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鑽研Prompt還不夠!AI將放大你的10種直覺偏誤,學校沒教的常識才是關鍵
最近我重讀了《真確》(Factfulness)這本書。為什麼是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講得就是我們在 AI 時代的必備品。
現在很多人用 AI 時,最常問的就是怎麼寫出厲害的prompt(提示詞)。我覺得 prompt 下得好不好,反映的是對某個領域的領域知識與工作經驗。因為愈專業的人(例如本來就是畫家、導演、工程師)所下的 prompt 就愈好。
近期因 Nano Banana 的關係而瘋狂生成與編輯圖像,也問了很多玩出新花樣的大師,和他們聊過才知道,關鍵在於怎麼把任務與需求拆解成重要的步驟。
延伸閱讀:Nano Banana生圖新招!Google地圖怎麼轉3D圖示?9大熱門玩法、提示詞一次收
不過最近我有另一個心得:大家拚命學 prompt 的這件事,可能2、3年後就沒那麼重要了。因為 AI模型會愈來愈會「通靈」,根本不需要描述那麼仔細。到那時,身為操作者,真正需要的能力是什麼?
AI時代下,最需要的是「辨別力」
我認為是「辨別」。辨別 AI 的真假,或是它的邏輯是否走歪,需要的不只是知識,更需要「常識」。 但回頭看自己3、40歲這一代受的教育,學校通常教了知識、技能,給了特定學科當作未來專業的基礎,卻從來沒有一堂課是教授如何擁有常識。這真的很可怕。
當有 AI 如此強大的工具,想藉助它跨到別的領域時,才赫然發現自己根本缺乏常識的基底,來判斷AI 給的結果究竟是對是錯。
尤其現今,每天在社群或任何地方看到的內容愈來愈多由AI生成,裡面可能充滿假新聞或各種被渲染的消息,該怎麼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真確》這本 2018 年的老書在這個時代特別重要。它不是直接教如何「邁向真實」,而是反過來告訴我,在這條路上有10種會阻撓我的直覺偏誤。
這些偏誤其實都是大腦為了節省耗能而發展出來的「偷懶機制」,它幫我們快速篩選資訊,但也常常讓人遠離真相。如果要跳脫被這些謬誤支配的困境,就必須先了解它們是什麼。書裡提到的十種謬誤,分別是:
• 二分化直覺偏誤:習慣把世界分成黑與白。
• 負面型直覺偏誤:總是把事情想得很糟。
• 直線型直覺偏誤:認為趨勢會像一條直線一樣無限延伸。
• 恐懼型直覺偏誤:因為恐懼而誇大危險。
• 失真型直覺偏誤:對事物的比例、大小有錯誤的概念。
• 概括型直覺偏誤:把不同的東西歸為同一類。
• 宿命型直覺偏誤:認為某些事是注定且無法改變。
•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只相信某個權威或單一的解釋。
• 怪罪型直覺偏誤:出事了就一定要找個戰犯。
• 急迫型直覺偏誤:覺得每件事都很緊急,必須馬上行動。
這十個謬誤,我看完覺得幾乎全中。其中,有幾個讓我特別有感。
失真型直覺偏誤〉放棄「抓大放小」迷思
第一個是「失真型直覺偏誤」。書裡舉的例子是,在莫三比克行醫,你該把有限的資源,用來救眼前這個在醫院裡的寶寶,還是用來做更大範圍的公衛教育?從整體存活率來看,後者其實效益更高。
當一件事不如預期時,我都會很想去挽救它,不斷做一些很小地方的調整跟修補,花費大量的力氣。但就像旁觀的朋友會點醒的:「你花那麼多力氣拯救這個小 project,對整個大 project 來說,其實根本不影響大局。」我們以為自己懂「抓大放小」,但實際上常常做不到。
這個偏誤在工作上處理數據時也特別明顯。很多人看到一個數字,比如「我們有一個 300 萬美金的潛在業績」,討論就停留在這裡了。但問題是,300 萬是多還是少?它的分母是誰?是 3 億裡面的 300 萬,還是 500 萬裡面的 300 萬?要花多少成本去取得?這個數字的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如果沒有看到數字背後的 context,所有的決策都可能是錯的。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只信「神主牌」恐限制多元觀點
