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怪代謝慢!醫學博士:腸道菌相失衡才是肥胖與三高元兇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2期
文/李政純
根據多篇國際研究結果,已知益生菌能幫助改善多樣疾病的困擾,經市場長年使用後,許多經常打噴嚏、鼻子過敏或腸胃道不舒服的人,也已習慣服用益生菌來緩解不適。但你知道嗎?身形胖、瘦受「腸」影響,包括現代人普遍的體脂過高、肥胖和三高等問題,以及近幾年面對的嚴峻疫情,都能透過補充益生菌來獲得改善。
基礎醫學所蔡宛樺博士表示,人體消化道存在難以計數的細菌種類,當中有好菌也有壞菌。根據國際益生菌與益菌質科學協會 (ISAPP) 對益生菌的定義:「在攝取的微生物有足夠量時,同時能對人體產生健康效益,就稱之為益生菌。」簡單來說,當人體腸道內的菌相平衡,便有調節免疫、改善過敏、降低三高、減少體脂肪等好處。
錯誤飲食習慣導致發炎,三高疾病接著來
錯誤飲食習慣導致腸內菌相豐富度降低且失衡,造成體內發炎,肥胖、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病就會跟著顯現。
蔡博士說明,不管是因年紀漸長或錯誤飲食習慣影響,導致的益菌越來越少或菌相失衡時,可藉由飲食、生活習慣調整和適度補充益生菌,多管齊下才能鞏固和增加腸道內的益生菌,並讓平衡的菌相發揮免疫調節、增加自我防護的能力,甚至更進一步實現降低膽固醇、輔助調節血糖等目標。
補充益生菌,如何挑選很重要
市面上益生菌的種類非常多樣,但品質良莠不齊,到底該補充哪一種,才能改善肥胖、三高等問題呢?考量東方人飲食和體質,建議可挑選台灣開發的本土菌株,最好是有獲得台灣健康食品認證的益生菌產品,在安全性及品質上有政府和專家把關。
舉羅伊氏乳桿菌GMNL®-263 (Lactobacillus reuteri GMNL®-263)來介紹,蔡博士依據多篇國際文獻結果指出,該台灣本土功能性菌株有助於改善血糖代謝、減少胰島素阻抗、降低高血脂、調節BMI和血壓、降低脂肪肝和心血管病發生風險、不易形成體脂肪、減少體重和肝臟組織脂肪堆積,等同於對台灣人群的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代謝疾病問題,皆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羅伊氏乳桿菌GMNL®-263能與腸道內的壞菌競爭,避免壞菌釋放出發炎物質,並產生幫助脂肪代謝的許多因子,且全面降低體內氧化壓力。除此之外,羅伊氏乳桿菌GMNL®-263產品更取得國家健康食品之不易形成體脂肪及調節血脂認證,是一個兼顧品質與體感的益生菌產品選擇。
搭配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讓小小的益菌充分發揮效果
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建議搭配吃「益生元」來幫助益菌生長。益生元是指身體無法直接消化吸收的物質,譬如寡糖、木寡醣、菊糖、多糖等,這些物質經由益生菌的分解之後,可以當成其營養來源,進而幫助益菌在腸道內發揮更多對人體有益處的作用。
在日常飲食中,舉凡蔬果類或豆類都含有膳食纖維,能提供豐富的益生元,例如全榖雜糧、燕麥、糙米、菇類、牛蒡、大蒜、胡蘿蔔、花椰菜、菠菜,以及奇異果、香蕉和蘋果等,都是很好的益生元來源。最後,蔡博士提醒,補充益生菌讓腸道菌相改變是需要時間的,建議至少持續服用3個月,並搭配飲食控制和適度運動,效果才會更加卓越。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陸少年「水晶寶寶塞尿道」膨脹成鵪鶉蛋 醫:嚴重恐洗腎
大陸一名14歲少年因好奇,將38顆「水晶寶寶」塞進尿道,2天後吸水膨脹撐滿膀胱,導致腎臟積水、輸尿管擴張,緊急手術後最終脫險。呂謹亨醫師表示,尿液排不乾淨嚴重恐導致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健檢紅字不是警告,是身體的「預告」——從健檢報告看常見異常指標的臨床意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健檢報告出現紅字不代表病入膏肓,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高膽固醇、血糖、尿酸與肝功能異常,往往與代謝症候群、脂肪肝及糖尿病風險相關。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早期介入,多數指數可逆轉並恢復健康。了解健檢紅字的意涵,是預防慢性病、守護中年健康的關鍵一步。每年定期健檢後,報告總有那麼幾欄紅字——膽固醇、血糖、尿酸、肝功能指數……這些紅字項目,在台灣50歲以上的男性中極為常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數據,約有近四成中老年人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其組成要素也常是健檢紅字的來源。本文將以臨床常見的健檢異常指標為例,提供醫學解釋與生活建議,協助民眾理解這些「紅字」背後的健康訊息,從而及早預防慢性病風險。1. 總膽固醇(T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定義與臨床意義:總膽固醇 ≥ 200 mg/dLLDL-C ≥ 130 mg/dL(高風險者應 40 IU/L(依各實驗室參考值略有不同)➡️GPT單獨上升常見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若GOT與GPT皆升高,應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或藥物性肝毒性。改善建議:減重(BMI降至24以下)可顯著改善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22 小時前5旬男飽受大腸激躁症之苦 改善腸道菌叢不再「目肚堵堵」
50多歲李先生長期受腹脹困擾,每日大便次數偏多且多不成型,就醫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仍透過藥物控制,症狀始終未根治,進一步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腸道菌叢分析及尿液有機酸檢測,確認為「腸道菌叢失衡合併腸道慢性黴菌感染」,醫師以個人精準配對的益生菌及抗黴菌藥物治療,症狀才大幅改善。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全球74%死亡竟是慢性發炎惹的禍?醫曝腸道發炎警訊 出現這症狀別輕忽
發胖、失眠小心是慢性發炎惹的禍!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很多患者走進門診,抱怨的都是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如消化不良、腹脹、體重增加、失眠;但深入檢查後,往往發現是體內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致。 三高
健康2.0 ・ 1 天前
Joeman親揭瘦身4密技103kg→71kg!從糖尿病邊緣翻身不全靠運動
以《Joe是要對決》與iPhone開箱影片爆紅的百萬網紅Joeman,近來外型蛻變,網友注意到,比起新一代蘋果手機的小幅升級,反而是負責開箱的Joeman外貌變...
