名也有多生僻字,甚至是字典上找不到的字,些都代表各地的史或地理背景。看著看著,反而得芝芭里非最特的,我得「二里」的抽最有趣,「壳里」的神故事也挺有意思的。
不,光是些篇幅法一一完,近期剩容整理出【台特殊村里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