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品第十一(八偈)
 
 1大之所  本不可得  生死有始  亦有
 
 大佛陀所的,生死本是不可得的。生死既然有始,也就有。是妄的,有究竟真可得的。在的,不管站在哪一上,是必然向前 指又向後指;所以生命有始,有未。但向前望,必然一直向前指,不能他的最前端。向後望,也有。有始,而始的究竟是 始的。是怎的不呀!
 
 2若有始  中云何有  是故於此中  先後共亦
 
 若有始,有,在始的中,方可有中。既然有始的究竟,也就有中。如果有始,那中的中又何而建立呢?
 如果以:去、未,永不,而在是真的。以在主,向前推有所因,向後推有所,待上建立前後因果。是在有派的三世。
 其,始的中,未的在,又那有?了未,在也就不可得了。一般人所的在,不定,可以拉得很,也可以短一念。拿那的在一念,他有前後?如最短而有前後相,根本不成其。如有前後相,不前後和合的假名。
 始、、中,求他的真了不可得,所以本不可得,所以『三』。
 
 3若使先有生  後有老死者  不老死有生  不生有老死
 
 假定:先有生,後的衰老,最後生命崩的候有死;生老死是分而各自可以立的。那就是:有老死而有生,有生而有老死。
 一切法有生住的三有相;有情的一期生命,具有生老死的三相;外物有成住三相;三相不是可以分的。象中,而有叫做生,生是。在生起 中,含有的否定作用,生是不可以分的,所以即生即。即生即的延,就表出一期生命的生死。假定生中不含有死的成分,他就不死。
 生死不,不而又有生死的差,是思的,是如幻的起。假使要推生死的性,定生死的差,是有根深,永不解世相,不得佛法味的。
  
 4若先有老死  而後有生者  是因  不生有老死
 
 先有生既然不可,先有老死而後有生,也同的。如可以生而後有老死,那就是老死有因,不生而有老死了。就犯了因有果的失!
 
 5生及於老死  不得一共  生有死  是二俱因
 
 有的: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死是同存在。若以生死是真的,各有自的,性相反的生死,怎能一共有呢?假使一定生就有死,生死是同的,那就是生不因死,死不因生,生死二者俱是因而有的了!所以二者同,既有因,也犯了相。
 生死既前後共都不可,生死的自性不能成立。所以佛生死是起的存在,始中而幻生死的。
 
 6若使初後共  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  有生老死
 
 不管是有初的先後生死,或者生死同的共,都是不然的。要了解,生死的自性空,生死的本寂,怎要作益的,有生老死的性?
 然熟佛的『生死本不可得』,其何了解了生死?生死尚且不了解,了生死,那更是空了!
 
 7所有因果  相及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  所有一切法
 
 上面所的生老死,固然最初不可得;就是所有的一切因果,也不能先有因後有果,先有果後有因,或因果一。他所遇到理上的困,生死相同。因果是,能相及可相的法,求其同先後,也都不可得。
 受法受者,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法,都是有他的本可得的。
  
 8非但於生死  本不可得  如是一切法  本皆亦
 
 非但於生死,本不可得,就像上所的一切法,本也都是有的。
 之,上去考察,那一切是有本的。法是幻化的,是三世流的,似乎有他的原始,然而求他的真,成很大的。
 性空是起的,始的相,是相待的假名;否定他的究竟真,所以本不可得就了。世的生死,就俗俗,那就是生死死生,起如的端。生前有死,死已有生;生者必死,死者可生,是世的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