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蜜月行情加持!「這檔」漲幅飆44.69%登本週興櫃股王 法人看好:已打入輝達供應鏈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
受惠AI需求過高,記憶體市場近期股價揚起多頭攻勢,指標股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近一個月股價漲幅分別落在27%、35.2%,促進族群齊揚。其中,興櫃記憶體生力軍丹立(7866)也揚起攻勢,加上蜜月行情加持,昨(23)日丹立以68元收盤,漲幅高達6.75%,單周漲幅更達高達44.69%,成為本周興櫃漲幅王。對此,法人也指出,因丹立已打入輝達供應鏈,對於其後市看好。
本周興櫃個股漲幅前十名丹立、三大未來、泰宗、年程、聚恆、輝創、三鼎生技、永擎、基米、聯致等,其中以丹利周漲幅達44.69%為最高。丹立受惠於AI帶動記憶體需求提高,尤其HBM、DDR5與高階NAND需求等需求更迎來供不應求,其族群也成為台股盤面一大焦點,南亞科日前創下百元新天價、華邦電則近一個月漲幅達27%;代工大廠力積電(6770)、旺宏(2337)等個股近期表現也相當不錯。
興櫃股丹立自登入興櫃股後揚起猛攻,在20日時以73元創下新天價,單日漲幅高達46.8%,在經過盤面一番修正、回檔後,昨日以71元收盤,若以20日47元開盤價來算的話,其漲幅高達44.69%,成為本周興櫃個股漲幅王。
對此,法人指出,丹立已在記憶體專業測試及代工產業領域深耕近20年,近期取得國際記憶體顆粒大廠Direct Account資格,顯現出了強大的技術實力獲得一線客戶認證,加上本身已打入輝達RTX 5090系列GPU記憶體模組供應鏈,也算是輝達概念股一大新兵,對於其後市發展表示看好。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最後上車機會?「這檔被動元件」7天噴31.4%…攜手日電貿、立隆電齊奔強勢股王 網嗨:快來抬轎
營收年增4028.15%也沒用!「這檔」連8收黑…重摔11.25%慘登弱勢股王 網哀:季線沒守住
三大法人緊盯記憶體!「它」大漲8%外資狂買3.3萬張…投信、自營商瘋搶「這2檔」 網:看衰仔出來面對
其他人也在看
記憶體誰最強 這檔飆516%!謝金河曝2台廠大贏家 唯一弱點可惜了
AI助攻全球記憶體市場迎來黃金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此波AI熱潮重塑供需結構,不僅HBM需求排擠導致DDR5、DDR4缺貨,連NAND Flash與SSD也出現供不應求現象。今年日本DRAM大廠鎧俠股價飆漲516%,群聯、威剛等台廠也成為最大贏家;然而,台灣記憶體產業過去10年投資不足,與國際一線大廠落後2至3個世代,頗為可惜。
中時財經即時 ・ 3 小時前
記憶體還能飆!大摩重申華邦電為「首選」 獲投信連掃9週、週線迎第4週收紅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近期記憶體族群受惠漲價題材推動下,多數個股市況回暖、股價持續攀升,外資圈也陸續上調目標價。而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AI讓記憶體重生 掀起全球大漲價時代 產業獲利估暴衝
隨著 AI 推動記憶體原廠將資源轉向高毛利的 HBM、DDR5、QLC NAND 領域,壓縮 DDR4、SLC NAND 等產能,造成記憶體結構性缺貨,帶動全球記憶體市場進入大好榮景,先前繼 SanDisk、美光 (MU-US) 陸續宣布
鉅亨網 ・ 7 小時前受雷根反關稅廣告激怒 川普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中央社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指出,在一支他稱為「欺詐性」廣告影片中,已故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批評關稅政策,導致他決定終止與加拿大所有貿易談判。
中央社 ・ 1 天前
加拿大引用雷根演說片段酸關稅 川普氣炸宣布終止美加所有貿易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23日晚間在truth social發文痛批,加拿大欺詐性地使用了一則虛假廣告,扭曲美國前總統雷根對關稅發表的負面言論,並稱此舉只是為了干擾美國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的裁決。因此他宣布,「鑑於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興櫃股》記憶體熱 丹立周漲幅冠興櫃
【時報-台北電】中美貿易戰緊張局勢降溫,台股單周多頭再催油門,加權指數最高飆上27,969點,再創歷史新高,朝28,000點整數大關進逼,市場青睞族群輪番表態,興櫃市場個股也輪動表態,受惠記憶體報價續揚,興櫃記憶體生力軍丹立(7866)單周狂漲逾4成大秀拳腳,勇奪興櫃單周漲幅之冠。 台股多頭行情續燃,加權指數單周再締新猷,但市場對月底川習會能否順利舉行仍存疑,加上全球股市累計漲幅已大,拖累加權指數連兩日回檔,盤面轉優低基期且具題材的中小型股竄出表態。 而興櫃市場題材股也獲得資金追捧,據統計,本周356檔興櫃股中,共124檔股價收在平盤以上,較上周表現略微提升。而關注個股周漲幅表現,興櫃本周漲幅前十大依序為丹立、三大未來、泰宗、年程、聚恆、輝創、三鼎生技、永擎、基米、聯致,周漲幅介於9.44%~41.08%,其中聯致單周成交量最大、達5,416張,丹立周成交量也有4,520張。 AI需求大爆發,推升HBM、DDR5與高階NAND需求,台股記憶體族群近期扮演盤面吸金指標,催動興櫃記憶體新兵丹立蜜月行情甜蜜蜜。丹立業務涵蓋DDR4、DDR5、GDDR6記憶體模組以及SSD NAND固態硬碟完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全球暖化加劇!極地島國冰島首次發現蚊子
據《衛報》報導,長期以來,科學家就預測蚊子可能會在冰島定居,因為該國擁有豐富的繁殖棲地,如沼澤和池塘。然而,許多蚊子物種仍無法承受嚴酷的氣候。研究顯示,北極地區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而冰島今年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冰川崩塌事件頻繁,甚至有來自溫暖南...
