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肖慎防健康亮紅燈 「寒露」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今(8)日24節氣正式進入「寒露」,「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命理專家楊登嵙建議,寒露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寒露」這半個月,楊登嵙指出健康方面特別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兔、馬、狗,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風寒及流行病,必須多注意生活飲食衛生,適量做些運動,增強體魄。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不要常去醫院探病,以免替人受災厄。
「寒露」開運養生與禁忌:
一、食的養生與禁忌
1.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排骨湯、蘿蔔排骨湯等。
2.不少人就已經感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因此在飲食方面也會開始進補,往往會吃上一些羊肉、火鍋等食物來達到暖胃的目的。過度進食厚膩的大魚大肉並非正確的選擇,我們應該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適當多吃一些甘潤的食物養肺潤腸。
3.此節氣的養生食物最好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適宜吃的有百合、大棗、紅薯、枸杞、南瓜、雪梨、柿子、香蕉、胡蘿蔔、冬瓜、銀耳、豆類、菌類等,避免辛辣刺激。
4.天氣乾燥易出現口渴、喉嚨乾、唇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力。
少吃以下食品:
1、不喝冷飲。
2、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如鹹菜、醬菜、筍乾、鹹肉等鹹食。
3、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4、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包括汽水、啤酒等。
5、慎喝涼茶,上班族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到了寒露時節,由於天氣變化大,容易出現口舌乾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症狀,喝涼茶則會加重「秋燥」的症狀,耗氣傷陰。
二、衣的養生與禁忌
1.「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著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
2.低溫會使血壓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寒冷會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故而需要注意保暖,時時提防。
3.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三、住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節氣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四、行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
五、育的養生與禁忌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散步、快步走、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可貼近大自然,又能收斂心神,也可達到鍛鍊的目的。
六、樂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後日光照射時間減少,天氣又漸冷,加上風起葉落,景物蕭條,容易讓人有淒涼的感覺,出現情緒不穩,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宜郊遊、遠足、賞秋菊,登高眺遠或邀友小聚會,這些都可避免清秋落寞的心理。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達到動靜合一的精神調養,培養樂觀豁達的心情,以減緩秋令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更多鏡報報導
「國軍金城武」在災區一舉動帥翻 影片釣出愛妻深情告白
太夢幻!7-11將賣「統一翻轉布丁」限量52萬顆 這天發售
這間超商中2筆發票大獎!網友瘋朝聖 他花22元中1000萬卻領不到
其他人也在看

