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痛、張口困難?顳顎關節障礙原因多元 「新技術重建」改善生活困擾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牙齒檢查沒有蛀牙、影像檢查骨頭也正常,但臉部依然隱隱作痛,咬東西總覺得不舒服。」這種情況常與顳顎關節障礙(TMD)有關。其並非單一原因造成,常因結構異常(如關節盤移位、咬合不正)、功能使用不當(如磨牙、偏側咀嚼)及心理壓力等因素交互影響,引發耳前疼痛、張口困難、關節聲響、耳鳴、頭頸肩痠痛等症狀。衛福部統計顯示,台灣約有 20~25% 民眾曾出現相關困擾,多數可透過物理治療、藥物或咬合板等保守方式改善;但若已出現結構性破壞、反覆沾黏或末期病變,則可能需要考慮重建手術,以恢復功能並減輕症狀。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廖漢聰醫師
擺脫傳統肋骨移植風險 顳顎關節重建添新利器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廖漢聰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關節置換手術多集中在膝關節與髖關節,而顳顎關節置換手術其實在國外已有2、30年歷史。過去因國內缺乏人工關節代理,因此治療多以使用自體肋骨移植為主,但此方法容易面臨骨頭被吸收及術後功能無法預期等風險。
而目前已有人工顳顎關節植入物獲衛福部核可,臨床可依規使用,可望為更多顳顎關節疾病患者提供新治療選擇。他強調,全人工顳顎關節置換屬於高度專業手術,因切口靠近顏面神經,如處理不慎,恐導致面癱;同時,若人工關節放置角度不精確,也可能導致咬合功能異常及顏面變形。目前廖漢聰醫師已完成單側及雙側顳顎關節置換手術案例,並持續追蹤術後功能變化,臨床觀察結果良好。
模擬自然關節運動 人工顳顎關節提升契合度
廖漢聰醫師補充,這類植入物採「球與球座」設計,可模擬自然關節運動,兼具穩定性與生物相容性,此類人工關節已於國際及國內合法上市多年,臨床應用時間亦相當長。依臨床經驗觀察,部分患者在疼痛緩解、咀嚼功能與張口度方面有改善情形,但仍須依個別病況評估。此手術方式在部分情況下可減少額外切口,並有機會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天數,再沾黏風險在部分情況下可望降低,實際應用仍需依患者的症狀與病情評估選擇。
▲新竹兌診所許修銨醫師
依病情選擇治療 嚴重恐需人工關節置換
在治療上,新竹兌診所許修銨院長說明,顳顎關節障礙的臨床表現多樣,若未及早處理,可能逐步惡化,因此治療必須依病情分級。對於輕微病變,通常會先採用保守療法,如熱敷與物理治療、咬合板與肌肉放鬆、藥物控制(消炎止痛、肌肉鬆弛劑、注射肉毒桿菌素)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關節內部結構受損、症狀惡化或反覆發作,則應考慮手術介入。一旦延誤治療,恐造成關節退化或骨頭吸收,導致永久性損傷。
根據不同嚴重程度與影像檢查結果,臨床上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
關節鏡微創手術(Arthroscopy):透過直徑約 1.9mm 的內視鏡進入關節腔,可沖洗發炎物質、鬆解沾黏,或進行關節盤復位。臨床研究已證實此術式為顳顎關節障礙有效的微創治療方式,創傷小、恢復快,但對於嚴重關節沾黏或頑固性疼痛,治療效果可能有限。
開放性關節手術(Arthroplasty):適用於關節盤破裂、脫位或嚴重沾黏等情況,透過開放手術進行結構重建,修復或移除病變組織,以恢復功能。此為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常應用於微創治療無效或病變範圍較大的患者。
