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致電勸說奏效 川普暫緩派遣國民兵進駐舊金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表示,聯邦政府原計畫派遣聯邦執法人員進駐舊金山,但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Salesforce執行長班紐夫等人勸說下,他決定暫緩行動。這是個出人意料的讓步,因為川普正施壓全美由民主主政的城市,要求它們加強打擊犯罪與非法移民。
美國總統川普與加州舊金山市長羅偉(Daniel Lurie)23日分別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川普不會向舊金山部署聯邦執法人員。
路透社報導,民主籍舊金山市市長羅偉在X上發文表示,川普22日晚致電告訴他,將取消任何派遣聯邦人員的計畫。羅偉說,舊金山將繼續與聯邦機構合作打擊毒品犯罪,但「軍事化的移民執法」無助於解決問題。羅偉說:「我們感謝總統理解舊金山是全球科技重鎮,當舊金山強大時,我們的國家也會更強大。」
川普在在自家社群網站「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證實此協議,並表示聯邦政府原本準備在舊金山展開大規模部署,但現在將會取消。川普說:「我昨晚與羅偉市長通話,他很客氣地請我給他機會,看看他是否能扭轉局面。特別自從我們開始負責處理這個棘手問題以來,舊金山市民已開始團結起來打擊犯罪。」
川普表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Salesforce執行長班紐夫(Marc Benioff)曾致電他,「表示舊金山的未來非常光明」。
川普曾表示,他計畫向美國多個民主執政城市派遣國民兵,下一站將是舊金山,但這些部署行動已受到司法訴訟挑戰。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22日報導,川普政府原計畫派遣100多名聯邦執法人員前往舊金山,以加強移民執法力度。
(責任主編:莊儱宇)
其他人也在看
黃仁勳等人勸說奏效 川普暫緩派兵進駐舊金山
(中央社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聯邦政府原計劃派遣聯邦執法人員進駐舊金山,但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Salesforce執行長班紐夫等人勸說下,他決定暫緩行動。
中央社 ・ 1 天前投資人評估美中貿易前景及企業財報 美股收紅
(中央社紐約2025年10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投資人評估美中貿易前景以及最新一批好壞參半的企業財報之際,全球主要股市今天多半走揚,華爾街股市4大指數都收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44.20點或0.31%,收報46734.61點。標普500指數上揚39.04點或0.58%,收在6738.4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01.40點或0.89%,收22941.8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169.82點或2.54%,收6847.39點。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川習會將登場 美前官員預期關稅稀土問題各有讓步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025年10月23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將在韓國舉行雙邊會。前白宮國安會官員韋德寧今天指出,他認為美中將做出一些「戰術性決定」,川普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方也會稍微讓步,不再堅持嚴格限制稀土出口。白宮今天宣布,川普(Donald Trump)明晚將展開亞洲行,先後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訪韓期間除了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活動,還將於30日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出訪亞洲,也是他第2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和習近平會面。在美中貿易角力持續之際,這場川習會備受全球矚目。●美中可能做出戰術性決定 關稅、稀土問題各有讓步曾任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Wilder)今天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場以「美中貿易戰」為主題的線上座談表示,他對這次川習會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雙方會做出一些「戰術性決定」。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學者的韋德寧預期,川普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而中方也會稍微退讓,不再堅持嚴格限制稀土出口的立場。外電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國際產業》特斯拉AI晶片採雙代工
【時報-台北電】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2日發布財報,執行長馬斯克在隨後財報電話會議中,被問到自研AI晶片議題時,他表示將採用「雙代工」策略,讓三星和台積電都參與AI5晶片代工,他還強調自研晶片並非取代輝達,而是與其GPU形成互補。然而馬斯克此舉不僅意味特斯拉正強化AI自主實力,也讓三星在台積電主導的晶圓代工市場中獲得重要突破。 特斯拉將AI5晶片訂單分給三星,是兩家公司合作深化的最新例證。先前馬斯克證實,三星已獲得165億美元晶片代工合約,開始生產AI4晶片,且AI6晶片也將由它製造,如今代工範圍又擴展至AI5晶片,意味三星在特斯拉產品路線圖中扮演的角色,變得更加吃重。 馬斯克透露,AI5晶片將同時由三星在德州奧斯汀工廠,以及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工廠進行生產,此舉旨在實現晶片「超額生產」。他解釋任何未用於汽車或機器人的多餘晶片,可部署到資料中心,以降低供應鏈風險,確保自動駕駛與AI訓練所需算力的供應穩定。 特斯拉同日還發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美國民眾趕在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搶購,特斯拉上季營收強彈12%至280.95億美元,終結連兩季跌勢,且優於市場預期。但第三季每股盈餘(EPS)為50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川普制裁俄兩大石油公司 普亭反嗆:對經濟影響有限、不會讓我國屈服
