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回穩 可降挖引流!農業部曝與馬太鞍溪3大差異
花蓮太魯閣地區因邊坡崩塌形成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農業部今(10/18)日表示,最新監測顯示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順利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整體水勢趨於穩定,研判無下游潰壩威脅,將於今日展開壩體降挖及安全評估作業。
農業部指出,根據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的CCTV影像,18日凌晨2時30分起,堰塞湖水開始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水流穩定、未對下游構成重大威脅。清晨7時許,林業保育署與施工廠商進入現場,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準備抵達壩體進行降挖作業與現地安全檢測。
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已抵達現場,進行高精度測量與即時水文分析,並重新估算壩體穩定性及對沿線聚落的潛在影響。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同步到場,與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地方政府協調應變計畫,確保下游居民與公共設施安全無虞。
面對外界質疑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採取工程降挖,而「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允許,農業不說明,燕子口壩高僅54公尺、壩體體積約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約270萬噸;馬太鞍溪壩高達200公尺、壩體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達9100萬噸;換算下來,燕子口壩體僅為馬太鞍溪的0.2%,工程風險明顯較低。
此外,農業部表示,馬太鞍溪位於海拔約1000公尺深山地帶,徒步進出需5天、無道路可通;燕子口堰塞湖則緊鄰台8線,車輛及重型機具可直接抵達現場;馬太鞍溪至下游河道長達13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3個月,且仍處汛期;燕子口則地勢平緩、可立即動工進行減災工程。
農業部提醒,台8線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仍屬紅色警戒區域,公路局持續進行交通管制與人車封閉,呼籲民眾切勿擅自靠近溪谷或拍攝現場,以免發生危險。
更多太報報導
遭鏡週刊斥「造假對話截圖」 黃國昌秀臉書留言:吳姓工程師具名致歉
重建「撿屍性侵關鍵4小時」 北車通緝犯硬上沒人制止!這3招救人又自保
性誘拐15歲少女1年半「事後狂塞錢」 她42歲勇揭瘡疤:狼師還在補習班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花蓮縣長徐榛蔚從光復鄉急衝太魯閣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水位以每小時1公尺速度急速攀升,隨時可能溢淹,台8線太魯閣入口傍晚5時30分道路封閉,花蓮縣長徐榛蔚也從光復鄉災區北上前來勘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太魯閣堰塞湖隨時潰堤!花蓮縣突宣布…3地區明天停班課
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公里處)一帶的立霧溪河道,今(17)日上午突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縣府下午15時55分發布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強制撤離2社區948人。目前水位持續上升,預估超過270萬噸,太魯閣國家公園晚間20時許宣布,「全區緊急封閉,禁止入員進入,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縣府也同步宣布,明天停班課地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潰決風險降低了? 季連成曝目前情況
花蓮中橫公路台8線靳珩隧道因燕子口段邊坡崩塌,大規模土石滑落至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在今(18)日凌晨2時許,水流已湧入隧道,導致隧道西口淹水。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評估沒有危險後,今日擬出動怪手至壩體開挖引流,讓溪水維持在立霧溪流行,
太報 ・ 1 天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今啟動降挖導流 林保署曝與馬太鞍壩體差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湖水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8)日表示,上午會同施工廠商已循中橫公路進入現場,評估啟動壩體降挖及導流減災作業,並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大團隊於現場共同進行進一步測量與監測,目前水勢、壩體結構尚無明顯變化。林保署並針對外界討論為何燕...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馬太鞍溪卻不行」?農業部揭3大關鍵差異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區燕子口發生崩塌,造成立霧溪形成堰塞湖,目前已開始壩體降挖減災工程,工期預計2、3天,不過這也讓不少人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指出3因素,分別壩體規模小、附近交通相對便利、處理程度相對簡單。 中央協調所副指揮官李孟諺下午回到光復參加撤離演習時表示,燕子口土石壩特性都是大理石、花崗岩碎片,不像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土方是泥及黏土,要造成大量流失的泥流機率不大;由於颱風快到了,目前施工單位審慎評估中,機具今天已從舊台8線明隧道進去做降挖,但要接觸到壩體需要時間,估計怪手要從便道開抵到壩體進行降挖,需要3天左右,機具有到壩體上,才有辦法進行降挖。 而不少人也相當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今日也在臉書上解釋,主要有3點差別,首先是壩體規模,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 第二點是環境與可到達性,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危機2/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下游村莊急撤近千人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危機還沒解除,現在又有新的堰塞湖形成,影響範圍在秀林鄉,這也是當地的居民,第一次遇到天災強制全鄉撤離,但撤離人數比想像中還要多,因為現在正值歲時祭儀活動,許多居民還有外地族人返家,導致這次撤離人數逼近千人,員警也挨家挨戶告知,就是要確認居民有無確實被通知到撤離的消息。
鏡新聞 ・ 1 天前