「陪視障兒住院」父親竟突發心梗!三位護理師即時成功救命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日前發生驚險一幕,一名陪伴視障兒子住院的父親,突然出現躁動不安、胸悶與盜汗等症狀,所幸三位小夜班護理師即時察覺異狀,展開緊急救援行動,成功挽救這位家中主要照顧者的性命。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響應視覺友善聯盟倡議 法巴人壽打造更友善環境
法國巴黎人壽今日於「世界視覺日」前夕響應由社會企業夥伴「黑暗對話」發起的「視覺友善聯盟」倡議,期望發揮影響力,讓社會及環境更加平權友善、包容共融,同時亦積極落實「公平待客原則」,針對視覺不便族群,推出系列內部訓練及外部流程改善措施。法國巴黎人壽台灣分公司隸屬法國巴黎保險,主要提供儲蓄型與保障型商品等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新加坡科技週登場 台北主題館吸睛 (圖)
2025年新加坡科技週(Tech Week Singapore)8日在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登場。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攜手多家企業設立主題館。該主題館聚焦「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核心,展現產業的創新實力,成為展會焦點之一。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拒絕架空!大法官謝銘洋、呂太郎、陳忠五、尤伯祥:不應受缺漏違憲憲訴法拘束
司法院現有8位大法官,因人數不足憲訴法新制需至少有10位大法官評議的門檻,導致憲法法庭出現實質癱瘓情形,大法官蔡宗珍、楊惠欽、朱富美3人指出,恪遵憲法,守護憲法秩序,不得以違憲方式自我擴權,恣意行使大法官職權;但代理院長的大法官謝銘洋、大法官陳忠五、呂太郎和尤伯祥4人在兩釋憲案直指「立院不能掏空憲法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金門議員蔡其雍為代理教師「薪」事請命 縣府:會請示教育部
民進金門縣議員蔡其雍引用司法見解說,代理教師承擔與正式教師相同的教學責任,待遇應符合憲法平等原則,要求金門代理教師薪級起敘比照中央的規定,由現在170級調整到190級,縣府教育處長黃雅芬今天說,縣府會再請示教育部。蔡其雍在7日的縣議會臨時會說,為避免與中央法規落差,提案修正《金門縣國民中小學兼任代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推「大龍門計畫」 桃市府擬5000萬重新打造龍潭大池
桃園市龍潭區龍潭大池位於老街溪最上游,是桃園市重要觀光景點,也是傳承百年龍潭龍舟賽的舉辦地點,水域面積逾10公頃,假日吸引觀光人潮,市府觀光旅遊局推動「大龍門計畫」,預計投入5000萬元經費重新打造大池觀光,期盼提升周遭環境機能,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台中海洋館正式開幕 濕地體驗.全台第二大展示缸超吸睛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海洋館,經過暑假試營運之後,10月8日正式開幕,裡頭許多亮點,包括全台第二大、10米深的展示缸「黑潮之海」,還有全台最大的水母展示廳,也是網美拍照景點,遊客還能打赤腳,實際走進濕地體驗區,相當有趣。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踩進人工濕地,實際體驗台中高美濕地生態,一旁還能觀賞潮間帶的招潮蟹、彈塗魚,全台首創的潮間帶體驗區,就在台中海洋館,來到入口被遊客形容像「洗菜區」的地方,代表你即將走進台中大甲溪的生態圈。記者黃種瀛說:「很多遊客來到這邊都很納悶,為什麼海洋館要在這裡洗菜,其實這是個裝置藝術,象徵台中河川大甲溪,孕育生命的起點。」從高海拔大甲溪上游,一直到沿海地區,透過酒杯型魚缸,可以360度觀察大甲溪生態,而水母區8米寬的超大展示缸,更是網美拍照景點。另外,全台第二大、10米深的展示缸「黑潮之海」,裡頭魟魚和豹紋鯊悠遊其中,打造視覺震撼饗宴,360度的全透明無邊際鯊魚缸,彷彿能感受鯊魚從眼前游過的速度感,來到企鵝開放展示區,遊客可以鑽進觀景隧道,多方觀察企鵝慢悠悠地鑽進水中優游,甚至爬上岸聚會休息,也是獨特體驗。記者VS.遊客說:「(最喜歡)企鵝,(為什麼),因為,就滿酷的啊,就是溼地那個,(可以讓小孩來玩就對了),對,然後還有水母,還滿漂亮的。」海洋館試營運期間正逢暑假,累計11萬參觀人次,正式開幕第一天非假日,來客量大約1564人,獨特的開放式參觀動線,以及濕地互動體驗,都讓遊客印象深刻。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9 小時前經部:颱風丹娜絲損壞光電板完成清理 落實回收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8日電)外界關切颱風丹娜絲損壞光電板有無落實回收,經濟部能源署今天表示,風災光電損害33個案場中,整體受損容量僅占總設置容量千分之4,目前已完成損壞光電板的清理作業,並由業者送至合法處理機構處理、落實回收機制。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寒露到 女性養生首重下半身
