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在看

臉痛、張口困難?顳顎關節障礙原因多元 「新技術重建」改善生活困擾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牙齒檢查沒有蛀牙、影像檢查骨頭也正常,但臉部依然隱隱作痛,咬東西總覺得不舒服。」這種情況常與顳顎關節障礙(TMD)有關。其並非單一原因造成,常因結構異常(如關節盤移位、咬合不正)、功能使用不當(如磨牙、偏側咀嚼)及心理壓力等因素交互影響,引發耳前疼痛、張口困難、關節聲響、耳鳴、頭頸肩痠痛等症狀。衛福部統計顯示,台灣約有 20~25% 民眾曾出現相關困擾,多數可透過物理治療、藥物或咬合板等保守方式改善;但若已出現結構性破壞、反覆沾黏或末期病變,則可能需要考慮重建手術,以恢復功能並減輕症狀。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廖漢聰醫師 擺脫傳統肋骨移植風險 顳顎關節重建添新利器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廖漢聰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關節置換手術多集中在膝關節與髖關節,而顳顎關節置換手術其實在國外已有2、30年歷史。過去因國內缺乏人工關節代理,因此治療多以使用自體肋骨移植為主,但此方法容易面臨骨頭被吸收及術後功能無法預期等風險。 而目前已有人工顳顎關節植入物獲衛福部核可,臨床可依規使用,可望為更多顳顎關節疾病患者提供新治療選擇。他強調,全人工顳顎關節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注射藥物、監測精子 科技菁英「追求不老」奇招百出
科技宅男2.0的「長生不老」秘笈中,包括精液、睡眠、注射器等稀奇古怪的方法,但這是不是走火入魔的表徵?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
健保財務最新修法「排除社福補助」 今年可獲挹注134億補缺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行健保費收入來源分為政府負擔、雇主、被保險人三方,其中《健保法》規定政府負擔至少36%,卻因為多年都把中低收、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的社會福利補助健保費也一併計算在內,導致健保財務出現不足的缺口,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今(9)日指出,修正施行細則草案今預告期滿,近期就會公告正式將社福項目排除在外,以今年為例,短...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民間捐贈家電逾3千件怎麼分? 經濟部宣布光復鄉7村弱勢家庭優先
經濟部商發署今(9)日表示,為協助花蓮縣光復鄉居民災後復原,中華民國淨零AI智慧家電協會與台北市電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30家業者,共同捐贈超過3,000件家電援助花蓮受災民眾,將優先發給光復鄉受災最重的大安村、大華村、大平村、大馬村、大同村、東富村、北富村等7個村的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優先發放對象約200戶。
太報 ・ 15 小時前
荷蘭疫後長期缺工 勞力密集產業尤甚
今(9)日的全球缺工報導要來看歐洲的荷蘭,疫情過後荷蘭長期缺工,尤其是在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找到適合又穩定的人力成了一大難題,包括餐飲、長照、建築等產業,連在小學、中學的基礎教育現場都面臨師資嚴重缺口,但荷蘭現在全國的勞動參與率已經高達75%,要再與其他產業競爭人才,可說是難上加難,如果要向外招募移民,又面臨著荷蘭政府對移民移入的保守態度。
公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新北里鄰編組調整通過 林口淡水五股115年增7里
(中央社記者曹亞沿新北9日電)為合理化里鄰長工作負擔,新北市議會今天通過里鄰編組調整,將現有1032里調整為1029里,其中林口、淡水、五股區共增7里,明年第5屆里長任期實施,併里部分119年上路。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戰爭開支龐大 俄將調升增值稅
記者賴韋廷/綜合報導 俄國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6日宣布,計畫自明年起,將增值稅(VAT)稅率由20%提升至22%,透過加徵稅收彌補財政赤字;此舉勢將導致通貨膨脹
青年日報 ・ 10 小時前
摩瑟水晶特展台中登場 捷克藝術水晶雕刻大師群聯袂獻藝
「2025年摩瑟水晶大師巡迴特展」今(9)日在台中大遠百8樓登場。國裕執行董事欒慎寰表示,儘管不景氣,但此次巡迴展主角、全球限量5件的《酒神與穀神》水晶作品,每件售價近600萬元,在台北場一口氣賣出2件,台中場已有多人預約;另一件作品《流光幻影》水晶花瓶系列,三件一組60萬元,台北場也售出10餘套,充分展現台灣收藏家的雄厚實力。
中時財經即時 ・ 12 小時前
馬祖國際藝術島 暖心作品轉譯前線故事
記者劉昕翊/專題報導 眾所期盼!「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即日起至11月16日在馬祖北竿鄉(島)、南竿鄉(島)、莒光鄉(東莒島/西莒島)、東引鄉(島)盛大登場,
青年日報 ・ 10 小時前綠界9月營收新高 多元支付迎雙11商機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第三方支付領導品牌綠界科技(6763)9月營收1.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上月增加19.89%;累計1至9月合併營收12.74億元,年增率8.45%。綠界科技表示,營收持續創高,...