早安健康 ・ 23 小時前
桃園行動CT醫療車啟用(3) (圖)
桃園市政府31日舉行「全國首創行動CT醫療車啟用記者會」,目前行動CT醫療車主要任務是執行擴大肺癌篩檢計畫,由亞東醫院醫療團隊提供臨床與判讀支援。
中央社 ・ 18 小時前為何失去摯愛後焦慮又空虛?心理師為你解答,幫自己補上「最後一堂告別課」
失去摯愛,是人生最深的痛。無論是父母、伴侶、朋友,或陪伴多年的寵物,離別總讓人措手不及。當離別來臨時,我們如何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刻,陪伴自己安放悲傷和思念? 母親過世那天,林小姐忙了一整天,從醫院到殯儀館,再回家回覆訊息。直到夜深,她才發現自己一整天沒喝水。那晚,她沒有哭,只覺得世界靜得可怕,「我知道媽媽不會回來,也明白要學著過沒有她的生活,可是心裡還是好難過、好寂寞。」 接下來幾週,她睡不好、吃不下,半夜常被幻聽驚醒,以為聽見母親的腳步聲。長期照顧母親的她,心裡雖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卻又陷入深深的罪惡感。 「這是正常的,」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會委員黃薰緣說,悲傷是全身性的反應,會同時出現在情緒、身體、思考與行為上。有的人焦慮、空虛、罪惡,也有人失眠、胸悶、腸胃不適,甚至過度工作,「可以對自己說:『我想他,也覺得輕鬆一點,這沒關係。』」 面對生離死別,允許自己悲傷,不必急著好起來 面對親友離世,身邊常有人勸「要堅強」、「要放下」,但黃薰緣提醒,悲傷沒有時間表,也沒有標準答案。許多人壓抑情緒、強迫自己恢復正常,反而讓悲傷持續得更久,「與其逼自己快點好,不如先允許自己難過。
康健雜誌 ・ 17 小時前
被黃仁勳「點石成金」 南韓「炸雞概念股」今飆漲
赴南韓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南韓發揮他的小吃愛好者形象,和三星電子與現代汽車領導人一起造訪首爾一間炸雞店。店家今日受訪表示,因為黃仁勳等人光臨,客人立刻增加3成。另據彭博新聞報導,黃仁勳還帶動一波「炸雞概念股」上漲潮。
太報 ・ 19 小時前
〈房產〉國泰房地產指數:Q3房市成交量續創9年新低 高雄、新竹漲跌價明顯
國泰房地產指數今 (30) 日發布最新的 2025 年第三季指數報告,相較上一季與去年同期皆為價穩量縮。相較上季開價、議價率及成交價均維持穩定;推案金額及銷售率小幅減少,成交量大幅減少。同時,在在房市交易持續降溫。
鉅亨網 ・ 1 天前
跟好友一起變健康!搶先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以抽5000元LINE POINTS
玩測驗還能拿好康!怎麼會有那麼好的事?《優活健康網》對你就是那麼好!《優活健康網》要讓你無痛吸收衛教資訊,同時還可以抽LINE POINTS!快點揪你的好友一起來變健康,《優活健康網》帶您一起暸解失智症,玩一場失智症小測驗,還有機會抽總價值5000元的LINE POINTS好康唷!
優活健康網 ・ 19 小時前
1970年就開業!日本元老級Dom Dom漢堡海外首店,厚蛋燒口感滑順像蒸蛋
創立於昭和45年(1970年)的Dom Dom漢堡,是日本第一家漢堡連鎖店!雖然店舖數量比不上麥當勞,但可說是日本元老級的漢堡店,如今海外首店就選在台灣,不用遠赴日本就能吃到日本最古老的漢堡。Dom Dom漢堡位於新光三越 台北信義新天地A11的B2美食街,一下手扶梯就可以看到,以紅色為基底設計,風格活潑而有意念。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9 小時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3 天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2 天前
水腫不是因喝太多水!醫揭3大元凶「增加肌肉量」是關鍵
水腫常被誤認為是喝太多水所致,但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榮堅指出,水腫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代謝與循環功能不佳,與脂肪過多、缺乏運動及飲食中鈉含量過高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非單純因為水分攝取過多。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每個人都有減肥經驗,就連醫師也不例外!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曾出現健康警訊,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曾高達84公斤,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上身,最後靠著運動、飲食控制,減重18公斤,成功逆轉
健康2.0 ・ 3 小時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