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頭痛、視力模糊恐是腦癌!重症醫:常被誤認只是太累
腦癌初期症狀常被忽視或誤認為單純疲勞,重症醫師黃軒分享七大腦癌警訊,提醒民眾若出現兩種以上症狀且持續超過兩週,應立即就醫進行腦部檢查,早期發現完整切除者五年存活率可超過90%。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頭痛是腦腫瘤最常見的首發症狀,約有50至60%的腦瘤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頭痛。腦腫瘤引起的頭痛有其特殊性,通常固定在每天清晨發作、越睡越痛、甚至痛到嘔吐。這是因為腦腫瘤會增加顱內壓力,使血流和腦脊髓液循環受阻,因此早晨起床時疼痛最劇烈,活動後反而稍微緩解。
視力問題也是重要警訊之一。黃軒表示,看字變糊、物體重影、視野缺角,甚至「一眼好、一眼糊」可能是顱內壓升高壓迫視神經乳頭水腫所致。特別是當眼科檢查沒問題時,就應考慮是否為腦壓或腦瘤造成,這種視力變化常見於腦中顳葉或枕葉腫瘤患者。
語言和書寫能力的異常變化也需警惕。黃軒解釋,突然講話斷斷續續、詞不達意、或寫字筆劃怪異、錯亂,可能是布洛卡區或韋尼克區受壓所致。研究發現,左額葉腫瘤常導致語言流暢度下降與書寫錯亂。這種情況常被誤診為中風,但若影像檢查沒有血管堵塞,就應考慮腦部腫瘤可能。
肢體協調能力下降是第四個警訊。黃軒提到,拿筷子變得不靈巧、走路歪斜、甚至手會突然掉東西,可能是小腦或運動皮質區腫瘤干擾身體平衡與精細動作控制。研究顯示,超過40%的後顱窩腫瘤患者會出現平衡障礙。
性格改變也是腦癌的隱形信號。黃軒指出,變得容易發怒、情緒突變、或失去判斷力、冷漠遲鈍等「性格變了」的情況,常見於額葉腫瘤患者。研究顯示,額葉腫瘤病人常被誤診為憂鬱症或失智症。
黃軒強調,若從未有過癲癇病史,卻突然出現抽搐、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等症狀,這是皮質腦瘤常見的首發警訊。研究指出,成人新發癲癇患者中,約有25%最後被診斷為腦腫瘤。
最後一個警訊是持續噁心恍忽。黃軒解釋,當腦壓升高刺激延腦嘔吐中樞,即使沒吃壞肚子也會反覆嘔吐,同時可能伴隨嗜睡、反應慢或昏迷傾向。
黃軒表示:「大腦從不會大聲喊痛,它只會用細微的方式提醒你。當身體發出奇怪的『信號』,請不要忽略——那可能是生命在低語:『請你,聽我一聽。』」
黃軒提醒,這些症狀單獨出現不一定是腦瘤,但若兩個以上同時出現且持續超過兩週,就應立即就醫,進行腦部MRI或CT檢查。早期診斷等於高存活率,早期發現且完整切除者,其五年存活率可超過90%。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排骨便當供應? 台鐵強調:無影響
天巫星動能啟動!「4生肖」翻轉人生 事業財運雙豐收
團體買機票「1人改行程」別用代碼+姓名 恐整筆被退
其他人也在看

台新銀行榮獲 財富管理評鑑多項大獎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台新銀行憑藉深厚的專業實力與創新數位服務,在2025年《今周刊》主辦之「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中榮獲「最佳智能理財獎」,奠定於智能財富管理領域的領導地位。面對金融科技日新月異與...