自立晚報 ・ 9 小時前
長者重聽非單純老化!錯過治療黃金期恐增失智、憂鬱風險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陳嘉思聽力師說明,聽力退化並非單純自然老化現象,只要及早發現,可透過專業介入而有效改善。高齡者常見的聽力損失,不僅影響人際溝通,還可能增加憂鬱、社會孤立甚至失智的風險,更需及早診斷與處置。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子宮內避孕器安全? 從格陵蘭事件看子宮內避孕器風險
丹麥總理日前為一起延續數十年的醫療暴行正式道歉。在1960至70年代間,超過四千名格陵蘭女性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僅有13歲。這起以人口控制為名的政策,導致許多女性終生不孕,留下難以癒合的身心創傷。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吳成玄醫師表示,這個歷史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醫療選擇中「知情同意」的重要性,也讓現代女性更加關注子宮內避孕器可能帶來的健康影響。
NOW健康 ・ 1 天前2026要參選嗎?高嘉瑜表態了 劍指這一區
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撲朔迷離,現任國民市長蔣萬安積極尋求連任,民進多人被點名。國民台北市議員張斯綱認為,若民進推出立委王世堅參選,將對蔣萬安構成最大威脅,因為王世堅對市政很熟悉。王世堅則表示,自己完全不考慮,我們人才濟濟啊。前立委高嘉瑜表示,台北市長之戰有王世堅,我們怎麼敢說我們想要選台北市長。她還是會回到內湖南港,好好耕耘比較重要。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賴清德上任首份國防報告書 提及無人機應處"必要可擊落"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賴總統上任後第一份國防報告書出爐,內容提及遭遇無人機襲擾,必要時可以擊落,此外也強化與民主友邦情報分享,就在此時,含括多國代表的2025台北安全對話訪團,到總統府與總統賴清德會面,前澳洲總理莫里森指出,訪團必須讓世界知道台灣重要性,避免烏克蘭悲劇在台重演。總統賴清德接見"2025台北安全對話"訪團,再度強調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總統賴清德接見2025台北安全對話訪團。(圖/民視新聞)總統賴清德:「明年度我們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的3%,也預計在2030年前達到GDP5%,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堅定決心,以及善盡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責任。」前澳洲總理莫里森:「訪團成員將持續發聲,讓世界知道台灣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了台灣,對全球的安全主權,與自由都至關重要,國際社會應從烏克蘭的經驗深刻學習,透過團結以避免同樣的悲劇,在台灣發生。」強調台灣重要性,必須被世界看見,面對中國威脅,兩年一度的國防報告書出爐,對於解放軍可能犯台情況,國軍提出應對之策。114年國防報告書調整作戰階段。(圖/民視新聞)中方近年頻繁以無人機,進行灰色地帶襲擾,報告書明定應處作為,用哨音、信號彈示警,確認周圍安全後,就可以用干擾槍或輕兵器,採軟硬並行手段擊落,而應對敵情威脅,作戰階段也做調整,由過去的整體防空等三階段,改成常態危機處理等六階段,同時運用三軍主戰兵力、守備與後備部隊,要破壞敵軍航渡意圖,讓其承擔高昂代價和風險。不過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智庫兵推結果顯示若中國封鎖台灣,天然氣儲量只有11天,引發各界關注。國防部長顧立雄:「增加我們戰備的能力存儲能力,包括油料彈藥等等,相關戰備整備工作韌性,都已經在進行當中。」經濟部長龔明鑫:「我們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儲存的時間可以增加,還有其他能源可以做因應,包含備用的燃炭部分,我們再生能源本來,現在已經慢慢希望可以,逐漸在2026年底時,慢慢達到20%。」政府多管齊下強化防衛韌性,要讓中國知難而退。原文出處:賴清德上任首份國防報告書 提及無人機應處「必要可擊落」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推原民特搜隊 劉世芳:強化高災害風險部落防救災能量力邀輝達落腳高雄205兵工廠 賴瑞隆喊話:絕對是最佳選擇黃國昌「very busy」沒救災還造謠 民進批:用災難分化社會
民視影音 ・ 16 小時前
狼來了警報!花蓮縣府「誤發地震撤離簡訊」引恐慌挨批
花蓮一天發生兩度地震,中午11點半左有發生有感地震,早上7點52分吉安鄉發生規模5.0地震、深度僅6公里,當地明顯搖晃。不過距離較遠的光復震度僅3級,花蓮縣府卻誤發 緊急警報,指稱震度達5級以上、堰塞湖有壩體破壞疑慮,要求鄉鎮撤離,引發「狼來了」爭議。中央也火速闢謠,要求縣府檢討。而就在中午11點33分,花蓮又再度發生地震,氣象署也提醒,未來不排除還會有餘震發生,得隨時留意。 #花蓮#地震#餘震#堰塞湖#壩體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代理教師聘期3個月以上 可請身心調適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代理教師工會擔心代理教師因適用法條不同,被排除在「身心調適假」之外。教育部今天晚間解釋,聘期3個月以上代理教師「準用」給假規定,可請3天身心調適假。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有片】回顧八仙塵爆 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全國醫護總動員投入搶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醫療院所,擁有3600張病床與全國最大急診室,長期肩負北台灣與桃竹苗地區的醫療重任。院長陳建宗在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表示,院方體認到病人急診等候的壓力,因此持續透過分流與區域合作機制,確保病患能獲得即時且妥善的照護。 關於林口長庚急診候床問題,陳建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財部估出口創歷年新高10月提前達標 全年挑戰4季紅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9日電)人工智慧(AI)浪潮帶動9月出口續強,財政部預估10月出口續呈年增態勢,估介於28%至33%,規模值落在528億至549億美元之間,且累計出口金額將提前刷新歷年新高,全年更有機會寫下「4季紅」紀錄。
中央社 ・ 14 小時前倉佑9月營收續揚 月增5.2%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倉佑實業(1568)9月合併營收0.87億元,較8月營收增加5.2%,因新台幣匯率波動因素,較去年同期則減少3.3%;2025年第3季單季合併營收2.5億元,累計前9月合併營收7...
自立晚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