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姐不敢請病假只罰2萬!勞動部:可罰150萬 不鼓勵企業有這種文化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一名孫姓空服員傳出因為不敢請病假,抱病上班硬撐,返台16天後病逝。對於長榮多次傳出不讓勞工請病假,每次只罰2萬元了事,勞動部今(16)日表示,政府不鼓勵企業有這種文化,地方政府可依企業規模、情節、人數,最高單次裁罰150萬元。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對於長榮勞工抱病硬撐不幸過世事件,行政院誠摯哀悼。至於外界呼籲應加重對企業的裁罰,勞動部會與地方政府研商。
勞動部表示,對於勞工生病不敢請病假的硬撐文化,政府不鼓勵這種文化,未來會有進一步做法。至於裁罰金額過輕,勞動部指出,地方主管機關可依企業人數、規模、情節,最高一次處150萬元罰鍰。
勞動部表示,會邀集地方政府協商,對於上市公司是否應加重裁罰與相關規範,針對裁罰過輕加以檢討與改善。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劍指吳釗燮亂搞?讓趙怡翔赴美協調賴清德過境 林佳龍:這個「涉外人士」不是我們外交部
北士科這塊地,憑什麼一定只能給輝達?
捷運搶位一腳踹飛老婦!「這樣的優先席」不如取消吧
其他人也在看

影/台中亞大校門遭撞擊! 教職員精神不濟誤踩油門肇事
台中市亞洲大學昨(14)日傍晚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校內教職員因精神狀況不佳,駕駛轎車時誤踩油門,不僅撞上前方停放的轎車,還衝撞校門,導致監視器設備掉落地面,所幸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長榮航空被控擋假受罰150萬了事?行政院諾夥同地方研擬加重罰則
9月25日,長榮航空一名34歲孫姓女空服員在執行義大利米蘭飛回臺灣任務飛機時身體不適,返台後前往醫院就診,接受治療後病情惡化,並於國慶日當天宣告不治。儘管相關單位勞動檢查調查指出,孫女過去半年平均每月飛行時數約66至85小時不等,長榮也據此推稱整體出勤與請假紀錄並...
CTWANT ・ 12 小時前
長榮空服員病逝 南崁多加教會牧師陳曉煒獻花 (圖)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離世。桃園市產業總工會16日發起前往位於南崁的長榮航空公司門口為該空服員獻白玫瑰哀悼,南崁多加教會牧師陳曉煒也到場聲援。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長榮空服抱病上班猝逝 行政院哀悼:將與地方政府研商加重裁罰
長榮航空一名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飛米蘭值勤抱病上班,返台後病況急轉直下不幸離世,多名立委均在質詢時點出,長榮航空今年光是違反勞動法規就挨罰288萬元,但與上百億的營收規模不成比例,導致長榮航空「罰不怕」,勞動部長洪申翰也表達將與地方政府討論裁罰基準。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6)日表示,行政院對此事表達誠摯哀悼,而針對長榮航空這樣的個案是否要加重裁罰,勞動部會與地方政府研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長榮航空擋病假只罰150萬? 行政院:與地方政府研商加重罰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離世,外界關注是否對長榮航空加重裁罰,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對於此事件表示誠摯哀悼,至於是否要加重裁罰,勞動部將與地方政府研商。勞動部勞動條件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指出,勞動部正深入調查釐清個案,對於勞工身體不舒服或生病,卻要被要求硬撐著上班文化,不應被正面鼓勵存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長榮空姐抱病上班猝逝 政院:勞動部與地方政府研議加重裁罰
[Newtalk新聞]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因抱病上工,返國後不幸於日前過世,引發社會關注。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6日)表示,政院對此事件表示誠摯哀悼;勞動部勞動條件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則說,不鼓勵這類要員工硬撐上班的文化,做了裁罰基準的共通性原則,也跟地方政府達成共識,「類似長榮這樣的上市櫃公司,如果違反工時相關規範,也有加重裁罰的相關規範」。 李慧芝說,對於最近長榮航空的機組人員帶病上班導致身亡事件,表示誠摯哀悼,因為這是一件不幸的事。對於長榮航空這樣的個案是否要加重裁罰,勞動部會跟地方政府研商。 列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的黃琦雅則說,勞動部會深入調查釐清個案,對於勞工生病還要被要求硬撐著上班的文化,不應該被正面鼓勵存在於企業文化裡,這部分會有一些具體的做法。 另針對《勞基法》裁罰金額部分,黃琦雅指出,現在《勞基法》對於違法事業單位,地方主管機關可以依照事業單位人數、規模、違法情節,加重處罰,最高可以處罰到150萬。 黃琦雅表示,勞動部跟地方政府達成共識,做了裁罰基準的共通性原則,類似長榮這樣的上市櫃公司,如果違反工時相關規範,也會加重裁罰,後續將邀請地方政府共同針對裁罰的實務性做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長榮空服員病逝揭苛刻請假制度 工會籲修法保障請假權益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抱病執勤,返台16天後於10月10日不幸過世,引發社會對航空業排班與請假制度的強烈關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企業工會今日於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痛批長榮航空苛刻的請假制度,並提出三大修法訴求。
