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怎麼吃?食藥署曝「2疼痛」早吃較有效 濫用恐釀後遺症
「吃止痛藥會產生抗藥性嗎?」、「剛開始痛就該馬上吃藥嗎?」不少人習慣身體一有疼痛,就馬上吞服止痛藥,但止痛藥吃多了,雖然沒有抗藥性,但卻有可能出現「耐藥性」,食藥署提醒,生理痛、偏頭痛等特定情況,止痛盡早吃比較有效,但如果是輕微疼痛,可以先觀察一下。
食藥署指出,常見止痛藥分3種,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類具有退燒、止痛的效果;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則可以改善頭痛、經痛、肌肉痛;另外還有一種類鴉片止痛藥(Opioids),在我國屬於管制藥品,需由醫師處方使用。
吃止痛藥會不會產生抗藥性?食藥署表示,不會!止痛藥不會導致病原體對藥品產生抗藥性,但長期頻繁使用可能導致耐藥性(效果變差,要吃更多)。至於一出現疼痛,就該馬上吃止痛藥嗎?食藥署回應,若只是短暫、輕微疼痛,可先觀察一段時間;生理痛、偏頭痛等特定情況,盡早吃更有效,因為早期控制疼痛,能防止疼痛信號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進一步放大,可減少後續的疼痛感。
此外,不少人聽過「吃止痛藥會傷胃」的說法,食藥署解釋,含乙醯胺酚的解熱鎮痛劑,止痛劑量一天不超過4克,和其他止痛藥比起來較不傷胃;傳統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較易出現腸胃及腎臟副作用,因此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腎功能不良者,為使用這類止痛藥的高風險族群。食藥署強調,「若短期止痛使用止痛藥,建議飯後使用,切忌空腹服用,症狀消失即可停藥。」
其他人也在看

林佳龍挺林岱樺、邀高雄市民本週六參與造勢網炸鍋!周玉蔻喊話正國會「今天是道歉黃金時間點」:再硬凹就看著辦
周玉蔻表示:「有些人問我的意見,但是我不是那個派系、那個的人,眼看這一切,除了震驚,只有深痛的失望!」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醫人也醫心 心臟內科宋茂林跨界釉上彩瓷繪創作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宋茂林行醫多年,救人無數,白袍之下,懷抱對藝術的熱情,鑽研10餘年釉上彩瓷繪,近日在醫院內餐廳「聖馬食坊」舉辦「釉上彩瓷繪創作展」,展期至12月底,傳遞藝術的溫度與療癒給社會大眾。73歲宋茂林不僅是專業的心臟內科醫師,更是多才多藝生活藝術家,曾擔任業餘管弦樂團小提琴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媒體人爆戴髮片是真的?黃國昌無奈撥髮自證3度喊:台媒病態成這樣
[Newtalk新聞] 資深媒體人詹凌瑀過去曾多次透過臉書爆料民眾主席黃國昌內幕,她昨接受專訪時指稱,外界經常討論黃禿頭、戴髮片等習慣是事實。有媒體今(31日)直接提問黃國昌,詢問禿頭、戴髮片是否為真?黃國昌多次感嘆「台灣的媒體怎麼會病態成這樣?」「說我這頭烏黑的亮髮是戴髮片、是假髮,說我是禿頭……我的老天啊!可以不要再造謠了嗎?」並親自撥髮自證。 黃國昌上午於立法院議場會接受媒體聯訪,有媒體提問,怎麼看媒體人詹凌瑀受訪指黃國昌禿頭、戴髮片是真的?黃國昌表示,他真的不知道,如果自稱是一個媒體人,連這種造假的事,為了要抹黑他是禿頭、戴髮片,連這種謊言都要講,「我真的不曉得該怎麼形容,台灣的媒體怎麼會病態成這個樣子?台灣為什麼會有自稱媒體人的人,講這種醜化、抹黑人家的事情,完全都不用負責任?」 黃國昌指出,看在場很多媒體朋友都微笑,不知道是在笑這現象無奈,還是在笑黃國昌怎那麼傻、那麼天真?台灣的媒體早就病態成這個樣子」。他痛批,台灣所謂的媒體人在綠媒的擁護下造謠本來就是這樣,他今早6點出門出門騎腳踏車,還騎腳踏車到立法院,在開團會議前還先去洗頭,頭髮還沒乾,就開團會議了,「然後她說我
新頭殼 ・ 1 天前
長期基本面尚不足支撐銅價的持續性上漲趨勢
MoneyDJ新聞 2025-10-31 09:32:19 黃文章 發佈礦業週刊(Mining Weekly)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市場報告指出,銅價本週突破每噸11,000美元並創下歷史新高,但這一漲勢可能難以持久,未來幾個月內或將進入高位盤整階段,稱儘管市場情緒受美中貿易關係改善與供應中斷推動而短期升溫,但長期基本面尚不足以支撐持續性的上漲趨勢。 美國總統川普同意在一項為期一年的協議中,將對中國的關稅從57%降至47%,以換取北京恢復購買美國黃豆、保持稀土出口暢通,並打擊非法的芬太尼貿易。PVM分析師塔瑪斯·瓦爾加(Tamas Varga)表示,投資者認為中國與美國之間所宣布的協議,更像是緊張關係的緩和,而非雙邊關係的結構性改變。 CPM集團管理合夥人傑弗里·克里斯蒂安(Jeffrey Christian)表示:「隨著美中協議的細節公佈,人們意識到這是一項相當空洞的協議,因此市場也放棄了對貿易戰結束的任何樂觀情緒。」股市下跌,因市場擔心這場休戰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高盛指出,未來六個月內市場並不會出現明顯的供應緊張。雖然智利、祕魯及印尼等主要產銅國因氣候、罷工與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
