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被「噤聲文化」綁住了
張歆宜/賦格行動音樂關懷協會理事
我因為工作關係,是一位高鐵的重度使用者。
有時候一週要搭五天,有時一天得從高雄、台中、嘉義一路跑到台北。
我的孩子大約十個月大就開始跟我搭高鐵出差。我哺餵母乳到孩子3.5歲,那段時間他幾乎離不開我。孩子陪著我上車、開會、巡演,從南到北、從白天到夜晚。
高鐵是我育兒路上很重要的旅伴之一,我在車上哺乳、偶爾通電話(孩子可能想找爸爸)、安撫、哄睡。孩子的穩定性讓我有勇氣帶著他走遍各地。當然,也有孩子失控的時候,但我總是遇到理解與包容。我一直很感謝高鐵的服務人員,常常的伸出援手。對我來說,高鐵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讓我能同時是工作者,也是媽媽的移動空間。
我特別記得 2020 年那段 COVID 大爆發的時期。疫情開始後,防疫逐步升級,強制升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
「民眾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及客運時必須全程配戴口罩,違者最高可罰 1 萬 5 千元。」
當時政策條文裡,並沒有特別針對兒童的文字。當時,我女兒還不到兩歲,但我們必須搭乘高鐵。進出車站時,只要沒戴口罩,就不能入站。
那時我常在進月台前與孩子奮戰。孩子出門前戴得好好的,半路卻開始扯口罩、哭鬧。我們既擔心成為「防疫破口」,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我記憶深刻,高鐵人員的反應是體貼而有彈性的。有時,他們會輕聲說:「媽媽,您把孩子的口罩準備好、掛在手上就行,我們知道您有準備。」有時,孩子在閘口鬧情緒,工作人員甚至會從包包裡拿出小貼紙安撫他。
有幾次孩子在車上哭鬧,服務員還主動引導我到哺乳室。在那樣緊張、充滿恐懼的防疫時期,這些小小的善意讓我非常感動。
在疫情這麼困難,每個人都是防疫破口的氛圍裡,制度的推動與後續的修正,是會讓人民感受到溫度的。
防疫期間,口罩令引發的爭議和現在「寧靜車廂」的情況其實很像。
當時也有家長在網路上請命:
「市面上沒有 1 歲以下嬰幼兒適用的口罩。」、
「嬰幼兒戴口罩會窒息。」、「孩子戴不住,一拉就哭。」
這些家長被罵是罵,「恐龍家長不要帶小孩出門,自己開車」、「管不好不要戴的,自己開車」、「你家小孩不戴口罩就是防疫破口」。
社會情緒一度對立。
但政策沒有停留在口水戰裡太久,放任極端兩邊民眾撕裂。不到兩週,衛福部公開承諾會針對兒童口罩問題提出修正。很快地,政府收集各單位反應後,參考國外案例,公告明定:
「2 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無法佩戴口罩者,於咳嗽或打噴嚏時,可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不強制戴口罩。」
那是一個防疫最嚴峻的時刻,但我們感受到的,是制度有人性、公共服務有溫度。
反觀今天的「寧靜車廂」。高鐵在政策推動初期就引起民怨,但至今仍不願修正核心問題。從強制宣傳期,輿論炎上,到現在稍微退讓收掉宣傳牌,但交通部與高鐵都沒有明確的回應或承諾,官方僅不斷強調「政策沒有針對兒童」。
但正因為沒有明文排除兒童,第一線人員面對檢舉時,反而更難處理、更無力辯護。
10 月 14 日的新聞稿中,高鐵甚至表示「九成民眾支持寧靜車廂」,問題只在「宣導不夠好」,所以要繼續推行。但我的同溫層裡,許多家長的展現憤怒感受是:
「高鐵以為撤掉宣傳牌就能平息爭議,但是在真正的合約制度文字完全不願修正,也沒有完整說明政策。全整列車都變成寧靜車廂,沒有親子車廂、沒有彈性區、沒有選擇。」(我的同溫層實在太厚)
我不禁想問:
為什麼3年前在防疫那麼嚴峻的時候,衛福部與高鐵能夠聽見人民的聲音、採納意見,快速調整?如今面對的只是「噪音」與「共乘」的議題,拒絕真實的需求,變得如此僵硬、封閉、沒有彈性?
高鐵是大眾運輸,是公共服務。「寧靜車廂」在各國推行案例是可以選擇的。本來應該是善意的制度,讓想休息的人有空間、讓親子、工作者、通勤族仍能自由呼吸。但現在的高鐵,卻像是被某種「噤聲文化」綁住了,忘記了公共運輸的真正意義是共存與包容。
我真心希望,一個進步的國家與公共治理能再回到那個我記得的樣子。那個會傾聽、會理解、會快速調整的公共政策,不是用禁令去解決人性,而是用智慧去設計制度。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兒子外遇!富豪爸「懸賞重金打小三」:打到分手為止 突宣布斷絕親子關係
男子發現被詐騙 找上假律師、假警察…最終被騙5次損失500萬
長榮「黑珍珠」今告別式 胞姊怒:座艙長敢來嗎?最好準備1事再弔唁
其他人也在看

中央社處謝幸恩兩大過!慘害4主管高層遭殃
[NOWnews今日新聞]民眾主席黃國昌日前被踢爆指示前中央社記者謝幸恩組成「狗仔集團」跟監政敵,並化名「蕭依依」在外兼職採訪發稿,引發社會輿論譁然,儘管謝幸恩事後已請辭,中央社仍決定採取嚴厲措施,...
