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證實罹胃癌!醫揭隱形「胃癌前期病變」日常4招保胃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近日於臉書證實罹患胃癌,引發外界關心,他透露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根據衛福部統計,胃癌排名10大癌症死因中的第8位,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醫師指出,胃癌主因有高達9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若出現常常腹脹、胃炎或消化不良症狀,就要當心。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醫師徐兆甸表示,許多看似常見的胃部不適,如脹氣、反胃、胃酸逆流或食慾不振等症狀,其實背後可能潛藏著一種與胃癌相關的致病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約90%患者會出現慢性胃炎,但僅有20%有明顯症狀,約10%會發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另有1~4%會罹患胃癌,其胃癌風險是未感染者的6倍。
萎縮性胃炎是胃癌前期病變
徐兆甸提醒,近日連假聚餐多,不少民眾剛吃飽就覺得肚子不舒服,脹氣、消化不良,但都以為只是年紀大、腸胃功能退化的老化自然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徐兆甸指出,造成萎縮性胃炎的成因眾多,除了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次是因自體免疫性疾病引發,例如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愛迪生氏症、第1型糖尿病等,另外少見原因亦有可能因老化、長期抽菸喝酒、或常吃刺激性的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
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近3年接受無痛胃鏡檢查者中,每10人就有1人可能有萎縮性胃炎,9成以上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且多數無明顯症狀。徐兆甸強調,萎縮性胃炎正是胃癌前期病變之一,屬於不可逆的病變,不可輕忽。
揪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先照胃鏡
徐兆甸提到,胃幽門螺旋桿菌最主要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染」和「糞口傳染」,因此最常因家庭成員共餐而傳染,或不小心吃進已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甚至上完廁所沒有確實清潔雙手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但麻煩的是,萎縮性胃炎幾乎沒有症狀,就算真的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被當作飯後消化不良、上了年紀器官老化而輕忽,直到做了胃鏡檢查才發現。徐兆甸說,原本應健康粉嫩的胃黏膜變偏白,甚至原本看不到的胃壁血管反而清晰可見,其代表胃黏膜組織已遭到破壞萎縮。
徐兆甸建議,想釐清是否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疑慮,先定期安排胃鏡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再進一步作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而胃幽門螺旋桿菌常見3種檢測:碳13呼氣檢測、糞便抗原、血清抗體,其中碳13呼氣檢測準確率較高,也是最便利的檢測方式。
徐兆甸指出,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同時也是萎縮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的高風險族群,我會建議至少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只要在進展到胃癌前,積極殺菌治療、定期篩檢,仍有機會降低罹癌機率。
日常4招預防胃癌
除了針對感染者的治療與追蹤外,徐兆甸也提醒,每個人都應審視日常飲食與生活型態,避免長期造成胃部負擔:
少吃醃製食品,避免胃黏膜長期發炎與損傷
避免飲酒、吸菸
避免辛辣、油炸等對腸胃造成負擔的刺激性食物
改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避免長期壓力
徐兆甸強調,不要輕忽平時的小症狀,更不能因為沒有任何症狀,而忽略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在胃炎病程發展成胃癌之前的任何階段,只要成功根除細菌,就有機會終止病情惡化,因此,篩檢與治療幽門桿菌已成為胃癌防治的重要策略。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胃痛別拖!婦罹罕見「印戒細胞胃癌」醫警:有不規則胃潰瘍要當心
我該做幽門桿菌檢測嗎?盤點「3大檢測方式」優缺:這種準確度最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證實罹胃癌!醫揭隱形「胃癌前期病變」日常4招保胃
其他人也在看

血脂過高別緊張!醫教你看懂血脂檢查報告:「這4點」數值都要注意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嚴重疾病,定期檢查能夠及早發現血脂異常。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臟外科專家孫宏濤於《和心臟專家談心》一書中,解析現代人常見的心臟及心血管問題,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帶領讀者了解心臟疾病的診斷、症狀、治療與預防,一同守護心血管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1 小時前
家有小寶貝,吃什麼能頭好壯壯?7歲前補對「3大營養素」健腦更聰明
你家有小寶寶嗎?新手爸媽快看過來,想要幫小寶貝促進寶貝腦部發育,記得這樣補充。幼兒的腦部發育是相當快速的,0〜3歲時是大腦突觸快速生長的階段,腦部的訊息就是靠突觸來傳遞的。《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孩子必備腦部成長營養,把握7歲前黃金期,幫助孩子建立好腦力。
優活健康網 ・ 20 小時前

