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打亂作息 當心長期睡不好讓大腦未老先衰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今年10月共有3個連假,假期間的旅遊或熬夜追劇,打亂不少人日常作息。醫師提醒,若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引起慢性發炎,導致大腦比實際年齡老得還要快。
開業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魏士航今天透過新聞稿,引用刊登於國際期刊「E生物醫學」(eBioMedicine)的大型研究指出,偶爾短時間打亂生理時鐘,身體通常還能調適,但若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大腦恐怕會「未老先衰」。
魏士航說明,這項研究將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的2萬7500名成年人,依睡眠品質分為「健康」、「中等」與「不佳」3組,再透過核磁共振(MRI)影像計算出大腦預測年齡,並與實際年齡相比,得到所謂的「大腦年齡差距(BAG)」。結果顯示,睡眠品質愈差,BAG就愈大,也就是大腦比實際年齡更老。
其中睡眠品質中等者的BAG,平均比睡眠品質健康者高出0.25個單位,而睡眠不佳者更飆到0.46個單位。魏士航指出,這代表睡眠品質每下滑一級,大腦老化就會加劇;從中等惡化到不佳,負面影響幾乎翻倍。而這背後的其中一個中介原因,就是慢性發炎。
魏士航形容,長期睡不好,身體就像處於「微火慢燒」,雖沒有立即危險,卻會持續侵蝕器官,而最敏感、最容易受影響的就是大腦。研究數據顯示,在睡眠品質中等者身上,大約6.81%的大腦老化可由發炎解釋;而在睡眠不佳者當中,這個比例更高達10.42%。
造成身體發炎的因素很多,其中肥胖不僅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還會進一步破壞睡眠品質。魏士航引用刊登於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期刊、追蹤近4萬人的另篇大型研究就發現,肥胖者的睡眠流失速度,是正常體重者的5倍。
想要延緩大腦老化,魏士航說,首先要養成規律睡眠,維持每天7到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避免長期熬夜;再來是飲食調整,少吃高糖、高油脂、超加工食品,多攝取蔬菜、全穀與優質蛋白;同時維持規律運動,每週適度進行有氧與肌力訓練,幫助控制體重並改善睡眠。
魏士航補充,為避免肥胖加劇發炎,又讓人愈睡愈少,也須注意體重管理,循序漸進減重能降低風險;並穩定代謝,重視血糖與體重彼此影響,避免發炎惡性循環。(編輯:張雅淨)1141029
其他人也在看

酒駕逆行!台中五權路兩車對撞波及騎士 釀4傷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市西區昨(28)日晚間發生兩車對撞車禍,一輛廂型車綠燈經過路口直行,卻愈開愈偏地直接逆向開到對向車道,讓內側車道休旅車閃避不及撞上,還波及到一旁的機車騎士,造成4人受傷。肇事駕駛經警方酒測,確定酒測值超標,訊後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而這個事故路口,這個月9日才發生劉姓男子開車毒駕衝進茶葉行,釀成睡在一樓上下舖的母子1死1傷,兩件車禍地點距離只相隔30公尺,也讓當地民眾驚嚇連連。銀色廂型車綠燈直行,但他走的車道越來越往右偏,接著逆向開到對向車道,開在最內側的白色休旅車,來不及閃迎面撞上,強大的撞擊力,讓銀色廂型車的兩顆後輪,都撞到飛起來車頭轉向,還有一名機車騎士也被波及,倒在路口前方。兩輛車的車頭都嚴重毀損,在撞擊點前方也有一輛機車倒在路面上,車禍發生地點在台中市西區,五權路跟五權西路口,目擊民眾說當時的碰撞聲很大,目擊民眾說:「就聽到砰一聲,車子就撞到那邊去了,兩台車撞在一起,摩托車栽在前面。」但這個事故路口,剛好就是9日當天,劉姓男子涉嫌毒駕暴衝進茶行,造成睡在一樓上下舖的母子兩人1死1傷的路口,這次的車禍兩輛車的撞擊點,就在茶行外的對向車道,就距離當時的茶行,大約只有30公尺。台中市警第一分局民權派出所所長李建興說:「事故造成陳姓駕駛,以及乘客林姓男子,以及對造的施姓駕駛,與陳姓騎士手腳,頭部擦挫傷,意識清楚無大礙。」車禍總共造成肇事車內包含駕駛2人,以及被撞的休旅車內1人跟機車騎士受傷,幸好傷勢不嚴重沒有生命危險,但肇事的55歲陳姓駕駛,經過酒測,測值超過法定標準值,後續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地檢偵辦。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綠提財劃法草案挨批雙標 鍾佳濱:有指明財源就是合標