今日新聞NOWNEWS ・ 43 分鐘前
再討厭蔣萬安,也不要無腦貶臺北揚高雄
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兩大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素來受國民矚目。高雄市長時間作為臺北市以外唯一的直轄市,讓高雄市先天隱約具有與臺北分庭抗禮的實力。而自民進謝長廷市長任內開始打起高雄牌以來,北高對抗更成為顯學。
奔騰思潮 ・ 6 小時前

馬祖國際藝術島,戰地政務結束後的期中考
金秋十月,許多人飛往日本瀨戶內海藝術季,在小島與海風之間體驗藝術進入生活。然而,離基隆不到兩百公里的馬祖,也正在上演一場屬於自己的藝術實驗。「馬祖國際藝術島」自2021年起舉辦至今已第三屆,從試探性展演到逐步成熟,它不僅重塑了戰地島嶼的空間想像,也讓再造歷史現場成為可持續的文化實踐。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6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
台灣的災害防救體制在2010年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翻修,原因就在於前一年的莫拉克風災。這場風災對高雄、台東及南投都造成極具破壞性的傷害;特別在高雄,雖然當時的地方政府已接獲中央災變中心的紅色警戒,但從縣府到村長都沒有(無法)執行撤離命令,最後導致小林村遭掩埋的慘劇。有鑑於這種「中央難以指揮,地方無法負責」的亂象,2010年的修法案開宗明義就是以「強化地方政府應負責地方災害防救事項」為宗旨,目的是建立一套「地方主責,中央支援;地方指揮,中央協調」的災害防救體系。
鏡報 ・ 7 小時前川普:考慮對委內瑞拉販毒集團發動陸上攻擊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正考慮對委內瑞拉販毒集團發動陸上攻擊。在此之前,美國已多次針對涉嫌運毒的委內瑞拉船隻進行致命海上打擊。
中央社 ・ 8 小時前電動公車起火 運安會:個案也可能是系統性問題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6日電)今年6月台北市發生1輛大都會客運電動公車火燒車,針對立委關切調查情況,運安會主委林信得今天表示,看起來是單一個案,也有可能會變成系統性問題,還在觀察,事件在調查中。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涉助理費案出席廉政會! 林岱樺不放棄選市長喊"初選要公平"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民進立委林岱樺的助理費案,雄檢發現她的胞妹林岱縝擔任公費助理,薪資從4萬到13萬不等,疑似擔任人頭,追加起訴林岱縝。林岱樺拿出多張妹妹做選服的照片,說在人手不足時,林岱縝會身兼多職補人力缺口,本來就該浮動調薪,更說"領13萬還委屈她了"。15號晚間到廉政會說明,喊話"民進要有公平的初選機制"。
民視 ・ 7 小時前
足球/有錢找啦啦隊卻沒錢給球員支援?足協聲明解釋說應援表現是贊助
台灣男足14日在亞洲盃資格賽以5球之差慘敗泰國,才剛接下國家隊兵符的主帥黃哲明賽後就震撼宣布請辭,還指出足協給予的資源不足,隊長陳柏良更指出,穿上國家隊戰袍應該要受到更大的重視和尊重,新聞一出輿論馬上炸鍋,連帶賽前受邀應援的啦啦隊也被質疑是足協花錢請來,對此,足協表示來表演的啦啦隊是熱心廠商贊助合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數發部針對TikTok提3點疑慮 中小學納管方式出爐
TikTok影音平台持續在全球擴張,近日有立委稱TikTok的演算法可能會危害到兒少身心健康,呼籲校園應全面禁用。立院交通委員會昨(15)日邀請數發部長林宜敬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國民立委洪孟楷就詢問此事,林宜敬提出對TikTok主要有3點疑慮,至於如何納管,因攸關言論自由,目前先從保護兒少方面進行,在中小學校園提供的WiFi中,以遮蔽方式對TikTok納管。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出「亡感」
距離國民主席選舉僅剩下4天,國民內殺得刀刀見骨,南投縣副議長潘一全揚言「郝龍斌當選就退」,台中立委黃健豪則痛批鄭麗文「沒贏過任何選舉、選主席才繳清責任額」。此外,還有假民調、對岸網軍介選等各種指控,主席選舉打到你死我活、有你無我,史上罕見。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
寧靜車廂引反彈!高鐵勸導逾1.7萬件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高鐵實施寧靜車廂,讓許多家長憂心,帶嬰幼兒上車壓力大,帶孩子的家長、反對孩子發出聲音的人在網路上大戰。高鐵董事長史哲今(16)日表示,截至13日,已勸導逾1.7萬件,其中...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普發現金1萬元來了! 傅崐萁:拚17號三讀