顳顎關節人工關節置換(Total Joint Replacement, TJR):若關節嚴重變形、反覆沾黏、關節盤無法修復,或頑固性疼痛對微創治療及傳統手術均反應不佳,則可考慮以人工關節進行全關節重建。臨床上可協助改善張口及咬合功能,外觀變化則依個別病況而異,仍需醫師評估。
▲人工顳顎關節
3D規劃結合手術導板 顳顎關節置換更為穩定
進一步來說,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對其他治療無效的發炎性關節炎、反覆沾黏、多次顳顎關節手術、自體免疫疾病、外傷或腫瘤切除後造成結構缺損等末期病變患者,全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是臨床上重要的治療方案之一。
隨著手術技術與生物材料的進步,目前多會結合患者的 3D 頭顱骨模型進行術前規劃,並製作手術導板,協助術中精準定位植入物,提升穩定性與功能恢復。
許修銨院長補充,這些新技術的導入不僅提升了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也讓顳顎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更貼近患者的臨床需求。
及早就醫、正確治療
許修銨院長提醒,顳顎關節疾病不只是「關節會痛」這麼簡單,病情嚴重者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他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過度使用關節(例如過度張口或硬食),若症狀持續不改善,應及早就醫,才能發現病變並接受合適治療。
他也強調,患者不需要過度害怕手術,若延誤治療恐會製造更多問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患者在治療後能明顯改善外觀與功能,恢復生活品質,也讓患者能更安心地面對後續治療。
▲林口長庚口腔外科林彥宏醫師
顳顎關節手術難度高 精準咬合需專科醫師把關
林口長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林彥宏主任強調,顳顎關節置換手術與一般齒科或骨科手術不同,需同時兼顧精確的解剖定位、咬合功能與臉部外觀的協調,以及人工關節的置換與穩定性,才能達到改善張口及咀嚼功能,並協助恢復臉部對稱。由於這類手術涉及精準的咬合重建,因此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專科醫師執行,更能兼顧治療的安全性與精準度。
目前,隨著器材引進、衛福部核可及專業培訓制度建立,目前已有部分醫師完成相關專業訓練,分布於北、中、南的醫學中心與大型醫院與部分診所,例如長庚、榮總、台大等大型醫學中心,讓更多患者能在地接受治療,減少長途奔波。民眾若想確認醫師是否具備相關資格,可參考醫療專業資訊平台(例如「顏博士論壇」)取得公開資訊,並建議再向醫師確認,以作為就醫前的參考依據。
【延伸閱讀】
運動表現受限?醫師提醒:磨牙可能導致慢性疼痛與顳顎關節症候群!
耳朵竟然也有關節炎!咀嚼大笑都會痛 小心「顳顎關節炎」4警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高雄本土登革熱病例+1 30歲女確診 市府緊急啟動孳清作業
衛生局指出,該名確診者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10月7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及骨頭痛等症狀就醫,診所醫師警覺性高,立即進行登革熱NS1快篩,結果呈陽性反應,個案隨即住院隔離,經實驗室檢驗確認為登革熱第一型病毒,與先前鼓山區解除警戒的群聚疫情不同型別。衛生局表示,防疫...