藍白主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因公式問題造成345億元統籌分配款無法發放。立法院民進團提出修法草案,盼將這些錢用於國民年金保險、勞退自提獎勵、女性產後照護,卻被國民立委李彥秀批評雙標。民進團幹事長鍾佳濱今強調,以現有財源規劃就合標,歡迎在野團提出版本好好運用這筆經費。
自由時報 ・ 1 天前「愛的禮物」老梗還在騙 警將計就計逮車手追出百萬贓款
邱姓女子透過網路結識1名自稱是「國際醫生」的網友,對方透過甜言蜜語聲稱寄了「愛的禮物」但卡在海關,要付手續費才能領取,邱先後匯出171萬元後,察覺有異報警。警方將計就計,要她假裝上當再約車手面交,同時派員在面交地點埋伏,果然順利逮到王姓女車手;警方突破王嫌心防,王聲稱其他犯罪所得藏匿在1處工作室,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小葛雷諾2分砲狙擊大谷翔平!道奇牛棚放火 藍鳥扳平戰局2:2
洛杉磯道奇與多倫多藍鳥的世界大賽,今天來到G4,比賽前中段大谷翔平與塞揚強投Shane Bieber的對決形成一場投手戰,藍鳥靠著小葛雷諾(Vladimir Guerrero Jr.)3局上的2分砲逆轉落後局面,7局再把握大谷和牛棚不穩的局面,終場6:2贏球,世界大賽形成2:2。
太報 ・ 1 天前
台灣智慧能源周開展 歐洲等國外參展商占2成
台灣智慧能源周 Energy Taiwan 聯合展29日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今年以「一站式 Total Solution」呈現,涵蓋儲能、節能、綠能、最新科技與金融服務,定位為亞洲主要國際能源技術交流平臺。共有460家國內外企業、使用1,600個展位,其中以歐洲為首的國外參展商占20%。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吃飽就想睡、動一下就累!6大初期糖尿病警訊,你中幾個?
吃飽飯就想睡、動一下就累,腦袋有時也很鈍?這可不是單純累,而可能是糖尿病悄悄上身的早期訊號。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關鍵就在粒線體,我們細胞的發電機。一旦粒線體失調,身體能量就跟著掉,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疲累感,其實就是警訊。
鏡報 ・ 1 天前牧師金明日返中傳教被捕 女兒:他明知風險仍服事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8日專電)中國錫安教會主任牧師金明日10日於廣西家中被捕,他在華府的女兒金婷雅持續奔走國會與智庫爭取支持。她昨天表示,父親曾多次有機會在海外定居,但每次都選擇回中國;明知風險,卻仍在充滿敵意的土地服事。
中央社 ・ 1 天前堰塞湖潰決靳珩隧道魯丹橋水退 中橫恢復管制放行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9日電)燕子口堰塞湖經引流後潰決,水位下降於原河道水位,遭溢淹台8線靳珩隧道及魯丹橋積水退去,公路局進場清理,預計今天下午5時放行,恢復天祥至太魯閣口每天5時段管制放行。
中央社 ・ 1 天前不怕廚餘海嘯!宜蘭市五大社區靠黑水虻去化
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央祭出禁廚餘餵豬政策,面對廚餘海嘯,宜蘭市五大社區靠黑水虻協助去化,在教育部及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支持下,由台灣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石正人設置「黑水虻自動化飼育塔」,打造「零廚餘」社區示範基地。黑水虻被視為是繼家蠶和蜜蜂後,最有潛力被大規模量產應用的經濟昆蟲,透過黑水虻轉換,能夠協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23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10歲男童術後「消化系統被無故切除」 母崩潰求真相:靠注射營養液維生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貴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太報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