「腳腫如球」痛風如何治?基因檢測助攻 精準用藥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你有深夜腳腫如球,被劇痛驚醒的經驗嗎?當心痛風性關節炎找上門!一名40多歲男子深夜突然大腳趾紅腫劇痛、無法行走,以為是不小心腳扭傷,後來到新竹臺大分院檢查,確診罹患「痛風性關節炎」,經藥物治療後才改善。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王恭宇醫師提醒,痛風背後的高尿酸,與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透過健保已納入給付的基因檢測,能有效預防用藥時,產生嚴重過敏反應,是近年痛風治療邁向精準醫療的重要關鍵。 尿酸結晶沉積關節 猶如細小針頭刺骨 王恭宇醫師指出,痛風是因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患者在患部會有彷彿無數細細「小針頭」卡住狂刺關節,產生紅腫、灼熱與劇痛感;典型症狀常在夜間突發,尤其好發於大腳趾或膝關節。臨床上一般可透過顯微鏡觀察針狀尿酸結晶,或綜合血液檢驗與影像結果去判斷。 急性期先止痛 長期控制尿酸才是關鍵 至於在治療痛風上,王恭宇醫師解釋,大致可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主要先緩解患者的疼痛與發炎,臨床常用藥物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秋水仙素與類固醇;而慢性期患者,則需長期穩定控制尿酸濃度,以預防再次發作與關節受損。 王恭宇醫師並醒,依照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從用過再也回不去的電子鎖住戶經驗談:3個家庭的真實分享
在現代居家設計中,安全性與便利性已成為不可妥協的兩大要素。尤其對於重視智慧生活與家庭品質的住戶來說,一把電子鎖的選擇,往往關係著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過去人們可能會將電子鎖視為奢侈品或可有可無的裝置,但隨著科技進步與用戶需求的提升,電子鎖早已成為現代家戶的標配。本文邀請三個真實家庭,分享他們從傳統鑰匙轉向智慧電子鎖後的生活轉變,揭開那一句:「用了就回不去了」的背後真相。
住展房屋網 ・ 2 天前
陸飛船「神舟二十一」今晚發射!「90後」最年輕太空人成焦點
大陸載人太空船「神舟二十一號」今深夜11時44分將發射,這項任務由太空人張陸、武飛、張洪章擔任,其中1993年出生的武飛年僅32歲,是目前大陸年紀最輕的太空人,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文化幣與動滋券聯手回饋! 青年可獲得額外獎勵
文化部與運動部於今日正式宣布合作推出「動滋青春X文化能量爆發」計畫,該計畫將於11月期間提供兩波限時回饋,專為使用完「1200點文化幣」及「200元青春動滋券」的青年設計。參與者最高可獲得200點文化幣與100元青春動滋券的回饋,旨在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文化及體育活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限時回饋!11月底前用完文化幣、動滋券 最高可得300元加碼金
[Newtalk新聞] 文化部及運動部合作推出「動滋青春X文化能量爆發」限時加碼,11月底前使用完「1200點文化幣」及「200元加碼青春動滋券」的人,最高可再獲得200點文化幣與100元青春動滋券雙重回饋。 文化部及運動部在最快時間內就推出首波正式合作「動滋青春X文化能量爆發」限時加碼,文化部指出,限時加碼共有2波任務,第1波針對13至22歲青年使用的文化幣,只要在今年1月1日至11月30日花完所領到的文化幣(13-15歲600點、16-22歲1200點),就可以獲得加碼的100點文化幣。 第2波則是文化幣與青春動滋券的合作加碼,16歲至22歲青年,在11月30日前用完文化幣1200點,也用完11月1日加碼發放的「青春動滋券200元加碼劵」,就可獲得100點文化幣及100元青春動滋券的雙重回饋。總計2波加碼能讓16歲至22歲同時花完「1200點文化幣」及「200元加碼青春動滋券」的青年,共獲得200點文化幣與100元青春動滋券。 另外,文化部表示,加碼送的文化幣與青春動滋券,預計於11月30日活動結束後1周內發放,使用期限一樣至今年12月31日止,鼓勵青年把握最後2個月,趕快使用手中
新頭殼 ・ 1 天前吃壽司沾醬不再掉飯粒 他教1神技 4萬老饕全跪了
台灣人相當喜愛日式料理,平價的迴轉壽司更是許多老饕的愛,每到用餐時段總是一位難求,而壽司的靈魂夥伴醬油,不少人都有過不小心沾太多過鹹,或是醋飯掉進醬油碟裡的經驗,有網友就分享自己的吃法,把薑片浸泡在醬油裡後「輕刷」在魚片上,既能控制鹹度,又能抹均勻,貼文讓4萬人狂按讚。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縣府被爆花近億元買救災便當喊告!胡仁順:網友誰被告來找我
民進花蓮縣議員胡仁順昨晚貼出災害準備金動支金額表,驚訝發現花蓮縣府花在救災便當上的金額高達9100萬元,讓網友看了痛批「終於知道縣府為什麼擋義煮團」!縣府還揚言將蒐證後依照災害防救法辦提告。對此議員胡仁順霸氣喊「如果網友留言被縣府提告,盡快來找我」!胡仁順批,縣府喊告的行為是本末倒置,重點是便當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這5件事不做」骨頭會快速變脆!醫示警 教你每天這樣做補回來