南二都恐分裂? 徐國勇喊話:初選輸的要支持過關的人
民進南二都市長初選競爭激烈,外界關心選後是否面臨分裂危機?對此,民進祕書長徐國勇今(18)日到高雄出席青年里長海選營活動時強調,「初選輸的人,就要全力支持初選過關的人,這就是民進的精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立委提借鏡新加坡「詐騙用鞭刑」 醫列2問題:費用、責任算誰的?
姜冠宇17日在臉書粉專撰文道,「請立法委員高抬貴手!」鞭刑不是只有當下執行完就結束,後續可能出現複雜傷口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蓄膿要開刀者,到時候相關費用是健保承擔,還是要當事人付錢?姜冠宇質疑,新加坡法律規定,鞭刑必須有醫師在場並事前認定「身體狀況可承受」...
CTWANT ・ 1 天前

「鄭天財去挖、傅崐萁爆破」!燕子口堰塞湖再現 律師神建議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再度出現堰塞湖,湖水已從靳珩隧道東口溢流,雖流勢平穩但政府仍啟動緊急撤離。此事也讓人回想起國民立委傅崐萁、鄭天財先前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提出的「爆破說」與「鋤頭說」。對此,律師林智群今(18)日在臉書發文酸道:「太魯閣堰塞湖,可以先鄭天財去挖看看,再由傅崐萁負責爆破」,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1) (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及公路局18日嘗試從舊台8線施作便道,由於有邊坡落石掉落且地勢較陡,因此必須同步進行邊坡清理作業。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離壩頂不到5公尺」!粉專急示警花蓮:共伴效應開始發威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發生後,自17日晚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但由於昨(18)日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且氣象專家提醒,颱風外圍水氣開始移入,今(19)日起共伴效應發威,宜蘭、花蓮等地要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18:00最新!燕子口堰塞湖恐短期內潰決 林保署:4區立即撤離
林保署花蓮分署晚間18時許發布緊急訊息,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太報 ・ 1 天前
排隊上廁所好麻煩 乾脆少喝水?專家曝殘尿積在膀胱更不妙 4保健這樣做
音樂祭、演唱會上,許多人為了省掉一直跑廁所的麻煩而刻意少喝水。專家提醒,這其實反而容易引發「殘尿困擾」。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一般情況在正常排尿後,膀胱會留下約50~60c.c.的尿液,但年齡
健康2.0 ・ 1 天前

如臨大敵!張惇涵前進花蓮 曝燕子口堰塞湖「下游風險」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8)日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經持續監測,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而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則前進第一線,並透過臉書發文,向大家報告燕子口堰塞湖最新狀況。
民視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持續!溢流魯丹橋成大瀑布 降挖機具將挺進壩頂
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形成,今天(18日)凌晨溢流淹進中橫靳珩隧道,水流出隧道後在魯丹橋上形成大瀑布。內政部表示,目前太魯閣園區各景點持續封閉中,請民眾務必遵守管制。「不要入園,也不要靠近警戒區域」。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也在臉書上貼出現場最新照片,透露魯丹橋的橋體暫時沒有安全問題,往舊台8線的便道正在施工中,今天可望完成,讓施工機具前進壩頂進行降挖作業,讓堰塞湖的水排往立霧溪。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