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瘦身吃水煮餐成熱門選項 水煮餐選對食材事半功倍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近年來水煮餐成為減重族群的熱門選擇,許多人認為只要將食物水煮就能輕鬆瘦身。這種烹調方式確實能大幅減少油脂攝取,但若食材選擇不當,反而可能讓減重計畫事倍功半。輔大醫院營養部王貝文營養師指出,水煮餐的成功關鍵不在於烹調方式本身,而在於懂得挑選營養均衡的食材組合。想透過水煮餐健康減重,就必須了解哪些食材才是真正的減重好幫手。
 蛋白質與蔬菜 打造飽足感的黃金組
 蛋白質是所有營養素中最能提供飽足感的成分,王貝文營養師解釋高蛋白質點心能讓人延長進食間隔並減少下一餐的食量,而水煮餐的蛋白質來源建議選擇雞胸肉、魚片、蝦仁等白肉類,這些食材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優質胺基酸。雞蛋也是極佳選擇,一顆水煮蛋約含7公克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高且方便準備;素食者則可選擇豆腐、毛豆等植物性蛋白,同樣能提供充足營養。
 王貝文營養師強調減重期間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1.2至1.6公克蛋白質,有助於在減重過程中保護肌肉量。此外,也應攝取足夠的蔬菜,因蔬菜富含膳食纖維且熱量低,能增加飽足感並幫助調節血糖。
 王貝文營養師進一步說明,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富含維生素,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則含有豐富纖維,蒸煮方式能保留蔬菜中的維生素C、B群及抗氧化物質,比水煮更能減少營養素流失。每餐蔬菜建議佔餐盤的一半份量且顏色越多元越好,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植化素,對身體有不同益處。
 聰明選優質澱粉 助穩定血糖不挨餓
 許多人減重時會完全避開澱粉,但這其實是錯誤觀念,因選對澱粉種類反而能幫助減重更順利。王貝文營養師建議攝取像是藜麥等低升糖澱粉,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且富含完整胺基酸、纖維和礦物質;還有地瓜的升糖指數會隨烹調方式改變,水煮30分鐘的地瓜升糖指數僅46,遠低於烘烤或油炸的數值,因此建議選擇水煮或蒸煮方式。另有糙米、南瓜等原型全穀雜糧等食材富含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相較於精緻澱粉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
 王貝文營養師提醒,水煮餐雖然健康但不宜完全無油,烹調後可淋上少許橄欖油,適量油脂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與部分植化素吸收,也能讓口感更佳更容易長期執行,甚至也可以使用調味粉(七味粉、孜然粉等)來進行調味,才不會使水煮餐單一沒味道。減重是一場持久戰,選對食材並均衡搭配蛋白質、蔬菜與優質澱粉,才能健康瘦身不復胖。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輩走路踩空、不愛外出恐白內障警訊 別等過熟才開刀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向WHO提滅C肝認證 亞洲首達標
台灣防治C肝已見成效,衛福部今年11月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C肝消除認證申請,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達標國家。不過,醫界指出,台灣仍有約150至2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且死亡率每10萬人達23.7,遠高於日本、新加坡,呼籲制定國家級B肝炎消除計畫。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宣布,將放寬健保用藥治療條件及給付,估計有2.6萬人受惠,最快明年1月上路,希望達成WHO的2030年全面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1營養品」吃錯釀危機!醫示警天天補反害腎 每日超過2000mg恐中毒
近年不少民眾熱衷補充營養品,認為「多吃總比不吃好」,但醫師提醒這觀念恐釀健康危機。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維生素過量攝取並非無害...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芋香之旅.履歷食農」 大甲芋頭魅力再現
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甲區農會承辦的「農糧產業媒體參訪—芋香之旅 履歷食農」活動,於三十日熱鬧登場。活動由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領隊,邀請榮獲今年度臺中市優質芋頭評鑑第一名的王忠信農友親自在大甲芋頭田間導覽,介紹大甲肥沃的土壤與氣候條件如何孕育出香氣濃郁、口感綿密的芋頭。現場大家一起體驗採收芋頭的過程,也讓參與者更深刻感受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接著安排前往大甲區農會頂店工廠,由黃瑞祥總幹事親自接待,並介紹農會為落實調節大甲芋頭產銷平衡,近年積極推動的產銷履歷制度及冷鏈加工設備升級,如何確保產品品質與食品安全,將生產過剩之芋頭開發出多元化的加工品,如芋泥、芋角、芋片及芋圓等,透過產地初級加工,期以提高其附加價值,成功塑造「芋見幸福」品牌形象,帶動在地芋頭產業轉型升級。活動現場展示農會「芋見幸福」系列產品,並準備芋頭西米露等試吃品項,供大家一邊品嚐、一邊聆聽專員介紹加工設備,場面熱絡。下午參訪行程則延伸至大安酒莊及靖安農莊,了解如何運用在地農產釀製特色酒,以及導入感測器與自動化環控系統的智慧水耕蔬菜栽培,展現地方農業創新的多元面貌。黃瑞祥總幹事表示,大甲區農會將持續推動永續農業與品牌行銷並進,透過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別等老了才保養!40歲防慢性疲勞、50歲強肌存骨本「這些營養素」是關鍵:吃對「生理年齡減10歲」
對於女性來說,25歲以後新陳代謝變慢,若是飲食亂吃,加上蛋白質攝取不足,就會導致肌肉減少、低基礎代謝率,結果就是容易變胖、快速老化的體質。高齡醫學科醫師傅裕翔指出,人到一個年齡會突然發現自己「老很快」,而原因可能就是缺乏某些營養跟維生素!他建議30歲、40歲、50歲女性可以分別加強補充部分營養素,「吃對」能讓妳的生理年齡大減10歲!
幸福熟齡 ・ 12 小時前廚房防火意識仍須提高 北市消籲人不離火5要訣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30日電)台北市消防局今天表示,統計1至9月火災原因,以電氣因素283件、占37.3%居首,其次為爐火烹調157件、占20.7%,提醒民眾仍須提高廚房防火意識,並謹記人不離火等5要訣。
中央社 ・ 1 天前非洲豬瘟延燒 紀姓獸醫:情義已盡 明年不簽特約
紀姓特約獸醫被檢方約談請回。他昨發文指自己是口蹄疫受災戶,1999年結束南部的養豬事業後,回台中開業,那時他簽了犬舍的顧問獸醫師,一年光是賣七合一疫苗就達一萬劑,根本不需要再回到傷心的豬場。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AI精準檢傷分級助急診分流 衛福部拚健康資料整合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假日急症中心盼紓解急診壅塞,分散照護輕急症病人,人工智慧(AI)精準檢傷分級可望成助攻,衛福部積極推動AI建構人本醫療網,台灣健康資料「書同文、車同軌」是關鍵第一步。
中央社 ・ 1 天前高市行動質譜車進駐果菜市場 提供快篩、用藥服務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30日電)高雄市農業局推動「質譜宅急便」行動質譜車巡迴快篩服務,今天導入燕巢果菜批發市場,提供現場快篩服務。農業局表示,盼農民、供應商多多送驗善加利用,共同守護農產品安全。
中央社 ・ 1 天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18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7 小時前
坣娜罹「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師示警這三類食物少碰:易誘發
歌手坣娜昨日(10/29)傳出病逝,享年59歲,具知情人士指出,坣娜生前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和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最終是因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過去也曾在臉書發文提醒,愛吃「甜食、高油、精緻澱粉」3類食物,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
太報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3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