CTWANT ・ 22 小時前
連假後斷食減重 醫曝成功訣竅
連假一波接一波,免不了大魚大肉,不少民眾假期結束後,靠「斷食」急救。醫師表示,大餐過後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絕不能在進食時大吃大喝,否則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小心越減越胖。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自嘲住基隆「帝寶」 停車費每日最高720元 80名車主挨告
基隆長庚醫院旁一大型社區爆發停車費糾紛,管委會控告80名積欠停車費車主,其中有人欠費高達60萬元!住戶質疑管委會收費合法性,並抱怨每日720元停車費過高,自嘲住在「基隆帝寶」。管委會解釋,全社區逾1600戶卻僅800多個車位,提告是為解決嚴重亂停車問題,且收費有依據。雙方對於停車費計算公平性意見分歧,對簿公堂。
TVBS新聞網 ・ 1 天前美將15家中港企業列出口管制清單 內含美企子公司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天宣布將15家中國公司加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原因是這些公司促成購買美國電子零件,用於由青年運動和哈瑪斯等伊朗代理人操作的無人機中。
中央社 ・ 9 小時前國民魁之爭 鄭麗文團隊跨海澎湖宣講理念
(中央社澎湖縣9日電)國民主席選舉競爭激烈,候選人鄭麗文競選團隊成員、前中央秘書長李乾龍今天到澎湖向員表示,下架民進是鄭麗文的責任,人民才有好日子。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運動部》女性奪6成奧運獎牌「僅1成任領導層」 綠委籲李洋落實運動平權
10月11日是「台灣女孩日」,多位民進立委今(9日)指出,女性運動員的表現不亞於男性,統計我國代表隊在奧運取得36面正式獎牌,有21面由女性運動員奪下,但女性於運動領導階層比例僅佔一成;呼籲運動部長李洋透過預算與編制,具體提出關於兒少與性平的政策作為。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阿里山「鄒」健康 部落31人減重53.3公斤好享瘦
嘉義縣衛生局委請嘉義基督教醫院在阿里山鄉南3村(山美、新美、茶山)推動「健康減重COU享瘦」計畫,透過健康存摺任務、培育部落減重引導員等方式,推廣符合部落生活的減重活動,共31名鄒族學員參加,成功減重53.3公斤,8日邀請部落學員,在阿里山鄉樂野服務區健康營造成果展,現身說法減重經驗。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外送爭議! 客備註要求送上樓遭拒 外送員報警求助
民眾使用外送平台訂餐,飯還沒吃就一肚子氣!桃園市昨(8)日一名女子,使用外送平台訂餐,雖然備註說要送到樓上,但外送員抵達後表示,沒有規定一定要送上樓,眼看對方遲遲沒下樓取餐,外送員報警處理,最後透過警...
華視 ・ 3 小時前

17歲洗腎至今近8年 腎移植婦拚子成功歡喜慶滿月
39歲的林女士,疑因小時候服用長高藥物導致腎臟受損,17歲即雙側腎臟衰竭,洗腎近8年,25歲時接受腎臟移植成功。由於腎臟移植病人懷孕存在高風險,不僅藥物可能影響胎兒,妊娠更會增加腎臟負荷,擔心再次陷入洗腎人生,直到去年經奇美醫院團隊跨科別合作協助,已於9月10日剖腹產下1名健康的男寶寶,拚子成功,一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小孩打針哭爆!台灣首推「鼻噴式流感疫苗」 無痛接種超輕鬆
今年台灣第一次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對怕打針的小朋友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顧名思義,這個疫苗不是打針,而是把少量疫苗液體噴進鼻子裡,就能完成接種,完全無痛,孩子不用再痛哭流涕,家長也能省下不少心疼時刻。
鏡報 ・ 10 小時前
