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推爆「這蔬菜」護心助減肥 還可穩血壓、降死亡風險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高麗菜(Cabbage)熱量低,同時擁有不少養分,例如增加飽足感的纖維、維持血壓的鉀等,許多營養師推薦食用,它的纖維等營養素雖較其他天然食物低,但擁有「溫和吃補」的好處;另有研究指出,每天食用100克高麗菜或其他綠色蔬菜,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5%。
高麗菜被評「最有益代謝健康」蔬菜之一 可抗發炎與穩血壓
據健康飲食網站《EatingWell》的專欄,高麗菜營養豐富,有膳食纖維、抗氧化劑、維生素等成分,加上它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對新陳代謝健康(metabolic health)最有益。」營養師珍妮(Jane Leverich)指出,慢性發炎會干擾人體調節血糖和膽固醇,長期下來可能對健康造成風險;而高麗菜中的抗氧化劑有助於緩解發炎。
另有研究顯示,多吃如高麗菜、十字花科(cruciferous)等綠色蔬菜的人,體內發炎水平通常較低;且高麗菜中的維生素C和E、葡芥硫苷(Glucosinolate)也可對抗自由基、防止細胞損傷;內含的鉀則有助於維持血壓健康。此外,高麗菜中還有一大重要營養素「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幫助體重控制。
天然膳食纖維助減肥 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仍很重要
理學碩士兼營養師特蕾西(Tracy Colin)指出,100克生高麗菜可提供約2克纖維,雖然和豆類相比不是最高,但高麗菜熱量、油脂皆低,是「一種天然、溫和的(營養)來源」一項綜述性研究發現,纖維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每天至少吃100克綠色蔬菜,可使死亡、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降低25%。
雖然高麗菜在多位營養師口中「對代謝健康排名第一」但也不能只吃它,文中建議補充水果、豆類、全穀物保持均衡營養;減肥也無法只靠高麗菜,由於睡眠不足可能擾亂飢餓荷爾蒙(hunger hormones)使控制食慾更加困難,因此睡眠充足、規律運動也是改善代謝健康的優先考量事項。
資料來源:EatingWell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旅遊注意!多國嚴禁「這手機」上飛機、托運 違規恐被判刑
越做越傷身!醫示警「4大偽健康習慣」恐導致罹癌
生活中有毒物!醫揭「6大潛藏危機」 小心吃出癌症
台灣「120年老郵局」要收了!中華郵政曝原因 在地人深感不捨
其他人也在看


影/開車「高速衝撞」立法院外牆冒煙 柯建銘助理受傷送醫
台北市今(23)日發生一起嚴重車禍,立法委員柯建銘助理,晚間駕駛黑色休旅車高速暴衝,撞上立法院圍牆,差點撞上一輛公車,所幸並未波及其他人車,黃男也被送醫治療。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棕色塵埃2》新賽季「萬聖節之夜」推出兩款服裝,萬聖節限定周邊預購開跑
由 NEOWIZ 營運、GAMFS N 開發的 RPG 手機遊戲《棕色塵埃2》,於今日(23日)正式推出全新賽季活動「萬聖節之夜(Halloween Night)」!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9 小時前
多數人都做錯!中風延誤1分鐘「損失190萬腦細胞」醫揭治療「黃金時間」
中風延誤1分鐘治療,就損失190萬腦細胞?腦中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健康危機。醫師指出,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近5萬人罹患腦中風 ,但僅不到1成能在「黃金4.5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失能,不是死亡,才是中風最可怕的後果。(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貓貓回來了!《藥師少女的獨語》動畫第三季、劇場版製作確定
由日向夏所創作的輕小說改編同名 TV 版動畫,《藥師少女的獨語》又有新消息!官方在動畫播出 2 週年的紀念 PV 中,正式宣布將製作電視動畫第三季以及劇場版。繼 2023 年第一季與 2025 年第二季播出後,製作方 TOHO animation STUDIO 與 OLM 將再度聯手,為粉絲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2 小時前
預防「肌少症」注意「衰弱」4警訊 醫建議從日常飲食、運動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台灣高齡社會的多數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或運動量不夠,導致骨質流失與肌力下降,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指出,常感覺疲憊、體能與體重下降、行走變慢、肌力不足,都是「衰弱」的警訊。男性握力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可視為肌力不足;若符合以上三項,即表示身體已出現衰弱現象,並可能伴隨「肌少症」發生。 肌肉質量隨年齡減少 每日應攝取蛋白質並曬太陽、運動 蔡森蔚醫師提醒,肌肉質量會隨年齡逐年減少,蛋白質合成能力也會下降,建議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1至1.5克蛋白質,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阻力訓練,搭配健走或騎單車等的有氧運動,才能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他強調:「防止跌倒要從肌力做起」,較衰弱的長輩,可從「站立運動」開始訓練,若能搭配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成效更明顯。 物理治療師推深蹲運動 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 物理治療師陳義豪醫師指出,深蹲可強化股四頭肌,幫助穩定下肢與維持身體平衡。「不用複雜器材,只要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搭配彈力帶還能啟動背部與手臂等上半身肌群。」陳義豪醫師提醒,運動時應注意呼吸與姿勢,每天可進行兩次,若感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
劉若英想陪孩子萌生退休念頭 唐綺陽:你運勢不允許
演員劉若英(左)為新片宣傳,作客星象專家唐綺陽(右)的節目「Yahoo唐綺陽談星私廚」,透露自己有退休的念頭。(Yahoo唐綺陽談星私廚提供)
臺灣時報 ・ 6 小時前歐盟首度制裁中國煉油廠與石油公司 北京揚言反制
(中央社台北23日電)歐盟今天公布第19輪對俄羅斯的制裁,包含12家中企,其中首度制裁中國大型煉油廠與石油貿易公司。中國商務部晚間指出,歐盟不顧中方多次交涉和勸阻,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企權益與自身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暴雨開車一片茫「開霧燈還警示燈?」國道警給答案 做錯噴6千元
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分享行車紀錄器畫面,指大雨中高速公路上多輛車開啟警示燈行駛,導致辨識困難。特別是其中一輛車突然變換車道時,由於雙黃燈閃爍,導致後方駕駛無法及時判斷方向,險象環生。他無奈表示,「下雨天打雙黃燈最怕遇到這種情況」。據了解,國道警察局...