品觀點 ・ 1 天前
長榮空服悲劇不會是最後一個…病垮也不敢請病假:接到更嚴苛班表、年終恐少10萬…工會爭權益這天動作
長榮航空34歲空服員,在完成台北-米蘭長途勤務後,於返程班機上因身體不適仍勉強上工,返台病倒住院16天,最終不幸病逝,引起社會譁然。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與現役空服員紛紛跳出指控,公司「請病假」、「臨時特休」,會被「扣分」的潛規則,影響後續考績與調班權益,讓勞工寧可抱病上班,也不敢請假。 工會呼籲,勞動部應正視議題,並提出3點訴求,希望修法保障勞工特休假、天災假、病假的請假權益,並明訂企業不得以不利待遇秋後算帳。 目前長榮尚未針對相關議題發表聲明。
今周刊 ・ 14 小時前
中市府發放物調券 議員批區域發放數量失衡 (圖)
台中市議會16日召開財經業務質詢,民進籍市議員楊典忠(前)表示,市府每年編列新台幣7000萬預算普發物調券,卻獨厚特定行政區,批評區域發放數量失衡。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神秘徵人啟事找百位「暈船仔」 痴情男暗戀6年!午休幫買馬卡龍又搶票
據悉,這其實是金門高粱為了台灣首支「情歌熟成」的高粱所辦的活動,希望找100位暈船仔上船品酒。小編於Threads發文,「我們在找100位暈過船的人,不是為了振作,也不是為了遺忘,而是想請你,幫我們驗證一瓶酒。」小編表示,相信只有痛過、愛過的人,才懂那滋味。貼文一出,...
CTWANT ・ 14 小時前
空服員抱病出勤驟逝!行政院:研商加重裁罰
[NOWnews今日新聞]長榮航空一名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執勤米蘭航班時身體不適,抱病返台後不幸猝逝,消息曝光後,引發社會關注。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6)日表示,行政院對此事表達誠摯哀悼,而長...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花蓮0403地震早有端倪!深部斷層「3年前無震滑移」最新研究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率領研究團隊發現,2024年4月3日規模7.3花蓮大地震前,深部斷層早在3年前即出現「無震滑移」的加速行為,顯示出潛在的地震前兆特徵。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為理解台灣地震孕震過程提供關鍵線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負面新聞沒影響?長榮航遭捲共諜案、空服員爭議 股價仍小漲亮紅燈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長榮航空(2618)近日頻因壞消息登上新聞版面,除了傳出公司前派駐四川的首席代表喬姓男子涉入共諜案遭檢方起訴外,日前又...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民眾議員江和樹選良辰吉時登記投入2026市議員參選
台灣民眾昨(15日)公告第二波「2026年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的提名選區」。現任台中市第十三選區(大里、霧峰)市議員江和樹今(16日)前往市部登記。江和樹表示,身為現任的市議員,並沒有任何優勢,也不代表一定會被台灣民眾提名,民主選舉最大價值就在公平競爭,正如立法院長韓國瑜所言,「選舉最大的秘密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任何候選人都需要經過選民的檢視,聽聞有很多前浪及後浪要在同選區提出挑戰,他表示歡迎,如此正能激發出良性競爭,這是民主選舉美麗的一面。江和樹強調(見圖),他選擇今天早上11點良辰吉時,「從從容容、游刃有餘」走入台灣民眾台中市部登記參選。 ...
台灣新生報 ・ 14 小時前

林浤澤不只年輕還有專業歷練
[NOWnews今日新聞]日前宣布投入2026年高雄市議員選舉的前鎮小港參選人林浤澤,從10月中旬開始邀請多位具有完整基層政治歷練的青年世代前輩與好友陪同掃街拜票。首位站台的是現任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表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西捷航空經濟艙座椅 改不能後傾
加拿大的西捷(WestJet)航空公司將部分客機的經濟艙座椅椅背全改成不能後傾, 以「保留個人空間」;乘客若要享受稍微往...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 小時前
《綜藝新時代》阿翔看到火車會瘋狂!職人感謝過世奶奶讓籃籃淚崩「我也是奶奶帶大的」
娛樂中心/黃韻靜 綜合報導民視、八大《綜藝新時代》日前來到嘉義阿里山,主持人阿翔、楊繡惠、籃籃以及藝人來賓陳伊、笑笑,在奮起湖車站開場,要帶大家來看有香味的車站,因車庫是由檜木打造的,會飄出淡淡的香氣,阿翔分享自己身為火車迷,一看到火車超失控想拍照,還自豪說對火車相當了解,火車站名都能背起來,還馬上接著報站名,一路從松山、台北、萬華、板橋、樹林…一路唸下去,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直呼太厲害了!
民視 ・ 14 小時前
長榮空姐告別式隔天竟被要「請假證明」?網諷:要面交嗎?
長榮航空一名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於值勤途中身體不適,返台後不幸病逝,引起外界關注。但前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林佳瑋就在今(15)日發文怒轟,稱孫姓空服員才剛辦完告別式,長榮航空竟然還要求家屬補交9月27日家庭照顧假的請假證明,直呼長榮航空真的是草菅人命,也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調侃「要面交嗎?」。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