說到骨質疏鬆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是一個極其危險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但多數人並不知情,直到出現駝背變形或劇烈背痛才驚覺嚴重性!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就來分享預防脊椎老化骨折的5大關鍵策略! 1、預防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是脊椎骨折的最大元兇!當骨密度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時,脊椎就像酥脆的餅乾一樣脆弱。這類患者最恐怖的是輕微跌倒就會造成「壓迫性骨折」,不只劇痛難忍,還會導致身高急速縮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女性若骨密度T值低於-2.5,脊椎骨折風險高達70%以上,就像被掏空的大樓,一旦骨質大量流失,脊椎隨時可能崩塌!如果不及時補鈣,患者將面臨終身駝背、內臟壓迫的悲慘命運。 2、負重運動強化骨骼缺乏運動是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當肌肉和骨骼缺乏刺激時,就像廢棄的房屋一樣快速老化。令人震驚的是,長期臥床或久坐的人骨質流失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不只脊椎變得脆弱,連輕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每週至少3次負重運動,就像給骨頭「充電」一樣重要! 3、維生素D3強化吸收維生素D缺乏是骨折的隱藏殺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鈣質就像沒有鑰匙的門一樣無法進入骨骼。最可怕的是,現代人長期室內工作,維生素D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麵包「先冷凍再烤」比較健康?專家給答案 這1種吃法照樣血糖飆、還會變胖
很少有食物能像麵包一樣讓人如此喜愛、甚至渴望——這個令人安心的主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拿。可能你常看到有人聲稱,只要把麵包冷凍、烘烤,或先冷凍再烘烤,就能讓普通的一片麵包升級成「超健康版本」。對此,「delish」網站上一名營養師(也是一位看過不少飲食流行趨勢的麵包愛好者),用事實來澄清,幫大家切開這些鬆散的謠言。先來看看冷凍或烘烤麵包時,實際上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方法真有傳說中的效果,還是只是一半真一半假呢? 冷凍麵包的祕密 其實,當你把麵包放進冰箱冷凍時,背後有一些有趣的科學原理。研究發現,冷凍麵包確實有點科學依據。當麵包被冷凍時,裡面的澱粉會發生一種稱為回凝作用(retrogradation)的化學過程。回凝作用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麵包烘焙完成、冷卻後,澱粉分子會自然重新排列。而在冷凍時,這種排列過程會加速,使部分可消化的澱粉「結晶化」,轉變成身體無法完全消化的形態,也就是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什麼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簡單來說就是「人體不易消化的澱粉」。它不像一般澱粉那樣被分解成糖並吸收,而是更像膳食纖維,能相對完整地通過腸道,並成為腸道好菌的食物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末期淋巴癌逆轉!她靠「1食物」奇蹟康復 醫示警:小心3大風險
花蓮一名連姓女子2年前被診斷罹患第4期淋巴癌並出現骨轉移,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時依醫師建議搭配黃金蟲草作為輔助療法,治療約8個月後,追蹤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目前持續穩定追蹤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5旬女額頭「長硬塊」沒理!檢查才知竟是骨瘤 醫示警:見4症狀快就醫
身體上出現任何警訊都千萬別忽視,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新竹台大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張晏誠分享,有一名50歲的小姐,近年來額頭左側出現一顆不痛不癢的硬塊,一開始未加理會,卻發現額頭外觀有點腫起來,經檢查後發現竟是「額部骨瘤」。對此,張晏誠提醒,若出現「4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糖尿病是腎臟沉默殺手!醫嘆:9成6腎病患者無病識感
腎臟病被視為現代社會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鄧子聰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血糖長期過高,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將嚴重損害腎功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