第二個很有感的是「單一觀點直覺偏誤」。就像巴菲特或蒙格說的:「當你手中有一把錘子,你看什麼都像是釘子。」很多人思考時,都有一套自己的「起手式」,習慣用固定的框架去切入問題。以前會覺得去理解每個人的框架很有趣,但久了就發現這很危險,因為你會被某種觀點禁錮住。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神主牌」,可能是自由市場、可能是某個權威說的話。但這種單一觀點,會讓人失去思考的彈性。所以我現在一直在練習,當有資訊進來時,不要只用自己習慣的觀點去看,而是盡可能去接受、去拆解不同的切入方式,即使這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怪罪型直覺偏誤〉抓戰犯改變不了什麼
再來是「怪罪型直覺偏誤」,這點的反面就是「歸功型」,例如我們很習慣把 Tesla 的成功都歸功於 Elon Musk。書裡有個例子真的太棒了:作者說,大藥廠很少研究瘧疾,因為不賺錢。台下學生馬上說:「應該把藥廠老闆抓出來打一頓!」
作者就順著他的邏輯往下推:
「好,那我去打老闆。但老闆也是聽董事會的,那我是不是該打董事會?」
「董事會也是對股東負責,那我是不是該打股東?」
「那要打誰?大藥廠的大股東很多是退休基金。」
「退休基金的錢是誰的?是一堆等著領退休金的老奶奶的。」
「所以,我是不是該去打老奶奶?」
這個思想實驗告訴我,很多時候想怪罪的那個人,根本不是問題的根源。人後面還有人,決策後面還有更複雜的系統。
就像以前大家很愛罵記者,覺得記者寫假新聞、沒水準。但反推回去,記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因為有流量、有 KPI。流量誰給的?平台演算法。平台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因為對股東跟營收有利。那平台的股東是誰?可能就是買了 ETF 的你我。
那最後要打誰?打我自己嗎?
這不是說我們就什麼都不用做了。而是當真的想改變一件事,必須先跳脫這種只想找個戰犯打死的思維,去理解整個系統是怎麼運作的,然後思考改變哪個環節,才能最有效地衝擊整個結構。
急迫型直覺偏誤〉慢慢來比較快
最後一個,也是覺得足以改變一生、受用無窮的,是「急迫型直覺偏誤」。
很多人總是把每件事講得好像都很急。老闆告訴你這案子很急,專家告訴你氣候變遷很急,你手機上的新聞開頭都在 "Breaking"。但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這世界上真的沒有那麼多事情那麼緊急。
當對一件事抱有很高的期待時,就會焦慮、緊張,會害怕它失敗。 而這些情緒,完全不會幫助我把事情做得更好。它只會讓我受蛛絲馬跡的影響,放大所有人的言行舉動,但這些東西跟成敗本身,其實幾乎沒有關係。
如果能盡量降低心中的預期,也許就更能全力以赴。因為沒有過高的期待,所以不會害怕失敗,也因此能夠更專注在過程本身。這聽起來很反直覺,因為大家會覺得「沒有期待,我幹嘛要做?」但其實只有在這種狀態下,人才能把事情做好。
總結:把事情想更複雜一點
總結來說,這十個謬誤,其實都是 AI 時代的放大器。AI 會逐漸分擔掉我們的思考,讓我們更容易取得答案,也更容易掉進這些思維陷阱。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去追逐演算法、不是被「再不學就完蛋了」的 FOMO 情緒綁架,而是反過來,建立自己內在的思維架構。
願意花時間把一個問題想得更複雜;願意接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願意玩一個長期的賽局遊戲,即使每年只改善一點點。這才是真正能接觸到世界真實樣貌的方法,或許也才是身處 AI 時代,我們真正需要替自己打的「疫苗」。
延伸閱讀:快收藏!OpenAI釋出Prompt免費懶人包:工程師、行銷等11大領域,AI困境一次解決
責任編輯:蘇柔瑋
更多報導
Spotify高層換血!Daniel Ek宣布交棒「雙CEO」:分工互補還是雙頭馬車?