今(8日)迎來寒露,因氣候進入深秋,氣溫逐漸降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得名「寒露」。雖然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入冬趨勢不如北方明顯,但節氣轉換帶來的寒氣、濕氣仍影響人體健康。專家提醒,女性在此時容易下半身受寒,應避免穿短裙、裸足,可在睡前以足浴加3滴薑或玫瑰精油溫暖身體,幫助氣血循環順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0/8寒露開運養生這樣做!「防寒保暖」是關鍵 也別忘了調節情緒
隨著2025年10月8日的到來,我們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這一節氣標誌著天氣進一步轉涼,露水增多,氣溫逐漸下降。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這提醒我們,寒露時節要特別注意保暖
eNews ・ 1 天前
駐拉代表處國慶酒會登場 友台小組主席喊話:國際該為台灣發聲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距離雙十國慶僅剩兩天,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處昨(7)日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辦國慶酒會,約150名貴賓出席。駐拉代表李憲章感性辭行,感謝愛國政府與國會長期支持台灣,並期盼兩國持續深化經貿、科技、教育及國防合作。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Vaga致詞時呼籲國際社會更積極聲援台灣,強調兩國在捍衛民主、援助烏克蘭上理念一致。會中氣氛熱烈,象徵台愛情誼持續升溫。
民視 ・ 17 小時前
中秋節後腸胃脹氣、冒痘又睡不好?中醫揭身體5大警訊,教你4招降火排濕
中秋連假烤肉、月餅吃多了,許多人回到工作日就出現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嘴破冒痘、喉嚨痛、甚至睡不好、排便不順的情況。中醫認為,這是飲食失調、濕熱內生的典型表現。
姊妹淘 ・ 1 天前
豆製品吃多易脹氣?醫曝「4大原因」 長期吃反而能改善
豆製品是植物性蛋白的重要來源,對健康有許多益處,例如:幫助運動後肌肉修復、提供植物性雌激素(如大豆異黃酮),有助女性荷爾蒙平衡、相比動物性成分,減少膽固醇危害。不過,有些人會發現,喝完豆漿、吃了豆腐或豆干後,腸胃容易「咕嚕咕嚕作響」、腹脹,甚至排氣增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吃豆製品會脹氣? 1、寡糖含量高,腸道菌發酵產氣邱筱宸 醫師指出,豆類含有棉籽糖(raffinose)等寡糖,這些碳水化合物無法被小腸酵素分解,會直接進入大腸,在那裡被腸道菌發酵,產生氣體(如氫氣、二氧化碳、甲烷),導致腹脹與放屁。2、食物停留時間長若空腹吃大量豆製品,而且搭配高脂肪、難消化的食物,會延緩胃排空時間,讓豆類在腸道停留太久,更容易感覺脹。 3、蛋白質豐富,腸胃需要適應期豆漿、豆腐、豆干蛋白質含量高,對消化功能較弱者,攝取過量可能會因整體消化負擔增加而出現腹部不適。4、個人體質與腸道菌叢差異每個人的腸道菌叢不同,有些人對豆類特別敏感,多吃容易脹氣;但也有人能夠輕鬆消化、幾乎不受影響。研究顯示,長期廣泛攝取豆類者,腸道菌叢可能逐漸往好的方向改變,產氣反應就有機會減少。 怎麼吃豆製品比較不會脹氣? 1、選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和賴瑞隆狹路相逢 柯志恩酸蹭聲量:還要出來跟我選市長
高雄美濃大峽谷盜採砂石案持續延燒,民進立委賴瑞隆8日上午在立法院走廊突襲式堵住國民立委柯志恩,雙方當場爆發激烈口角互嗆。賴瑞隆不斷質問「為什麼要抹黑?為什麼不道歉?」柯志恩回嗆她個人從未提及賴瑞隆大名,痛批對方不懂法、濫用司法資源。柯志恩更在節目酸說,賴瑞隆利用這個機會來蹭聲量,還要出來跟她選市長。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美濃濫挖立院飆罵 回填污水源嫌犯收押2/高市長前哨戰!賴瑞隆、柯志恩 為「美濃大峽谷」立院交鋒
高雄的美濃大峽谷案,現在似乎成為高雄市長的前哨戰。有意參選的柯志恩、和賴瑞隆,今天在立法院碰頭,賴瑞隆不斷指著柯志恩大罵,指控對方抹黑,柯志恩則回嗆他「不要亂蹭」,一起來看怎麼回事。原來昨天柯志恩和藍營20名議員開記者會,一名綠營里長被控是賴瑞隆團隊成員,丈夫就是美濃案的地主,但里長今天(8日)出面提告,表示兩人早就離婚。另外,外傳有一名藍營民代也涉案,還向陳其邁求情「放我一馬」,卻遭到拒絕。
鏡新聞 ・ 19 小時前德律第3季獲利創歷史次高 每股純益2.94元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8日電)檢測設備廠德律自結第3季稅後淨利新台幣6.93億元,為單季獲利歷史次高水準,季增32.94%,每股純益2.94元。展望未來,德律表示,目前接單依然活絡。
中央社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