根據《路透社》報導,為逼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結束俄烏戰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度出手,宣布制裁俄國兩家最大的石油公司。普亭週四強硬回應,批評這是「不友善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美制裁俄油企 路透:中國國營石油巨頭暫停買俄油
(中央社台北24日電)路透社24日報導,因應美國制裁俄國兩大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與「路克石油」,中國多家國營石油巨頭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石油。
中央社 ・ 1 天前歐盟首度制裁中國煉油廠與石油公司 北京揚言反制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23日電)歐盟今天公布第19輪對俄羅斯的制裁,包含12家中企,其中首度制裁中國大型煉油廠與石油貿易公司。中國商務部晚間指出,歐盟不顧中方多次交涉和勸阻,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企權益與自身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路透社報導,歐盟公報顯示,歐盟已將兩家總產能為每天60萬桶的中國煉油廠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旗下貿易子公司中國石油香港有限公司,列入對俄羅斯的制裁名單。這兩家煉油廠分別是遼陽石化公司和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合計占中國每天1900萬桶煉油產能的3%。遼陽石化也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的子公司,日產能20萬桶,為中國國內唯一全加工俄羅斯原油的煉化一體化企業,且是中國石油集團旗下生產芳烴的最大企業。山東裕龍石化則是一家民企控股、國企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這家新型煉油廠日產40萬桶,也是中國最大的俄羅斯石油客戶之一。據報導,英國上週率先對山東裕龍石化實施制裁以來,多家原油供應商已取消向該煉油廠供應中東和加拿大原油。不過,裕龍石化已購買了數百萬桶俄羅斯原油。歐盟還將天津西山福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稱該公司在俄羅斯規避制裁的努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向俄國境內的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將登場 歐股收紅
(中央社倫敦2025年10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擬限制將含有美國軟體商品出口至中國後,北京表示24日起將與華府舉行關稅談判,緩解了市場的擔憂情緒,全球主要股市今天多走揚,歐洲3大股市都收紅。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63.57點或0.67%,收報9578.57點,創紀錄新高。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揚56.66點或0.23%,收在24207.79點。巴黎CAC 40指數揚升18.91點或0.23%,收8225.78點。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美國制裁俄羅斯石油巨頭 國際油價勁揚5%
(中央社紐約2025年10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因應莫斯科當局持續對烏克蘭作戰,美國制裁俄國主要石油供應商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路克石油(Lukoil),導致國際油價今天勁揚約5%,來到兩週以來的高點。路透社報導,布倫特原油期貨大漲3.40美元,漲幅5.4%,收在每桶65.99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勁揚3.29美元,漲幅5.6%,收在每桶61.79美元。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國際經濟》美將制裁俄石油巨頭 油價漲
【時報-台北電】川普擱置與普丁峰會計劃後,美國財政部就在22日鎖定俄羅斯兩大國營石油巨頭祭出新一輪制裁。歐盟23日也批准包括禁止進口俄國天然氣的第19輪制裁措施。歐美新制裁讓外界憂心全球能源供應恐將受阻,因而刺激國際油價大漲逾5%、並創兩周新高。 倫敦布蘭特期油23日盤中每桶勁揚5%報65.7美元,紐約西德州期油強漲5.5%報61.7美元。 美國這次制裁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盧克石油公司(Lukoil),禁止美國企業與個人與之進行任何新投資、融資或能源交易,以削弱俄國支應俄烏戰爭的財力,進一步打擊其能源業與經濟,和削弱外匯收入來逼迫普丁讓步。 此舉讓俄國四大石油巨頭全被美國制裁。因為拜登執政時已制裁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Neft),和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Surgutneftegas)。 英國衛報引述一位美國官員說法指出,新制裁代表美國對俄政策進入「新階段」,未來可能針對俄國能源出口與金融體系,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新聞網站Axios分析,若俄國仍拒絕停火,川普可能進一步限制俄國能源出口至第三國。 