立法院朝野團15號針對韌性特別預算案進行協商,其中就包括全民最關注的普發現金,朝野團有共識,17號力拼三讀通過,最快10月底有機會發放! 另外在台北市,藍綠議會團也都提案普發現金,但國民版本沒有明定金額,給蔣市府一點彈性空間。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吃起來不鹹≠含鈉量少!醫曝「這些食物」不知不覺吃進高鹽分:1片蘋果派比3片煙燻鮭還鹹
「我的飲食一向清淡,應該不至於攝取過量鹽分。」「我吃東西重甜不重鹹,不必擔心吃太多鹽巴。」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鹽巴充斥在我們的飲食中,遠遠超乎你我所能想像。
幸福熟齡 ・ 4 小時前
V怪客面具怎麼來?11月5日蓋‧福克斯之夜以篝火煙火點燃整個英國夜空!篝火之夜歷史起源到慶祝活動一次看
每年11月5日,英國各地都會舉辦蓋・福克斯之夜(Guy Fawkes Night),漆黑的夜空被熊熊點燃的篝火和璀璨的煙火點亮,氣氛既熱鬧又歡欣,是許多大人小孩期待的家庭節日!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個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傳統節慶,最初並不是一個為了狂歡的目的,背後源自於一場與火藥、宗教和叛國有關的陰謀,究竟這天是如何顛覆英國歷史?讓這個日期顯得如此重要?而它又是怎麼演變成今日High翻大不列顛島的花火節慶?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3 小時前
「寧靜車廂」1.7萬人被勸導 高鐵修正了:改為口頭柔性引導
高鐵9月22日推出寧靜車廂政策,造成家長及親子團體質疑育兒不友善。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10/16)邀請交通部及高鐵董事長專案報告;根據高鐵統計,措施上路以來至10月13日勸導件數1萬7146件,49%是反映車廂講電話太大聲,24%是使用3C未配戴耳機。針對勸導方式引發爭議,即日起調整為口頭提醒和柔性引導。
太報 ・ 3 小時前
萬聖節將至 世界最大鬼屋準備中 演員訓練「殭屍演技」、如何「安全嚇人」
Yahoo新聞提醒您:影音將出現大量殭屍、尖叫畫面,可能會帶給特定觀眾不安情緒,可按「回上頁」離開,影片將在3秒後開始。 萬聖節即將來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曾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世界最大的「厄瑞彼斯鬼屋」(Erebus Haunted Attraction),已緊鑼密鼓籌備中。然而,想要成為嚇人的一份子並不容易,鬼屋演員們在「驚嚇學校」(Scare School)學習嚇人技巧,學習殭屍如何搖晃、瘋狂尖叫、踩高蹺等,要讓前來的遊客擁有難忘的體驗。 此外,演員還要學習化妝、服飾、角色塑造等,更重要的是如何與遊客安全互動。鬼屋開放之時,工作人員不會計算進場的人數,但是會計算暈倒、嘔吐甚至嚇到尿溼的人數,且不建議13歲以下民眾遊玩。 厄瑞彼斯鬼屋樓高四層,原本是一座廢棄停車場,在鬼屋進駐前已荒廢50年,2005年至2009年榮膺全球最大步行鬼屋的稱號,之後才被德州一間由廢棄肉類加工廠改造的鬼屋取代。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
快訊/不要市府一毛錢!新壽連說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
在外界眾多質疑與糾紛未解的情形下,新光人壽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 用地今天正式舉行動土儀式,成為台北市府、新壽與輝達之間土地開發權角力的新節點。儀式後的受訪環節中,台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連續說了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他同時還強調,希望與輝達再簽MOU,重新協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老公癌末若死了、我住的房子還要分給其他人?預立遺囑也沒用⋯代書一招破解「兄弟姐妹特留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生小孩的頂客族持續增加,而許多頂客族恩愛一輩子卻不知道,配偶過世,剩下的遺產並非由另一半獨拿,而必須得跟配偶的兄弟姊妹一起繼承。有代書分享一對頂客族,丈夫得癌症,臨終時夫妻才發現,丈夫的遺產竟然小叔要分一杯羹,感到十分震驚不解,而代書使出一招破解,成功讓妻子獲得丈夫所有財產。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郭博瑋遠射破門白搭!中華隊1比6慘敗無緣亞洲盃 還創隊史對泰國最大分差
2027年亞洲盃資格賽最終輪,中華男足回到主場作戰,於今(14)日晚間6點30分在台北田徑場對上泰國,上半場0比3落後,...
Go Goal 勁球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