獨家數據|台灣手搖市場大揭秘:誰是飲料王?為何一沐日草仔粿會紅?三大趨勢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AI成勞動短缺解方 助餐飲業提升營運效率
台灣是美食王國,但勞動短缺衝擊餐飲業。數發部次長侯宜秀表示,AI是少子化的重要解決方案,協助餐飲業者提升營運效率,保留珍貴飲食文化與記憶中的老味道。期待以台灣為基地,將智慧餐飲拓展到國際市場。 AI開箱日「小微企業啟動系列-智慧食集」活動16日登場,會中展示包含虛實整合平台、營運管理、精準行銷等技術,協助食品與餐飲業者提升營運效率。 數發部次長侯宜秀致詞時表示,台灣是美食王國,智慧餐飲是重要趨勢。在AI的浪潮下,小微企業不需要對技術發展感到恐慌,反而有望透過AI充分發揮實力。 侯宜秀指出,因為二代不願意接班,許多老店選擇歇業,記憶中的老味道逐漸消失,「這讓人非常失落」。不過,AI技術是勞動短缺與少子化的解決方案,餐飲業者可以透過AI技術,用更低的成本解決營運問題。他說:『(原音)食物是台灣的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們其實有非常好的內需市場。那接下來呢,其實我更期待的是我們可以把這個內需市場的經驗帶到國際上去。但是我們還是要從台灣本身開始,那AI在這個不論是食材的供應、跟產地連接、客戶的尋找、還有行銷推廣都有很大的幫助。』 侯宜秀表示,期待業者與技術人員合作,一同解決產業痛點,提出最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AI股市泡沫越吹越大!」郭正亮警告:我們都在吹「本夢比」極高的泡泡
AI狂潮推動科技股大漲,但也有人擔心市場資金過度集中,可能造成泡沫化。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亮子立學》表示,AI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深入了解後,發現出現「關聯交易」現象,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互相投資,例如美國的「七大巨頭」(Apple、Microsoft、Amazon、Google、Tesla、NVIDIA、Meta)不僅互相投資,還互相購買產品,導致......
風傳媒 ・ 1 天前
颱風風神估週末生成「路徑變了」 影響最劇烈時間曝光
受限於環境,熱帶系統增強時間將延後!中央氣象署估今晚至明日才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週末生成為颱風「風神」,週日起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將影響全台,其中雨勢最顯著時間落在週日至週二,氣象署也說明一週天氣概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100球不是極限!「投手大谷」解除封印力拚率隊橫掃釀酒人闖世界大賽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明(10/18)將掛帥先發,雙刀出鞘,力拚以「投打二刀流」身分率隊4:0橫掃釀酒人,劍指世界大賽,主帥羅伯斯(Dave Roberts)今受訪透露,「投手大谷」明天將解除封印,沒有任何投球限制。
FTV Sports ・ 6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路徑南修 全台週末大變天!轉冷+豪雨下到發紫
【記者黃泓哲、江宜潔/台北報導】今(16)日東風帶來水氣、全台天氣變化明顯,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台北、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接著午後山區及高屏恐出現局部雷陣雨,直到週末東北季風報到,整體感受可能會十分濕涼。值得注意的是,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目前預估最快這兩天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至於路徑則又略為南修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五姬穩交小開2/穩交5年萬海千億小開男友 翁滋蔓傳「因1原因」難當豪門媳婦
「台大五姬」翁滋蔓擁著北一女、台大的高學歷,加上亮眼外型,是「祖嬤級」的宅男女神,而本刊曾於5年前拍到她和萬海千億小開當街恩愛照,但即使至今還在穩交,卻遲遲當不了豪門媳婦,據悉就是過不了長輩那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外星人為何不聯繫人類? NASA科學家爆「他們早就覺得無聊了!」
人類長久以來探索外太空,也好奇,若宇宙真的有外星生物,為什麼他們始終不與我們聯繫?美國太空總署NASA天體物理學家羅賓柯貝特(Dr. Robin Corbet)近日提出一個新理論,指外星人其實曾經試著尋找過我們,但後來「覺得太無聊」,就放棄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撞臉王世堅飆唱《沒出息》被點爆!他邀約接到手軟:紅得莫名其妙