CTWANT ・ 3 小時前
足球智庫/歐冠第3輪5隊5+進球 拼淨勝球不手軟讓分過盤機率大
歐洲冠軍聯賽第3周18場比賽攻進71球,場均接近4球,其中5隊攻進5球以上,比前2輪合計還多1場。衛冕軍法甲巴黎聖日耳曼...
Go Goal 勁球網 ・ 5 小時前


罕見!將軍區青鯤鯓扇形鹽田現「藍眼淚」奇景
台南將軍的「青鯤鯓」再度出現「藍眼淚」!近期許多民眾在扇形鹽田「生命之樹」廢棄鹽埕徹夜守候,果然拍攝到海上「藍眼淚」奇景。由於藍眼淚多半是在春末到夏至出現,也就是海水較溫暖的季節,但這次卻是在十月下旬出現可說是相當罕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風評:台灣司法,哎喲我的媽!
台灣司法,什麼都怪,什麼都不奇怪。鄭文燦案、柯文哲案被爆涉嫌違法監、硬塞筆錄等怪事還不夠看,前台南市議長郭信良「貪污案」,一審重判十三年,三百五十五天後,二審大逆轉改判「無罪」!台南高分院左一句「原審詳究」、右一句「尚有違誤」,幾個巴掌打在台南地院臉上,最尷尬的,還是兩年前起訴郭信良並求處重刑的台南地檢署,還有底氣上訴嗎?如果不上訴,郭曾經被審前羈押近兩個月......
風傳媒 ・ 16 小時前
非洲豬瘟疑雲罩全台! 「飼料養豬戶」恐受波及
屏東縣 / 綜合報導 「非洲豬瘟」疑似案例,讓全台養豬戶都繃緊神經。我們的記者實際走訪屏東,訪問當地一位豬農陳先生,他的養豬場正是使用「廚餘養豬」。過去因為考量成本,選擇這種飼養方式,不過如今面臨「非洲豬瘟」風暴,模式可能也將被迫改變。不過豬農也坦言,對他們來說這些退讓都沒關係,他們只想知道豬瘟狀況究竟能不能被控制下來。看著柵欄裡自己費盡心力飼養的黑豬,神情滿是無奈一家大小全靠這群豬仔,怎麼也沒料到養豬將近20年,竟然碰上這麼個難關。談起豬瘟只能苦笑,破口在哪還是問號,陳先生的養豬廠位在屏東,豬隻總數超過1千頭,當初踏入這行,考量飼料價格高才選擇「廚餘養豬」,如今聞豬色變,雖然自己的豬健健康康沒被牽連,但飼養方式可能被迫改變,這又談何容易。豬瘟面前只能退讓,就怕這段辛苦的路還得重來,回顧台灣與三大豬病對抗歷程,傳統豬瘟1920年首度發現,直到2005年最後一起本土病例,口蹄疫曾在1997年爆發2018年全面拔針,非洲豬瘟則是一直維持無病例的良好紀錄,2025年,台灣成功在這三項豬病認證成為非疫國,甚至還是亞洲唯一。之後台灣豬肉重返國際市場,不只冷凍豬肉,就連生鮮豬也在今年首度外銷,如今卻因豬瘟風暴蒙上陰影,豬農全面戒備產業韌性也備受考驗。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5 小時前
人氣樂團成團8年不藏了 靠爛魔術爆紅坦言:我們真的很爛
活動重頭戲是「紅毯抓鬼行動」,胡鬧戰隊、紀牛牛、向怪魚將隨機邀請裝扮最狂的路人走上紅毯,即時錄製畫面並上傳 VieFor App 參加「萬聖紅毯競賽」,挑戰者可贏取獎金及免費特調。以「不正經的真誠」聞名的「胡鬧戰隊」充滿年輕世代的搞怪風格,他們自稱「最大的危機就是,...
CTWANT ・ 5 小時前光復節連假 國道11路段24日恐壅塞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3日電)光復節3天連假明天起展開,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今天表示,明天國道包含國1南向高架機場系統-楊梅端等11路段可能車多壅塞。
中央社 ・ 7 小時前
中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啟動跨局處防疫網絡 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產業未來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今(23)日台中市長盧秀燕 […]
觀傳媒 ・ 6 小時前
3天連假來了!警政署公布國道交通疏導措施
10月24日至26日為光復節連續假期,各地預期湧現車潮,警政署責各地警察機關加強整備規劃交通疏導勤務,避免造成交通壅塞及民眾擁擠情形,並於今日公布國道疏導措施。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