歐盟也配合美國,對俄祭出包括禁止進口俄國液化天然氣(LNG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即將訪韓 韓美關稅協議投資細節談不攏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官金正寬(Kim Jung-Kwan,音譯)今天(24日)表示,針對南韓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來降低美國對南韓關稅的投資方案,韓美雙方對於現金投資程度的看法仍然「大相逕庭」。 金正寬在結束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會談後,在今天凌晨返國。他告訴南韓國會,首爾方面希望在這項協議的組成中,現金部份佔較小比例,美國則期盼更多現金投資。 南韓與美國這兩個安全盟友與貿易夥伴,因為7月敲定的這項投資計畫細節發生爭論。 南韓在7月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達成初步協議,美國將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作為回報,南韓則將向美國戰略產業投資3,500億美元。 然而,由於在投資方案細節的談判陷入僵局,美國並未對南韓實施將汽車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的承諾。而南韓的競爭對手日本,則已敲定了一項包括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的協議,確保了汽車關稅的調降。 首爾一直試圖在10月底前、川普訪問南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之前達成協議。 白宮已經宣布,川普將於29日飛往南韓,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並在APEC企業領袖高峰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特斯拉Q3營收創新高 與Netflix同因獲利跌拖累股價
美國特斯拉周三(10月22日)公布最新財報,儘管交車量與營收都創新高,但因為降價、關稅及研發支出攀升,導致獲利大減四成。這也讓特斯拉股價盤後下挫3.63%。此同時,Netflix的最新財報則披露與巴西當局有稅務爭議,導致支出增加,獲利低於預期,造成股價大跌10.07%。但其它已公布的企業財報,八成以上獲利都超過預期,市場分析師對未來保持樂觀,認為美國企業整體盈利和現金流健康。另一方面,北京當局在美中貿易戰中,則積極與國際企業合作,包括空中巴士週三在天津啟用第二條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預計明年初全面投產。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取消「雙普會」對俄祭制裁 兩大石油公司入列
美國總統川普調停俄烏戰爭沒有結果,周三,終於對俄羅斯祭出喊了好久的經濟制裁;財政部長貝森特發聲明,將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以及旗下30多家子公司進行制裁,禁止他們進行以美元計價的交易。另外,英國與歐盟稍早也對俄施加多項能源有關的新懲罰,國際原油價格應聲上漲超過4%。俄羅斯GDP連兩季萎縮,瀕臨衰退邊緣,而且為了籌措戰爭經費,政府持續調高稅率,70萬中小企業將受衝擊,民眾苦不堪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黃仁勳親自致電勸說 川普暫緩國民兵進駐舊金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原本計畫週六(25日)增派聯邦執法人員進駐舊金山,不過經過舊金山市長羅偉(Daniel Lurie),以及包含黃仁勳在內等多位矽谷科技巨頭親自致電勸說,表示希望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暴漲8倍熔斷→血崩91%!台灣公司赴美上市淪「水餃股」 股民狂笑:終於割到美國韭菜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灣區塊鏈公司奧丁丁母公司OBOOKHoldingsInc.(OwlTing,代碼:OWLS.US),10月16日以「台灣區塊鏈第一股」之姿登上美國納斯...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各報要聞》楊金龍嚴防 被列入匯率操縱國
【時報-台北電】今年我國出口超亮眼,主要靠AI熱潮推動,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外銷暢旺,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金額持續擴大,對於美方將發布的匯率報告,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央行估計今年台對美順差將達1,200億美元,但會持續注意新台幣匯率的穩定,並重申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希望不會因此踩到匯率報告紅線。 立委提到,美國即將公布匯率報告,去年台灣對美順差超過600億美元,美方認為是700多億美元,已是前幾名的順差國,今年再擴大將不利台美貿易談判,楊金龍答詢說,台對美增加採購是一種方式,不管是國防採購、大宗物資採購等,或把台灣經驗帶到美國設廠,如台積電及相關產業鏈赴美投資,都是平衡台美貿易順差很好的方式。 立委憂心我對美順差擴大到1,200億美元,恐成台美貿易談判變數。楊金龍說,美匯率報告三項指標,前兩項從以往至今都一直存在,「一直都會達到標準」,第三項標準央行就要非常注意,否則若又達標,就可能變匯率操縱國,「此時在台美關稅談判過程,若又被抓到操縱匯率把柄,會變成很大的事件。」 他強調,央行會盡量維持匯率穩定,讓進出口商報價穩定、營運順暢;其次央行與美財政部關係良好且溝通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受美國制裁衝擊!中國石油4巨頭「暫停購買俄羅斯原油」
在中國之外,印度作為全球最大海運俄油買家之一,也傳出計畫大幅減少進口量,以符合美國對相關企業與船隻的制裁規範。俄羅斯兩大主要市場的同步退場,將可能對莫斯科的石油收入造成重創,並推高全球對非制裁原油的需求與價格。據了解,中國四大國營石油企業——中石油(PetroCh...
CTWANT ・ 1 天前
每出軌1次寫1首歌?張宇遭爆「結婚28年婚變8次」 與十一郎罕見親上火線回應
出軌寫歌150首?金曲歌王張宇與「神隊友」老婆十一郎結婚28年,感情始終甜蜜。沒想到近日竟被爆料「出軌8次、每逢婚變就寫歌」,荒謬傳聞讓夫妻倆氣得「月亮都不浪漫了」。兩人罕見動怒發聲,親自打臉假新聞:「人還活著都能寫成這樣,將來死了還得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