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種逾400萬劑 首階段打氣上看新高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流感疫苗10月起分階段開打,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估今天接種數會突破400萬劑,10月底前更可望突破450萬劑,為史上第1階段接種量最高,11月底將評估是否須追加購買。
入秋公費流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雙手臂「左流右新」接種1日展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年採購666萬劑流感3價疫苗、並可視實際需求再額外下訂20萬劑,COVID-19疫苗則因應公費接種對象縮減,採購約300萬劑。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情週報說明表示,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提醒民眾注意。流感疫苗接種數目前已達396萬多劑,預計今天就會突破400萬劑。
疾管署長羅一鈞說明,今年流感疫苗打氣很旺,預計到10月底,流感疫苗接種數量將達到450萬人次,為流感疫苗分2階段接種以來,史上第一階段打氣最好的1年;上個紀錄為2020年10月底前共接種408萬劑。
流感疫苗第2階段接種將自11月1日起,50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羅一鈞說明,預計10月30日把開口合約的20萬劑疫苗配送下去,因此預估11月有至少220萬劑可以提供第二階段民眾接種;並將於11月底評估是否需要追加採購。
往年流感疫苗接種,會視當年打氣與疫苗接種狀況,在後續開放全民接種。羅一鈞指出,依今年打氣評估,將不會有開放全民接種的空間,即使追加採購也會優先提供高風險族群接種;但近期日本流感疫情上升,若民眾有規劃去日本旅遊、又不是接種對象,建議可以先自費接種疫苗,增加對流感的保護力。
此外,11月1日起,全台各地的全聯、大全聯共約120家門市及家樂福約32家門市,亦將擇日設置疫苗接種站。羅一鈞說明,今年將是首次在家樂福設疫苗接種站,改為「大全聯」的大潤發也是首次加入,盼藉此更方便民眾接種疫苗;且完成接種者還可獲得門市準備的健康好禮。
COVID-19疫苗部分,羅一鈞指出,今年採購共22.5萬劑Novavax JN.1疫苗,已於日前運抵台灣,目前依規定辦理相關查驗程序並規劃接種作業中,若相關作業皆順利完成,預估最快於11月中旬起可提供滿12歲以上且尚未接種Moderna LP.8.1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接種。(編輯:李亨山)1141028
其他人也在看

黃鐙輝談《角頭》演員唐振剛閃兵自首!年輕難免心存僥倖 勇於認錯是好事
入圍金馬獎9項大獎、獲選代表臺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電影《左撇子女孩》,今(28)日盛大舉行首映記者會。導演鄒時擎率領主演蔡淑臻、黃鐙輝、馬士媛、葉子綺、夏騰宏、趙心妍、張允曦(小8)及林
eNews ・ 1 天前台灣極限超級鐵人賽 11/9鳴槍
「2025台灣極限超級鐵人賽」即將在11月9日至23日於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隆重登場。該活動為台灣首場,亦是亞洲第一場226×10極限鐵人活動,並已納入國際鐵人積分賽IUTA項目,主要目的是將媽祖信仰推向全世界,把極限鐵人運動引進台灣讓世界各地的選手體會媽祖的文化信仰,進而培養台灣極限超鐵人才。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避險降溫 金價失守4,000美元
國際黃金期貨28日每盎司失守4,000美元重要心理大關,主要是中美破冰和市場避險情緒明顯降溫。花旗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地緣政治風險趨緩,加上龐大的獲利賣壓湧現,金價短線已轉空。
工商時報 ・ 1 天前證交所通過四大鬆綁相關法規,創新板當沖最快11月底實施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為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那斯達克(NASDAQ),證交所積極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證交所28日董事會通過將修改創新板與外國企業四大鬆綁相關法規,除創新板交易制度完全等同一般板、促進上市櫃轉板彈性等四大法規鬆綁外,創新板股票當沖交易最快將於11月底實施。證交所董事會通過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四大法規鬆綁主軸,包括:一、創新板交易制度完全等同一般板;二精進創新板本國企業制度;三、優化一般板及創新板外國企業制度;四、促進上市櫃轉板彈性。其中創新板當沖交易預計於11月底前實施外,其餘暫定於今年底前實施。其中一、創新板交易制度完全等同一般板,包括開放信用交易、借券交易、當沖標的、盤中/盤後零股交易,投資人資格條件未限制;投信基金投資創新板股票額度也從1%放寬至比照一般板限額10%。二、精進創新板本國企業制度:集保期間符合上市獲利條件者,集保期間由二年縮短為一年、未獲利者則維持二年。至於本國企業的證券商保薦與會計師內控審查,符合獲利條件者免除證券商保薦義務、未獲利者保薦期間縮短為一年。會計師內控審查報告期間由三年縮短為一年。三、優化一般板及創新板外國企業制度:台籍董事席次部
財訊快報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8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中國10歲男童術後「消化系統被無故切除」 母崩潰求真相:靠注射營養液維生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貴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太報 ・ 8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同樣有潔癖「強迫症、強迫人格大不同」 醫師舉例一比就懂
許多人追求環境整潔,但當清潔成為焦慮來源並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能已超出單純潔癖的範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任楊逸鴻指出,所謂的「潔癖」有時實際上是強迫症或強迫人格的表現,這兩種狀況雖名稱相似,但在心理狀態與治療方向上有顯著差異。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糖尿病非絕症! 醫建議3招積極控糖 生活也能與常人無異
台中49歲林姓男子,近來常感到口渴,體重也莫名減輕,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高達600mg/dl,糖化血色素更是超過13%,確診糖尿病急性症狀住院治療,讓他相當沮喪;另一位52歲張姓女子,有糖尿病家族史,近日也檢查出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超標,擔心將與併發症為伍,所幸兩人經由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按時服藥,都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