CTWANT ・ 8 小時前
480億迎娶三商壽!玉山金「每股8元」擊退中信金 年底再掏300億補血?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三商美邦人壽(下稱三商壽)歷經數月競標,最終買家確定由玉山金控勝出。據《工商時報》報導,三商壽因RBC與淨值比雙雙低於法...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川習會月底登場!美股收紅費半勁揚 台積電ADR小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川普證實30日會晤習近平,加上投資人評估美中貿易前景及企業財報之際,華爾街股市今(23)日全面收高,費半大漲2.54%。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企業關稅恐慌症減輕 台灣企業對銷售的樂觀程度高
川普關稅對全球企業及貿易的影響,漸漸淡化。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發布《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及《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報告顯示,全球企業信心在連續三季下滑後,本季跌幅收斂至1.0%,整體指數為104.5,調研團隊認為,顯示企業逐步適應成本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並將重心轉向境內市場與營運效率。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川普即將訪韓 韓美關稅協議投資細節談不攏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官金正寬(Kim Jung-Kwan,音譯)今天(24日)表示,針對南韓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來降低美國對南韓關稅的投資方案,韓美雙方對於現金投資程度的看法仍然「大相逕庭」。 金正寬在結束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會談後,在今天凌晨返國。他告訴南韓國會,首爾方面希望在這項協議的組成中,現金部份佔較小比例,美國則期盼更多現金投資。 南韓與美國這兩個安全盟友與貿易夥伴,因為7月敲定的這項投資計畫細節發生爭論。 南韓在7月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達成初步協議,美國將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作為回報,南韓則將向美國戰略產業投資3,500億美元。 然而,由於在投資方案細節的談判陷入僵局,美國並未對南韓實施將汽車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的承諾。而南韓的競爭對手日本,則已敲定了一項包括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的協議,確保了汽車關稅的調降。 首爾一直試圖在10月底前、川普訪問南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之前達成協議。 白宮已經宣布,川普將於29日飛往南韓,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並在APEC企業領袖高峰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金融》央行楊金龍鬆口:考慮增持黃金
【時報-台北電】國際金價近期飆漲,中央銀行雖持有大量黃金,但是否增持受各界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重申,央行的黃金都不會賣,但鬆口未來若外匯存底足夠多,會考慮增持黃金。 多位立委同步關心央行持有黃金的狀況,根據央行報告,截至今年9月底,央行持有黃金1,363萬盎司,主要作為新台幣的發行準備。立委指出,央行持有黃金424公噸,排名全球第15名,市價高達新台幣1.8兆元,成本據說僅1,000多億元,央行黃金是否「只買不賣」?加上川普上任希望盡量不要有現金,我國是否因此有多買黃金的打算? 楊金龍強調,「不賣(黃金儲備)」,但如果外匯存底夠多,央行也會考量要再買,前提是外匯存底要夠多才會考慮,且今年以來央行都沒有買黃金,基本上多數主要國家央行也都沒有買,買黃金集中在俄羅斯、大陸及印度。他強調,今年黃金飆漲,主要還是民間力量,「最近上漲是靠著民間力量,不是央行的力量。」 至於台灣曾經為了平衡台美貿易順差,購入大量黃金,如今台美貿易順差擴大,是否會考慮再次購入?楊金龍說明,央行先前大舉購入黃金確實是基於此動機,但當時美國不承認此作法可行,認為沒有平衡貿易順差的效果;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黃仁勳等級」出手?陶朱隱園12億成交!神秘買家傳是科技巨頭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台北信義區指標豪宅「陶朱隱園」又掀話題,工程公司23日召開董事會以12億元售出該建案17樓住宅,也是完工多年來首筆正...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基金》投信海外股票基金 大中華區拉風