自立晚報 ・ 17 小時前
抽菸不只傷肺!失智風險增1.6倍 髖部骨折也增41%
研究顯示,長期吸菸對老年人健康的危害遠超過呼吸系統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老年吸菸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不吸菸者增加1.6倍,髖部骨折風險也明顯提高。國健署113年調查指出,65歲以上男性吸菸率達13.3%,女性則為0.8%,顯示老年族群戒菸仍有改善空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柯文哲律師控黃景茂偵訊筆錄不實 檢:沒有偽造文書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30日電)北院審理京華城案,今天勘驗黃景茂偵訊光碟。柯文哲辯護人認為偵查檢察官筆錄登載不實,請法官告發。公訴檢察官說,黃景茂閱覽後也在筆錄上簽名,根本沒有偽造文書。
中央社 ・ 22 小時前以色列稱透過紅十字會接收2人質遺體 身分待鑑定
(中央社耶路撒冷30日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表示,其安全部隊今天在加薩走廊透過紅十字會接收了哈瑪斯(Hamas)歸還的兩名以色列人質遺體,這是依據以哈停火協議進行的移交。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網路學造假 陸15青年印表機製1081萬假鈔
中國大陸幾乎都使用電子支付 ,但假鈔還是相當氾濫。最近大陸公安部破獲多起假鈔犯罪,讓警方驚訝的是,其中一個犯罪集團的成員,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他們利用網路學會造假技術後,在家用印表機印了台幣上千萬的假鈔,而且他們不只賣假鈔,還會技術輸出,教別人怎麼印假鈔,從中牟利。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美中新一輪經貿磋商利多 中國航運公司:營運成本將降低
「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成果帶來積極變化,這對班輪公司而言顯然是有利的,能夠降低營運成本。」中國一家有美線業務的航運公司相關人士透露。
鉅亨網 ・ 11 小時前攝護腺癌 男性常見癌症
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民健康署提醒男性民眾,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倘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根據一一一年癌症登記報告及一一三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一一一年發生人數達九○六二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四十一‧六人。一一三年攝護腺癌死亡人數為一八九七人,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七‧八人,死亡率排名第六。攝護腺癌風險與多項因素相關,包括年齡、家族史(基因)、種族、飲食及環境等,非單一因素造成。而國際研究指出,尚無充分證據顯示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可有效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反而可能因過度診斷與治療,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導致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或尿失禁等副作用。美國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航海王》動畫新模式2026開始一年最多26集,1~3月停播4月繼續「艾爾帕布篇」
《航海王》動畫播出至今達 1122 集,當中有不少動畫原創內容以及回顧總集篇等,當然的得拉長時間避免追上漫畫速度,這也讓不少讀者抱怨,而在最新《航海王》 動畫發表會中宣布,從 2026 年開始將減少到每年播出最多 26 集,在今年結束「未來島蛋頭篇」後,1~3 月停播並在 4 月展開令人期待的「艾爾帕布篇」。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拉拉山桃農勇抗乳癌 皮下注射可兼顧治療與工作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來自拉拉山50歲阿芬(化名),靠種植水蜜桃維生,去年被診斷HER2乳癌,頻繁往返醫院、耗費整天治療令她萌生放棄念頭,經醫師建議改採皮下注射療法,對抗病魔不用放棄工作。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月底發6筆錢!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 一早入帳近10萬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31日)發放6筆錢,包括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其中,喪葬給付符合條件有申請者即可領將近10萬元。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用再跑急診!桃園假日輕急症中心11/2上路 就醫更方便
為解決民眾假日就醫困難問題,並有效分流輕症病患,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配合衛生福利部政策,自11月2日起開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桃園市共設置4處據點,分別為:龜山大明醫院、龍潭敏盛醫院、大園敏盛醫院及中壢中美醫院,提供民眾於假日可即時獲得適切醫療照護的新選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花162萬參加郵輪旅遊卻命喪荒島!80歲婦遭遺忘一夜身亡 網轟郵輪疏失
根據《BBC》、《每日郵報》與《信使郵報》報導,死者搭乘的是「珊瑚探險公司」(Coral Expeditions)所營運的「珊瑚冒險家號」(Coral Adventurer),該船於10月24日自凱恩斯出發,翌日停靠麗士島外海,旅客可搭乘小艇登島進行健行或浮潛活動。據報,這名女遊客選擇挑戰島上...
CTWANT ・ 22 小時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11 小時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坣娜疑胰臟癌離世 50歲後新診斷糖尿病恐為唯一警訊
歌手坣娜疑似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其惡性度高且診斷困難,林相宏醫師指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唯一機會,尤其50歲以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