立委王世堅的質詢金句被中國網友改編成洗腦神曲《沒出息》,近來在網上爆紅。歌手賴銘偉駐唱時,被觀眾點播演唱這首話題歌,他不僅敬業配合,更因為髮型「神似」王世堅掀熱議,甚至成為廠商眼中的尾牙、春酒熱門人選,活動邀約接到手軟。賴銘偉昨天在臉書透露,經紀人告訴他:「往年的尾牙都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希望今年能匆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獨家/「預算不足」員工旅遊玩不起墾丁 老闆乾脆改飛日本5天4夜
台灣國旅價格持續攀升,假日出遊動輒破萬元,讓不少人寧願買機票出國玩。近期就有網友分享,公司員工旅遊原本要去墾丁遊玩,但因為「預算不足」改為前往日本,消息引起熱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史上最辣子瑜!維密後台再秀「爆乳愛心」私密照太犯規 45萬粉秒讚爆
引頸期盼的時尚盛事《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 2025》維密大秀於台灣時間16日登場,今年最讓人為之一亮的,是韓國人氣女團TWICE首度受邀登上維密伸展台。成員娜璉、Momo、志效與台灣籍成員周子瑜聯袂登場,4人挑戰內衣走秀突破成團以來最大尺度,引發全球粉絲暴動。今日稍早子瑜也貼出多張性感撩人爆乳照,也是堪稱她出道以來最辣尺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本周最強內幕》國民主席就她了?內怨嘆盧秀燕「政治渣女」!苗栗國王愛情故事:鍾東錦年少失學卻娶回富千金
國民主席選舉將在明(18)日將舉行投開票,由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等6位候選人。隨著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逐漸呈現兩強競爭態勢的郝龍斌與鄭麗文,積極與藍營內部重量人士同框、合體,但到選戰後期,外界多認為是鄭麗文居於上風,對於國民百年老店高度可能迎來史上首位女魁,藍營內部掀起「擔憂......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金鐘60》唐綺陽瘦28公斤!「V臉+鉛筆腿」驚豔網:太美了
今(17日)是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入圍生活風格節目獎的《誰來晚餐》團隊,稍早走上星光紅毯,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國師」唐綺陽,在鏡頭前展現瘦身成功的體態,一出場就驚豔大批網友:「也太美了!」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快訊/不要市府一毛錢!新壽連說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
在外界眾多質疑與糾紛未解的情形下,新光人壽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 用地今天正式舉行動土儀式,成為台北市府、新壽與輝達之間土地開發權角力的新節點。儀式後的受訪環節中,台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連續說了16次:「我們要把輝達留下來」,他同時還強調,希望與輝達再簽MOU,重新協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鐵吃飯惹議!女乘客被罵「不尊重素食者」 網友直呼:吃個肉怎麼了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鄭巧薰/綜合報導搭乘台鐵和高鐵時,往往可見乘客在車上飲食,許多人會自行攜帶餐點,或是在車站購買鐵路便當,方便在移動中充飢。近日...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外籍幫傭竟是「隱形富豪」!真相曝光全網跪:一年收成百萬起跳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最近有位網友分享了家裡幫傭的趣事,這段經歷很快就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他在文中提到,家裡的印度籍幫傭某天突然說...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MLB/「希望先發投手能完投...」佐佐木朗希再飆火球洩心聲
道奇23歲日籍投手「令和怪物」佐佐木朗希今(17日)在國聯冠軍賽G3用了13球完美關門,助隊3連勝釀酒人,賽後受訪時他透露了一句真心話:「希望先發投手能完投」。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金鐘獎2025/紅毯特別禮服!雷艾美低胸高衩造型驚豔全場 劉品言挺孕肚霸氣亮相
一年一度的第60屆金鐘獎於今日(17日)舉行節目類頒獎典禮,地點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由Lulu黃路梓茵獨挑大樑擔任典禮主持人,而紅毯主持人則由夏和熙、木木(林葦妮)擔任,今年星光紅毯於下午5點展開,紅毯上眾星雲集,許多明星的禮服造型特殊且吸睛,一出場就是紅毯焦點。
Yahoo奇摩娛樂新聞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