【時報-台北電】檢視今年以來投信發行的各類海外股票基金表現,其中受惠兩岸三地股市持續創高,大中華股票區域型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近24%居冠,另亞股區域型、日股、A股基金表現也都名列前矛,遠勝過全球一般股票型12%的表現。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大陸經濟正經歷一場居民資產配置再平衡,過去大陸居民的資產配置嚴重偏重於房地產、占55%,股票和共同基金僅占11%,但持續下行的房地產市場正在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觀念。 隨今年國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居民的「預防性儲蓄」正在尋找新的出路。這種資金從儲蓄和房地產向資本市場的轉移,是推動股市發展的重要基礎。這種轉變不象徵著大陸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最大的潛在風險點仍來自於政策。 歷史經驗顯示,大陸股市的牛市終結往往是由於政策的突然轉向,而非估值過高。鑑於股市在支持新技術和創造財富方面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增加,除非出現明顯的投機行為,否則政策導致股市大跌的可能性較低,因此投資者可以重新關注陸股,若有調整可以積極布局。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指出,隨著股市屢創新高,市場情緒可能在財報季中維持高度波動,對總體經濟和信貸預期的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台積電「一個人武林」? 謝金河:為產業「鋪沃土」
「護國神山」台積電,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獨步全球,雖然常常有人說台股是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但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台積電正在為台灣產業「舖肥沃土壤」,謝金河說他把台灣AI產業鏈走一次,發現台灣的...
華視 ・ 1 天前
【Joe’s華爾街脈動】地緣政治衝擊助燃美股漲勢,然台灣科技股修正加劇
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推升能源股飆漲;獲利了結賣壓則持續對台股加權指數 (TAIEX) 構成壓力。 Joe 盧, CFA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美東時間 摘要 在地緣政治驅動的油價飆漲下,美股反彈,而台灣市場則持續回
鉅亨網 ・ 1 天前《商情》貴金屬全呈回檔 黃金跌逾一周新低
【時報-台北電】綜觀近一周紐約COMEX貴金市場呈現回檔;因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對中國徵收100%的關稅不可持續,並強調將與中國國家主席會晤,令市場參與者對貴金屬交易熱情有所下降,加上匯豐銀行已將今年黃金均價預測上調100美元,同時亞洲實物黃金需求仍在,其中印度溢價創下10年來新高,引發部分市場參與者逢高獲利了結心態,令黃金截至周三(10/22)報4065.4美元,跌逾一周新低;白銀報47.681美元,同樣跌逾一周新低。 而中美兩國貿易關係有所緩和,加上市場正逐步消化聯準會(fed)高機率降息的消息,分析師表示,鑒於過去幾周金價顯著上漲,獲利了結賣壓於通膨數據發布前動作,不完全出乎原先預料。白金截至周三(10/22)報1552.50美元,近一周跌8%;鈀金報1460.10美元,近一周跌8.2%。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20251017-20251022) 10/22近月黃金報4065.4美元,跌逾一周新低。 10/22近月白銀報47.681美元,跌逾一周新低。 10/22近月白金報1552.50美元,近一周跌8%。 10/22近月鈀金報1460.10美元,近一周跌8.2%。(編輯:王聖為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熱門股/記憶體族群助攻 他成「準」千金股
群聯電子(8299)受惠於人工智慧(AI)推論端帶動的伺服器儲存需求成長,以及QLC NAND快閃記憶體缺貨效應,元大投顧上調公司2026年營收與本業獲利預估,並將目標價由原先水準上修至1,100元,維持「買進」評等。元大投顧報告指出,生成式AI在文字轉圖像與影片應用推廣下,推論端資料生成量急速上升,推升伺服器端SSD需求強勁。預估2026年Server SSD將佔整體NAND耗用量的32%,高於2025年的30%。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科技》鴻海攜北榮 智慧醫療躍進
【時報-台北電】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北榮擁有深厚的臨床與研究實力,鴻海則轉型AI智慧平台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這次的合作就是要結合「醫療深度」與「科技廣度」,為台灣開創智慧醫療新的可能性。 雙方合作聚焦智慧醫院自動化建設、AI醫學多模態模型研發、在宅醫療應用落地三大主軸,並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維度為核心,讓科技真正解決醫療現場痛點,創造臨床價值。 所謂危險,目標是實現智慧醫院自動化。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機器人,建立更安全的藥師作業環境;同時推進TLA檢驗室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血液、藥品與廢液全流程智慧化,全面提升醫療安全與作業效率。 重複方面,希望實現智慧輔助與遠距監測,減輕醫護負擔。
時報資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