牙膏刷白茶葉蛋=可美白牙齒?含氟牙膏會致癌?食藥署來闢謠!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常見一些網路實測影片用牙膏把茶葉蛋蛋殼從深色刷到變白,宣稱等同於具有美白牙齒的效果,此外也時不時能看到針對含氟牙膏究竟會不會致癌的討論。食藥署日前就透過fb粉絲團「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針對上述網路說法闢謠,並強調要照顧牙齒,每日把「這件事」做好更重要。 網路影片別亂信!食藥署說明「美白牙膏」原理 食藥署說明,即使從「實驗」中看到牙膏真的把茶葉蛋變白,也不能證明該款牙膏美白牙齒效果很好,這是因為用一般牙膏刷牙後,牙齒看起來會變白的原因是「物理性磨擦清潔」。透過牙膏中的研磨劑,如碳酸鈣、磷酸鈣等,或是過氧化物成分,如過氧化氫,有助於清潔表面污垢、減少表面色素沉積,讓牙齒呈現「比較亮白」的狀態。 那為什麼牙膏讓茶葉蛋變白,不等於也可以讓牙齒美白?食藥署表示,茶葉蛋外殼的顏色是由於茶垢色素附著所致,而蛋殼本身是多孔的碳酸鈣結構,牙齒表面則是琺瑯質,硬度、污垢來源都不同,不能混為一談。真正造成黃牙的原因,與天生牙色較深、琺瑯質薄,或咖啡、茶、菸品等長期色素附著有關;部分藥品也有可能讓牙髓變色,無法靠牙膏改善。若對牙齒白皙度有追求,建議還是諮詢專業牙醫! 牙膏為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全是泡泡!37歲失業男酗酒「把肝臟喝成海綿」險喪命
一名37歲肥胖男性因失業心情不佳,長期借酒澆愁,後來出現腹部悶脹不適及皮膚發黃等症狀。經澄清醫院肝臟切片檢查,發現肝臟組織呈現多個大顆泡泡狀結構,已出現肝臟衰竭情形。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女孩 (正式預告) | 電影預告
榮獲釜山影展「最佳導演獎」、由導演舒淇首次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女孩》,集結北影影帝邱澤、跨界歌壇女神9m88、潛力新秀白小櫻,以及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林品彤等實力派演員共同演出,將於10月31日在台搶先全亞洲上映。備受國際影壇關注的《女孩》今(10/9)發布正式預告,揭開作品真實且動人的情感核心。電影以一名女孩的成長視角,回望她出身的家庭,折射出一個世代共同的傷口。舒淇以極具個人風格的鏡頭語言,描繪女性在破碎家庭中的堅韌與自我救贖,而邱澤與9m88飾演的父母角色,成為貫穿全片的情感軸線,也展現他們前所未見的銀幕樣貌。 《女孩》正式預告以冷色調與〈我的家庭真可愛〉的兒歌聲交錯,呈現出壓抑卻真實的家庭切片,畫面中9m88與兩個女兒靜靜吃飯、邱澤醉倒在沙發上的喃喃自語、白小櫻害怕晚歸父親的躲藏,每一幕都帶給觀眾深深的情感餘震。作為首部執導作品,《女孩》被國際影壇視為舒淇從演員跨足導演的關鍵里程碑,她坦言,創作靈感來自童年記憶,對她而言是一次心靈的自剖:「我想拍的不只是家庭暴力,而是那種從小被愛又被傷害的矛盾。很多人長大後,仍在學習如何不讓童年的傷繼續影響自己。」她也透露在寫劇本過程中多次落淚:「我希望觀眾看到的不只是痛,而是從痛裡長出的一點點勇氣。」這部電影,是她送給所有「曾經被傷害過,卻仍選擇勇敢成長」的女人們的一封信。 《女孩》劇情描述1988年基隆港在時代進化下煙塵蔽日,女孩林小麗(白小櫻 飾)在迷惘中長大,渴望逃離黑暗。直到遇見無懼眼光、自在生活的李莉莉(林品彤 飾),她才第一次看見世界的色彩。然而,這份嚮往卻觸動了母親阿娟(9m88 飾)的過往創傷:當年,她也曾憧憬未來,卻被現實困住。女孩與女人,在交錯的命運中互相映照,像一面鏡子照出彼此的傷痛卻無能為力。 上映日期:2025-10-31
Yahoo奇摩電影戲劇(預告片) ・ 5 小時前高雄建商9月營收表現不一 鑫龍騰獨強創高在望
高雄上市櫃建商9月營收陸續揭露,受到整體房市低迷衝擊,表現不一,鑫龍騰(3188)單月營收5.23億元,表現相對突出,累計前三季營收18.86億元,距離2023年全年20.47億元的最高紀錄,近在咫尺,今年新高在望,隆大(5519)因有預售案入帳,9月單月營收3.75億元,成長223%,前三季營收達44.57億元,年增23%,距離歷史次高47.40億元,差距不到3億元了。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
威爾許參與柏林聲援台灣活動 (圖)
威爾許(中)2020年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參與「與台灣同行」遊行,呼籲德國社會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威爾許並致函時任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強調「在疫情蔓延之際排除台灣,是極為輕率的作法」,籲請德國政府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中市「家具超人」送暖花蓮災區 阿嬤真感動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仍在進行,台中市政府環保局為響應「同島一命」精神,特組「家具超人」隊,(8)日一早立刻展開行動,將修復完成的再生家具送進災民家中,讓居民直呼「真的太感動了」...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