10月恐爆疫情雙煞 醫學會點名「二類人」再不打疫苗會後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秋冬小心疫情雙煞,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日前公開警告,十月不但可能是難得一見的流感高峰期,且還有新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在流行,「群魔亂舞的時代已來臨」。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8)日進一步點名「50(歲)以上要注意,慢性病(患)不要僥倖」正是最需要打疫苗的族群,提醒感染流感或新冠絕不是小感冒,長者、慢性病患...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遊客目擊怕爆!沖繩宮古島驚見5米巨鯊 鯊魚增加衝擊漁業、觀光
深受台灣人喜愛的日本旅遊勝地之一,沖繩縣宮古島海域傳出體長達5公尺以上的鯊魚頻繁出沒事件,引發遊客恐慌之外,也衝擊當地漁業。為保護當地居民與旅客的人身安全,當地漁民與水上活動業者聯手捕鯊,呼籲當局正視此問題。
太報 ・ 21 小時前
退輔會強化榮院醫療量能 中榮質子治療中心今年12月啟用
退輔會在今日送達立法院的業務報告指出,為落實賴總統「健康台灣」政策所提「癌症治療三箭」,各級榮院已積極推動癌症早期篩檢與優化治療,建置尖端醫療設施,臺北榮總設置全球唯一同時提供重粒子與硼中子治療之設施,硼中子治療中心預計118年啟用,規劃心血管中心大樓及信義院區,引進AI醫療與強化國際合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嘉基引進國際標準疝氣手術微創手術助3歲童「脫腸」小病患快速康復
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李亞哲醫師引國際標準的微創手術術式,治好男童脱腸,並快速康復。(圖/嘉基醫院提供) (觀 […]
獨家報導 ・ 22 小時前
郭子乾岳母「黃斑部病變」右眼失明!眼科醫警吿:千萬別以為只是老花
看東西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出現模糊黑影,別以為只是眼花!眼科醫師提醒,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更是50歲以上族群的失明主因。擔任衛教大使的藝人郭子乾以照護者身份分享自身經驗,岳母因黃斑部病變而導致右眼失明,左眼僅剩模糊視力,日常行動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呼籲民眾善用1招自測視力是否健康。
優活健康網 ・ 15 小時前
25歲網紅「長期不吃早餐」胃癌死! 醫:太愛吃辣更關鍵
中國一名25歲抗癌網紅「千千」因晚期胃癌於今年5月24日不幸離世,她生前愛吃辣、不吃早餐且飲食不規律,引發網友熱議與不捨。醫師指出,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損害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並呼籲高危險群應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篩檢以預防疾病。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肺癌不是無聲殺手 衛福部曝7大「求救信號」易被忽略
「好小子」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離世,引發各界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首位就是肺癌,奪走1萬495條人命。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發現都已中晚期,不過國健署表示,出現7症狀其實是肺部的「求救信號」,卻很容易被忽略,包括持續咳嗽、痰有血絲、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關節痛、體重下降等,都應提高警覺,及早發現與治療。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顏正國生前靠賣字養3孩 妻吐「錢快花完」催動筆
顏正國過去是知名童星,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昨(7日)下午不敵肺腺癌侵襲,走完50年的人生。顏正國曾有兩段婚姻,第二段婚姻育有3名小孩,他生前為了扛起家計,身兼演員、導演和書法家多重身分,妻子曾催促他快點動筆賺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顏正國在一部部名導電影中長大 離世團聚《少年吔,安啦!》譚至剛
男星顏正國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童星出道的他歷經走紅、跌入谷底、成功翻身的人生,一生跌宕起伏,堪稱影壇傳奇。
許瑞麟|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天前

國道驚魂!半聯結車變換車道釀車禍 小客車失控猛撞護欄駕駛命大逃生
據國道公路警察局初步調查,事故發生在國1北向221.7公里處,當時42歲李姓男子駕駛的半聯結車行經該處,由中線車道切往外側車道時,未注意到緊鄰車道上57歲林姓男子駕駛的小客車,2車瞬間擦撞,巨大的撞擊力讓林男的車輛瞬間失控,橫越數個車道後,直接撞上內側護欄,造成車頭...
CTWANT ・ 14 小時前
7旬老翁想幫父修墳竟拿錢賄絡殯葬處課長 繳50萬換緩起訴
台北市一名曾姓老翁想要修繕父親墓地,向市府提出申請,因市府認定該處為違規下葬墳墓而駁回。曾翁為求順利通過申請,與殯葬處殯儀管理課長會面時,竟拿出裝有6萬元的牛皮紙袋,進行賄賂,當場被拒,並送交廉政署偵辦。台北地檢署今日偵結,認定曾翁涉犯貪污治罪條例,考量他並無前科,予以緩起訴處分,需支付國庫50萬元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蔡依林是否有整形? 名醫對比出道照「2部位可能動過」
歌壇天后蔡依林,曾經與經紀公司發生合約糾紛,導致演藝事業停擺,沉寂兩年推出《看我72變》專輯回歸樂壇,風格從甜美的「少男殺手」轉型成為性感天后,身材更是大大升級,上圍變成G罩杯,因此傳出整形疑雲,醫美醫師林建宏觀察她20年前出道的照片後,推測「2部位」可能有動過。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心臟病裝了「支架」就沒事? 四大症狀上身小心支架再阻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但別以為裝了心臟支架就能一勞永逸,因為支架再阻塞的風險並不低,醫師提醒,一旦出現四大症狀時,可能是再次心肌梗塞的警訊,應立即就醫。而置放支架只是治療的第一步,日常保養才是長遠之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振宇表示,透過心導...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高市議員籲打造「超級APP」!局處首長:有技術難度、但願配合
高市議員陳慧文認為高雄市政府推出一堆APP,會讓外地遊客覺得混亂,建議打造「超級APP」!局處首長答詢時提到會有技術難度、但願意配合推動。陳慧文指出,市府各局處有各自的APP,一般外地遊客到高雄若想使用,總要逐一打開探詢所需資訊,感覺很不便,她建議市府應該整合所有APP,打造一個含有各種旅遊所需資訊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韓直播網紅下播後遇害 50歲VIP粉絲打賞超過1億竟成兇手
韓國一名擁有逾30萬追蹤者的20多歲網紅尹智雅(譯名),在9月11日下午結束直播後失蹤,隔天在全羅北道茂朱的一座山區被發現,可惜已成冰冷遺體。尹父悲痛表示,女兒最後一次直播後突然失聯,短時間聯絡不上才報警。據韓警方調查,兇手為尹智雅直播的「VIP大粉」,打賞超過1億韓元(約新台幣230萬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